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第 3 课 宋明理学

第 3 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1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2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重点:理解并掌握程朱理学的基本思想主张;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儒学的曲折发展 (一)、汉武帝后,呈现繁盛之势;(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新的发展; (三)、隋朝,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即三教合一; (四)、唐朝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宇宙万物. 宇宙万物. 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 二程. 理. 理. 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伦理道德.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 课 宋明理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课 宋明理学

  2. 课程标准: •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 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 重点:理解并掌握程朱理学的基本思想主张; •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3. 儒学的曲折发展 • (一)、汉武帝后,呈现繁盛之势;(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新的发展; • (三)、隋朝,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即三教合一; • (四)、唐朝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4. 宇宙万物 宇宙万物 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 二程 理 理 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伦理道德 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朱熹 天理、人伦、 圣言、世故 研究 普遍天理 研究 万物的本原 物 物 认识

  5. 朱熹对“二程”思想是如何继承发展的? • 1、继承了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 2、对儒学的发展。都将儒学的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朱熹更指出,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 3、认识论上,把知识与儒家伦理道德直接联系在一起。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6.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 程朱理学和陆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从属于唯心主义。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7.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理:儒家的行为标准和伦理道德规范)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8.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9. 1、消极: 2、积极: ◆ 评价宋明理学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 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10. 13、(1)材料一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它既是天地万物的创始者,又是三纲五常的创造者。材料二认为心是宇宙的本体,心是无所不包的。 • (2)三纲五常。 • (3)都是唯心主义,但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

  11. 拓展训练 一、单项选择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B、理学C、心学D、道学 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D、上天的意志 4、“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宋明理学D、佛教 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12. 二、材料辨析题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回答: 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13. 二、材料辨析题 •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 3、参考思路:、 • 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