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15 Views
PTN—— 全业务承载传送的最佳平台.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范志文. 汇报提纲. 全业务运营带给传送网的机遇和挑战 PTN 技术选择与发展 国内 PTN 的积极部署. 全业务运营带给传送网的机遇和挑战. 全业务运营的挑战与需求. 运营商差异化需求. 移动:单一承载网络向多业务承载发展,小带宽高质量业务向大带宽差异化业务发展; 电信:原有丰富的差异化网络资源,需要充分考虑利用已有的投资、经验,融合高效低成本成为关键; 联通:介于二者之间. IP 化带来的挑战. 接口从 STM 系列转向以太网系列 业务承载要求高效率 —— 降低单位传输成本.
E N D
PTN——全业务承载传送的最佳平台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范志文
汇报提纲 全业务运营带给传送网的机遇和挑战 PTN技术选择与发展 国内PTN的积极部署 2
全业务运营的挑战与需求 运营商差异化需求 • 移动:单一承载网络向多业务承载发展,小带宽高质量业务向大带宽差异化业务发展; • 电信:原有丰富的差异化网络资源,需要充分考虑利用已有的投资、经验,融合高效低成本成为关键; • 联通:介于二者之间 IP化带来的挑战 • 接口从STM系列转向以太网系列 • 业务承载要求高效率——降低单位传输成本 全业务带来挑战 • 业务多样化,需要分级保障QoS • 带宽急剧增加,需要带宽弹性(统计复用)
光网络发展历程与挑战 WDM:2.5G—>10G —> 40G —> 100Gλ 光网络的接入、承载传送技术都变革中 xDSL—>xPON SDH—>MSTP/ASON—>PTN 电路交换、固网智能化、以致被软交换全面取代,我们看到了IP化发展趋势; ADSL向PON的转型,WDM单波道速率的不断提升,我们看到了行业发展的速度; 分组化承载传送是推动力和发展主线: 传送网向 分组化承载的演进 挑战1 挑战2 挑战3 分组化业务带宽剧增,以太网是主要接口 分组化业务类型多样化 网络建设投资成本
全业务承载网的价值诉求 • 是一张电信级网络 • 分层、完善的OAM • 端到端的业务服务能力 • 电信级的健壮性 • 是柔性网络 • 具备链、星型,环网,Mesh组网能力 • 从电信级到统计复用级全业务的QoS支持 • 是TCO比价优势明显的网络 • 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体拥有成本,包括资产购进及其后期运营维护的所有费用。 • 比MSTP网、比IP网(路由器)要成本优势明显
当前全业务承载的技术选择 MSTP现网应用量最大的承载传送技术 技术成熟。刚性管道,承载分组业务能力弱 • IP/MPLS数据网络技术 • 基于MPLS帧和协议转发机制,面向无连接,域内域间动态路由,L3功能;组网能力、OAM有限 • CE提升以太网性能 • 具备一定的QoS和保障机制,组网能力、OAM有限 • 共同点: • 分组交换 • L2分组业务承载(如以太网L2 VPN业务、L2组播业务) • QOS策略和统计复用 • PTN面向连接的成熟的承载技术 • MSTP和MPLS技术的融合发展,QoS、OAM、APS 等有效解决 • 网管静态配置或者控制平面 • 唯一轻松解决时钟同步和时间同步的技术体制
PTN的技术发展主线:T-MPLS到MPLS-TP的历程 RFC 5586 • ITU-T与IETF互相妥协与发展 • Option1的主要内容 • 在IETF MPLS体系下扩展转发机制、OAM、生存性、网管和控制平面 RFC 5317/5462 ITU-T SG15审阅draft,计划09年10月修改T-MPLS IETF 74 4篇draft 6月 IETF 72 讨论10篇文稿 2月 12月 2009年 JWT报告(RFC5317内容);选择Option1 11月 JWT 7月 Option 1 Option 2 4月 IETF-MEAD ITU-T T-MPLS Adhoc Group 2月 2008年 9月 MPLS-TP:MPLS Transport Profile 2007年
MPLS-TP转发机制 • 同MPLS转发机制 • 关于LSP机制同T-MPLS • 如双向p2p、无merging等 • 不需IP包转发 • 组播规范为p2mp、而不是mp2mp • 功能和机制上要和MPLS控制平面、转发平面互通
