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51 View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CC 「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 同方式分享台灣 2.5 版授權釋出」. 期中報告 : 台灣花卉產業在全球化經濟中的挑戰與機會. 作業設計. 活動目的 配合第七週行動學習(參訪高雄國際花卉市場) 了解經濟全球化下的台灣產業挑戰 思考台灣產業的競爭機會 作業研究對象 高雄國際花卉市場 ( 高雄國際花卉股份有限公司 ) 學生另可選擇有興趣之產業進行研討 內容要求 應包含:該產業發展沿革、全球化下的產業因應策略、未來 發展建議、團隊工作分配、參考資料 。. 學生報告重點整理. 一、產業沿革發展.
E N D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 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期中報告:台灣花卉產業在全球化經濟中的挑戰與機會
作業設計 • 活動目的 • 配合第七週行動學習(參訪高雄國際花卉市場) • 了解經濟全球化下的台灣產業挑戰 • 思考台灣產業的競爭機會 • 作業研究對象 • 高雄國際花卉市場(高雄國際花卉股份有限公司) • 學生另可選擇有興趣之產業進行研討 • 內容要求 • 應包含:該產業發展沿革、全球化下的產業因應策略、未來 發展建議、團隊工作分配、參考資料 。
民國60年前 創始期 民國60-70年 61年:「財團法人台灣區花卉發展協會」成立 67年:花卉生產面積達1,200餘公頃、產值達新台幣4億餘元 開拓期 民國70-85年 77年3月:首座純民營花卉批發市場(台北花市)成立 77年10月:開始以電腦化拍賣鐘執行拍賣作業 83年:彰化花市、台南花市陸續成立 84年1月:台中花市成立,台灣花卉市場進入多家競爭時代 奠定發展期 民國85-至今 91年1月:台灣加入WTO 91年5月:花卉電子交易市集在台北花市實施,供銷雙方 全面導入電子化交易 92年9月:高雄花市成立 93年1月:台灣區花卉發展協會取得AIPH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 台灣會籍 台灣花卉產業發展大事記 以台北橋頭為最大集散兼零批市場
開拓國際市場 • 93年3月:台灣首次爭取主辦第八屆亞太蘭展 • 93年4月:台灣區花卉發展協會代表我國參加日本靜岡縣 舉辦的國際花卉博覽會 • 93年5月:農業委員會與華航合作,以彩繪機身推展國產 蝴蝶蘭,進行跨國際行銷宣傳 • 93年10月:前往新加坡舉辦「四季花卉在台灣~優質花卉 貿易展」 • 94年4月:參與中東杜拜花卉貿易展,開啟台灣花卉進軍 中東地區的新頁 • 94年4月:台北花市與日本國鶴見花市締結姊妹市並於10 月辦理台灣冬季花卉促銷活動,開拓日本市場
環境分析 大環境變遷: • 加入WTO開放花卉貿易市場 • 產品導向轉變為顧客導向 • 中國花卉產業逐漸發展
優勢與劣勢 一、優勢 • 品種創新能力強,品質佳 • 多年累積之知識與技術 • 辛勤有活力之台灣花商與花農 • 氣候優良多樣化 二、劣勢 • 運費成本高 • 生產規模小,少量多樣之生產易面臨價格競爭 • 缺乏正式國際社會地位支持,難以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等品種保護權組織 • 缺乏外語、談判與行銷人才
目前因應策略 1、避開中國花卉盛產期 2、參加國際性花卉貿易展覽 3、政府輔導與補助 4、培養長期客戶 5、單打獨鬥與人脈累積
未來機會建議 • 配合國際環境保護趨勢,發展環保栽培技術 • 加強品種研發及品種保護機制 • 建立品牌 • 開發符合青年消費者需求的花卉產品 • 結合生技產業 • 培育具國際觀之現代化農民
呂佩穎老師團隊 報告集錦-第10組作品
呂佩穎老師團隊 報告集錦-第3組作品
學生討論區回饋 • 經過參觀這次的花卉市場後,我對於花卉市場和科技的結合感到訝異。我一直以為和傳統市場一樣單純的只是互相討價還價或者以競標來做買賣,沒想到還有那麼多專業的機器!!連花的擺放位置和丟放的力道都是一門技術,真的令我感到佩服!我也更加了解到台灣花卉對國際市場的重要性! 郭育妏、賴鴻毅、葉艾芸
葉又瑛 學生討論區回饋 • 這次花卉市場參訪,是我們這一組第一次的經驗,很新鮮,眼界也大為拓展。沒想到原來花卉市場的競價活動,是如此的激烈,要是採購者手腳慢了一步,就失去了一次機會,可見眼明手快之重要性。台灣雖然國土只是小小一塊,但是卻富有無限的創意及管理人才,如何運用在花卉市場方面,又是一項值得探討的課題。我們常常取其他國的優點,對原來的方案加以改進,可謂進取精神。現今的立場,是要如何去爭取在花卉國際上的權利及地位,希望能透過國際立法,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