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成员 : 王文、吴金亚、吴银、徐桂萍、薛春蕾 PPT制作:王文 演讲:吴金亚. 曾经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家电公司 从捶打出第一台电冰箱到“全国销量第一” 它用了 7 年时间 从创利 6 亿到巨亏 36.93 亿元 它也用了 7 年时间 经济学家说,科龙的结局是时也,运也,命也。欲哭无泪。. 人物介绍. 潘宁: 1984 年,在广东顺德的容桂镇,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潘宁以零件代模具,用汽水瓶当实验品,凭借手锤,手锉等简陋工具和万能表等简单测试仪器,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

Download Presentation

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成员:王文、吴金亚、吴银、徐桂萍、薛春蕾 PPT制作:王文 演讲:吴金亚

  2. 曾经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家电公司 • 从捶打出第一台电冰箱到“全国销量第一” • 它用了7年时间 • 从创利6亿到巨亏36.93亿元 • 它也用了7年时间 • 经济学家说,科龙的结局是时也,运也,命也。欲哭无泪。

  3. 人物介绍 潘宁: 1984年,在广东顺德的容桂镇,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潘宁以零件代模具,用汽水瓶当实验品,凭借手锤,手锉等简陋工具和万能表等简单测试仪器,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 潘宁是容桂镇公交办公室的副主任

  4. 王国端: 潘宁多年的副手 徐铁峰: 容桂镇镇长

  5. 顾雏军: 出生在江苏泰县一个叫仓场的小村里,早年就读江苏工学院内燃机专业,后来考上了天津大学的热力学研究生。这是一个性格倔强而又无比自傲的人。 1991年,在惠州办了一家空调厂,生产小康牌空调,广告上自称是“目前世界上耗电最省的家用空调”。1994年,惠州市技术监督局认定小康空调产品质量不合格,硬是把厂子查封了。顾雏军一怒之下,状告惠州市技术监督局。

  6. 兵败惠州后,顾雏军当即北上。在天津经济开发区新建了一家无氟制冷剂工厂,名字是“格林柯尔”。1998年,格林柯尔制冷剂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环保实用技术推荐产品,湖南、湖北及天津等省市还把他的产品作为无氟首选替代品。兵败惠州后,顾雏军当即北上。在天津经济开发区新建了一家无氟制冷剂工厂,名字是“格林柯尔”。1998年,格林柯尔制冷剂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环保实用技术推荐产品,湖南、湖北及天津等省市还把他的产品作为无氟首选替代品。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类报纸、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一条新闻称:一个刚刚30岁、名叫顾雏军的青年科学家发明了“顾氏循环热力理论及技术”。据称该技术应用于电冰箱和小型空调可以节能20%-40%,而且不用氟利昂。报纸对他的技术羡慕不已,还配发了一条很吸引眼球的评论——《快抢财神顾雏军》。

  7. 科龙大事记 • 1984年10月,潘宁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打造出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顺德珠江电冰箱厂成立。 • 1986年,潘宁聘请香港影视明星汪明荃代言容声电冰箱广告,是为港台明星代言第一例。 • 1992年1月底,邓小平视察珠江电冰箱厂。年底,珠江电冰箱厂荣登全国电冰箱销量第一的宝座,在这个位置上,它一直稳稳坐了8年。 • 1994年,珠江电冰箱厂改组成科龙集团,新创科龙品牌。 • 1996年,科龙电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融资12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乡镇企业。

  8. 1997年,科龙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利润6.6亿元,获香港《亚洲货币》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管理公司”和“中国最佳投资者关系”。 • 1998年10月,科龙和华宝集团宣布联合,这是当时国内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企业联合。 • 1998年12月,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潘宁辞去总裁职务,第二年4月,卸任董事长 • 1999年,继任者王国端发动“科龙革命”。7月,科龙电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募集资金10.6亿元。 • 2000年6月,王国端辞职,容桂镇镇长徐铁峰出任科龙总裁。 • 2001年4月,科龙电器年报公布,亏损6.78亿元。

