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607 Views
第 6 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的方法. 6.1 数字滤波技术 6.2 量程自动转换和标度变换 6.3 测量数据预处理技术 6.4 DSP 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6.1 数字滤波技术. 引言: 环境需要滤波。 目的:提高信 / 噪这就是数字滤波。 方法:① 模拟滤波 ② 数字滤波. 微机控制技术. 1 . 数字滤波器的优点. ( 1 )无需增加任何硬设备。 ( 2 )系统可靠性高,不存在阻抗匹配问题。 ( 3 )可多通道共享,从而降低了成本。 ( 4 )可以对频率很低 ( 如 0.01Hz) 的信号进行滤波。
E N D
第6章 过程控制数据处理的方法 • 6.1 数字滤波技术 • 6.2 量程自动转换和标度变换 • 6.3 测量数据预处理技术 • 6.4 DSP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6.1 数字滤波技术 引言: • 环境需要滤波。 • 目的:提高信/噪这就是数字滤波。 • 方法:① 模拟滤波 ② 数字滤波 微机控制技术
1. 数字滤波器的优点 (1)无需增加任何硬设备。 (2)系统可靠性高,不存在阻抗匹配问题。 (3)可多通道共享,从而降低了成本。 (4)可以对频率很低(如0.01Hz)的信号进行滤波。 (5)使用灵活、方便,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 波方法,或改变滤波器的参数。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微机控制技术
2.数字滤波的方法 数字滤波的几种常用方法: (1)程序判断滤波 (2)中值滤波 (3)算术平均值滤波 (4)加权平均值滤波 (5)滑动平均值滤波 (6)RC低通数字滤波 (7)复合数字滤波 微机控制技术
6.1 数字滤波技术 6.1.1 程序判断滤波 6.1.2 算术平均值滤波 6.1.3 加权平均值滤波 6.1.4 滑动平均值滤波 6.1.5 RC低通数字滤波 6.1.6 复合数字滤波 6.1.7 各种数字滤波性能的比较
6.1.1 程序判断滤波 (1)方法: ① 根据生产经验,确定出相邻两次采样信号之间可能出现的最大允许偏差 △Y。 ② 若两次采样信号之间的偏差 超过△Y :则表明该输入信号是干扰信号,去掉。 小于△Y :将信号作为本次采样值。 (2)应用场合: 当采样信号由于随机干扰,如大功率用电设备的启动或停止,造成电流的尖峰干扰或误检测,以及变送器不稳定而引起的严重失真等,可采用程序判断法进行滤波。 微机控制技术
滤波方法——限幅滤波 和 限速滤波 1.限幅滤波 作法: • |Y(k)-Y(k-1)|≤△Y,则取Y(k)= Y(k) • |Y(k)-Y(k-1)| >△Y,则Y(k)= Y(k-1) (7-1) 式中:Y(k)——第 k 次采样值; Y(k-1)——第(k-1)次采样值; △Y——相邻两次采样值允许的最大偏差。 (其大小取决于采样周期T及Y值的变化动态响应)。 微机控制技术
6.1.1 程序判断滤波 用途: • 主要用于变化比较缓慢的参数,(温度、物位等) • 门限值△Y的选取: △ Y太大,增大了系统误差允许的程度; △ Y太小,又会使计算机采样效率变低。 (根据经验数据获得, 必要时,也可由实验得出)。 微机控制技术
6.1.1 程序判断滤波 2.限速滤波 (1)基本原理 • 则最多可用三次采样值来决定采样结果。 • 作法:当|Y(2)-Y(1)|>△Y时,再采样一次,取得Y(3), 根据|Y(3)-Y(2)|与△Y的大小关系来决定本次采样值。: • 设在 t1、t2、t3 顺序采样值依次为为 Y(1)、Y(2)、Y(3), 若|Y(2)-Y(1)|≤△Y ,取 Y(2)输入计算机 当|Y(2)-Y(1)|>△y时,继续采样取得 Y(3) 若|Y(3)-Y(2)|≤△Y时,则取Y(3)输入计算机 当|Y(3)-Y(2)|>△Y时,则取Y(3)+Y(2)/2输入计算机 (7-2) 微机控制技术
6.1.1 程序判断滤波 • 特点:限速滤波是一种折衷的方法,既照顾了采样的 实时性,又顾及了采样值变化的连续性。 缺点: ① △Y的确定不够灵活,必须根据现场的情况不断 更换新值; ② 不能反应采样点数 N>3 时各采样数值受干扰 情况。 实际中,可取[|Y(1)-Y(2)|+|Y(2)-Y(3)]/2取代△Y 这样既保持限速滤波的特性,又加大了灵活性。 (如图7-1) 微机控制技术
6.1.1 程序判断滤波 图7-1 限速滤波程序流程图 微机控制技术
6.1.1 程序判断滤波 内存分配: • 20H、21H、22H –Y(1)、Y(2)、Y(3) • 23H、24H—中间结果 • LIMIT-- △Y • 滤波结果存放在A累加器中。 限速滤波程序如下: 微机控制技术