MPLS-TPOAM • 四类OAM • 连续性检查(CC:Continuity Check) • 连接确认(CV: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 • 性能管理(PM:Performance monitoring) • packet loss measurement • delay measurement • 告警抑制(AIS:Alarm suppression) • 远端完整性(RI:Remote Integrity) • 除AIS外,其他要求“continuous ”、“on-demand ”两种操作方式 • 在支持IP功能的MPLS-TP中,LSP-Ping、 BFD 、VCCV等OAM也可应用
MPLS-TP与T-MPLS的OAM帧比较 MAC报头 TMP OAM报头 Payload 标签14 MEL S TTL T-MPLS LSP OAM帧结构 MAC:媒体访问控制 TMP:T-MPLS通道 MEL:维护实体组级别 S:栈底 TTL:生命周期 MAC报头 TMP LFU/BOS 普通ACH Payload MPLS-TP LSP OAM帧结构 标签13 EXP TTL 0001 Ver RESV Channel Type S ACH:关联通道 EXP:实验用途 LFU:你的标签 BOS:栈底 L:层 MAC报头 TMP TMC PWL/BOS PWE-3 ACH Payload 8b 16b 4b 0001 Ver RESV Channel Type MPLS-TP PW OAM帧结构 ACH:关联通道 PWE-3:端到端伪线仿真 PWL:伪线标签 BOS:栈底 L:层
MPLS-TP中生存性要求 • 线性、环网、Mesh保护 • 环保护: • 小于 50ms • 保护ptp和ptmp连接 • 需要拖延( hold-off)和等待恢复时间(wait to-restore) • 保护故障范围 • 光纤、节点,环的段层 • 需要支持倒换优先级 • 双向倒换 • 线性保护: • 小于 50ms • 保护ptp和ptmp连接 • 需要拖延( hold-off)和等待恢复时间(wait to-restore) • 需要支持倒换优先级 • 双向倒换
MPLS-TP的管理平面 • 五大管理功能(FCAPS ) • F-Fault Management 故障管理 • C---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 A---Accounting Management 计费管理 • P---Performance Management 性能管理 • S---Security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 网元之间的管理通道:MCC(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 ) • 网元与网管之间的协议并不限制 • 可以是SNMP、XML、CORBA
MPLS-TP的控制平面 • MPLS-TP的控制平面同传统ASON • 信令、路由、流量工程和基于约束的链路建立 • 其中,已明确 • PW的信令协议:LDP • LSP: • 信令协议:RSVP-TE • 路由协议:OSPF-TE、ISIS-TE
国内在PTN领域的技术部署 • 工信部牵头多家单位积极参与ITU-T的文稿 • 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积极提交RFC文稿 • 国家“863”在07年底部署了“分组关键技术和实验系统”项目开发 • 该项目涵盖前述五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发 • 由烽火公司(牵头单位)、传输所、上海交大承担 • 国家发改委在08年已批准“光网络分组化传送技术开发平台建设”,作为光纤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 仅由烽火通信承担
PTN全业务承载传送网的典型架构 城域核心路由器 IP城域网 分组化承载传送网 PTN/IP over OTN 城域核心层 SR/BRAS 城域汇聚层 PTN OLT PON网络 城域接入层 // 无源 光分路器 // 基站 IP化2G/3G RAN // // TDM/FE/GE ONU 一张网络: 统一承载传送 集团客户 家庭客户 家庭客户
烽火PTN的网络部署 • 目前,烽火PTN商用工程已进入近二十个省市网络 • 运行设备已5000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