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27 Views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八组 谢金梅 姜如娇 甘 霖 黄 彧. 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粉碎了传统的农业 - 乡村 - 手工经济的稳定状态 机器化大生产使数以万计的手工业工人失业 社会财富虽然不断增加,民众却似乎变得越来越贫困. 社会主义的类型. 空想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 基督教社会主义. 无政府社会主义 马克思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修正主义 工团主义 行会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 政府拥有对所有或者某些特定经济部门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全部社会目标而不是出于盈利的需要 如:前苏联
E N D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八组 谢金梅 姜如娇 甘 霖 黄 彧
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粉碎了传统的农业-乡村-手工经济的稳定状态 机器化大生产使数以万计的手工业工人失业 社会财富虽然不断增加,民众却似乎变得越来越贫困
社会主义的类型 • 空想社会主义 • 国家社会主义 • 基督教社会主义 • 无政府社会主义 • 马克思社会主义 • 共产主义 • 修正主义 • 工团主义 • 行会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 • 政府拥有对所有或者某些特定经济部门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全部社会目标而不是出于盈利的需要 如:前苏联 • 路易斯·布朗是国家社会主义早期、也是最主要的倡导者之一
路易斯·布朗(1811—1882 ) •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历史学家 • 1811年10月29日生于西班牙马德里的一个法国贵族家庭。 • 法国波旁王朝路易十八在1814年复辟后,勃朗回到法国,先后就读于罗得斯学院和巴黎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创办了《进步评论》报。 • 1839年,发表了主要著作《劳动组织》。 • 从1843年起,成为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机关报《改革报》的编辑。 •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时,任临时政府劳工委员会(即卢森堡委员会)主席,后被排除于政府之外。六月起义时,他未参加,但被控告,不得不流亡英国。 • 1870年回国,次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 • 巴黎公社期间,他力图使公社同政府妥协。
路易斯·布朗 • 代表作《劳动组织》 • 经济观点 : 主张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批判自由竞争,鼓吹阶级合作
基督教社会主义 基督教社会主义普遍是指那些既在政治立场上支持基督教和社会主义,以及将两者视之为互相连系的基督教左翼分子。
基督教社会主义 弘扬基督教的平等、博爱、慈善原则 人们要相亲相爱,反对私有制和国家权力 谴责资本主义的“贱买贵卖”、“多取少予”违反基督教教义原则 主张以“基督教友爱精神”
查尔斯·金斯利(1819-1875) • 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出生于德文郡的一个牧师家庭 。 • 1842年,他被任命为汉普郡埃弗斯利(Eversley)的助理牧师,于1844年成为教区长。 • 1860年至1869年他担任剑桥大学的历史教授。 • 1873年成为英国女王的牧师
查尔斯·金斯利 • 代表作《奥尔顿·洛克》、《酵母》、《希帕蒂亚》和《向西去啊!》等等 • 金斯利最令人难忘的作品是他的儿童图书:《英雄们》和《水孩子》 • 宪章运动 他在公共集会上宣布“我是一个宪章主义者”时,令贵族们为之震惊与愤怒,而工人们则为之欢呼雀跃。
查尔斯·金斯利 • 给宪章主义者的信 “我的朋友 ,我一定要告诉你在《圣经》中你会找到你渴望得到的……” “《圣经》立刻会说,“不劳动者不得食”……” “看看上帝一直在注视着的反对压迫、残酷与懒惰的这条基本的改革者的路线是否正确”
西斯蒙第(1773~1842) • 法国政治经济学家。经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 •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 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以独到的见解,和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同为英、法两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著作 《论商业财富》(1803年): 详尽的介绍斯密的经济学,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斯密的忠实信徒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1819年): 转变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反对者
经济理论建立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学的基础上,与李嘉图的经济理论相对立经济理论建立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学的基础上,与李嘉图的经济理论相对立 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工资、利润、地主等主要经济理论;但又主张抑制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要保留小资产阶级 提出消费不足理论,建议政府要为城市下层人民和农村小农谋福利
经济思想 西斯蒙第学说 浪漫经济主义 从小生产者的立场出发,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批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财富为研究对象,忽视了人和人的享受 从小生产者的破产和工人的贫困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否认自由经济主义 他认为经济自由主义给社会带来了灾难,私人利益的自由发展经常损害公共利益 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抨击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和自由竞争 对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作了批判 要求依靠国家政策来调节社会经济生活
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阐述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这是西斯蒙第的科学功绩。 强调生产应服从于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 不了解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错误地认为是由于消费不足而产生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使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社会的替代 要消灭资本主义的矛盾,唯一的途径是使现代社会重新回到理想化的小生产方式中去。 呼吁政府干预经济。 以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和城市手工业为主,由小生产者组成的理想社会。
西斯蒙第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区别 • 研究财富以及其增长 • 把经济发展过程当做自然过程 • 主张经济自由 • 分配以生产为基础,目的是增加财富 研究人们的幸福以及增长 经济发展过程由人们主观意志所支配 反对自由竞争,主张国家干预 分配以消费为基础,目的是增加人们的享受和消费
主要贡献 首次提出资本主义下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冲突,社会再生产的障碍 强调了经济各部分按比例发展的必要性