ORG 8000H PRODT2:MOV A, 20H ;A←Y(1) CLR C ;进位位清零 SUBB A, 21H ;计算Y(1)-Y(2) JNC LOOP1 ;Y(1)-Y(2)≥0,转LOOP1 CPL A ;负数,取反加1 INC A LOOP1:MOV 23H, A ;23H←|Y(1)-Y(2)| MOV A, 21H ;计算|Y(2)-Y(3)| CLR C SUBB A, 22H JNC LOOP2 CPL A ;负数,取反加1 INC A 6.1.1 程序判断滤波 (2)程 序 P197 微机控制技术
LOOP2:MOV 24H, A ;24H←|Y(2)-Y(3)| ADD A, 23H ;计算Y=[|Y(1)-Y(2)|+|Y(2)-Y(3)|]/2 RRC A MOV LIMIT,A ;(LIMIT)← △Y MOV A, 23H CJNE A,LIMIT,DONE1 AJAMP DONE2 ;|Y(1)-Y(2)|= △Y,转DONE2 DONE1:JC DONE2 ;|Y(1)-Y(2)|< △Y,转DONE2 MOV A, 24H ;A ←|Y(2)-Y(3)| CJNE A,LIMIT,DONE4 AJAMP DONE5 ;|Y(2)-Y(3)|=△Y,转DONE5 DONE4:JC DONE5 ;|Y(2)-Y(3)|< △Y,转DONE5 AJAMP DONE6 DONE5:MOV A,22H ;|Y(2)-Y(3)|≤ △Y,取Y(3) AJAMP DONE3 微机控制技术
6.1.1 程序判断滤波 DONE6:MOV A,21H ;|Y(2)-Y(3)|>△Y,取[Y(3)+Y(2)]/2 ADD A,22H RRC A AJMP DONE3 DONE2:MOV A,21H ; |Y(1)-Y(2)| ≤△Y,取Y(2) DONE3:RET LIMIT EQU 30H
6.1.2 算术平均值滤波 算术平均值滤波是要寻找一个Y(k),使该值与各采样值间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即 由一元函数求极值原理,得 式(7-3) (7-3)式中,(k) —第k次N个采样值的算术平均值; (i) —第i次采样值; N —采样次数。 微机控制技术
算术平均值滤波浮点运算子程序 ORG 8000H FARIFT:MOV R6, #40H ;置初值0 MOV R2, #00H MOV R3, #00H MOV A, COUNT PUSH A MOV R0. #DATA
6.1.2 算术平均值滤波 LOOP:LCALL LOADXI ;R7(阶)R4R5←X(i) CLR 3AH ;执行加法 LCALL FABP ;R6(阶)R2R3 + R7(阶)R4R5 ;→R4(阶)R2R3 MOV A,R4 ;送累加和到R6(阶)R2R3 MOV R6,A DJNZ COUNT,LOOP ;N≠0,继续相加 LCALL FSTR ;N次采样值的累加和送(R1)指向的3个单元 POP A ;恢复N MOV R2,#00H ;送N到R2R3 MOV R3,A MOV A,#MED2 XCH A,R1 MOV R0,A ;累加和送(R0)指向的3个单元中 CLR 3CH LCALL INTF ;将N转换成浮点数 微机控制技术
6.1.2 算术平均值滤波 LCALL FDIV ;计算N次采样值累加和的平均值 MOV A,R0 MOV R1,A LCALL FSTR ;存放平均值 RET LOADXI:MOV 36H,R6 ;保护中间结果 MOV 37H,R2 MOV 38H,R3 MOV A,@R0 MOV R3,A INC R0 MOV A,@R0 MOV R2,A INC R0 MOV R1,#MED1 CLR 3AH
6.1.2 算术平均值滤波 LCALL INTF ;转换成3字节浮点数 MOV A,@R1 ;把3字节浮点数送到R7(阶)R4R5 MOV R7,A INC R1 MOV A,@R1 MOV R4,A INC R1 MOV A,@R1 MOV R5,A DEC R1 DEC R1 MOV R6,36H ;恢复中间结果 MOV R2,37H MOV R3,38H RET
6.1.2 算术平均值滤波 DATA EQU 20H MED1 EQU 30H COUNT EQU 33H MED2 EQU 36H
6.1.2 算术平均值滤波 说明: • 算术平均滤波主要用于对周期脉动的采样值进行 平滑加工(如压力、流量等) • 对脉冲性干扰的平滑作用尚不理想。 • 随着 N值的增大,平滑度将提高,灵敏度降低。 • 经验数据:流量参数滤波时,N取12次, 压力取4次, 如无噪声干扰,温度可不取平均值。 微机控制技术
6.1.3 加权平均值滤波 • 算术平均滤波法滤波结果中取每次采样值的1/N。 • 有时为提高滤波效果,将各采样值取不同的比例,求其和作为滤波结果,称为加权平均法。 一个 n 项加权平均式为 式中C0、Cl、…、Cn-l均为常数项,应满足下列关系: (7-5) 式中 C0、Cl、C2、…、Cn-l 为各次采样值的系数。 (7-5) 微机控制技术
