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28 Views
6.4 精馏 6.4.1 精馏原理 ( 1 )精馏过程. 馏出 液. 进料. 釜液. 板式塔. 进料板以上称为 精馏段 —— 精制汽相中的易挥发组分。 进料板以下(包括进料板)称为 提馏段 —— 提浓液相中难挥发组分。. 塔顶产品称为 馏出液 —— 富含易挥发组分。 塔底产品称为 釜液 —— 富含难挥发组分。. L 0. V 2. ( 2 )精馏原理. ① 回流 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汽相回流,为偏离平衡的气液相在塔内各板上提供了接触条件,实现了气液相间的质量传递。.
E N D
6.4 精馏 6.4.1 精馏原理 (1)精馏过程 馏出液 进料 釜液 板式塔 进料板以上称为精馏段 —— 精制汽相中的易挥发组分。 进料板以下(包括进料板)称为提馏段 —— 提浓液相中难挥发组分。 塔顶产品称为馏出液 —— 富含易挥发组分。 塔底产品称为釜液 —— 富含难挥发组分。
L0 V2 (2)精馏原理 ① 回流 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汽相回流,为偏离平衡的气液相在塔内各板上提供了接触条件,实现了气液相间的质量传递。 V2与L0是偏离平衡的气液相,在塔板上接触,进行质量传递,浓度变化趋向于平衡组成。
② 传质推动力 ③ 传质方向 易挥发组分:液相→汽相; 难挥发组分:汽相→液相。 易挥发组分沿塔高方向增加,而温度沿塔高方向降低。 ④ 热量传递过程 液体汽化所需热量由蒸汽冷凝提供。
⑤ 过程控制 精馏过程速率由传质过程控制。 (3) 传质设备 板式塔—逐级接触式设备; 填料塔—微分接触式设备。 填料塔 板式塔
理论塔板 (4)理论塔板(平衡级)的概念 理论塔板:指这样一块塔板,当汽、液两相在其上进行 接触传质时,离开该塔板的两相在传质、传热方面都达 到了平衡。即汽、液两相的温度相同、组成互呈平衡, 常又称为平衡级。 总板效率 注意:N不包括塔釜(再沸器)
qnD, xD qnF, zF qnW, xW 精馏塔 6.4.2 精馏过程的描述 计算类型: 操作型计算、设计型计算。 计算依据: ▲物料衡算; ▲ 热量衡算; ▲ 相平衡关系; ▲ 归一方程。 (1) 精馏过程物料衡算 ① 全塔物料衡算 总物料衡算: 易挥发组分物料衡算:
回收率定义 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 釜液中难挥发组分的回收率:
② 塔板物料衡算 a)无进料和采出塔板物料衡算
(2) 精馏过程热量衡算 ① 无进料和采出塔板的热量衡算 ② 恒摩尔流假定 对多数有机同系物和许多相近的理想溶液体系,若 a)热损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b)混合热为零; c)各板上混合物的摩尔汽化热近似相等;
d ) 各板液体焓变与摩尔汽化热相比可忽略不计; 则将以上关系代入qnVn+1计算式中, 因为: 又
上式对于没有进料或出料的任一塔板均适用。 注意:汽、液流率应采用摩尔流率,kmol/h 或 kmol/s ③ 进料板的热量衡算 根据恒摩尔流假定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q —— 进料的热状态参数 q 值对两段气、液相流量的影响 由 得到:
五种进料热状态 a)过冷液体 b)饱和液体
c)气、液混合物 d)饱和蒸气
e)过热蒸气 说明: ① 进料热状态参数 q 值的大小 → 气、液两相流量分布 → 水力学性能、分离能力 → 设计与操作。 ② q 值在数值上等于进料中液相所占的分率δ(广义)。
④ 全塔热量衡算 不计热损失,则有: a) 再沸器热流量
b) 冷凝器的热流量 同理 c)再沸器 与冷凝器热流量的关系 —— 回流比 代入全塔热量衡算中: 整理得:
说明: ① R增加 ,R增加, 操作费增加。 ② 若物流qnD、qnW带出热流量与qnF带入热量相差不大时,则有: ③ 一般情况下,再沸器加入塔内的热量近似等于冷凝器从塔顶 移出的热量。
6.4.3 精馏过程的计算方法 当组分较多、理论板也较多时,通常采用数值方法或试差方法。 (1) 塔内的气、液流量分布 如果塔内气、液两相流量按恒摩尔流假设确定,塔顶设全凝器时: 精馏段: 提馏段: (2)物料衡算方程与相平衡方程的求解 物料衡算方程: ……
相平衡关系: 归一方程: 求解方法: ① 顺序求解法 ② 逐级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