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63 Views
水稻育秧技术介绍 邹应斌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ybzou123@126.com 13973117515. 1 .壮秧的类型与形态生理特点. 秧苗的类型。小苗一般指 3 叶期内带土移栽的秧苗,中苗一般指 3.0 ~ 4.5 叶内移栽的秧苗。大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 4.5 ~ 6.5 叶移栽的秧苗;另一类为 6.5 叶以上移栽的秧苗,在稀播时可充分利用秧田低位分蘖。
E N D
水稻育秧技术介绍 邹应斌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ybzou123@126.com 13973117515
1.壮秧的类型与形态生理特点 • 秧苗的类型。小苗一般指3叶期内带土移栽的秧苗,中苗一般指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大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4.5~6.5叶移栽的秧苗;另一类为 6.5叶以上移栽的秧苗,在稀播时可充分利用秧田低位分蘖。 • 壮秧的形态特征。从壮秧的个体形态看,要求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健,俗称壮秧为“扁蒲秧”。茎基较宽的秧苗,其体内维管束数目较多。从壮秧的群体看,要求较高的成秧率(80%以上)与整齐度(脚秧率低于10%),使移栽本田后生长整齐。
壮秧的生理特性。光合能力强,有利于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特别是叶鞘内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由于发根主要依靠贮存于叶鞘的养料,所以茎基粗壮的秧苗形成的根原基多,发根力强,根的总长度也长。壮秧的生理特性。光合能力强,有利于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特别是叶鞘内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由于发根主要依靠贮存于叶鞘的养料,所以茎基粗壮的秧苗形成的根原基多,发根力强,根的总长度也长。 • 碳氮比(碳/氮)适中,秧苗的碳氮比随秧苗生长而增大。小苗叶面积小,同化作用形成的糖分大部分立即与氮结合形成蛋白质,苗体氮化合物含量较高,碳氮比小;随着秧苗长大,光合作用增强,碳水化合物积累增多,碳氮比逐渐增大,碳氮比中苗7~9,大苗11~14。束缚水含量高,有利于保持秧苗水分平衡,抵抗干旱、冷害和温差剧变等不良条件。
2.发芽、幼苗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水分。水稻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吸水的物理学吸胀过程,缓慢的生化吸水过程;大量吸水的新生器官生长过程。水稻种子的吸水速度与温度和谷壳薄的厚薄有关。 • 温度。稻种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最适温度为28~36℃,但品种间有差别,一般热带品种偏高。 • 水稻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最低温度14℃,温度高于 16℃出苗及生长均较顺利。水稻芽期忍耐短时间低温的能力较强,2.5叶期后,抗寒力下降,日最低气温低于7~8℃,秧苗会受到冷害。长期低温(12℃以下)会造成病原菌的侵染,引起烂秧死苗。
