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80 Views
常见的学习方法:. 1 、注重记忆技巧的记忆呈现法. 2 、注重知识:点、线、面关系的联系对比法. 3 、注重知识点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法. 4 、注重知识本源、知识创新的探究法. 新课程方案实施意见中指出.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问题 1 、探究 KMnO4 溶液呈紫色是由什么微粒引起的. 由 H 2 O 引起. 排除. --------H 2 O 是无色液体. 证明. KCl 晶体呈白色.
E N D
常见的学习方法: 1、注重记忆技巧的记忆呈现法 2、注重知识:点、线、面关系的联系对比法 3、注重知识点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法 4、注重知识本源、知识创新的探究法 新课程方案实施意见中指出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问题1、探究KMnO4溶液呈紫色是由什么微粒引起的问题1、探究KMnO4溶液呈紫色是由什么微粒引起的 由H2O引起 排除 --------H2O是无色液体 证明 KCl晶体呈白色 KMnO4溶液 呈紫色 可能或预测 由K+引起 排除 KCl溶液无色 由MnO4-引起 --------通入SO2后溶 液褪为无色 确认 结论 KMnO4溶液呈紫色是由MnO4-离子引起
1mL 3mol/L H2SO4 观察现象 Al片(打磨过) 1mL 6mol/L HCl 观察现象 Al片(打磨过) 问题2、铝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为何会有较大的差异? 实验 实验所见 铝与稀盐酸明显反应(放出气泡)而铝与稀硫酸几乎无反应现象
问题的产生 铝与C(H+)相同的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为何会有较大的差异? 提出预测 [假设a] SO42- 对反应有抑制作用? [假设b] Cl- 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假设a] SO42- 对反应有抑制作用? 预测 [假设b] Cl- 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若反应速度减慢,[假设a]成立 若反应速度不变,[假设a]不成立 2mL 6mol/L HCl 1g Na2SO4晶体 Al片(打磨过) 若反应速度加快,[假设b]成立 若反应速度不变,[假设b]不成立 2mL 3mol/L H2SO4 0.82g NaCl晶体 Al片(打磨过) 设计方案 n(Na+)=0.014mol n(Na+)=0.014mol
铝片须用砂纸打磨 注意 铝片1cm,1/2对折,加酸1ml 注意对比观察 动手实验 实验结果 获得结论 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SO42-对反应有抑制作用
资料表明:铝很活泼,表面很易被空气中的氧气资料表明:铝很活泼,表面很易被空气中的氧气 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氯离子(Cl_)能穿透、并 破坏氧化膜,而硫酸根离子(SO42_)无法穿透氧 化膜,最终造成了铝与稀盐酸、与稀硫酸反应现象 的差异。
拓展实验 1mL 1mol/L HCl 1ml 1mol/LCuCl2溶液 观察现象? Al片(打磨过) 在HCl,CuCl2各为1mol/L 的混合溶液中加一小片表面打磨过的铝片,剧烈反应,有紫红色固体析出,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思考 A) Cl-能破坏Al 表面的Al2O3保护膜 ,促进H+ 与Al的反应 B) Al 表面析出Cu,形成了铜-锌原电池,加快了H+与 Al的反应 C)反应放热,加速了后续反应的进行 D)Cu2+催化了H+与 Al的反应 实验现象 剧烈反应,有紫红色固体析出,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D
什么是探究? “探究”即探讨和研究。通过“探本求源”来“究其果”(或解决未知)。 化学实验中 探究性学习 的一般过程 学习、实验中捕捉信息 设计方案 作出预测、猜想 动手实验 获得结论 产生问题 拓展引申获得应用
问题3 在含有酚酞试液的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水, 当加到一定量时,溶液的红色忽然褪为无色,问: 1、红色褪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证明你的分析? 实验
问题4 在盛有NaHCO3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呈浅粉红色。将溶液加热后,发现红色加深。 问:1、 “红色加深”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证明你的分析?
问题5 MgCl2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一定量 饱和NH4Cl溶液时,沉淀完全溶解为无色溶液。问: 1、 “沉淀完全溶解”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证明你的分析?
问题6 为证明CH3COOH是弱酸,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取某一定浓度的CH3COOH溶液,先用pH试纸测其pH 2、(然后,)在上述溶液中加无水CH3COONa固体,充分溶解后 再用pH试纸测其pH 若“后测”pH比“前测”pH变大,则证明CH3COOH是弱酸 若“后测”pH与“前测”pH几乎无变化,则证明CH3COOH是强酸 试分析上述方案是否合理、科学?若感觉方案不合理,上述方案 应作如何修改?
学习、实验中捕捉信息 设计方案 动手实验 作出预测、猜想 获得结论 产生问题 拓展引申获得应用 课时小结: 再现化学实验中 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注重“过程”、学会“方法”
滴入水 Zn粉与I2晶体混合物 观察现象: 实验 玻璃片 问题7 探究:“滴水生紫烟”的反应原理。 ①“紫烟”是什么成分? ②为何产生“紫烟”? ③H2O起何作用?
Ⅰ Ⅱ Ⅲ 水 稀硫酸 CuO CuO CuO 问题8 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图Ⅰ、Ⅱ和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溶解 不溶解 H2O、H+、SO42-中的某一种粒子能够使CuO溶解 (1)某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所做的确认为: 在Ⅲ中先加入, 再加入。 (4)探究结果为。 你认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的试剂外,还能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 见物质是。 水不能使氧化铜溶解,而是另外的H+、SO42-两种 粒子中的一 种粒子使CuO溶解 Na2SO4(或K2SO4等) 稀硫酸 氧化铜固体溶于稀H2SO4是H+在起作用,而H2O,SO42-两种粒子都不能使CuO溶解。 硝酸或盐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