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92 Views
第七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7.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7.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7.3 集成功率放大器. 7.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7.1.1 分类. 图 7 – 1 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 7-1 ). =. I. I. /. 2. o. om. =. U. U. /. 2. o. om. 7.1.2 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1. 输出功率要足够大. 如输入信号是某一频率的正弦信号 , 则输出功率表达式为.
E N D
第七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7.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7.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7.3 集成功率放大器
7.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7.1.1 分类 图 7 – 1 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7-1) = I I / 2 o om = U U / 2 o om 7.1.2 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1. 输出功率要足够大 如输入信号是某一频率的正弦信号, 则输出功率表达式为 式中, Io、Uo均为有效值。如用振幅值表示, 代入公式(7 - 1), 则
(7-3) 2. 效率要高 放大器实质上是一个能量转换器, 它是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交流信号的能量输送给负载, 因此, 要求转换效率高。为定量反映放大电路效率的高低, 引入参数η, 它的定义为 式中, Po为信号输出功率, PE是直流电源向电路提供的功率。在直流电源提供相同直流功率的条件下, 输出信号功率愈大, 电路的效率愈高。
3. 非线性失真要小 为使输出功率大, 由式(7 - 2)可知Iom、Uom也应大, 故功率放大器采用的三极管均应工作在大信号状态下。由于三极管是非线性器件, 在大信号工作状态下, 器件本身的非线性问题十分突出, 因此, 输出信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非线性失真。当输入是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时, 输出将会存在一定数量的谐波。谐波成分愈大,表明非线性失真愈大, 通常用非线性失真系数γ表示, 它等于谐波总量和基波成分之比 通常情况下, 输出功率愈大, 非线性失真就愈严重。
7.1.3 提高输出功率的方法 1. 提高电源电压 选用耐压高、容许工作电流和耗散功率大的器件。
2. 改善器件的散热条件 普通功率三极管的外壳较小, 散热效果差, 所以允许的耗散功率低。当加上散热片, 使得器件的热量及时散热后, 则输出功率可以提高很多。例如低频大功率管3AD6在不加散热片时, 允许的最大功耗Pcm仅为1W,加了120mm×120 mm×4 mm的散热片后, 其Pcm可达到10 W。 在实际功率放大电路中,为了提高输出信号功率, 在功放管一般加有散热片。
7.1.4 提高效率的方法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功放管的工作状态。下面用图解法进行分析。 图 7 –2 功放的图解法(甲类放大状态)
即为 OMBA的面积值, 故效率 放大电路输出功率为 即为△M′MQ的面积。 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为
1. 改变功放管的工作状态 图 7 – 3 乙类放大状态
2. 选择最佳负载 图 7 – 4 最佳负载的确定
7.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7.2.1 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OCL电路) 图7 – 5 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设两管的门限电压均等于零。当输入信号ui=0, 则ICQ=0, 两管均处于截止状态, 故输出uo=0。当输入端加一正弦信号, 在正半周时, 由于ui>0, 因此V1导通、V2截止, ic1流过负载电阻RL; 在负半周时, 由于ui<0, 因此V1截止、V2导通, 电流ic2通过负载电阻RL, 但方向与正半周相反。 即V1、V2管交替工作, 流过RL的电流为一完整的正弦波信号, 波形如图7 - 2所示。由于该电路中两个管子导电特性互为补充, 电路对称, 因此该电路称为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2. 指标计算 图7 – 6 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的图解分析
(1) 输出功率Po: (7-4) 当考虑饱和压降Uces时, 输出的最大电压幅值为 一般情况下, 输出电压的幅值Ucem总是小于电源电压UCC值, 故引入电源利用系数ξ (7-6)
将(7 - 6)式代入(7 - 4)式得 当忽略饱和压降Uces时, 即ξ=1, 输出功率Pom可按下式估算:
(2) 效率η: η由(7 - 3)式确定。为此应先求出电源供给功PE。 图7 – 8 集电极电流ic波形
因此, 直流电源UCC供给的功率为 因考虑是正负两组直流电源, 故总的直流电源的供给功率为
图7 – 7 PE与ξ的关系曲线 当ξ=1时, 效率η最高, 即
(3) 集电极功率损耗Pc: (7-14) 图7 - 10Pc与ξ的关系曲线
3. 存在问题 (1) 交越失真。 图7 – 11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交越失真
图7 – 12 克服交越失真的几种电路 图7-12(a)是利用V3管的静态电流IC3Q在电阻R1上的压降来提供V1、V2管所需的偏压, 即
图7-12(b)是利用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V1、V2提供所需的偏压, 即 图7-12(c)是利用UBE倍压电路向V1、V2管提供所需的偏压, 其关系推导如下: 所以
(2) 用复合管组成互补对称电路 图7 – 13 复合管的几种接法
7.2.2 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OTL电路) 图7 – 16 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7.2.3 实际功率放大电路举例 图7 – 17 OCL准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7.3 集成功率放大器 7.3.1 内部电路组成简介 图7-19中虚线框内为DG4100系列单片集成功放内部电路。它由三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一级互补对称放大电路构成,并由单电源供电, 输入及输出均通过耦合电容与信号源和负载相连, 是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图 7-19 DG4100集成功放 与外接元件总电路图
因为反馈由输出端直接引至输入端, 且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很高(三级电压放大), 整个放大电路为深度负反馈放大器, 所以, 放大器的闭环电压增益约为1/F, 即 当信号ui正半周输入时, V2输出也为正半周, 经两级中间放大后, V7输出仍为正半周, 因此V12、V13复合管导通, V8、V14管截止,在负载RL上获得正半周输出信号;当ui负半周输入时, 经过相应的放大过程, 在RL上取得负半周输出信号。
7.3.2 DG4100集成功放的典型接线法 图 7-20DG4100集成功放的典型接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