氧气。露白前,由于谷壳、果皮和种皮的阻隔,外界的氧气不易进入,胚的生长主要依靠无氧呼吸酒精发酵途径提供能量,其生长与氧气条件关系不大;露白后,胚与外界气体接触,转为有氧呼吸为主,影响根、芽的生长。氧气。露白前,由于谷壳、果皮和种皮的阻隔,外界的氧气不易进入,胚的生长主要依靠无氧呼吸酒精发酵途径提供能量,其生长与氧气条件关系不大;露白后,胚与外界气体接触,转为有氧呼吸为主,影响根、芽的生长。 • 在缺氧条件下,水稻的幼苗进行无氧呼吸,胚乳物质转化效率降低、器官建成畸形,秧苗的抗逆力下降。缺氧条件还会使胚乳淀粉酶的活性下降,阻碍淀粉水解,影响对幼苗的养分供应,而削弱幼苗的抗性。 • 氮素营养。糙米的含氮率一般不超过1.7%,而3叶期的秧苗含氮率一般为3.0%~5.0%,幼苗期的生长必需有外界的氮素供应。幼苗期土壤氮素营养供应充足,幼苗吸收的氮素多,胚乳消耗快,幼苗干重增长快,秧苗生长健壮。
3.播种、播种量的确定原则 • 播种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的初日,抓住冷尾暧头,抢晴播种。早播还要考虑能适时早栽,安全孕穗。水稻安全移栽的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温度15℃以上。移栽过早会推迟返青,导致死苗或僵苗。 • 确定播种期还要考虑有些地区常有的旱、涝、台风、低温、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应掌握灾害发生规律,调整播期,避灾保收。播种期还要和耕作制度以及品种类型相适应,做到播种期、移栽期、秧龄三对口。
秧龄。秧龄一般用播种到拔秧的日数来表示,但由于不同播期所处的温、光条件各异,在秧田相同日数的秧苗,其生育进程并不相同,因而常不能反映秧苗的实际生理年龄。同一品种在正常栽培条件下的主茎总叶数相对稳定,应同时参考叶龄作为适宜秧龄指标。高产栽培要求秧苗移栽后至少能长出5~7片新叶。秧龄。秧龄一般用播种到拔秧的日数来表示,但由于不同播期所处的温、光条件各异,在秧田相同日数的秧苗,其生育进程并不相同,因而常不能反映秧苗的实际生理年龄。同一品种在正常栽培条件下的主茎总叶数相对稳定,应同时参考叶龄作为适宜秧龄指标。高产栽培要求秧苗移栽后至少能长出5~7片新叶。 • 播种量。播种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随着秧龄的延长而增大,秧龄越长,秧苗个体受抑制程度越大。适宜播种量的标准,以掌握移栽前不出现秧苗群体因受光照不足而影响个体生长为原则。播种量的确定也和育秧季节温度高低有关,高温季节的秧苗生长快,群体发展迅速,个体受抑制时间早。 • 播种量还因育秧方式不同而有差别。短龄早栽的小苗或中苗,播种量可增大,而长秧龄大秧则播种量相应减少。
4.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方法 • 晒种。晒种增强种皮透性,促进酶的活性,增进胚的活力,提高发芽率。时间 l~2天。 • 选种。种子纯净饱满,发芽整齐。可用风选、筛选或溶液选种。溶液比重1.05~1.10。 • 浸种。浸种是使种谷较快地吸足达到正常发芽的含水量,促进发芽整齐。水温30℃时约需30小时,水温20℃时约需60小时。 • 消毒。水稻多种病害均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常用抗菌剂或强氯精浸种消毒。消毒可与浸种结合进行,种子经过消毒,如已吸足水分,可不再浸种;吸水不足时,应换清水继续浸种。凡用药剂消毒的稻种,都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催芽。 • 催芽。催芽要求达到“快”(2~3天内催好芽)、“齐”(发芽率90%以上)、“匀”(芽长整齐一致)、“壮”(芽色白,无异味,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
