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likes | 1.28k Views
《 裨海紀遊 》 【 卷上 】. 緣起. 余自辛未春入閩,由建寧、延津以迄榕城;初秋,又自榕城歷興、泉至漳郡之石馬;未幾,又之漳浦、海澄、龍巖、寧洋諸屬邑暨各沿海村落,還至石馬;又以扁舟渡廈門,五日而返。壬申。再返榕城,留居司馬王君仲千署中。蓋八閩之轍跡已歷六矣。逮癸酉秋,有泰寧之役,維舟邵武城下,信宿而返。其明年又之汀之武平,由延津溯流而上,登鐵巖之高,涉九 〈 石龍 〉 之險;半歲之間,往返四過,凡山川幽窅之區,罔不足歷而目覽焉。於是八閩遊遍矣。. 緣起. 1691 年 ( 康熙 30 年 ) ,遊歷福建 福州 、 漳州 、 泉州 。
E N D
緣起 • 余自辛未春入閩,由建寧、延津以迄榕城;初秋,又自榕城歷興、泉至漳郡之石馬;未幾,又之漳浦、海澄、龍巖、寧洋諸屬邑暨各沿海村落,還至石馬;又以扁舟渡廈門,五日而返。壬申。再返榕城,留居司馬王君仲千署中。蓋八閩之轍跡已歷六矣。逮癸酉秋,有泰寧之役,維舟邵武城下,信宿而返。其明年又之汀之武平,由延津溯流而上,登鐵巖之高,涉九〈石龍〉之險;半歲之間,往返四過,凡山川幽窅之區,罔不足歷而目覽焉。於是八閩遊遍矣。
緣起 • 1691年(康熙30年),遊歷福建福州、漳州、泉州。 • 1692年(康熙31年),福建八個府已遊歷其中六個。 • 1693年~1694年(康熙32~33年),借辦公的機會,到了邵武府泰寧縣、汀州府武平縣,就這樣八個府都遊遍了。 • 台灣遠在東海之外,現在納入版圖,福建省所轄由八個府增加到九個。我天性喜歡旅遊,常覺未能有機會到台灣去探個究竟,頗感遺憾。
緣起 • 會丙子冬,榕城藥庫災,毀硝磺火藥五十餘萬無纖介遺。有旨責償典守者,而臺灣之雞籠、淡水,實產石硫磺,將往採之。余欣然笑曰:『吾事濟矣』。 • 丁丑春王,遂戒裝行,同人言子聖平右陶、裘子紹衣、胡子慎履、何子襄臣、陳子子蔚、表弟趙履尊、表姪周在魯,皆握手鄭重。有僕役徐文、余興、龍德喜請從;郊送者曹子呂陽;同行者王君雲森也。
緣起 • 康熙35年的冬天,福州城火藥庫發生爆炸,五十餘萬斤硫磺火藥全部焚毀,朝廷下令嚴辦,要求看管火藥庫的官員負起賠償責任。 • 當時臺灣的雞籠、淡水生產硫磺,於是福州官府決定派員前往臺灣開採硫磺,以彌補焚毀的損失。
緣起 • 當時臺灣的北部還是一個充滿危險的蠻荒之地,該派誰去採硫?又有誰肯冒著生命危險前往呢? • 郁永河聽到這個消息時,卻手足舞蹈地笑說:「我的夢想終於可以實現了。」於是在1697年(康熙36年正月),整理行李與僕人徐文、徐興、龍德喜和王雲森先生一起出發。
Johannes Vingboons據1636年Pieter Jansz原圖抄繪的台灣地圖, 為現存較早較詳盡的台灣地圖。原圖現藏於海牙國立檔案館。
上路 • 正月24日中午,出福州城南門,到了南台橋正好碰到大雨,於是在曹呂陽家過夜。 • 25日,渡過烏龍江,晚上的霧氣剛散,下游海口附近羅星塔的影子,像根針倒掛水中。當晚到了坊口,會見石君與董君,於是講好大家一起走。 • 26日,越過相思嶺,晚上在魚溪過夜。 • 27日,一早出發,中午左右到了浦尾,轎夫把轎子抬到船上,往前走到了涵頭,也是一個大型村落,晚上在興化府城過夜。
上路 • 28日,走在莆田山南的路上,南方的春天確實比北國早得多。 • 29日,過了洛陽橋,到了泉州府城。巧遇福建陸路提督吳英上任,直轄的五營官兵全副武裝迎接,城裡秀才爭著趨前問候,晚上就在府城過夜。 • 二月初一日,在沙溪住宿。