6.1.4 滑动平均值滤波 • 算术平均值滤波,加权平均值滤波,适合于有脉动式干扰的场合。 • 采用滑动平均值滤波法,可加快平均滤波的速度。 作法:在RAM中建立一个数据缓冲区, 依顺序存放N次采样数据,每采进一个新数据 就将最早采集的那个数据丢掉,而后求包括新 数据在内的N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或加权平均 值。 这样,每一次采样,就可计算出一个新的平均值。 微机控制技术
6.1.4 滑动平均值滤波 滑动平均值滤波程序有两种: 一种是滑动算术平均值滤波, 一种是滑动加权平均值滤波。 微机控制技术
6.1.5 RC低通数字滤波 • 前面讲的几种滤波方法基本上属于静态滤波, 适用于变化过程比较快的参数,如压力、流量等。 • 仿照模拟系统RC低通滤波器的方法,用数字形式 实现低通滤波,可以提高滤波效果。 如图7-3所示。 微机控制技术
6.1.5 RC低通数字滤波 图7-3 RC低通滤波器 微机控制技术
6.1.5 RC低通数字滤波 由图7-3,写出模拟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即 (7-6) 其中, 为 RC滤波器的时间常数,=RC。 由公式(7-6)可以看出,RC低通滤波器实际上是一个一阶滞后滤波系统。 将式(7-6)离散后,可得 (7-7) 式中,X(k)——第k次采样值; Y(k-1)——第k-1次滤波结果输出值; 微机控制技术
Y(k)——第k次滤波结果输出值; ——滤波平滑系数, T——采样周期。 对于一个确定的采样系统而言,T为已知量,所以由 ,可得 (7-8) 当 << 1时,ln(1-)-1= ,则式(7-8)可简化为 (7-9) ∴ 式(6—8)可简化为 6.1.5 RC低通数字滤波 微机控制技术
6.1.5 RC低通数字滤波 从式(7-9)中可清楚地看出,采样周期T和RC滤波器的时间常数 及相应的数字滤波器的滤波平滑系数之间的关系。 式(7-7)即为模拟RC低通滤波器的数字滤波器,可用程序来实现。 微机控制技术
7 .1 .6 复合数字滤波 为进一步提高滤波效果,可以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滤波功能的数字滤波器组合起来,组成复合数字滤波器,或称多级数字滤波器。 [例如] • 算术平均滤波/加权平均滤波只能对周期性的脉动采样值进行平滑加工。 • 中值滤波可以解决随机的脉冲干扰(电网的波动,变送器的临时故障等)。 • 将二者组合起来,形成多功能的复合滤波。 微机控制技术
1、防脉冲干扰的平均值滤波 上述滤波方法的原理可由下式表示: 若 X(1)≤X(2)≤…≤X(N), 3≤ N≤14 (7-10) 2、双重滤波的方法 把采样值经过低通滤波后,再经过一次高通滤波, 这实际上相当于多级 RC 滤波器。 微机控制技术
7 .1 .6 复合数字滤波 对于多级数字滤波,根据式(7-7)可知: 第一级滤 (7-11) 式中,A、B均为与滤波环节的时间常数及采样时间有关的常数。 (7-12) 再进行一次滤波,则 Z(k)=AZ(k-1)+BY(k)(7-12) 式中,Z(k)——数字滤波器的输出值; Z(k-1)——上次数字滤波器的输出值。 微机控制技术
将式(7-11)代入式(7-12)得 (7-13) 将式(6—12)移项,并将k改为k-1,则 Z(k-1)-AZ(k-2)=BY(k-1) (7-14) 将BY(k—1)代入式(7-13),得 (7-13) 式(7-14)即为两级数字滤波公式。据此可设计出一个采用n 级数字滤波的一般原理图。如图7-6所示。 微机控制技术
6.1 .6 复合数字滤波 图7-4 n 级数字滤波的一般形式 微机控制技术
6.1.7 各种数字滤波性能的比较 以上介绍了七种数字滤波方法,读者可根据需要设计出更多的数字滤波程序。每种滤波程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可根据具体的测量参数进行合理的选用。 微机控制技术
6.1.7 各种数字滤波性能的比较 1. 滤波效果 (1)变化比较慢的参数,如温度,用程序判断滤波及 一阶滞后滤波方法。 (2)变化比较快的脉冲参数,如压力、流量等,则可 选择算术平均和加权平均滤波法,特别是加权平 均滤波法更好。 (3)要求比较高的系统,需要用复合滤波法。 (4)在算术平均滤波和加权平均滤波中,其滤波效果 与所选择的采样次数N有关。N越大,则滤波效果 越好,但花费的时间也愈长。 (5)高通及低通滤波程序是比较特殊的滤波程序,使 用时一定要根据其特点选用。 微机控制技术
6.1.7 各种数字滤波性能的比较 2.滤波时间 (1)在考虑滤波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执行时间比较 短的程序,若计算机时间允许,可采用效果更好的复 合滤波程序。 (2)注意,数字滤波在热工和化工过程 DDC系统中并非一定需 要,需根据具体情况,经过分析、实验加以选用。 (3)不适当地应用数字滤波(例如,可能将待控制的波滤掉), 反而会降低控制效果,以至失控,因此必须给予注意。 微机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