  9. 2001年10月31日,顾雏军的格林柯尔公司宣布以5.6亿元(后来金额降低为3.48亿元)收购科龙电器20.6%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1年10月31日,顾雏军的格林柯尔公司宣布以5.6亿元(后来金额降低为3.48亿元)收购科龙电器20.6%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 2002年4月,科龙电器公布年报,亏损15.55亿元,创下中国家电上市公司之最。 • 从2002年起,顾雏军实行“顾氏新政”,2003年度中报赢利1.12亿元,一举扭转了几年亏损的局面。 • 2002年5月,顾雏军宣布在南昌投资3.6亿美元建造格林柯尔科技工业园。10月,以3亿元收购吉林的吉诺尔冰箱厂。12月,以1000万元接手上海上菱电器的两条电冰箱生产线。

  10. 2003年5月,以4.18亿元控股上市公司亚星客车,宣布投资4亿美元建造年产冰箱360万台的科龙基地。6月,以2.09亿元受让美菱电器20.03%的股份,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顾雏军宣布投资24.9亿元在合肥建设格林柯尔—美菱工业园。2003年5月,以4.18亿元控股上市公司亚星客车,宣布投资4亿美元建造年产冰箱360万台的科龙基地。6月,以2.09亿元受让美菱电器20.03%的股份,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顾雏军宣布投资24.9亿元在合肥建设格林柯尔—美菱工业园。 • 2003年12月,顾雏军当选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2004年8月,以1.84亿元收购商丘冰熊冷藏设备公司,并承诺投资15亿元搞制冷工业基地,同时收购上市公司华意压缩。当月9日,香港科技大学郎咸平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中公开批评格林柯尔,引发轰动全国舆论界的“顾郎之争”。

  11. 2003年12月,顾雏军当选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2004年8月,以1.84亿元收购商丘冰熊冷藏设备公司,并承诺投资15亿元搞制冷工业基地,同时收购上市公司华意压缩。当月9日,香港科技大学郎咸平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中公开批评格林柯尔,引发轰动全国舆论界的“顾郎之争”。 • 2004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一起进驻科龙总部,对其财务问题进行集中核查。

  12. 2005年1月,香港联合交易所以交易为名对顾雏军进行公开谴责,科龙股价应声大跌。6月份,正常经营活动全面停止。 2005年1月,香港联合交易所以交易为名对顾雏军进行公开谴责,科龙股价应声大跌。6月份,正常经营活动全面停止。 • 2005年7月29日,顾雏军被佛山市公安人员拘捕。9月,他在看守所里将科龙股份转让给青岛海信集团。美菱、亚星等股权相继被收购或转让。 • 2006年8月,科龙电器公布前一年的年报,宣布巨额亏损36.93亿元刷新内地上市公司亏损纪录,牵涉93宗诉讼官司,公司的净资产为-10.90亿元。 • 2006年12月,海信科龙召开全国营销大会,主题为“传承、专注、同飞”,目标是“3到5年内成为全国电冰箱第一、全球三强,空调进入全球四强”。

  13. 成功的原因

  14. 1.潘宁的成功领导 • 2.顺德政府全力扶持 • 3.质量为本 • 4.痴迷技术 • 大众情怀 • 变革思维

  15. 失败的原因

  16. 1.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形成祸起萧墙的局面。1.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形成祸起萧墙的局面。 科龙集团股份被大股东转移,将企业掏空挖尽;部门冗杂,经费过高;企业家之间的交接也存在大量问题。

  17. 2.政企不分,政府拥有绝对控制权 潘宁创立的珠江电冰箱厂是乡镇集体企业,这一产权归属最终决定了企业家潘宁的悲惨命运;随后品牌显赫、效益绝佳科龙集团也成为政府官员调控地方资源的一个最佳工具。

  18. 3.企业家未能树立良好形象 顾雏军个人欲望膨胀,图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自作聪明,虚张声势,采取投桃报李,乘虚而入等一系列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此外,徐铁峰时期的领导班子生活奢侈,没有良好的个人作风。

  19. 4.企业改革的一些手段违背了基本的商业规律。4.企业改革的一些手段违背了基本的商业规律。 顾雏军采取改革起初虽有效果但是过于激进;违背正常的商业逻辑,也超出了他的资本能力;他近乎疯狂的收购行动最终将企业送上了不归路。

