320 likes | 627 Views
ADHD.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 首部曲. 過動兒的班級經營和親師合作. 講師:洪金瓶老師. 台中市信義國小老師 , 擁有 1 位精彩的過動兒 , 著有 : 紅蜻蜓 : 過動兒的寶貝窩 網誌. 受傷的腦子. 過動兒的腦 一般人的腦 該圖是美國研究者,為一般人與過動兒腦部所做的核磁共振影像研究,研究發現一般人(右)的腦部運動相當正常,但過動兒腦部(左)的中間部分卻被大片黑雲所籠罩,顯示過動兒某些 腦部機能並不活化 ,而且與 憂鬱症 者顯現的影像一模一樣。. 過動兒學生是班級經營既困難又重要的一環. 老師該怎麼辦.
E N D
ADHD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 首部曲 過動兒的班級經營和親師合作 講師:洪金瓶老師 台中市信義國小老師, 擁有1位精彩的過動兒, 著有: 紅蜻蜓: 過動兒的寶貝窩 網誌
過動兒的腦 一般人的腦 該圖是美國研究者,為一般人與過動兒腦部所做的核磁共振影像研究,研究發現一般人(右)的腦部運動相當正常,但過動兒腦部(左)的中間部分卻被大片黑雲所籠罩,顯示過動兒某些腦部機能並不活化,而且與憂鬱症者顯現的影像一模一樣。
過動兒學生是班級經營既困難又重要的一環 老師該怎麼辦 圖片: 有些孩子就是無法專心坐著上課;不但影響同學, 也造成班級經營的困擾
過動症生理疾病認識 • 斯斯有兩種,過動兒也有兩種。 • 一種是動來動去的過動兒 (稱為 ADHD) • 一種是不愛動的過動兒 (稱為 ADD)。
過動兒 (ADHD) 的症狀 (以下症狀具有下列六項以上出現的頻率及嚴重度較同齡兒童為高並持續半年以上) • 1. 在座位上無法安靜地坐著, 身體扭來扭去。 • 2. 在課堂中常離座, 坐不住。 • 3. 在教室或活動場合中不適宜地跑、跳及爬高等。 • 4. 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及休閒活動。 • 5. 不停地動 (很像發電的馬達)。 • 6. 話多 (經常不間斷地持續說話)。 • 7. 問題尚未問完前, 便搶先答題。 • 8. 不能輪流等待 (在需要輪流的地方, 無法耐心等待)。 • 9. 常中斷或干擾其他人, 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注意力缺陷 (ADD) 症狀 (以下症狀具有下列六項以上出現的頻率及嚴重度較同齡兒童為高並持續半年以上) • 1. 無法注意到小細節或因粗心大意使學校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發生錯誤。 • 2. 在工作或遊戲中無法維持注意力。 • 3. 在別人說話時,似乎沒在聽。 • 4. 無法完成老師或家長交辦事物,包括學校課業、家事等。 (非違抗性行為或因不瞭解而使得交待的工作無法完成) • 5. 缺乏組織能力。 • 6. 會避免、不喜歡或拒絕參與需持續使用腦力的工作:學校工作或家庭作業。 • 7. 容易遺忘或忘了工作或遊戲所需的東西,如:交功課、玩具、鉛筆、書等。 • 8. 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 • 9. 容易忘記每日常規活動,需大人時常提醒。
如何告訴家長 • 家長接受 ADHD 的心路歷程 驚訝 否認 憂心焦慮 絕望沮喪 某種程度的重整 所以老師,在某種程度上,也需要扮演傾聽、 同理心的心理師,協助家長面對問題 (a) 記錄:至少要有該生2個星期的記錄。不需要給家長看,但舉例說明時會有說服力。(萬一家長硬坳…也有嚇阻功能)
(b) 用字遣詞:絕對不要說出「過動」、亞斯伯格、或自閉…等。 (c) 先讚美、化解敵意 (d) 陳述:只陳述 5 項左右的症狀 (4項會影響他個人, 1項目影響班級) a. 不專心 b. 健忘 c.情緒控制差d. 情緒high 的時候,常忽略對危險的判斷e. 坐不住、插話、座椅弄出聲響 (e) 再提醒:如果家長不願意面對,給家長 2 週時間,同時提醒他 — 鑑定不代表有問題 ,透過專業只是幫助我們更瞭解孩子,而 10 歲前是刺激腦部發育的黃金時期,即使鑑定結果是正常,我們經由鑑定的程序,也能瞭解並學會刺激腦部的活動。
(f) 轉介:若仍無進展,應尋求輔導室的協助 — 提醒家長不需迷信大牌醫師,病人太多相對也剝奪每位病人合理看診時間。並可轉介到赤子心協會在台中的讀書會或金瓶老師的過動兒家長成長讀書會。
老師如何在融合教育中教導過動兒孩子 1. 設置可樂區 2. 行前說明會3. 平靜後再處理4. 教室小幫手 5. 小天使的訓練6. 例行事的桌貼7. 獎賞優於處罰8. 要讓他下課9. 不要拿學習工具來處罰孩子10. 沒有不好的行為就是好行為 班級經營的要點
協助分組,不要落單 • 錯誤的增強 • 找到他(她)真正想要的獎賞 • 孩子如果一直達不到標準,要考慮是不是標準太高 • 座位的安排 • 減少分組的競爭 • 不要公開指責 • 不要跟他生氣,告訴他該怎麼做
家長會問的問題 • Q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心理異常, 所以看「身心科」或「精神科」? • Q2: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治療, 可以排除藥物嗎? • Q3: 藥物有那幾種? 副作用呢? • Q4: 醫生依照患童年齡、身高、體 重所開立的薬, 一定是適合的劑量? • Q5 : 如何克服對藥物副作用恐懼的心理障礙? • Q6: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長大會變好嗎?