遊覽廈門 • 初二日,到達往廈門五通港的渡口,搭船橫渡實支海(廈門灣水道)。到達廈門水仙宮時已入夜後二十刻了。 • 初三日,借住駐守廈門水師副將的衙門,邀請石、董二君前往萬石和虎溪二巖遊覽。 • 初四日,遊覽虎谿巖,虎谿巖旁有頹倒的牆和小路,據說是當年鄭經及鄭聰讀書的地方。
遊覽廈門 • 萬石巖 • 萬石巖裡有一座著名的廈門園林植物園,品種繁多,從萬石巖下的萬石湖開始分布。 • 萬石湖是一個美麗的人工湖,環境優美。
遊覽廈門 • 虎谿巖 • 虎溪巖位于萬石巖西南側。巖間有古寺,稱東林寺,又叫玉屏寺,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屢經興廢,1984年重修。
出航 • 十六日,出航,爬上甲板往港口瞧,右面是海澄縣的古浪嶼山,中間水道曲折入海,最終端處有座小島矗立在水道中間,船員說那是大旦門,船隻出海必經之處。 • 十九日,與石君及董君會合,並到達大旦門。 • 二十日,無風,無法開船。 • 二十一日,天剛亮,船隻已順著微風出大旦門。幾十里外隱約可見黃土坡,由於無風便在黃土坡稍作停靠。詢問之下,黃土坡即「遼羅(料羅)」,是金門次要的山。
出航 • 古浪嶼山(鼓浪嶼) • 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面,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輪渡5分鐘可達。 •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
資料來源:探索金門海岸地質,http://nature.edu.tw/result/94_result/12/index.htm資料來源:探索金門海岸地質,http://nature.edu.tw/result/94_result/12/index.htm • 大旦門(大膽島)
遼羅(料羅)灣 資料來源:http://www.kinxia.com.tw/
黑水溝 • 二十二日,平旦,渡黑水溝。臺灣海道,惟黑水溝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所。海水正碧,溝水獨黑如墨,勢又稍窳,故謂之溝。廣約百里,湍流迅駛,時覺腥穢襲人。 想一想… 郁永河對於黑水溝的流向描述有沒有問題?
黑潮 • 黑潮 (深色海面)是一股強盛的北赤道洋流溫暖清澈,由南往北流速平均每小時3至4海浬。
黑水溝 • 渡溝良久,聞鉦鼓作於舷間,舟師來告:『望見澎湖矣』。余登鷁尾高處憑眺,祇覺天際微雲,一抹如線,徘徊四顧,天水欲連;一舟蕩漾,若纖埃在明鏡中。午刻,至澎湖之馬祖澳;相去僅十許丈,以風不順,帆數輾轉不得入澳。比入,已暮。
澎湖印象 • 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岸高不越丈,浮沙沒骭,草木不生;有水師裨將統兵二千人暨一巡檢司守之。澎湖凡六十四島澳,悉斷續不相聯屬,彼此相望,在煙波縹緲間。遠者或不可見,近者亦非舟莫即。
澎湖之美 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Main_Page
澎湖印象 • 澳有大小,居民有眾寡,然皆以海為田,以魚為食;若需米穀,雖升斗必仰給臺郡,以沙磧不堪種植也。居人臨水為室,潮至,輒入人室中,即官署不免。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不利農作的自然限制?