①高温露白。露白前,呼吸作用弱,温度偏低。先将种谷在50~55℃温水中预热5~10分钟,再起水沥干,上堆密封保温,保持谷堆温度35~38℃,15~18小时后开始露白。①高温露白。露白前,呼吸作用弱,温度偏低。先将种谷在50~55℃温水中预热5~10分钟,再起水沥干,上堆密封保温,保持谷堆温度35~38℃,15~18小时后开始露白。 • ②适温催根。种谷破胸露白后,呼吸作用大增,产生大量热能,使谷堆温度迅速上升,如超过42℃,持续时间3~4小时以上,就会出现“高温烧芽”。露白后要经常翻堆散热,并淋温水,保持谷堆温度30~35℃,促进齐根。 • ③保湿促芽。齐根后要控根促芽,使根齐芽壮。根据“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适当淋浇25℃左右温水,保持谷堆湿润,促进幼芽生长。 • ④摊凉锻炼。播种前把芽谷在室内摊薄炼芽24小时左右,以增强芽谷播后对环境的适应性。遇低温寒潮不能播种时,可延长将芽谷摊薄时间,结合洒水,防止芽、根失水干枯,待天气转好时,抓住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
5.烂秧的原因与防止方法 • 早稻常因低温,发生烂秧现象。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烂种是盲谷播种后,不发芽就腐烂。其主要原因是:种子成熟不良或在收获、贮藏、种子处理、浸种催芽过程中措施不当,使种谷的发芽势和发芽力降低,乃至丧失。 • 烂芽是芽谷播种后,未扎根转青就死亡。其主要原因是:播后深水淹灌,低温缺氧.芽鞘徒长.根不入泥,根浮芽倒;秧板过烂,塌谷过重,芽谷陷入泥中;秧板过硬,不易扎根;有毒物质毒害芽谷,种根发黑,幼芽枯黄等。上述原因如在低温条件下,使种芽生活力降低,引起土壤和种谷的病菌侵害,造成烂芽。
死苗有黄枯死苗和青枯死苗2种。黄枯死苗为慢性生理病害,常成片发生。秧苗在低温下缓慢受害后,从叶尖到叶基,从老叶到嫩叶,逐渐变黄褐色枯死,由于秧苗基部常为病菌寄生而腐烂,叶根容易脱离,常在二叶期发生。青枯死苗为急性生理病害,常成簇发生;秧苗受低温影响,晴后温度剧变,未及时灌水,造成秧苗生理失水而死亡,先从最易失水的心叶部分萎卷,然后叶色呈暗绿色整株枯死,常在三叶期发生。死苗有黄枯死苗和青枯死苗2种。黄枯死苗为慢性生理病害,常成片发生。秧苗在低温下缓慢受害后,从叶尖到叶基,从老叶到嫩叶,逐渐变黄褐色枯死,由于秧苗基部常为病菌寄生而腐烂,叶根容易脱离,常在二叶期发生。青枯死苗为急性生理病害,常成簇发生;秧苗受低温影响,晴后温度剧变,未及时灌水,造成秧苗生理失水而死亡,先从最易失水的心叶部分萎卷,然后叶色呈暗绿色整株枯死,常在三叶期发生。 • 秧床搭拱盖膜有增加温度和防止雨水冲洗的作用,是防止烂秧的有效方法。
6.湿润育秧技术 • 选地整地。选排灌方便、土质松软、肥力较高、杂草少和无病源的田块。秧田干耕干整,先开沟作畦。畦面达到“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肥足草净、软硬适中” 。 • 播种施肥。秧田要施足底肥,精细播种。早、中稻秧田一般施用腐熟优质厩肥或人粪尿 800~1000公斤/亩,或施用硫酸铵或碳铵 15公斤/亩作基肥,结合耕地时施下;基肥还施用过磷酸钙 30公斤/亩,氯化钾 10公斤/亩,在整畦前施下。分畦定量播种,播后塌谷。 • 秧田管理。从播种到第一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秧苗耐低温能力较强,供氧好坏是影响扎根立苗的关键。采用“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烈日跑马水”的灌水技术,保持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