Q1: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心理異常,所以看「身心科」或「精神科」? •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生理疾病,導致「情緒困擾」,產生生活適應或學習障礙,需要藉助身心科的『藥物治療』、『心理諮商』和『職能治療』,改善他的狀況。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治療,可以排除藥物嗎?「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治療,可以排除藥物嗎? Q2: • 最好輔以藥物治療。 • 根據美國精神衛生研究院和教育部的研究發現--「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最佳黃金治療原則,是『藥物治療』, 合併『行為治療』,而且不能免除『藥物治療』。
藥物有那幾種? 副作用呢? Q3: 主要用藥:中樞神經興奮劑 • 利他能(Ritalin)【藥效約4小時】 • 專思達(Concerta),【藥效約12小時】 副作用:1. 食慾減退、腹痛、不易入睡。2. 專思達較利他能副作用輕微 其他 抗憂鬱劑: Desipramine和Imipramine。 副作用:口乾、輕微便秘、鎮定、有時容易興奮。 Catapres:控制血壓的薬。 副作用:想睡、頭痛、胃痛。
醫生依照患童年齡、身高、體重所開立的薬,一定是適合的劑量?醫生依照患童年齡、身高、體重所開立的薬,一定是適合的劑量? 答:要觀察。 說明:過動兒因體質特殊,對藥物的反應 與常人不同。父母在孩童吃藥的第 一個星期,應仔細觀察,紀錄孩子 的反應,回診時,作必 要的調整。 Q4:
如何克服對藥物副作用恐懼的心理障礙? 答:接受服藥的必要性。 ※極大比例的孩子會漸漸適應藥物。 Q5:
*【 因父母 『自以為聰明』的將焦點放『藥物的副作用』,孩子反而陷入無助、迷惘、不知所措的困境中。】 說明:(a)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 (b)運動會刺激腎上腺素、腦內啡、血 清素(治療此症 的藥物)的分泌, 運動是用最自然的方式服藥。 (c)擔心影響食慾,以宵夜補足中餐少吃的部分。 (d)若醫生、老師認為需輔以藥物,不服藥對孩子的 傷害可能更大 A. 上課不專心,在教室裡他只是『旁觀者』。放棄 課業或『搗蛋』-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 B. 低成就自信心一天一天流失,選擇『蠻橫、自以 為是』,或隱藏自 己---人際關係的障礙 C. 一場混亂長大,成為 社會的邊緣人。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長大會變好嗎? 答:不一定。 說明:此症是腦部損傷造成的生理疾病。長大後,有些症狀會消失或減輕,主要的核心問題『衝動控制』和『情緒障礙』仍繼續存在。 Q6:
有些患此症的兒童,會破壞玩的情 境。臉部的表情--絲毫沒歉疚!為甚麼? 答:這類孩童有『運用障礙』的問題。 說明:(a )大腦中手腳和身軀形象或地籍圖不夠清 晰,不會運用手腳 和身軀的精細活動來玩或 做功課,破壞玩的情境,人際關係極差。 (b)要改善『運用障礙』,從幼稚園或國小低年 級,每天半小時到1小時,做感覺運動統合 訓練。 建議活動:1. 在滑行板上做推球或搶球,增進手眼協調、 眼球注視、專注力和手腳的靈巧度。 2. 後續活動--足球、籃球、游泳….等。
父母和老師應如何成為有效能的幫助者? 答:( a )不要只注意缺點,忽略發掘孩子的優勢, 他們通常在『美術』和『體育』方面有專長。 (b)完整的治療計畫應包括許多不同的策略: A. 要根據個人情況與需要,量身訂做治療計畫。 B. 在家裡或學校,請設計、創造、建構適合的環境 。 C. 請記住-用醫學的角度看待『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而不是用道德批判的角度看。
他們的核心問題--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如何訓練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 答:訓練他們口訣:(a)停下來--煞車 (b)想一想– 思考 (c)好辦法--做
過動兒黃金三角 藥物、運動、談話 宗教信仰的調適 良好的親師合作
感言 • 每每在演講的過程中,我和台下的家長數度紅了雙眼,因教養過動兒的辛苦我們彼此最了解。 • 每當碰到帶著沮喪不已的過動兒家長,長子便會挺身而出,將他自己的故事與人分享,鼓舞同為過動兒的孩子,不少的家長與孩子因著我孩子的生命故事而感動,重新燃起希望,有信心、勇氣繼續奮鬥。 • 凡努力過的必會留下痕跡,凡流過汗的必能歡欣收割,因愛與關懷是改變世界的最大力量!感謝上天讓我和孩子生命大轉彎,孩子不因自己的障礙而自卑,反因真正的接納自己,而成為鼓舞他人的力量。如今我們母子二人是最好的搭檔,一起為專注力缺陷過動兒服務。
我的聯絡方式 • E-mail : Kim01092@ yahoo.com.tw http://www.wretch.cc/blog/Redragonfly 紅蜻蜓: 過動兒的寶貝窩 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