不足 没有抓住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仅用消费不足说明经济危机是片面而错误的,把产品全归为个人消费品也是错误的 不懂得资本主义正是从小生产的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看不到资本主义大机器是代替中世纪小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文学作品 • 莫尔 《乌托邦》康帕内拉 《太阳城》 • 理论学说发展 • 17世纪英国革命时代温斯坦莱的《自由法》 • 18世纪法国摩莱里的《自然法典》 • 马布里的《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 • 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 •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 • 圣西门 傅里叶 欧文
圣西门 • 1760-1825 • 出身贵族,早年受启蒙运动影响。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后参加了法国大革命。 • 主要著作 《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实业制度》《实业家问答》《论文学、哲学和实业》《新基督教》
圣西门的经济思想 • 社会发展观 • 社会的进步是由人类理性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的政治制度最终决定于思想家的观点。 • 人类社会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 • 开化时期→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度→中世纪的神学和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解体后的过渡时期→未来的实业制度 • 阶级论:他把当时的法国社会分为三大阶级:由学者、艺术家和一切有自由思想的人构成的知识阶级,拥有财产者组成的阶级,没有财产者组成的阶级
对现存制度的批判 • “新的封建制度”——由旧的封建制度向心的科学和实业制度过渡的制度 • 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 • 反对经济自由
对未来制度的设想——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 应当运用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现有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以改善人数最多的阶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作为一切劳动和活动的目的。 • 实业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无产阶级的福利 • 生产是增加财富的惟一手段 • 重视人才和发展科技 • 政治方面 • 最高行政委员会和最高科学委员会 • 所有制问题 • 所有制是社会大厦的基石。 • 但没有进一步研究,且不提倡公有制 • 生产方面: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 分配问题 • 按才能和贡献分配(按劳分配)
评价 “实业制度”中具有明显的现代化思想 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按照我们今天使用的“科学社会主义”一词的含义,不能把圣西门的社会主义思想看作是科学的社会主义体系。 寄希望于国王与实业家结盟通过改良实现实现实业制度
傅里叶 • 1772—1837 • 生于法国富商家庭,从小憎恨商业的狡诈,后来却不得不弃学经商继承父业。从事过商界多种职业,跑遍各国,对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很了解。 • 主要著作 • 《全世界和谐》《四种运动》《论家务农业协作社》《新世界》《论商业》
傅里叶的经济思想 社会发展阶级论 对文明社会的批判 和谐制度的设想
社会发展阶级论 按生产和生产的性质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时期,蒙昧时期,宗法制度,野蛮制度,文明制度,保障制度,协作制度,和谐制度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猛烈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无限制的金钱竞争和经济危机,尖锐地指出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的虚伪性。 • 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资本主义制度下危机的不可避免性 • 生产过剩的危机 •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性 • 资本主义商业的丑行
傅里叶的和谐制度 • 人类社会摆脱苦难的条件: • 有大规模的生产,高度发达的科学和优美的艺术 • 发明协作组织,建立经济新世界 • 协作组织——法郎吉 • 工农结合的社会基层组织。通过自愿入股的形式建立。规模为1620人。 • 人人劳动,男女平等,免费教育,工农结合,没有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 思想原则表现为“情欲引力”
傅里叶的和谐制度 • 农业是基础,工业是农业的附属和补充。 • 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 主张继续保留资本收入。 • 其他社会方面 • 竭力探求一种防止人口无限增长的有效办法 • 首次提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人民是否彻底解放的准绳 • 主张对儿童从小实施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
罗伯特欧文 1771年 英国出生 1780年 辍学 1789年 合办四十人小厂 1791年 500人大纺织厂 1800年 新拉纳克 1820年 致拉纳克郡报告 1824年 新和谐公社 1829年 劳动公平交换市场 1835年 著书立说 1858年 故乡去世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 对私有制的批判 • 直指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 • 私有财产是贫困和各种犯罪行为的唯一根源 • 对机器的批判 • 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带来了灾难 •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一致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 从劳动价值观出发 • 政治经济学角度 • 贫困的原因:劳动者不能得到自己劳动的充分报酬,分配不合理 • 生产过剩 • 英国经济危机 • 欧洲普遍过剩经济危机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 主张废除货币 • 劳动是自然的价值尺度,而货币是人为的价值尺度 • 货币破坏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 劳动公平交换市场 • 劳动券,类似一种凭证 • 等量劳动相交换
欧文与公平市场 只考虑成本消耗,没考虑产品需求,导致自己无法摆脱销售风险。 估价困难,定价者和生产者之间有矛盾 勉强维持2年后,欧文的公平市场倒闭。
欧文与合作社 生产资料公有 消灭阶级差别 按需分配 以公社为基层基础
欧文与合作社 • 新拉纳克 英国 • paternalistic humanitarianism • 缺少合资人 • 新和谐公社 美国 • 社员间不和谐 • 缺少劳动者
对欧文的“空想”的质疑 “空想社会主义”为何“空想” • 以劳动价值观为基础 • 创办工人合作公社,多次工人运动 • 理想?还是空想? •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 • 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 • 不懂得阶级斗争,而以和平的方式变革 • 没认识到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新社会的缔造者
社会主义思潮对经济思想发展的长远影响 当代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基础 政策建议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纳 强调垄断,收入分配,经济周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