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722 Views
黔茶现状与名优茶开发. 牟 杰 (国家二级评茶师 助理讲师) 贵州省经济学校 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 目 录. 第一章 黔茶发展之路 一、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六号文件 二、产业现状 三、 2009 年贵州十大名茶 四、 2010 年贵州五大名茶 第二章 黔茶生态环境 第三章 茶叶栽培基础 一、我国的四大茶区 二、茶叶的分类 三、茶树的一生 四、名优茶采收 五、茶树良种的作用
E N D
黔茶现状与名优茶开发 牟 杰 (国家二级评茶师 助理讲师) 贵州省经济学校 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
目 录 第一章 黔茶发展之路 一、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六号文件 二、产业现状 三、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 四、2010年贵州五大名茶 第二章 黔茶生态环境 第三章 茶叶栽培基础 一、我国的四大茶区 二、茶叶的分类 三、茶树的一生 四、名优茶采收 五、茶树良种的作用 六、茶树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七、茶园寒、冻害防御 第四章 贵州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第一章 黔茶发展之路 一、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六号文件 为全面提升我省茶产业发展水平,振兴茶叶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黔党发【2007】6号) (2007年3月30日)
二、产业现状 • 1、贵州相对集中宜茶面积745万亩。目前,茶园面积已达283万亩,茶园总面积已跃居全国第四,其中,绿茶种植面积全国第二,有机茶园面积全国第二。 • 2、预计到2011年,我省将成为国内绿茶面积最大的省区。
3、2009年贵州省茶叶产量4.1万吨,茶青产值20.8亿元,今年春茶产量1.7万吨,产值14.9亿元,预计全年茶叶产量4.3万吨,茶青产值22亿元,茶叶综合产值35亿元以上。现有注册茶叶加工企业521家,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加工体系逐步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企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3、2009年贵州省茶叶产量4.1万吨,茶青产值20.8亿元,今年春茶产量1.7万吨,产值14.9亿元,预计全年茶叶产量4.3万吨,茶青产值22亿元,茶叶综合产值35亿元以上。现有注册茶叶加工企业521家,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加工体系逐步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企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三、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 • 都匀毛尖茶 • 湄潭翠芽茶 • 梵净山翠峰茶 • 石阡苔茶 • 凤冈锌硒茶 • 凤冈县“春江花月夜”牌明前毛尖茶 • 绿宝石 • 贵定云雾贡茶 • 金沙县的清池翠片 • 雷山县的雷公山银球茶
四、2010年贵州五大名茶 • 湄潭县茶业协会申报的“湄潭翠芽”(95分); • 石阡县茶业协会申报的“石阡苔茶”(91分); • 凤冈县茶叶协会申报的“凤冈锌硒茶”(88分); • 印江县梵净山茶业协会申报的“梵净山翠峰茶”(86分); • 贵定县茶叶协会申报的“贵定云雾贡茶”(86分); • 安顺市茶叶协会申报的“瀑布毛峰”(84分)。 • 其中,对获前三名的“湄潭翠芽”(95分)“石阡苔茶”(91分)“凤冈锌硒茶”(88分)同时授予“2010年贵州三大名茶”。
第二章 黔茶生态环境 • 1、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地区,昼夜温差大,全省81个县生产茶叶。其中,24个县土壤富含硒元素,其中3个县锌硒元素同具。 • 2、贵州茶区主要分布在无工业污染、森林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好的区域,是发展有机茶园的理想区域。目前全省的有机茶园面积居全国第2位。 • 3、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的贵州茶叶具有香高馥郁、滋味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等独特的贵州茶韵。 • 4、“香高馥郁、经久耐泡、色香味俱全”,这是2007年茶学院士陈宗懋来贵州考察时对贵州茶叶品质的高度评价。 • 5、以前,贵州绿茶是“养在深闺人未知”,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原生态、天然、无污染、有机等已成为贵州绿茶的代名词。