  20. 知识点的总结

  21. 决策的重要性 • 战略性计划 • 组织与组织设计 • 企业变革需谨慎 • 企业文化的形成

  22. 启示和教训 其中的甘苦不是只言片语可以道清说明,我们要做的是借鉴它的经验与教训,让我们现代企业能够少走弯路。

  23. 毋庸置疑,刚刚开始的科龙开始是成功的,科龙没有变身之前是容声企业,当时的成功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它的成功很有借鉴意义。毋庸置疑,刚刚开始的科龙开始是成功的,科龙没有变身之前是容声企业,当时的成功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它的成功很有借鉴意义。 1.吃苦创业的精神 容声企业不是从天而降,它是靠一批有能力、有理想,更有吃苦精神的先锋创出来的,第一台容声双门冰箱就是潘宁利用极其简陋的工具打造出来的,所以现代企业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这样的精神

  24. 2.视质量和技术进步为生命 在当年的电冰箱厂中珠江电冰箱厂是身份最为低微的一家,容声就是具有代表的一家,但是其却靠新颖的款式、上乘的质量以及灵活的营销而崭露头角。容声更是赢得了“北海尔,南容声”的荣誉名声。可见产品的质量是一个品牌的核心。

  25. 科龙大败局的出现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科龙大败局的出现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26. 1.企业的产权必须要掌握在企业手中,政企分开,企业家应当尽量避免身份歧视和制度性的打压,创造核心的技术开发能力。1.企业的产权必须要掌握在企业手中,政企分开,企业家应当尽量避免身份歧视和制度性的打压,创造核心的技术开发能力。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说过:科龙问题的根子是产权体制。一开始的容声是乡镇集体企业,其产权控制在地方政府手中,任何大动作都要受到政府的监督与限制,就连以后潘宁的无故下台也是这一问题的必然结果。

  27. 2.改革手段不能太激进,遵循商业的基本逻辑 在现金流、团队及运营能力方面都要保证常规的运作。科龙的失败与顾雏军的一系列的不符合规定,超出正常逻辑的商业违法行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8. 3.企业家要能克制住膨胀的欲望,领导人不仅要有优越的领导能力,还应树立好自身形象,勤俭节约,从全局出发。3.企业家要能克制住膨胀的欲望,领导人不仅要有优越的领导能力,还应树立好自身形象,勤俭节约,从全局出发。 很多企业家分不清“野心”与“梦想”,这是一个不讲究出身与背景的竞技场,机会永远属于那种勇于追求的人。然而,商业终归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任何超出能力极限的欲望,都将引发可怕的后果。 本可以死而复活的科龙差不多就是这样毁在顾雏军的欲望中的。

  29. 最后要提醒的是,中国的企业必须要走出四个误区。最后要提醒的是,中国的企业必须要走出四个误区。 • 切忌激进主义,不要盲目追求发展速度。 • 不要缺失核心,要把握好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认清重点,积极投资核心技术。 • 走出战略误区,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方针。 • 避免走入政商迷区,搞好政商关系,但在产权问题上要坚持到底,必须企业控制产权。

  30. 在公司初创期,一直非常重要的事实是,珠江冰箱厂的壮大与顺德地方政府的全力扶持是分不开的。在公司初创期,一直非常重要的事实是,珠江冰箱厂的壮大与顺德地方政府的全力扶持是分不开的。 当时的华南地区,领改革开放的风气之先,地方政府对企业扶持不遗余力,因此带来“镇镇点火、村村冒烟”的繁荣景象。在所有市镇中,顺德、中山、东莞、南海因经济最为活跃而被称为“广东四小虎”。顺德位居四小虎之首,其对科龙的全力扶持堪称典范。有个例子一直被人津津乐道:1990年代初期,潘宁要扩建厂区,但是容桂镇上已无地可征,镇领导摊开地图,仔细盘算,最后决定炸掉镇内的一座小山,将之夷为平地,让潘宁建车间。有记者对此感慨不已,称,“若其他地方政府都这样替企业着想,哪有经济发展不起来的道理?”因此用了《可怕的顺德人》为报道的标题。   由于政府的开明与倾力支持,当时的顺德的确非常“可怕”,全国家电产量的1/3在广东,而顺德就占去了半壁江山,它是全国最大的冰箱、空调、热水器和消毒碗柜的生产基地,还是全球最大的电风扇、微波炉和电饭煲的制造中心,容声、美的、万家乐和格兰仕并称中国家电四朵金花,在这一年评选的全国十大乡镇企业中,顺德竟赫然占去五席。