蜂巢田 • 為了對抗澎湖冬天強烈的東北季風,澎湖人想出了使用咕咾石+玄武岩砌築圍牆防風,來抗拒強風,農地筆筆相連,遠觀狀似蜂巢,因而稱為「蜂巢田」。
澎湖印象 • 申刻出港,泊澳外。時近初更,黑雲四布,星光盡掩。憶余友言君右陶言:『海上夜黑不見一物,則擊水以視』。一擊而水光飛濺,如明珠十斛,傾撒水面,晶光熒熒,良久始滅,亦奇觀矣!夜半微風徐動,舟師理舵欲發,余始就枕。
有生命的砂 • 海洋是發光生物的故鄉。生物學家已經發現六百多種海洋發光生物,分屬於細菌、單胞藻、原生動物、海綿、水母、海鰓、沙蠶、海螺、雙殼貝、 烏賊、介虫、水蝨、海星、蝦、魚等等。不管是那種生物,發出來的光是一種不產生熱能的冷光,其色彩是以藍色、青藍色和青黃 色為主,有的也會發出紫色或橘色的光彩。
初履台灣 • 二十四日,晨起,視海水自深碧轉為淡黑,回望澎湖諸島猶隱隱可見,頃之,漸沒入煙雲之外,前望臺灣諸山已在隱現間;更進,水變為淡藍,轉而為白,而臺郡山巒畢陳目前矣。迎岸皆淺沙,沙間多漁舍,時有小艇往來不絕。望鹿耳門,是兩岸沙角環合處;門廣里許,視之無甚奇險,門內轉大。有鎮道海防盤詰出入,舟人下椗候驗。
初履台灣 • 既驗,又迂迴二三十里,至安平城下,復橫渡至赤崁城,日已晡矣。會風惡,仍留宿舟中。二十五日,買小舟登岸,近岸水益淺,小舟復不進,易牛車,從淺水中牽挽達岸,詣臺邑二尹蔣君所下榻。
難以預測的海上旅程 • 計自二十一日大旦門出洋以迄臺郡,凡越四晝夜。海洋無道里可稽,惟計以更,分晝夜為十更,向謂廈門至臺灣,水程十一更半:自大旦門七更至澎湖,自澎湖四更半至鹿耳門。風順則然;否則,十日行一更,未易期也。
難以預測的海上旅程 • 余念同行十二舶未至,蔣君職司出入,有籍可稽,日索閱之,同至者僅得半,餘或遲三五日至七八日,最後一舟逾十日始至,友人僕在焉。訊其故,曰:『風也』。余曰:『同日同行,又同水道,何汝一舟獨異』?曰:『海風無定,亦不一例;常有兩舟並行,一變而此順彼逆,禍福攸分,此中似有鬼神司之,遑計遲速乎』?
台灣的過去 • 蓋在八閩東南,隔海水千餘里,前代未嘗與中國通,中國人曾不知有此地。 • 臺之民,土著者是為土番,語言不與中國通;況無文字,無由記說前代事。
1714年(康熙53年),耶穌會三位神父奉旨來台測繪地圖,其成果是『皇輿全覽圖』的一部分。1714年(康熙53年),耶穌會三位神父奉旨來台測繪地圖,其成果是『皇輿全覽圖』的一部分。 台灣的過去
台灣的過去 • 迨萬曆間,復為荷蘭人所有,荷蘭即今紅毛也。建台灣、赤崁二城,考其歲為天啟元年。
台灣的過去 安平城(台灣城) 1624年(明天啟四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今台南安平建奧倫治城(Orange),後改稱熱蘭遮城(Zeelandia),幾經強化,崇禎十三年(西元1640年)才完全竣工。 熱蘭遮城圖。一六二九年左右,在台江中往西望熱蘭遮城,繪者不詳。
17世紀,台江內海常見戎克船穿梭,岸上矗立的城堡就是普羅民遮城。 台灣的過去 赤崁城(紅毛城) 荷蘭人在台灣發展時修築,先向西拉雅族赤崁社(Saccam,又稱新港社)取得土地, 建立市集名普羅民遮(Provintia) ,後來在市集北修築同名城,於順治十年(西元1653年)完工。
赤崁樓(普羅民遮城) • 普羅民遮城(赤崁樓)最初為荷蘭人所建,於1862年地震全毀,1875年在原址興建蓬壺書院,後來又改建成現在的文昌閣與海神廟。
鄭成功略論 • 聯檣並進,紅毛嚴守大港,以鹿耳門沙淺港曲,故弛其守,欲誘致之。成功戰艦不得入大港,視鹿耳門不守,遂命進師;適海水驟漲三丈餘,鄭氏無復膠沙之患,急攻二城。