6、“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茶相间”,这就是山水灵秀的贵州高原的生态有机茶园的真实写照。这里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可以生产有机茶。科学证明这样土壤持水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再加上茶叶喜散射光的特点,所以这种环境出产的茶叶,干物质积累丰富、耐充泡、清香回甘、叶底嫩绿厚实。6、“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茶相间”,这就是山水灵秀的贵州高原的生态有机茶园的真实写照。这里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可以生产有机茶。科学证明这样土壤持水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再加上茶叶喜散射光的特点,所以这种环境出产的茶叶,干物质积累丰富、耐充泡、清香回甘、叶底嫩绿厚实。
第三章 茶叶栽培基础 一、我国的四大茶区 从地域气候、产茶种类 茶树品种等因素,我国 茶区可划分为四大茶区 即: 华南茶区、 西南茶区、 江南茶区、 江北茶区。
(一)江北茶区 位于长江以北,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包括皖北,陕西,苏北,山东,河南,甘肃等。气温低,积温少,降水少,茶树生长期短,属次适宜区,品种以灌木型居多。该区为我国最北的茶区,以发展绿茶为主。名茶有六安瓜片,紫阳毛尖,信阳毛尖,霍山黄大茶,舒城兰花茶等。 • (二)江南茶区 位于长江以南,北起长江,南到南岭,东临东海,西连云贵高原。包括浙江,皖南,苏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北部等。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和茶树生长期均长。属适宜区,品种以灌木型居多,品种资源丰富。该区以发展红茶、绿茶为主,砖茶、乌龙茶为辅。名茶有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武夷岩茶和庐山云雾等。 • (三)华南茶区 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东、广西、台湾、闽南等茶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侯,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充沛,常年在1200-2000毫米,茶树生长期长,属最适宜区,品种主要为大叶种,中、小叶种也有分布。该区以发展红茶、乌龙茶为主,名茶有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等。 • (四)西南茶区 位于我国西南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包括贵州,四川,云南。大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气温较高,阴雨天和雾日多。属适宜区,品种资源丰富,以大叶种为主。该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原产地,以发展红茶、绿茶和边销茶为主。名茶有滇红、云南沱茶等。
二、茶叶的分类 • 按照加工方法及茶多酚的氧化程度我国茶叶可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茶和茶饮料。 • 其中绿茶又可以分为:炒青绿茶(如:湄潭翠芽、都匀毛尖、龙井、碧螺春等)、烘青绿茶(如:遵义毛峰、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晒青绿茶(如:滇青、川青等)、蒸青绿茶(如:恩施玉露、日本抹茶等)四大类。
三、茶树的一生 • 茶树是常绿多年木本植物。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一生少则几十年,多则树百年,甚至可长达千年以上。这是茶树的生物学年龄,而茶树的经济学年龄(即茶树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一段时期)则并不长。在高水平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可达40~50年。但如果管理水平低下,则只有20年左右,甚至更短。
