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81 Views
计 划 科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计划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物资工作会议和总公司“管理年”的要求,在总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集团公司和总公司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不断强化物资计划管理,改革创新计划管理体制,圆满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物资计划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E N D
计划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物资工作会议和总公司“管理年”的要求,在总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集团公司和总公司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不断强化物资计划管理,改革创新计划管理体制,圆满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物资计划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 在去年规范计划编报程序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结合“管理年”的要求,针对计划编报程序中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细化管理,首先加大了每月物资计划的审核力度,一是认真落实每一种物资的规格型号,对新增的核实无误的物资种类,我们按照公司规定的业务流程,逐笔增加物资编码。截止目前,已编制出近6万条统一的物资编码,并且将逐步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中。同期相比,在业务量增加1.03亿元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保证了采购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认真落实每一种物资的所属科室,从根本上杜绝跨科室经营,从源头上规范了各部门的采购行为;三是邀请使用单位物资管理部门共同参加计划编审,对驻矿站上报计划进行监督。其次按照总公司内部考核办法的要求,我们改革创新了计划管理考核办法,对各单位每月的供应情况进行三旬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其工资加发部分挂钩,督促各单位及时供应,满足使用单位安全生产的需要。 • 通过不断细化管理和强化考核,物资计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1-5月份集团公司整体计划准确率达到了99.99%,计划涵盖率达到了85.95%,各供应部门的供货及时率达到了98.82%。
二、物资计划管理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平煤[2005]25号文件精神,深化物流体制改革,加强物资管理工作,按照公司领导的工作部署,在总结前期管理经验、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科学把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参与制定了《物资供应总公司物资管理办法》。在这个文件里,我们对物资计划的编制上报、调整、监督考核和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修订、考核等都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使物资计划管理和定额管理有章可循。
三、物资计划的覆盖面逐步加大 • 物改之前,物资计划量每月只有2千余万元,计划上报单位只有28家,直接管理的供应部门6个;物改后,物资计划量每月达到1亿元左右,计划上报单位达到41家,直接管理的供应部门22个。以安全仪表部为例说明:安全仪器仪表部自3月份按照专业科室模式考核管理以来,我们认真按照平煤物[2004]82号《关于加强安全仪器仪表管理的通知》精神,规范安全仪器仪表类物资的计划管理,组织使用单位按照文件规定的经营范围上报需求计划,并对需求计划进行认真审核、把关,杜绝了安全仪器仪表类物资计划的流失。通过不断加强管理,目前安全仪器仪表类物资计划从原来的几万元逐月攀升,四月份达到137万元,五月份达到230万元,六月份达到360万元。
四、入库物资的计划管理成效显著。 • 长期以来,每月物资采购计划的利库金额只有几十万元,而几年来积压报废的物资却不断增加,有效库存不高,以至只有依靠拍卖来降低库存。这说明入库物资脱离使用单位的实际需要,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按照公司主要领导的工作要求,加强了对入库物资的计划管理工作,强调所有入库物资必须与实际需求和消耗规律相结合,通过对每笔入库物资的严格审核,使目前总库内的物资品种和结构在计划的指导下逐步趋于合理,现在每月的利库金额平均在1600万元左右,最高时接近3000万元。截止5月末,总公司的储备资金比年初下降5000余万元。正因库内有了数量充裕、结构合理的物资储备,我公司才能在双节期间突降大雪和春运紧张的困难情况下,确保了煤矿安全生产物资的及时供应。