鄭成功略論 • 成功之有台灣,似有天助,於是更台灣名承天府,設天興、萬年二州;又以廈門為思明州,而自就台灣城居焉。 安平古堡-鄭成功接收熱蘭遮城後,以其故鄉命名為安平。
福州府 興化府 泉州府 漳州府 延平府 建寧府 邵武府 汀州府 福建省 行政建制概要 • 臺灣既入版圖,改偽承天府為台灣府,偽天興州為諸羅縣,分偽萬年州為臺灣、鳳山兩縣。 諸羅縣 台灣縣 鳳山縣 台灣府
行政建制概要--臺灣縣 臺灣縣即府治,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四十里,鎮、道、府、廳暨諸、鳳兩縣衙署、學宮、市廛及內地寄籍民 居多隸焉。而澎湖諸島澳,亦在所轄。 台灣府 台灣縣 總領城 學府 海防廳 紅毛城 圖片來源:重修福建台灣府志(乾隆七年)
喬 山 行政建制概要--鳳山縣 鳳山縣居其南,自台灣縣分界而南,至沙馬磯大海;自海岸而東,至山下打狗仔港。
行政建制概要--諸羅縣 諸羅縣居其北。自台灣縣分界而北,至西北隅,轉至東北隅大雞籠社大海,袤二千三百十五里。 圖片來源:重修福建台灣府志(乾隆七年)
農產花果 – 物產豐富 • 雖沿海沙岸,實平壤沃土,但土性輕浮,風起揚塵蔽天,雨過流為深坑。然宜種植,凡樹蓺芃芃鬱茂,稻米有粒大如豆者。露重如雨,旱歲過夜轉潤;又近海無潦患,秋成納稼倍內地。更產糖蔗雜糧,有種必穫,故內地窮黎,襁至輻軸,樂出於其市。惜蕪地尚多,求闢土千一耳。五穀俱備,尤多植芝蔴。
農產花果 – 物產豐富 • 果實有番檨、黃梨、香果、波羅蜜,皆內地所無,過海即敗苦,不得入內地。荔枝酸澀,龍眼似佳,然皆絕少,市中不可多見;楊梅如豆,桃李澀口,不足珍。獨番石榴不種自生,臭不可耐,而味又甚惡;蕉子冷沁心脾,膩齒不快,又產於冬月,尤見違時。為香果差勝。
內地沒有,台灣才有的水果 • 番檨(芒果)、黃梨(鳳梨)、香果(蒲桃 )、波羅蜜 • 蒲桃:別名「香果」 • 和蓮霧同一科的蒲桃,又名香果,它的花和果實的形狀都和蓮霧相似。
黃梨(鳳梨):原產於熱帶美洲的巴西、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台灣於清康熙末年才從東南亞引進鳳梨栽培,當時有飽學之士見其果實怪異--「其果實有葉一簇,狀似鳳尾」,乃引用紅樓夢中的「有鳳來儀」簡化成「鳳來」來稱呼這種水果。 • 檨仔(芒果):芒果學名Mangifera indica,意為「印度的芒果」。臺灣話稱檨仔。一般認為是荷蘭人據台時期引進。 • 波羅蜜:原產印度,常綠果樹,植株最高可達20公尺,喜溫暖潮溼氣候,廣植於熱帶平地
農產花果 – 物產豐富 • 檳榔形似羊棗,力薄,殊遜滇粵;椰子結實如毬,破之可為器,有椰酒盈晚,肉附殼而生,用與檳榔共嚼。余愛二樹,獨榦無枝,亭亭自立,葉如鳳羽,隁蓋婆娑;窗前植之,差亦不惡。
農產花果 – 物產豐富 • 瓜蔬悉同內地,無有增損。西瓜盛於冬月,臺人元旦多啖之;皮薄襄瓜紅,可與常州並驅,但遜泉之傅霖耳。 西瓜應該是夏天的水果耶!!
農產花果 – 物產豐富 • 郡治無樹,為綠竹最多,一望猗猗,不減渭濱淇澳之盛。惜其僅止一種,輒數十竿為一叢,生筍不出叢外,每於叢中排比而出。枝大於竿,又節節生刺,人入竹下,往往牽髮毀肌,莫不委頓。世有嵇阮,難共入林。
農產花果 – 物產豐富 緬梔又名雞蛋花,因花朵外部為白色,中心為鵝黃色,像煮熟的水煮蛋稱之,原產地墨西哥與熱帶美洲。 • 花之木本者曰番花,葉似琵琶,枝必三叉,臃腫而脆;開花五瓣,色白,近心漸黃,香如梔子,宜於風過暫得之,近則惡矣;自四月至十月開不絕,冬寒併葉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