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03 Views
存貨決策. 張仕鵬 同學 D91215203 吳美娟 同學 D91215253 連珮瑩 同學 D91215252. 存貨決策 ( 學習目標 ). 暸解各種存貨管理方法間的基本差異性。 認識存貨決策的經濟訂購量法背後所代表的基礎及理論,且能夠用來解決一些相關直接特性的問題。 認識各種存貨管理的方式 -JIT 、 MRP 及 DRP 。 了解需求的變異性及訂購週期長度是如何影響存貨決策。 認識當儲存點的增加或減少,存貨會如何的變化。 認識當時利率與存貨管理中以時間為基礎的方法的關聯性。
E N D
存貨決策 張仕鵬 同學 D91215203 吳美娟 同學 D91215253 連珮瑩 同學 D91215252
存貨決策(學習目標) • 暸解各種存貨管理方法間的基本差異性。 • 認識存貨決策的經濟訂購量法背後所代表的基礎及理論,且能夠用來解決一些相關直接特性的問題。 • 認識各種存貨管理的方式-JIT、MRP及DRP。 • 了解需求的變異性及訂購週期長度是如何影響存貨決策。 • 認識當儲存點的增加或減少,存貨會如何的變化。 • 認識當時利率與存貨管理中以時間為基礎的方法的關聯性。 • 利用調整基礎EOQ方法,來回應一些特別的應用類型。
存貨管理的基本方法 • 基本論點 • 存貨水準及服務水準間的關聯性 <圖7-1> • 存貨管理方法的關鍵差異性 1、相依需求 vs 獨立需求 相依需求:JIT、MRP、MRP װ 獨立需求:EOQ、DRP 2、拉式 vs 推式 拉式:JIT、EOQ 推式:MRP、MRPװ、DRP 3、整體系統 vs 單一設備解決方案 整體系統:MRP、DRP 單一設備:JIT、EOQ
定量訂購量方法 • 定量訂購系統模型 • 兩箱系統 • 存貨週期<圖7-2> • 基本經濟訂購量模式 1、基本假設 2、名詞定義 3、存貨成本<圖7-5> 4、模型介紹<圖7-6> TAC = 1/2(QVW)+A*(R/Q) Q = (2RA/VW) 1/2 NEXT PART
基本EOQ之基本假設 • 年需求、儲存成本及訂購成本均可精確的預估 • 平均存量為經濟訂購量的一半。即假設不考慮安全存量,所訂購之貨均能一次全部送達,物料耗用率穩定及訂貨送達時恰好用完。 • 不考慮缺貨成本。 • 不考慮採購量多時的折扣。 • 無在途存貨 • 可滿足所有需求 • 無限制的計劃範圍 • 假設只有一個產品的存貨或產品間沒有交互作用(相互影響)。 RETURN
定義名詞 • R =年需求量 (件/年) • Q = 每次的訂購量 (件/年) • A = 設置成本 ($/次) • V = 每次之單價 ($/件) • W= 儲存比率 % • S = V W= 儲存成本 • t = 時間 • TAC = 每年總成本 RETURN
定量訂購模型範例 RETURN
兩箱系統 • 將所有存貨分儲兩個箱子,第一個箱子放有s(訂購點)量 的存貨,其餘存貨放在第二個箱子中。平常的需求皆由第二個箱子撥發,一旦第二個箱子中的存貨用完時,也就到了訂購點而必需訂購。訂購批量到達時先將第一個箱子放滿,其餘的放到第二箱。如此系統又回到兩箱系統的初始狀態。 RETURN
附屬需求 vs 獨立需求 • 這個差異性對於選擇一個存貨管理方法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特定的、已知的存貨項目被稱為”獨立需求”,當這個需求和其他項目的需求沒有關聯。相反地,當這個項目和其他項目的需求有直接的關聯性,或是由其他項目(產品)所得出的需求,則被稱為”附屬需求”。例如:已完成的汽車的需求是獨立需求,而輪胎的需求則是依賴於已完成汽車的要求需求量。這種依賴性可能是垂直性的,也可能是水平性的。RETURN
拉式 vs 推式 • 另一個存貨管理方法的重要差異性是拉式及推式。拉式方法有時也稱為“反作用”系統,是依賴顧客需求再藉由物流系統去“推”產品。相反地,“推式”或是“proactive”方法,使用存貨補充的方式來預測未來的存貨需求。釋例:像麥當勞這類的速食系統,基本上都是使用”拉式系統“來經營的,當餐飲供應服務基本上都是以”推式系統“來經營的。麥當勞通常都是以現場需求反應來製作漢堡。但事實上,個別的購買力會引起更多的產品產量。相反地,餐飲供應服務試圖去建立一個完美的構想,就是消費者在適合的時間及適合的產量下,將需要什麼、何時需要及當消費者需要產品時,幫助推動產品給消費者。拉式系統最重要的特性是可以快速反應突然或是意外的需求變動。而另一個推式系統在一個有紀律地、有次序地的方法下,可以滿足和其他主要計劃一致的存貨需求。通常,拉式系統較多應用在獨立需求上,而推式系統多應用在附屬需求上。 RETURN