幼苗期是指出苗到3叶期。秧苗通气组织尚未健全,根系生长所需氧气主要依靠空气直接供应,故要采取露田与浅灌相结合的管水方法,2 叶期前露田为主,2 叶期后浅灌为主。如遇寒潮,应灌深水护苗,低温过后逐步排浅水层,以免秧苗生理失水,导致青枯死苗。 • 三叶期幼苗由异养转人自养。由于秧苗在利用氮素过程中,先是“得氮耗糖”.即施氮被秧苗吸收的同时,需要相应地消耗糖类,,使叶鞘内贮藏的淀粉减少,表现出“得氮耗糖”现象。施氮后,随着叶色变浓和叶面积增大,光合效率提高,光合产物相应增加,随后又表现出“得氮增糖” 现象。施用断奶肥能使3 叶期处于得氮增糖期,成为4 叶期长粗的物质基础。 • 成苗期是指3叶期以后到移栽。秧苗体内通气组织已发育健全,根部氧的供应可以由地上部下运。同时水层灌溉有利于秧苗吸水、吸肥。3叶期后稀播大秧应采用浅水灌溉,不宜时灌时排,防秧根下扎,拔秧困难。施起身肥,有利移栽后发根分蘖。
7.软盘育秧技术 • 湿润苗床准备。一般秧板宽以两片秧盘竖放的宽度为宜。摆盘前把沟泥上板再耥平一次,使床面糊烂以便于秧盘与苗床接触紧密。摆盘时,应相互紧贴,不留缝隙,以减少种子和营养土损失。秧盘摆好后,板秧沟泥或河泥装填于塑盘中,用扫帚扫平并清除盘面烂泥。 • 旱育苗床准备。按每亩大田需苗床8~10平方米,做成宽1.3米左右的畦,畦与畦之间留40厘米宽的沟。旱育苗床的整地及培肥方法同旱育秧。摆盘前要将床面压平压实,最好铺一层泥土,以便于秧盘与苗床接触紧密。秧盘摆好后,先装填至塑盘孔高的2/3处,播种后再装填余下的1/3高度的营养土或细土。
抛秧稻的秧龄一般以5 叶以内的中小苗为佳,其秧龄一般掌握在20~30天内。对于迟抛长秧龄大苗,应注意控制苗高,一是减少播量;二是控水;三是用15%的多效唑配制成200毫克/公斤的溶液浸种12小时,或在苗期用250~300毫克/公斤的多效作液喷施,均可有效防止秧苗徒长和控制苗高。 • 塑盘湿润育秧的播种量以移栽前不出现死蘖现象为度。一般小、中苗的播种量为每片40~45克(常规稻)或30~35克(杂交稻。 • 苗期管理。塑盘湿润育秧。其苗期管理技术与常规湿润育秧基本一致,如湿润炼苗、施“断奶肥”及“送嫁肥”、带药下田等,以免灌水或雨水淹浸床面,造成秧苗串根而影响抛秧。 • 塑盘旱育秧。其苗期管理与旱育秧技术相同。抛秧前2~3天施一次“动身肥”,并在抛秧前1天晚上浇一次水,以利于抛秧后立苗、返青。
8、旱育秧技术 • 秧床选择。 选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通气透水性好、水源足且排水方便的田地。一般小苗移栽需要留足15平方米、中苗移栽25平方米的净秧床面积。 • 秧床培肥。旱育秧秧床培肥分为冬前培肥和春季培肥。冬前培肥一般在10~12月进行。可按每平方米3~5公斤碎秸秆,2~3公斤家畜粪或优质粪水10公斤,0.2~0.25公斤过磷酸钙,分2~3次施入,采用施肥-耕地―施肥-耕地―施肥-耕地的方式,使秸秆、农家肥、化肥、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再浇足水分或加盖地膜、稻草等以加速有机质腐烂。春季培肥一般在开春或整地时进行。以施用腐熟地有机肥为主。
秧床调酸。壮秧剂是一种集消毒剂、调酸剂、营养剂、化控剂、除草剂于一体的新型育秧制剂。秧床调酸。壮秧剂是一种集消毒剂、调酸剂、营养剂、化控剂、除草剂于一体的新型育秧制剂。 • 整地作床。播种前15~20天每平方米施硫酸铵120克或尿素60克、过磷酸钙150克、氯化钾30克,施于0~0.15米的床土中,充分拌匀。一般秧床长15~20米,宽l.2~l.5米,床间距0.4米,沟深0.2~0.3米。 • 催芽播种。早稻3.5叶左右的小苗,常规稻每平方米播种量150~200克,杂交稻为100~125克。播种前秧床要灌透水,播种后用平板轻压种子入土,盖一层0.5~1.0厘米的过筛干细土。播种盖土后,用12%丁草胺和10%的恶草灵混配的丁.恶合剂喷洒,用量为每平方米150毫升,对水60公斤。
