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35 Views
消費與環境. 中央大學通識中心 石慧瑩助理教授. 環境惡化三兇. 人口增長 技術變化 消費文化. 我 買 故 我 在. Hold 不住的消費狂潮 ……. 據統計全世界的人們最近一年內買了 6800 萬輛汽車 8500 萬台冰箱 2 億 9700 萬台電腦 12 億支手機. 愛買才會贏 ?. 消 費 又 叫 …… 血 拚. 這是一場「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戰爭」 ------ 金寶的故事. 消 費 文 化 Culture of Consumption. 三 種 消 費 層 次.
E N D
消費與環境 中央大學通識中心 石慧瑩助理教授
環境惡化三兇 • 人口增長 • 技術變化 • 消費文化
Hold不住的消費狂潮…… • 據統計全世界的人們最近一年內買了 • 6800萬輛汽車 • 8500萬台冰箱 • 2億9700萬台電腦 • 12億支手機
愛買才會贏? 消費又叫 …… 血拚 這是一場「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戰爭」 ------金寶的故事
消費文化 Culture of Consumption 三種消費層次 • 基本消費 填肚 • 炫耀消費 鮑參翅肚 • 品味消費 賣相+環境+
消費主義 • 一種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文化 • 煽動/刺激我們的消費慾望和激情 • 令我們不會滿足,永遠有更好、更「正」的東西等著我們去買。
消費人生 • 生日 • 慶典 • 節日 • 觀光 • 婚喪喜慶
消費文化 Culture of Consumption 就是 • 一種世界觀:看世界、看別人,也看自己 • 令我們相信:自我身份從消費中建立起來 • 我選用的牌子就是我身份的象徵:We are what we buy • 由需要(needs)→慾望( want)→願望( wish)
消費文化給人帶來的生活衝擊 • 失去選擇的自由:由大企業決定我們的口味選擇 • 失去耐性與節制:信用卡欠債 • 只有消費/擁有,沒有生活/快樂 • 別人/自我價值物質化
消費文化帶來的環境衝擊 • 耗用能源:石油、木材、水、土地 • 過量垃圾無處銷毀 • 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 • 加劇發展中國家的貧窮 • 國與國/人與人之間貧富懸殊日趨嚴重
消費文化帶來的衝擊 不公平的世界 • 全球最富有的5%人士: • ─ 吃掉45%的魚和肉類 • ─ 消耗58%能源 • ─ 用掉84%紙張 • ─ 擁有87%交通工具
漢堡牛肉…… • 全球有三萬家麥當勞 • 每天供應食物給4,600萬人 • 所用的牛肉來自發展中國家 • 每年用上幾千萬頭牛 砍伐、天災、饑餓 • 巴西是其中一個供應牛肉的國家 • 為飼養牧牛,要砍伐熱帶雨林樹木 • 每頭牛的環境生態成本高達一萬美元 • 森林消失,天災不斷 • 第三大食物出口國,但饑荒數字嚴重
消費文化帶來的衝擊 不公平的世界 • 全球20%最高收入國家的人士,每年個人花費佔全球86%的支出 • 20%最窮國家的人,則只花了1.3%-- • 在這套消費系統裡,那些沒有生產能力,也沒有購買力的人是不值得存在的。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東西或買不起東西,你就是廢物一個。
你知道人們血拚的結果是什麼嗎? • 可愛的動物…遭殃了 • 可憐的勞工…辛苦了 • 可觀的生態環境…不見了
效益主義與動物解放 • Peter Singer-反對物種歧視 • 解放運動-- 從種族歧視-種族平等 到性別歧視-性別平等 到物種歧視-物種平等
以平等思想為基礎的動物解放理論 • Singer借用Bentham的觀點,認為一物是否得到道德考慮的決定性因素並不在於人的理性、語言、推理能力,而在於感受性(sentience) ,或者說感受苦樂的能力。 • 動物也有生存、趨樂避苦、追求幸福等多種利益,效益主義要求對每個擁有利益的個體都應給予平等的道德關懷,不應因人種、性別、物種而有差別對待。
好嘛!那我就不買動物製品,可以了吧! • 非動物製品是否就沒有問題?
東西的故事 •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買的東西是從那裡來? • 在我們把它們丟掉後,它們又葬身何處? • 東西的一生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 原料開採-產品製造-分配行銷-消費使用-廢棄處理
影片觀賞— • 東西的故事
原料開採 • 其實就是剝削自然資源、 • 破壞地球生態 • 砍伐樹木、 • 炸山挖礦、 • 用光水源、 • 和獵殺動物。 • 過去三十年來,我們就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自然基本資源
生產製造 • 毒物進,毒物出。 • 製造者利用能源將化學毒物與自然資源混在一起,以製成有毒的污染產品。 • 有的產品離開工廠,被我們買回家中,還有更多的毒素以副產物或污染的型式離開工廠,在當地或更遠的地方造成污染。
分配行銷 • 資源變成商品後接著就是儘快地把這些有毒污染垃圾全部賣光。 •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壓低產品的價格。 • 怎麼做呢? • 成本外部化 • 誰付出了代價?
消費使用 • 消費是這套系統的核心,是驅動的引擎。 • 生在消費王國,消費者成為我們最主要的身份。 • 社會衡量我們有多少價值,是看我們消費了多少。 • 我們得做更多的工作,才能有更多的消費,不做不行,因為,不消費不是人。
廢棄處理 • 我們所買的東西最後到底到那裡去了? • 挖個大洞倒進掩埋場裡 • 放進焚化爐裡燒 • 不想掩埋場和焚化爐污染,還有一個辦法 • --往國外送。
自然生態的商品化 • 消費社會--山脈、河川、湖泊、森林、海洋及其間的各種飛禽走獸等等被以「商機價值」考量。 • 商業已介入的美稱為「已開發」;正介入的稱為「開發中」;尚未介入的則貶稱為「未開發」。
資源有限 慾望無窮 • 生產/刺激/消費/累積資本/生產
消費是罪惡嗎? • 合理的消費是使用產品及服務來滿足基本需求。 • 消費主義是拿自己擁有的東西來定義自己,展現自我價值。 • 過度消費則是指取用的資源遠遠超過需要,超過地球能供應的量。
地球可以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但無法滿足任何一個人的貪婪。地球可以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但無法滿足任何一個人的貪婪。
買了這麼多,你快樂了嗎? • 阿公阿嬤,我比你們有錢四倍半 • 可是…可是… • 為什麼我沒你們快樂
我們可以怎樣回應 儉樸生活(倫理消費) -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 • 不傷害原則--了解 環境的壓力 • 綠色消費:支持環保產品或購買二手用品 • 反消費:減少購買
請你想一想… • 你這個月到目前為止買了多少東西? • 你為什麼買這些東西? • 這些東西是必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