茶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茶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一)幼苗期 指从茶子萌发到茶苗出土,第一次生长休止时为止。这段时间,大约历时4~8个月。 • 营养特点: 扦插苗在生根以前主要依靠茎、叶中贮藏的营养物质。 生根后根系吸收水分、矿质营养。 • 管理重点: 及时供水保水,如搭建塑料小棚,保湿;遮荫,减少叶片蒸腾作用。
(二)幼年期 • 指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正式投产这一时期。约3 ~4年。
管理重点 抓好茶树的定型修剪,培养粗壮的骨干枝、形成浓密的分枝树型,为高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成年期 • 指茶树正式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树冠台刈更新改造时为止(亦称青、壮年时期),约20 ~30年左右,是茶树一生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
管理重点 • 在投产初期,注意采养结合,培养树冠,扩大采摘面; • 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保持旺盛的树势; • 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交替进行的方法,更新树冠,整理树冠面,清除树冠内的病虫枝、枯枝和细弱枝; • 采用农业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
(四)衰老期 • 指茶树从第一次更新到整个植株死亡为止。这一时期的长短因管理水平、环境条件、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可达100年以上,而经济生产年限一般为40~60年。
管理重点 • 更新修剪后要加强肥培管理,延缓衰老进程; • 在台刈或重修剪后进行定型修剪,培养树冠; • 经数次台刈更新后,产量仍不能提高的,应及时挖除改种。
四、名优茶采收 (一)依采摘的嫩度划分: • 细嫩采:是各类名优茶的采摘标准,即指芽初萌发或初展1~2片嫩叶时就采摘的标准。如“雀舌”、“旗枪”、“莲心”。这种采标准,花工多,产量低,品质佳,季节性强,经济效益高。 • 适中采:是当前红绿茶最普遍的采摘标准。当新梢伸长到一定程度,采下1芽2、3叶或细嫩的对夹叶。产量高,品质较优,经济效益较高。 • 成熟采:是我国特种茶所采用的采摘标准。如青茶:采摘已形成驻芽的1芽3~4叶。黑茶:新梢成熟,基部已木质化,呈红棕色时才采摘。
名优绿茶 芽、1芽1叶初展或1芽2叶初展,要求采摘统一。 注意采摘季节:“前三天是宝,后三天是草” 。 • 大宗绿茶 1芽2、3叶,混采。
(二)依树龄、树势强弱确定采摘标准 • 在采摘的同时,注意适当的留叶养树,维持茶树正常而旺盛的生长势。 • 幼年茶树:1~3龄的茶树基本不采。 • 成年茶树:3~5龄的茶树采用“打顶养篷”的方法采摘。 • 5龄以上茶树按标准正常采摘。 • 更新茶树:1~2年不采。
(三)采摘留叶方式 • 留鱼叶采摘法:这是成年茶园的基本采摘法,适合名优茶和大宗红绿茶的采摘即等新梢长至1芽1叶、1芽2叶或1芽3叶时,只留下鱼叶采。 • 留真叶采摘法:这是一种采养结合的采摘方法。既注重采,也重视留。一般待新梢长至1芽3、4叶时,采摘1芽2叶为主,兼采1芽3叶,留下1、2片真叶在树冠上不采。但遇2、3叶幼嫩驻芽梢,则只留下鱼叶采摘,强调采尽对夹叶。 • 打顶采摘法:打顶采摘又称养蓬采摘法。这是一种以养为主的采摘方法,适用于扩大茶树树冠的培养阶段,一般在二、三龄的茶树或更新复壮后一、二年时采用。在新梢长到1芽5、6叶以上,或者新梢将要停止生长时,实行采高养低,采顶留侧。摘去顶端1芽1、2叶,留下新梢基部3、4片以上真叶,以进一步促进分枝,扩展树冠。
五、茶树良种的作用 (一)增加单产; 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上的产量。 (二)提高品质; 茶叶的品质主要包括色、香、味、形四个方面。 (三)增强抗性; 主要是指茶树抵抗病虫害和抵御寒害和干旱等不良环境的能力。 (四)抑制采摘“洪峰”; 在同一种茶树品种面积较大的地区,由于茶树新梢生长集中性,往往在春茶季节出现采摘“洪峰”现象。 (五)提高采摘效率。 品种不同,发芽密度、整齐度和芽叶大小各不相同。芽叶肥壮,发芽整齐的品种采摘效率高。
