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你知道这幅图片与历史上哪位历史名人有关吗?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变革时期,思想上出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你知道这幅图片与历史上哪位历史名人有关吗?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变革时期,思想上出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1 、含义

Download Presentation

你知道这幅图片与历史上哪位历史名人有关吗?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变革时期,思想上出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你知道这幅图片与历史上哪位历史名人有关吗?你知道这幅图片与历史上哪位历史名人有关吗?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变革时期,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3. 百家争鸣

  4. 2、社会原因 第一,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第三,阶级关系上,士大夫崛起,并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 第四,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出现了“学在民间”局面。 结论 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一定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5. 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1)道:老子、庄子 (2)儒:孔子、孟子、荀子 (3)墨:墨子 (4)法:韩非子 4、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3)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6.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身世对他的思想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贵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朝的“礼”;家族的“没落”,地位的下降,则促使他希望以“仁”作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

  7. 1、孔子的思想 (1)思想核心:“仁”,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3)主张“克己复礼”,即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5)伦理观:“性相近”。 思考问题: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德”和“礼”? (1)进步性: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 (2)保守性:主张恢复周朝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8. 2、孟子的思想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1)政治上,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2)伦理观上,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9. 3、荀子的思想 荀子简介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10. (1)政治思想: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1)政治思想: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在君民关系上,荀子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 (3)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

  11. 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比较 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 奠定基础

  12. (三)道家和法家、墨家 1、道家 老子简介 老子,传说姓李名耳,字老聃,春秋末期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老子的著作有《道德经》,亦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

  13. 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②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③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④哲学思想: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请思考: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等……

  14. (2)庄子及其思想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15. 2、法家——韩非子 韩非简介 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前280一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禹州市),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16. 韩非子思想赏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扬权》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韩非子·定法》 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 ——《韩非子·八经》 法不阿贵。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7. 3、墨家——墨子 墨子简介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今山东滕州市人,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18.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兼爱非攻 仁 礼 清静无为 法 治

  19.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20. 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1. 1、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A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22. 2、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B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23. 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 A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 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 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 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 好,应择善而居

  24.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A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5、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 A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5. 6、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26.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 (2)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 (3)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答案:(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德”、“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 (2) 材料四的主张。 (3)材料一的主张。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