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likes | 900 Views
第十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及其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1 、时代主题的含义.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意义的问题,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当今的时代主题.
E N D
第一节 国际形势及其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1、时代主题的含义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意义的问题,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当今的时代主题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3、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断的四个基本点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则是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双子塔被恐怖分子袭击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双子塔被恐怖分子袭击
巴以冲突不断,图为儿童“人弹”,妇女“人弹”巴以冲突不断,图为儿童“人弹”,妇女“人弹”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依据 第一,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愿望。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卷入的国家33个,人口15亿以上,伤亡人数4000余万,直接经济损失270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61个国家,20亿人口,直接死亡人数5700余万。其中,苏联死亡2060万人,战后“每家餐桌上都有一柄空置的羹匙”;波兰死亡600万人,有一半在集中营焚尸炉里烧掉的;德国死亡730万人、日本222万、意大利33万、美国38万、法国81万,中国死亡人数以千万计。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卷入的国家33个,人口15亿以上,伤亡人数4000余万,直接经济损失270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61个国家,20亿人口,直接死亡人数5700余万。其中,苏联死亡2060万人,战后“每家餐桌上都有一柄空置的羹匙”;波兰死亡600万人,有一半在集中营焚尸炉里烧掉的;德国死亡730万人、日本222万、意大利33万、美国38万、法国81万,中国死亡人数以千万计。
有史以来,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据专家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时间里,全世界共发生14513次战争,其间只有329年处于和平时期。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约有36.4亿人死于战火,损失财富折合成的黄金,可铺成一条宽150千米、厚10米、足可环绕地球8圈的黄金带。有史以来,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据专家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时间里,全世界共发生14513次战争,其间只有329年处于和平时期。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约有36.4亿人死于战火,损失财富折合成的黄金,可铺成一条宽150千米、厚10米、足可环绕地球8圈的黄金带。 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卷入的国家有33个,人口15亿,伤亡人数达到40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61个国家,80%的世界人口,军费消耗约11170亿美元,经济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直接死亡人数达到5700万。其中,苏联2060万,波兰600万,德国730万,日本222万,法国81万,美国38万,意大利33万,中国的死亡人数在1000万以上。战争夷平了许多城市,人类的文明和艺术遭到了空前的毁灭。
第二,大国间的相互制约限制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政治的多极化、核武器的威胁是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第二,大国间的相互制约限制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政治的多极化、核武器的威胁是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
第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第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最突出的两大特征。
1、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 两极格局终结
(2)多极格局的趋势 实力超强的美国 苏联崩溃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凭借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梦想建立一个由美国控制的单极世界。它不顾世界人民和多数国家政府的反对,甚至绕过联合国,到处干预别国的内政。2001年“9·11”事件后,为了建立反恐怖主义国际联盟,美国需要各国的支持和配合,不得不加强与各国的接触和磋商。与此同时,美国通过动员一切资源、使用一切手段进行反恐怖斗争,强化了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硬国力:适当规模人口、广阔土地(可耕地)、丰富自然资源、优越地理条件(水、航运、地缘对手少);硬国力:适当规模人口、广阔土地(可耕地)、丰富自然资源、优越地理条件(水、航运、地缘对手少); • 经济实力:基础雄厚、比例大 • 军事实力:军费40%以上,数字化部队、数字化地球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装备好、武器尖端 • 外交实力:国际影响力巨大,控制联合国
文化实力:6000所大学;巨额教育经费;主要近代科技创新;主要诺贝尔奖得主;文化实力:6000所大学;巨额教育经费;主要近代科技创新;主要诺贝尔奖得主; 科技实力:科技费用大,主要领域均处于领先 制度实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是制度的主要发布者; 语言实力:美式英语能极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复兴中的俄罗斯 俄罗斯在综合国力上不再是一个可以与美国争霸的超级大国。但是,作为原苏联的法定继承者,俄罗斯仍具有一定政治、经济实力,仍是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不甘心充当二等大国,并积极谋求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目前,俄罗斯经济正呈上升趋势,政治外交上以重振大国地位为目标,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 欧盟在人口、经济规模和发展程度等方面与美国不相上下。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成员国的不断增加,欧盟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将会越来越大,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走向政治军事大国的日本 日本是世界排名第二位的经济强国,总体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科技实力也相当雄厚。日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日本正试图从经济大国转向政治大国,甚至军事大国。日本的实力地位和发展趋势也将使其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
正在崛起的中国 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也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威望稳步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世界多极格局的重要一极。
(3)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3)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美国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主要推行者 冷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其“一超”的地位,以“世界领导者”自居,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美国以本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准,干涉别国内政,充当“国际警察”,动辄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制裁,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参与挑起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达20多次,成为世界头号战争发动者。
美轰炸科索沃 美轰炸我驻南大使馆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国际贸易发展迅猛:快于经济发展 • 国际金融空前繁荣:流量大,波动大 • 国际投资不断深化:生产一体化 • 跨国公司日益强大:新主体、独立性增强 • 经济利益联系紧密:货币汇率、资本流动、股市
信息全球瞬间流通:互联网、卫星电视 观念习俗思想趋同:文化全球化 国际惯例渐成潮流:各个领域都形成共同标准 生活方式日趋统一:麦当劳、快餐、卡拉OK、 国际政治相关增强:外来影响逐渐增大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积极影响: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 • 负面影响: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强了国际风险,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
反对经济全球化的人士声称,贸易全球化的趋势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竞争力,失去了市场,他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因之而退化。他们还表示,全球化趋势扩大了贫富差距,受益的只是少数国家和少数人。反对经济全球化的人士声称,贸易全球化的趋势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竞争力,失去了市场,他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因之而退化。他们还表示,全球化趋势扩大了贫富差距,受益的只是少数国家和少数人。 著名经济学家、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安东尼·吉登斯说:“我要说有些示威者的观点是有根据的,国际社会必须倾听他们对两个问题的看法:一个问题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很多人对现在的世界感到很不安全。另一个问题是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
智利举行大规模游行反对经济全球化 11月19日,近5万名智利民众在首都圣地亚哥市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反对经济全球化和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智利。部分游行者和警察发生冲突,导致130多人被捕,3人受伤。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 有利的一方面 • 1.有利于吸引外资。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直接投资国之一,基本上属于一个资本净流入国。 • 外资的大量引入,对满足国内资本需求有巨大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资金,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我们还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经过20多年的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199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3606.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4%。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部分约占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每年约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实现的。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经过20多年的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199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3606.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4%。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部分约占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每年约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实现的。
3、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人口大国。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大批乡镇企业的崛起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及对外贸易的增长,给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契机。3、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人口大国。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大批乡镇企业的崛起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及对外贸易的增长,给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契机。
4、参与国际分工,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5、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条件
弊端 1、对外贸依存度过高,容易受到外国的影响 2、反倾销对中国的影响 3、汇率方面容易受到国外的压力和影响 4、处于经济链的末端,承受了国外的经济剥削 5、在全球化经济形势下,承受外国的人才掠夺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 科技革命的推动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迅速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猜测,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作为应对,我国开始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并加强对外宣传,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迅速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猜测,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作为应对,我国开始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并加强对外宣传,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12月22日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2006年8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我国进一步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