六、茶树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 茶树生物学特性有四大特点:“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 (一)水分: • 土壤含水量:80%为最好,不能高于93%; 太高茶树会出现烂根现象。 • 茶树新梢含水量:75%~80%;老叶含水量:65%左右;枝干含水量:45%~50%。 (二)温度: • 萌动:10℃左右开始萌动。 • 最适宜:25~28℃。-6 ℃大叶种茶易受冻害(小叶种茶为-12 ℃ 左右),45 ℃以上茶树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三)土壤: • 沙质壤土。砂性过强的土壤,保水性弱,易受旱害;质地过于黏重的土壤,通气性不好,根系生育和呼吸机能均受影响。 • pH4.0-6.5最佳4.5-5.5。 酸性土壤指示植物有:映山红、杉木、油茶、马尾松等。石灰性紫色土和石灰性冲积土不宜种茶。 • 土层深度80cm以上;有机质丰富。 (四)光照: • 喜漫射光。
(一)新建茶园寒、冻害的防御措施 1、地形选择 2、选用抗寒品种 3、深垦施基肥 4、营造防护林带,建立生态茶园
(二)现有茶园寒、冻害的防御措施 1、熏烟法 2、屏蔽法(防风林、防风墙等) 3、喷水法 4、覆盖法(杂草、稻草、麦秆、松枝、塑料薄膜,以盖而不严为宜,一般蓬面盖草可使夜间最低温提高0.3~2℃)
(三)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1、及时修剪 修剪时期以早春气温稳定回升后为妥,过早修剪,易遭“倒春寒”袭击而再次受冻。 2、浅耕施肥 3、培养树冠 受冻茶树若采用台刈或者重修剪,则重新培养树冠,要求同衰老茶树改造。
贵州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湄潭翠芽—扁形、都匀毛尖—卷曲形、绿宝石—颗粒形)贵州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湄潭翠芽—扁形、都匀毛尖—卷曲形、绿宝石—颗粒形)
(一)湄潭翠芽品质特征 (全芽或一芽一叶)外形扁、平、直,光滑油润,色泽翠绿;汤色嫩黄明亮,有嫩栗香,滋味嫩爽,叶底全芽嫩软匀齐,绿明亮。 ——(以上评语以全芽加工的湄潭翠芽为准,并参考《2008国际名茶评比年鉴》)
(二)鲜叶要求 • 特级茶青 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长1.5~2.0cm • 一级茶青 一芽一叶,长度2.0~2.5cm • 二级茶青 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长度2.5~3.0cm 不采雨水叶、露水叶、紫芽、病虫害芽叶,匀净度好。
(三)名茶多功能机简介 • 多功能机主要用于扁形茶杀青、理条、压扁、辉干工序,也可用来炒制扁形茶、毛峰茶和针形茶。 • 名茶多功能机由槽锅、机架、传动机构和加热炉灶组成。通过传动机构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槽锅的往复水平运动。
(四)加工工艺 1、民间手工加工:杀青——二炒——辉锅 (1)杀青 当锅温升到120 ℃~140 ℃时,投入摊凉好的茶青200g~300g投入锅中,可听见茶青在锅中有轻微的“啪啪”的炸响声。四指并拢一直不散开,开始可以用双手翻炒,用抖、带手法,少闷多抛,抛闷结合。做到“翻得快、抛得高、捞得净”。当锅温降到70 ℃ ~80 ℃时,采用搭、带、抖、拉、拓手法,将茶坯拉直,搭平、拓紧,在杀青叶含水量60%左右时出锅摊凉30min~60min。
(四)加工工艺 (2)二炒 在70℃左右的锅温投入杀青叶150g~200g,先用带、抖、拓的手法将茶坯理成直条,再改用拉、压、拓、推的手法将理至的茶条压扁,到七成干时出锅摊凉30min~60min。
(四)加工工艺 (3)辉锅 将二炒叶剔除片末,投入70℃~80℃的锅中,投叶量为250g~300g。先用拉、压、拓、推的手法继续对茶坯进行压扁做形,当茶坯含水量降低到八成干时只用推、磨的手法,将茶坯辉到扁平光滑,含水量5%~6%时出锅,摊凉后入库。
(四)加工工艺 2、多功能机加工:杀青理条——整形炒干 (1)杀青理条 在杀青理条时,待手感锅温灼热时用制茶专用油涂抹锅面;将锅体往复运动频率调至(145~150)次/min。待锅温至达350℃左右即可投叶(鲜叶下锅可听到噼啪声).投叶量每槽0.10~0.15kg,杀青时间4~6min。杀青后接着加轻压棒续炒(理条)3~5 min,待茶条成扁平状、茶叶含水率降至50%左右即可出锅(生产中也有不用加压棒的)。
(四)加工工艺 (2)整形炒干 锅温控制在160℃,槽锅往复频率(110-120)次/min,理条叶两锅并一锅。炒1min左右加轻压棒,轻压炒2-3 min,待茶叶色泽基本固定后换成重压棒续炒;重压炒3-4 min,待茶条呈扁平、挺直、握之有触感时,重新换上轻压棒续炒2-3 min,至茶叶含水率20%左右出锅。茶叶出锅后,经分筛与摊凉,再入锅炒至含水率5%以下出锅。(也有一次性炒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