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图 论

图 论. (Ⅵ). 刘晓华. V 1. V 1. V 1. V 4. V 4. V 4. V 3. V 2. V 2. V 2. V 3. V 3. 第四章 平面图与图的着色 4.1 平面图 1. 某些实际问题中涉及到图的平面性的研究,譬如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布局布线等问题。 定义 :若能把图 G 改画在一个平面上 ( 同构 ) ,使新图 G’ 的任何两条边都不相交,就称 G 可嵌入平面 、是 可平面图 ,称 G’ 是 G 的一个 平面嵌入 , G’ 是一个 平面图 。. f 3. f 3. f 1.

markku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图 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图 论 (Ⅵ) 刘晓华

  2. V1 V1 V1 V4 V4 V4 V3 V2 V2 V2 V3 V3 第四章 平面图与图的着色 4.1 平面图 1.某些实际问题中涉及到图的平面性的研究,譬如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布局布线等问题。 定义:若能把图G 改画在一个平面上(同构),使新图G’的任何两条边都不相交,就称G可嵌入平面、是可平面图,称G’是G的一个平面嵌入,G’是一个平面图。

  3. f3 f3 f1 f1 f2 f4 f2 f4 V1 V1 V4 V4 V3 V2 V2 V3 例 • 平面图的域(面) 内部域、无限域 一个域的边界 • 在平面图G中,边e为两个域的公共边界当且仅当e不是G的割边 • 测地变换(见p.69图):实现平面图G与球面图G’的转换,其中G的无限域对应G’的北极N所在的内部域 • 平面图G1 总可以改画为新一平面图G2,使G1的无限域对应于G2 的一个内部域

  4. V5 V1 V1 V4 V4 V3 V2 V2 V3 2. 欧拉公式 定理:设G是平面连通图,则G的域的个数为 d=m-n+2 . (域数=边数-结点数+2) 证:因G为连通图,故有支撑树T。   对于T,仅有一个域(n-1条边)。每新加入G-T的一条边,域即恰好增加一个。这样的边共m-(n-1)条,故最终得到G时域数为m-n+2. 例 d = 6-4+2 = 4 d = 8-5+2 = 5

  5. 推论1 若平面图G有k个连通分支,则 d=m-n+k+1. 证:将k个连通分支由左到右顺序排列,相邻两分支间加入一条新边相联(共加入k-1边),则所得新图与原图域数相同。  应用欧拉公式有 d=(m+k-1)-n+2=m-n+k+1.  推论2 对平面图G,有 n-m+d≥2. 证:由推论1立得。

  6. 推论3 设平面连通图G 没有割边,且每个域的边界数至少为t, 则m≤t(n-2)/(t-2) 。 证明:设G有d个域,每个域的边界数至少为t,则d个域的边界数和的≥td。 由于G没有割边,故每条边都是某两个域的边界,因此上面计算所有域边界数之和时,每条边均被计数过两次。   故 2m≥td, 代入 d=m-n+2, 可得 m≤t(n-2)/(t-2) .

  7. 4.2 极大平面图 1. 定义:设G是结点数n≥3的简单平面图,若在任意两个不相邻结点vi,vj之间,加入边(vi,vj)就会破坏图的平面性,则称G为一个极大平面图。 • 极大平面图的边数和域数在图的现有结点数的限制下已达到了极限,再多一条边即会破坏其平面性。

  8. 2. 极大平面图的性质 1)G是连通的 2)G不存在割边 3)G的每个域的边界数都是3。 证:由于简单图不存在自环与重边(边界数为1,2的域),故域的边界数≥3。若边界数>3,则在此域中至少可加一条边,而不会破坏其平面性,矛盾。

  9. 4)3d=2m(d为域数, m为边数) 证:d个域的边界数之和为3d(每域有3条边)。 由于极大平面图没有割边,故每条边均是两个域的边。求边界数总和时每条边均恰好计数了两次,故边界数之和为边数的两倍,即2m,从而 3d=2m 。 定理极大平面图G的边数和域数完全由结点数决定。具体有 m=3n-6,d=2n-4。 证:对G有3d=2m, 代入欧拉公式d=m-n+2 ,即证。

  10. 3. 简单平面图的一个必要条件 定理 若简单图G为一个平面图,则必有: m≤3n-6,d≤2n-4. 证:d个域的边界数之和≥3d(每域至少有3条边)。 求边界数总和时,每条非割边恰好计数了两次,每条割边只计数了一次,故边界数之和不超过边数的两倍,即≤2m,从而 3d≤2m 。代入欧拉公式d=m-n+2 ,即证。 • 证明一个简单图为非平面的,可通过证明它不满足平面图的必要条件来实现。这可以用Euler公式或以上定理验证。但域数有时难以确定,故常用验证m≤3n-6不成立来证明 。

  11. 例1某个简单平面图边数为12, 结点数为6, 则每个域的边界数为3。 证:域数d=12-6+2=8。 因为简单平面图每个域的边界数至少为3,若至少有一个域的边界数超过3,则 各域的边界数之和>3*8=24。 由于求边界数总和时,每条边最多计数两次,故边界数之和不超过边数的两倍,即≤2*12,从而 24<24,矛盾。 故每个域的边界数不会超过3,即恰好等于3。

  12. 例2若简单平面图G中不含有K3子图,则边数m≤2n-4。例2若简单平面图G中不含有K3子图,则边数m≤2n-4。 证明:G不含K3子图(三角形子图),故不含边界数为3的域,因此每个域的边界数至少为4,从而各域的边界数之和≥4d。 另一方面,由于每条边最多计数两次,故边界数之和不超过边数的两倍,即≤2m,所以 4d≤2m. 将d=m-n+2代入不等式,即可证得 m≤2n-4 .