定量訂購模型 • 如同這個方法的名稱所表示,固定訂購量模型意味者記錄每次發生時,訂購一個固定的產品數量。而所需訂購的精確數量,要視產品的成本及需求特性、相關存貨的營運成本及訂購成本。 • 公司使用這個方法通常都是需要去發展一個最小的存貨成本及何時去訂購固定的數量。通常,這個稱為”訂購點”。當這個產品的存貨數量已經到達了預訂水準,則固定訂購量(也稱為”經濟訂購量)會自動地訂購產品。就某種意義來說,預定訂購水準會刺激下一個訂購。 RETURN
基本論點 • 在過去,存貨管理有兩個基本的問題:從賣主或他們的工廠,該訂購多少產量及何時該訂購。然而,可經由一些簡單的運算,存貨管理者可以很容易的決定一些針對這些議題可接受的解決方法。而現今,存貨管理者所關注的問題是:存貨何時應該被保有,且在特定的地點下,什麼特定的產品線是可行的,這些都在挑戰存貨決策者的創造力及分析能力。 RETURN
定量訂購模型範例 • ###在這個範例中,每個存貨週期都是從4000單位開始 • 1. 每天的存貨需求水準,固定維持消耗800單位。 • 2.當存貨水準降到低於1500單位時,則需增加訂購4000單位 • 3. 5天後,存貨將會完成使用完畢 • 4.只有當存貨第4000單位使用完時,下一個4000單位批量的存貨才會送達,下一個存貨週期才開始 RETURN
存貨水準及服務水準間的關聯性 • 不管所選的存貨管理方法為何,存貨決策都必須考量和成本及客戶服務要求的相關議題。圖7-1就是圖解“存貨水準”及“服務水準”之間的關係。存貨成本增加會使服務水準提高。 圖7-1
固定訂購量(確定的情況):簡單EOQ模式 • 簡單EOQ模式設定 • 連續常數,需求無限大 • 常數和補充時間. • 需求的滿意 • 常數在訂購量時間. • 不存貨在運送費用. • 沒有限制可能性
接近固定訂購量(確定的情況) • 摘要和評價的接近固定訂購量: • EOQ 流行存貨模式 • EOQ 沒有討論複雜位置 • EOQ 不好當需求是不變的 • 較小調整製造到基礎模式. • 新技術是最終是EOQ
接近固定訂購量(不確定的情況) • 不確定是很多正常情況 • 需求常常影響外在地因素---天氣, 疏忽等等. • 前置期沒有距離 • 沒有變化在前置期和需求
固定訂購量接近(不確定的狀況) • 訂購點 • 不確定要求, 訂貨點為前置時間加安全存貨.
不確定的需求影響簡單EOQ 模式假定: • 一常數和知道補充時間. • 常數價格, 獨立的訂購量或時間. • 沒有庫存在運送費用. • 一項目和在中間庫存項目. • 無限的年限. • 不期限在可用性
固定訂購量接近(確定的狀況)EOQ模式 Where R = 3600 units V = $100; W = 25%; A = $200 per order; G = 8 Q= √2 R(A + G) VW √ 2 * 3600 * ($200 + 8) $100 * 25% Q = approximately 242 units
Where R = 3600 units V = $100; W = 25%; A = $200 per order; G = 8; Q = 242; e = 10.8 TAC = QVW + AR + eVW + GR 2 Q Q TAC = (242*$100*25%) + (200*3600) + (10.8*$100*25%) + (8*3600) 2 242 242 TAC = $3025 + $2975 + $270 + $119 TAC = $6389 (New value for TAC when uncertainty introduced)
接近固定訂購量(不確定的情況)結論: • 不確定是提昇花費: • 缺貨費用. • 安全存貨的存貨花費 • 結果是最不重要. • 例子, TAC 上升$389或大約6.5%. • 機率分佈, 這筆費用不同.
固定訂購接近 • 第二基礎接近 • 包含間隔固定和改變Q剩下存貨時間 在訂購. • 少監督比基礎模式 • 如圖數字7-11. • 總計訂購在五星期,改變在每個星期.
摘要和EOQ 接近到存貨管理 • 四基礎存貨模式: • 固定量/固定間隔 • 固定量/變動間隔 • 變動量/固定間隔 • 變動量/變動間隔 • 要求和前置期是知道, 基礎EOQ 或固定訂購量模式最好. • 假如要求前置期改變, 安全存貨模式應是被使用
關係ABC分析 • “A”項目適合固定量/變動間隔. • “C ”項目最好適合變動量/固定間隔. • 重要性的交易結束 • 熟悉EOQ 接近在交易結束在存貨管理新思想 • JIT, MRP, MRPII, DRP, QR, 和ECR考慮知識和了解的適合的交易結束. • 號碼的DCS • 存貨問題在網路舉起某些有趣的問題關於號碼的數位通信系統, SKUs 戰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