9. 多功能壮秧营养剂 • 针对我国南方早稻育秧期间因低温阴雨造成死苗烂秧的问题,研究了集营养、杀菌、调酸、防病于一体的多功能壮秧营养剂。在播种前一次性床士撤施,促进秧苗生长,控制秧苗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 “五增牌”多功能水稻壮秧剂在床土PH值7.5以下一次施用可实现消毒、调酸、施肥、化控等多项功能,并且安全高效无污染,能增强秧苗抗逆性,提高秧苗素质,促进分蘖,提高结实率,防病治病效果突出,对青枯病有特效。
1、旱育秧及湿润育秧。一包(400克)加过筛细土5公斤充分拌匀后均匀撒在5平方米(湿润育秧6平方米)整好的秧床表面,用耙子耙入2厘米土层内,旱育秧床浇透水后播种覆土,湿润育秧可直接播种踏谷。1、旱育秧及湿润育秧。一包(400克)加过筛细土5公斤充分拌匀后均匀撒在5平方米(湿润育秧6平方米)整好的秧床表面,用耙子耙入2厘米土层内,旱育秧床浇透水后播种覆土,湿润育秧可直接播种踏谷。 • 2、软盘旱育秧。一包(400克)与10公斤过筛细土充分拌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均匀撒在10-11平方米整好的秧床表面,浇透水后摆放50-55个软秧盘,另一份均匀撒在摆好的软盘孔内,再加入适量的过筛细土,浇透水后播种、压种、盖土、盖膜。 • 3、软盘湿润育秧。一包(400克)与10公斤过筛细土充分拌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均匀撒在10-11平方米整好的秧床表面,再摆放50-55个软秧盘,另一份均匀撒在摆好的软盘孔内,然后加入适量的过筛细土或糊泥,沉实后播种,轻压种、盖膜(装细土的播后应盖土)。
10. 秧苗期管理 • ①盖膜保温。早稻秧田播种后要盖膜保温,防止烂种烂秧。播种至出苗期,以保温保湿为主,若膜内温度超过35℃,及时通风降温,一般不浇水。若表土干燥发白,可补浇少量水。播后5~7天内,若长期低温、阴雨,膜内空气污浊,需在中午打开膜的两头换气几分钟。出苗至1叶1心期,以调温控湿为主。促根下扎,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若培育大苗移栽,1叶1心期每平方米可用15%多效唑0.1克对水150克均匀喷洒,促矮壮。1叶1心至2叶1心期,逐步通风炼苗,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没有使用水稻壮秧剂育秧的,此阶段每平方米可用20%甲基立枯灵1克对水0.5千克喷雾防立枯病。
②水分管理。床土不缺水,不浇水。床土缺水的标准是,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若床土缺水,可在早晨或傍晚浇适当的水,保持床土不干不湿。移栽前一天傍晚,淋透床土,防拔秧断根。若遇连续下雨,应注意排干沟水。②水分管理。床土不缺水,不浇水。床土缺水的标准是,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若床土缺水,可在早晨或傍晚浇适当的水,保持床土不干不湿。移栽前一天傍晚,淋透床土,防拔秧断根。若遇连续下雨,应注意排干沟水。 • ③施肥。栽插小苗的,2叶1心期追施断奶肥一次,若床土培肥工作搞得好,可不施断奶肥;栽插中苗的,在2叶1心期和移栽前5~6天分别追施一次肥。施肥量为每次每平方米用尿素5~10克(硫酸铵10~20克),对水100倍均匀喷施,并喷清水洗苗。 • ④病虫防治。搞好立枯病防治,注意防治飞虱、螟虫、稻瘟病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