五、物资计划改革创新工作稳步实施 • 今年物资工作会议要求,物资计划管理必须创新,要将物资消耗和物资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变计划上报模式为按照吨煤材料费和消耗定额下达物资计划的模式,从源头上控制材料的消耗。按照这一要求,我们从四月份起在二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试点。首先在总结二矿历史消耗的情况下,结合二矿今年实际生产经营工作实际,将集团公司下达的60种物资定额品种细化为800多个具体的物资品种,并编制了《二矿物资定额明细表》为计划下达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了掌握实际情况,切实做好这项改革试点工作,我们深入到二矿井下采掘一线,现场了解物资的消耗情况,并与采掘战线的材料员就按定额下达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认真座谈,为我们按定额下达计划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和二矿有机结合,于5月份按照生产计划和《二矿物资定额明细表》编制下达了二矿5月份和6月份物资需求计划。 • 通过在二矿的试点,我们认为物资需求计划由编制上报改为定额下达可以实现的主要作用为:一是增强了物资计划编制部门的主动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控制;二是为我们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批量采购的稳定性奠定了基础。三是为集团公司进一步深化成本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但与此同时,按定额下达计划必须要求定额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且定额如何与生产紧密结合及定额的调整等问题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和管理体系。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截流计划和违纪采购的现象时有发生 • 在日常的计划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个别驻矿站,擅自将物管中心上报的月度计划截流,自己安排供应商供货,随后报临时计划,或与供应科室个别人员串通,达到结算的目的;或甚至不报计划,等物资消耗后,利用社会各种关系要求公司领导办理挂帐付款手续,达到结算的目的。这种现象造成物资计划流失,严重干扰了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目前许多驻矿站仍然还有不少的暂估材料等待处理。如天成公司1-5月份无计划直接送达各驻供应站的物资就达到了857万元。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物资计划工作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 计划科成立以来,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在调查研究和走访座谈的基础上,陆续出台了若干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于深化物流体制改革和强化物资计划管理,对于形成分权制衡和相互监督的新型管理模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坚持下来,保持连续或稳定的长效工作制度的几乎没有。往往是今天坚持的做法,明天或许就会否定;明天安排的工作,后天会不会改变,我们一度感到无所适从。如计划兑现的考核、多经产品的销售、直销物资的审核等,都需要连续或稳定的长效工作制度,使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三、物资计划的改革创新工作需要多方面支持 • 当前在二矿正在进行的物资计划的改革试点工作,涉及到生产、供应、信息化、职工培训等各方面工作,是一项业务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物力投入、系统改造和人员调度才能够协调完成工作任务。目前仅二矿一个单位,我们就感到力不从心,若在全局推开,需要公司领导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下一步的计划管理工作中,我们设想和建议如下:在下一步的计划管理工作中,我们设想和建议如下:
一、从源头抓计划管理 • 按照管供结合的原则,我们将与物管中心紧密结合,由物管中心直接上报需求计划,通过1-2个单位试点,逐步推开,真正从源头抓好计划管理,掌握真实、全面的计划,杜绝计划流失。
二、彻底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建立监督制衡机制二、彻底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建立监督制衡机制 • 建议早日将综机配件科和安全仪表部纳入总库实行统一管理,使其采购、供应与保管、验收、稽核相分离,建立监督制衡机制,物资采购实施招标比价,对确定的供应商开展代储代销业务,建立统一的计划价格体系,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并实施信息化管理。
三、在直销物资的管理上应作到事前控制 • 总公司从四月份起规范了直销物资的管理,下发了直销物资目录,从信息系统反映的四、五月份直销物资的统计结果看,八个业务科室两个月共直销物资6961万元(其中四月份3122万元、3839万元),占其销售总额的40%左右。这些直销物资既无事前的控制,又无事后的监督,难免会出现违规直销行为。如个别科室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在直销物资的管理上应作到事前控制,彻底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在半年来的工作过程中,作为一个职能管理部门,我科业务与41个使用单位有直接联系,负责对22个供应部门进行考核,同时与上级部门和兄弟科室工作联动性较强,很多时候的具体事情需要跨战线操作,针对这些工作特点,恳切希望公司领导多一些协调、多一些支持、多一些理解,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以便我们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在半年来的工作过程中,作为一个职能管理部门,我科业务与41个使用单位有直接联系,负责对22个供应部门进行考核,同时与上级部门和兄弟科室工作联动性较强,很多时候的具体事情需要跨战线操作,针对这些工作特点,恳切希望公司领导多一些协调、多一些支持、多一些理解,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以便我们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计划科 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