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60 Views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Powerpoint 制作: 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刘焕成 电话: 3299035(O) 课程主讲: XXX.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实验 2 (外部中断与 I/O 综合应用) 内容提示 中断 实验前的准备: 1 )编写源程序:例 5-1 的汇编语言及下面 C51 源程序(可选,不要求)。 2 )实验中外部事件源的设计工作。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见后面的内容。.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 参考的 C51 程序 #include < Stc89c5x.h > // 重要的是 .H 文件中的内容
E N D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Powerpoint 制作: 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刘焕成 电话:3299035(O) 课程主讲:XXX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实验2(外部中断与I/O综合应用)内容提示 中断实验前的准备: 1)编写源程序:例5-1的汇编语言及下面C51源程序(可选,不要求)。 2)实验中外部事件源的设计工作。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见后面的内容。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参考的C51程序 #include < Stc89c5x.h > //重要的是.H文件中的内容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DelayX1ms(uint count) {uint i; uchar j; for(i=0;i<count;i++) for(j=0;j<110;j++); }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void int0() interrupt 0 //外部中断0服务程序 { DelayX1ms(20); //滤除按键抖动 if (P3_2 == 0) { ; } //while (P3_2 == 0); //等待按键释放步骤1)(2) 不能用 }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void int1() interrupt 2//外部中断1服务程序,与中断0的同形 { DelayX1ms(20); if (P3_3 == 0) { _nop_(); //用这个函数要包含<intrins.h> } //while (P3_3 == 0); //等待按键释放步骤1)(2) 不能用 }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main() { IT0 = 0; //外部中断0为电平触发方式 IT1 = 1; //外部中断1为下降沿触发方式 PX1 = 1; //外部中断1设为高优先级 EX0 = 1; EX1 = 1; EA = 1; //开中断,允许INT0,1中断,与IE=0x85;等价 while (1); //等待事件发生 }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实验2内容提示 外部事件源设计与实现: 实验中外部事件源的设计工作。事件源应在控制下产生外部中断触发信号,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事件由按键电路触发。即每一次按键代表一个事件。按键电路原理见上页,具体实现方法参照下页图示接电路(用杜邦线短接), 则INT0接右侧的键即按键1 , INT1接按键 2 ,至此,外部中断事件源与单片机的连接完成。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实验2内容提示 外部中断及计数实验室均采用右图所示的电路。 该电路接口示意图见下页,该图可以在我校网站学习资源栏目中的单片机原理中找到!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实验2内容提示 实验内容1:用运行到光标处手段,检测程序是否能响应中断。 实验内容2:以P333中2)的论述为指导,验证外部中断两种触发方式的不同。注意:P333第8行原为“按键释放,”,改为“按键释放后再按下” 。 验证时,仍用运行到光标处手段,考察外部中断两种触发方式的不同之处,是否与你想像一致。还有别的方法吗?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实验2内容提示 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如下: (1) 通过实验理解中断产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说明你在实验中是如何创造这些条件使单片机中断的? (2)验证外部中断两种触发方式的区别时,为什么要用书中的方法?说出你对此方法的理解?你还有其它方法验证吗?如果有,用实验来证明其有效性,并说明成败的原因。
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 实验报告可参考实验讲义中的提示。实验内容以本讲义为准。 本部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