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教学 课件 - 韦伯斯特信号配时法

国家精品课程. 教学 课件 - 韦伯斯特信号配时法. 主讲人:罗霞.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管理与控制. 韦伯 斯特配时法. 韦伯斯特配时法. 以韦伯斯特( Webster )对交叉口车辆延误的估计为基础,通过对周期长度的优化计算,确定相应的一系列配时参数。其核心内容是 车辆延误 和 最佳周期时长 的计算,这里的周期时长建立在车辆延误的计算基础上。. 根据延误的公式,则有 n 个信号相位的交叉口, 总延误 应为:. ---- 第 i 相交叉口的单车延误 ---- 第 i 相的车辆到达率 。. 其中 :. —— 周期长度(秒) ;.

mary-beard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学 课件 - 韦伯斯特信号配时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家精品课程 教学课件-韦伯斯特信号配时法 主讲人:罗霞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管理与控制

  2. 韦伯斯特配时法 韦伯斯特配时法 以韦伯斯特(Webster)对交叉口车辆延误的估计为基础,通过对周期长度的优化计算,确定相应的一系列配时参数。其核心内容是车辆延误和最佳周期时长的计算,这里的周期时长建立在车辆延误的计算基础上。 根据延误的公式,则有n个信号相位的交叉口,总延误应为: ----第i相交叉口的单车延误 ----第i相的车辆到达率。

  3. 其中: ——周期长度(秒); ----总损失时间(秒); ——交叉口各进口道交通流量比; 1 韦伯斯特配时法 因此周期长度最优化问题可以归纳为: 最小周期 通过对周期长度求偏导,反复近似计算,得出最佳周期计算公式:

  4. 其中: ——最佳周期长度(秒); —— 1 韦伯斯特配时法 最佳周期计算公式: ——总损失时间(秒); 交叉口交通流量比 Y 为各相 信号临界车 道的交通流量比( )之和

  5. 1 韦伯斯特配时法 其中总损失时间为: L=n×l+AR --------相位信号的损失时间 --------信号的相位数; --------一周期中的全红时间。 交叉口交通流量比 为各相信号临界车道的交通流量比( )之和,即: 所谓临界车道,是指每一信号相位上,交通量最大的那条车道。临界车道的交通流量比等于该车道的交通量和饱和流量之比。

  6. 交通量过小,容易造成信号周期设置过短,不利于行车安全。因此,需要人为规定周期取值下限,参考西方国家,一般为25秒 。 交通量过大,造成周期设置过长,则车辆延误时间骤然急速增长,反而会造成交通拥挤,通常以120秒作为最佳周期的上限值。 1 韦伯斯特配时法 由实际情况出发,为保证延误最小,周期可在0.75 —1.5 范围变动。 注意: 韦伯斯特模型受到交通量大小的影响,使用范围有限

  7. 2 韦伯斯特配时法计算步骤 以下为韦伯斯特配时法计算步骤,共7步。 (1)确定各进口车道饱和流量 , 将实际车辆数换算成标准小客车数。 (2)计算各相位临界车道流量比 ——第i相位临界车道车流量

  8. 2 韦伯斯特配时法计算步骤 (3)计算总损失时间 ——信号相位数 ——第i相位损失时间 ——全红时间

  9. 2 韦伯斯特配时法计算步骤 (4)计算周期长度 : ——交叉口总损失时间 ——交叉口流量比,等于各相信号临界车道的流量比 之和,

  10. 2 韦伯斯特配时法计算步骤 (5)计算绿灯时间 计算有效绿灯时间 : 计算各相有效绿灯时间 : ——交叉口最佳周期长度 ——总损失时间 ——第i相位临界车道流量比 ——交叉口流量比

  11. 2 韦伯斯特配时法计算步骤 (6)计算各相位实际显示绿灯时间 : ——第i相位有效绿灯时间 ——第i相位黄灯时间 ——第i相位损失时间 (7)作信号配时图。以两相位信号为例,做信号配时图如下:

  12. 2 韦伯斯特配时法计算步骤 至此,利用韦伯斯特法设计配时方案结束。若需要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还需进行以下步骤: a.计算某一信号相位的通行能力 ——第i相位有效绿灯时间 ——第i相位所有车道饱和流量之和 ——周期长度 ——第i相位绿信比,

  13. 2 韦伯斯特配时法计算步骤 b.计算排队停车延误。 (有关计算指标参见课本10.2.1节) c.计算交叉口总通行能力 ——周期长度 ——总损失时间 ——所有车道饱和流量之和

  14. 600辆/小时 西 1200辆/小时 800辆/小时 南 交叉口布置图 3 韦伯斯特配时法算例 算例:十字交叉口如下图所示,每个入口道有两个车道,各入口道总车流量如图上标出。设饱和交通量为S=1800辆/小时,采用两相信号控制,每相信号损失时间为 =5.2秒,黄灯时间取为A=4秒。不设全红时间(所有方向信号灯均为红色)即 AR=0秒。试用韦伯斯特法设计该交叉口定时控制配时方案。 800辆/小时 东

  15. 3 韦伯斯特配时法算例 解:设东西通行第I相,南北通行为第Ⅱ相。首先计算临界车道交通流量 临界车道是指每一信号相位上,交通量最大的那条车道。 则第I相临界车道交通流量为: =max(1200/2,800/2)=600(辆/小时) 第Ⅱ相临界车道交通流量为: =max(800/2,600/2)=400(辆/小时) • 计算最佳周期长度 总损失时间: =2*5.2+0=10.4(s) 各相临界车道交通流量比: = 600÷1800=0.333 = 400÷1800=0.222 则: =0.555 所以: =(1.5 *10.4+5) ÷(1-0.555)=46.3(s) 取整数 =46(s)

  16. (2)计算有效绿灯时间: =46-10.4=35.6(s) 35.6 * 0.333/0.555=21.4(s) 35.6 *0.222/0.555 =14.2(s) (3)计算各相实际显示绿灯时间: =21.4-4+5.2=22.6 (s) =14.2-4+5.2=15.4(s) 各相绿灯时间应按临界车道交通流量作正比例分配。交叉口总临界车道交通流量为: =600+400=1000( 辆 / h) 各相最小绿灯时间应为: =27.6 *600/1000=16.6(s) =27.6 *400/1000=11.0(s) 3 韦伯斯特配时法算例 交叉口净绿灯时间:Gt=Co-L-2*A=46-10.4-2*4=27.6(s)

  17. 据题目要求,损失时间应归入绿灯时间内,故实际绿灯时间应为:据题目要求,损失时间应归入绿灯时间内,故实际绿灯时间应为: • =16.6+5.2=21.8(s) • =11.0+5.2=16.2(s) • 确定各相灯时 • 因各相黄灯均取4秒。故各相灯时如下: • 第I相:绿灯(取整数)=22秒 黄灯 =4秒 • 第Ⅱ相: 绿灯 =16秒 黄灯 =4秒 • 周期长: =22+4+16+4=46秒 3 韦伯斯特配时法算例

  18. 3 韦伯斯特配时法算例 • 画出这个两相信号的相位图 两相信号相位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