  13. 例3简单平面图G中存在度数小于6的结点。 证明:若每个点的度数不小于6,则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6n. 由于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为边数的2倍,所以 2m≥6n, 故m≥3n。 这与简单平面图满足的性质m≤3n-6相矛盾,故G中必有度数小于6的结点。

  14. 例4若简单平面图G中的结点数n≤11,则其中一定存在度数<5的结点。例4若简单平面图G中的结点数n≤11,则其中一定存在度数<5的结点。 证:假设每个结点的度数≥5,则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5n。 由于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为边数的2倍,所以 2m≥5n, 故m≥5n/2。 另一方面,对于简单平面图有m≤3n-6,故5n/2≤3n-6 ,由此可得n≥12,这与题设矛盾。

  15. 4.3 非平面图 1. 定义:如果一个图无论如何调整边的画法,均无法避免相交则称为非平面图。 例1完全图K1,K2,K3,K4是可平面图。 例2设e是完全图K5的任意一边, 则K5-e是可平面图。 问题: K5还是可平面图吗? 定理1 K5是非平面图。 证:若K5是平面图,则应满足m≤3n-6. 但K5中m=10, n=5, 不满足此不等式,故它不可能是平面图。

  16. 定理2 完全二分图K3,3是非平面图。 证:若K3,3是平面图(m=9, n=6),则域数d= m-n+2=5. 由于K3,3中不含K3子图(三角形子图),因此每个域的边界数至少为4,从而各域的边界数之和≥4*5=20 ,于是有2m≤20, 从而m≤10 ,与题设矛盾。 所以, K3,3不可能是平面图。

  17. 2. 图可平面嵌入的充要条件 记K(1)= K5, K(2)=K3,3。 K型图——K(1)或K(2)的若干边上增加若干结点(度为2)所得的图。 • 增减度数为2的结点不影响图的平面性。 Kuratowski定理:G是平面图的充要条件是G中不存在K型子图。 证:必要性. 因为平面图的任意子图必是平面图,故G中不会含K型子图,否则K型子图就是平面图了,矛盾。 充分性略。 • Kuratowski定理理论价值高,但实际应用困难

  18. 4.4 图的平面性检测 1. 一般简易判断过程: 1)若G是非连通的,则分别检测每一个连通支。仅当所有连通支都是可平面的,G就是平面的; 2)若G存在割点,则从割点处分离,考虑每块的平面性; (割点v : 若G-v比G的连通分支多; 块:无割点的连通分支) 3)移去自环、重边和度为2的结点。

  19. 重复3),最后作出判断: a) 当n<5或m<9时是可平面图; (是Kn(n<5)或K5-e 的子图) b) 若m>3n-6,则是非平面图。 c) 不是a)或b),则要用DMP算法进一步判断。

  20. 可平面(n<5)

  21. (1) 可平面(因为n<5)

  22. (2) 可平面(m<9)

  23. v2 v2 v2 v1 v3 v1 v3 v5 v1 v3 v5 v4 v4 v4 2. 一般情形的平面性检测算法——DMP算法 DMP算法可用来解决疑难情形时的平面性判断。 定义 设H是G的可平面子图. H的一个片是指: (1) 两端点在H内, 但边不属于H的一条边的子图; (2) G-H内的一个连通分支S, S加上与S相邻的所有H的结点及边所得的子图S’。 例 下图中H为回路(v1,v2,v3,v4),则H的片共有三个。 H的片

  24. H的每个片与H的公共结点称为此片的附着点。若片B的全部附着点均在H的同一个域F的边界上,则说片B可嵌入(填入)域F中。H的每个片与H的公共结点称为此片的附着点。若片B的全部附着点均在H的同一个域F的边界上,则说片B可嵌入(填入)域F中。 • DMP算法 • 1) 任意选定G的一个回路H; • 2)求出H的所有片以及每个片可嵌入的域; • 3)选定可嵌入域数最少的一个片,从片中任取一条从附着点开始到附着点结束的道路加入H中,新图仍记为H,转2); • 反复执行2)、3),如果中途发现有片没有可嵌入的域,则G为非平面图;否则可将全部边填完,最后的图为G的平面嵌入图。

  25.  例 用DMP算法判断图4.11(a)和图4.12是否为可平面图。 例 用DMP算法判断图4.11(a)和图4.12是否为可平面图。  计算过程见p.77,其中表中各项的含义为: Gi: 相当于H; f: H已有的域数;   片B: 相对于当前H的所有片; F(B,Gi): 各片可填入的H的所有域; B: 本轮选定的填入片; F: 拟填入的域; Pi: 具体填入的路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