  31. 以"戴明管理法"、六西格玛为标志的二次管理革命,无非是强调"质量"。以"戴明管理法"、六西格玛为标志的二次管理革命,无非是强调"质量"。 科龙的前身珠江冰箱厂成立之初,即确定以"质量取胜"为企业发展战略。1984年底创立的科龙,85年就开始探索全面质量管理,不仅用质量意识,更用严格的制度体系来保障产品质量。为了号召员工在质量上追求卓越,公司定期举办"质量运动会"、"百日质量竞赛"等系列活动。 作为一家刚创立的乡镇小厂,面对严重供不应求的市场,不为短期利益所左右,一开始就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科龙的创立者所展现的不仅是一种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更是一种对顾客负责的宝贵理念 科龙更深刻地体会到质量改善不仅不增加成本、反而带来惊人的成本节约和利润增长的奥妙,对质量取胜战略的贯彻落实更加坚定。1992年,在更名并推出新的"科龙"品牌后,企业对"容声"品牌的传播投入明显减少,但容声冰箱的销售仍一直保持稳定增长,靠的就是多年的产品质量优势形成的广泛口碑。据全国消费者协会的多次权威调查,每万台冰箱投诉率容声全国最低。1994年6月16日,江泽民同志视察科龙,在冰箱生产线前,对随行人员说:"容声冰箱我知道,容声容声,质量保证,对吗?"科龙的质量取胜战略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32. 创业初期,科龙就摈弃了集体企业中常见的"挣钱分钱、分光吃光"的思想,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现在,顾雏军反复强调的是这样一句话------"在产品和技术上,要永远领先竞争对手半步。"科龙的研发系统现已渗透到全球多个国家。在美国纽约、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等地均建立了机构,使科龙始终保持与世界最新技术同步。仅从2002年3月至今,科龙就申请了200多项专利,差不多平均每3天就有一项新技术问世。 进入科龙后,制冷技术专家出身的顾雏军去的第一个地方便是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由于顾的专业背景和全球眼光,科龙控制世界制冷技术制高点的步伐明显加快。2002年2月,科龙推出的世界级专利--分立多循环技术,成为自1923年冰箱诞生以来一项最伟大的发明。

  33. 任何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生存,必须在三种关键利益上为顾客创造优势性价值--物理利益、心理利益和价格利益,简单地说就是品质、品位和实惠。科龙旗下拥有四大品牌------科龙、容声、华宝、康拜恩,除科龙强调兼具品质和品位的贵族气质外,其余三个品牌均更强调品质和实惠--让更多的人用得起、用得好。任何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生存,必须在三种关键利益上为顾客创造优势性价值--物理利益、心理利益和价格利益,简单地说就是品质、品位和实惠。科龙旗下拥有四大品牌------科龙、容声、华宝、康拜恩,除科龙强调兼具品质和品位的贵族气质外,其余三个品牌均更强调品质和实惠--让更多的人用得起、用得好。

  34. 变革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很多企业之所以会"因偶然而成功,因必然而失败",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因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革。市场高度成熟后,企业靠一个点子、一个项目生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顾客在变,技术在变,环境在变,一切都在变,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预见变化、驾驭变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最后享受变化,而不是被变化所抛弃。变革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很多企业之所以会"因偶然而成功,因必然而失败",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因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革。市场高度成熟后,企业靠一个点子、一个项目生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顾客在变,技术在变,环境在变,一切都在变,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预见变化、驾驭变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最后享受变化,而不是被变化所抛弃。 创业之初,科龙是个乡镇小厂,正是凭着对市场的灵敏嗅觉和迅速应变而屡占先机,一跃而为国内家电业的领军企业。科龙20年历史,共经历四次换帅,数次改良和革命,变革的因子深入血液,而变革中唯一不变的核心信条和动力是"发展才是硬道理"。 科龙最彻底的革命是在2001年底,具有国际背景的民营股东格林科尔成为科龙最大单一股东。经过这次产权改革,科龙最终解决了"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为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最终奠定了体制基础,使得政府意志、政经裙带对企业的影响,大企业病、"跑冒滴漏"等问题,都得到彻底根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