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第五章 新媒体产业

第五章 新媒体产业. 新媒体产业. 第一节 传媒产业 第二节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第一节 传媒产业. 1.1 西方的传媒产业 1.2 中国的传媒产业. 一 传媒产业. 1.1 西方的传媒产业 1. 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市场经济的趋势之一 。 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活动和商品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显著提高,还体现在文化事业中商品意识和经济效益原则的作用日益增强。. 一 传媒产业. 2. 文化产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蓬勃发展,成为 20 世纪文化的基本形态。 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运作方式、特别是当代高新技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新媒体产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新媒体产业

  2. 新媒体产业 第一节 传媒产业 第二节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3. 第一节 传媒产业 1.1西方的传媒产业 1.2 中国的传媒产业

  4. 一 传媒产业 1.1西方的传媒产业 1.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市场经济的趋势之一 。 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活动和商品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显著提高,还体现在文化事业中商品意识和经济效益原则的作用日益增强。

  5. 一 传媒产业 2.文化产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蓬勃发展,成为20世纪文化的基本形态。 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运作方式、特别是当代高新技 术融入文化生产过程所带来的相应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 式变革的必然结果,是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 业,包括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商业体育比 赛、文化旅游、广告、集邮、收藏、信息传输、咨询服 务、装饰设计、工艺美术制作,等等。

  6. 巨无霸也戴上了伊斯兰头巾: 意喻强势的美国文化要同化 伊斯兰文化

  7. 美国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科技手段、市场机制三者完美结合美国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科技手段、市场机制三者完美结合

  8. 哈韩族

  9. 哈日族写真

  10. 一 传媒产业 3.传媒业是文化产业的高端产业。 4.西方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 (1)传媒业作为一种产业发展的标志是廉价报刊出现; (2)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19世纪末出现报业集团; (3)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先后出现了广播和电视,西方大部分国家一开始建立的是广播公营体制,而美国一开始就实行民营体制,广播电视业作为产业在美国迅速发展。从1950年代起,广播电视民营化的呼声越来越高,1953年和1961年英国分别开放电视和广播,允许民营,西方其他国家也陆续开放民营广播电视。

  11. 一 传媒产业 (4)大约从1960年代起,传媒产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混合传媒集团,报业集团大多拥有了一定的广播电视产业,广电集团也拥有不少纸质传媒,综合性的传媒集团成为传媒产业的主要存在形式。 (5)1996年,美国修订电信法,新闻传媒产业掀起了与其他相关产业大合并的浪潮。迪斯尼娱乐公司兼并美国广播公司,将娱乐业、电影制作业与广播电视业融为一个新的集团,该集团成为美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媒介集团,年收入接近200亿美元。欧洲同样出现其他产业与新闻传播业并购浪潮。

  12. 一 传媒产业 (6)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超过其他产业。2000年预测报告称,全球娱乐与传媒在今后五年内,将以每年7.2%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达到1.2万亿美元。1998年美国电影、电视、录音带、音乐出版总收入第一次超过农业和飞机制造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奠定文化立国方略,如今娱乐业超过汽车工业年产值。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2004年文化产业在世界市场中占到5%。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自198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也逐渐得到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发展。

  13. 一 传媒产业 1.2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历程 1.文化产业在中国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传统,至少在 “十里洋场”的上海,20世纪30年代已有产业化规模的新闻出版、电影和娱乐文化。

  14. 一 传媒产业 2.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有学者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以前的起步阶段,它以文化的流通 领域的发展和规范之外的娱乐业的兴起为标志; 第二阶段:1985—1992年,这一时期产业化的浪潮扩 展到了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还出现了各种形态的文 化企业,广告公司大量出现;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文化产业化的声浪从多种所有 制企业进一步扩展到国有大型骨干文化单位,并且这些文 化单位实行了初步的体制改革,与政治、政府的关系有所 松动。

  15. 一 传媒产业 3.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的事情。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 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写入中央文件 2003年中央确定了9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市和35个 试点单位。

  16. 《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17. 一 传媒产业 4.我国的文化产业相对落后。 一是文化市场总体规模太小,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性支出 中的比例不足20%,发达国家是30%。 二是文化产业比较弱小。 2003年占GDP的3.1%。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18%至25%, 央视2000年广告营业收入约50亿元人民币,美国在线一年的收入 是400亿美元。 1999年中国电视出口营业额1000万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电影 《泰坦尼克号》发行收入1/200,《坦泰尼克号》在中国拿走3.2 亿,当年中国票房总收入14.4亿。韩国40多家游戏企业打入中 国,占2000年中国10亿人民币游戏市场75%的份额。

  18. 一 传媒产业 5.目前,新闻传媒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的浪潮已席卷全国。

  19. 第二节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 2.1 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 2.2 新媒体主流地位逐渐确立 2.3 新媒体的发展前景

  20. 二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 2.1 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 1.目前,中国上网人数和手机拥有量世界第一。 2008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首次超过了 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2.新媒体已经成为今天众多产业关注和投资的热点。 中国在香港和境外上市的新媒体企业已经达到16家 。 2006年风险投资资金还在不断的流入新媒体产业,如PPLive 2006年又获得了SBCVC(软件银行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和 BlueRun创投基金共千万美元的投资。同时,新媒体的收购 价格再创新高,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一大视频网 站Youtube。

  21. 二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 3. 2006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市场总值达到1140亿元,占中国传媒产业总值的近三分之一。 新媒体的两大组成板块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均实现较 快增长。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元,包括手机电视、 手机广播、手机短信、手机游戏、移动电视等,同比增长 41.3%;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元,包括网络游戏、网 络广告、网络视频、博客、各种下载业务等,其中网络游 戏和网络广告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62.0%和 48.2%。

  22. 2008年中国新媒体产业细分市场结构

  23. 二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 2.2 新媒体主流地位逐渐确立 1.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而 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获得了主流的社会地位。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主席通过人民网,实现中国 最高领导人首次同网民在线交流。2009年2月,温家宝总 理在中国政府网同网友在线交流。近年来,各级政府官 员也以不同的方式纷纷“触网”,上网直接倾听民意,与网 民交流。

  24. 二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摄影:人民网记者李舸)

  25. 二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 2. 2008年发生的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等重大公共事件中,为新媒体的主流化提供了机遇 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的网络新闻使用率高 81.5%,成为我国互联网的第二大应用。据不完全统计, 北京奥运会期间,仅新浪、搜狐、网易、中华和千龙五家 网站推出的新闻报道就突破30万篇、图片十万余张、视频 3万余段,专题的点击量高达93.43亿页次,日均点击量达 5.84亿页次。

  26. 二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 奥运会期间新浪、等多家门户网站开通了奥运专栏报道奥运情况

  27. 二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 3.普通网民政治博客影响起步,开拓了个性化的政治表达平台。 10年前美国人德拉吉在自己的博客网站上第一个报道了 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绯闻,其博客被认为是最早的成功政治 博客;10年后中国也出现了政治博客影响政治的标志事件 2008年9月14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在自己 的博客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指出山西娄烦事故中存在的 问题。2008年9月17日,高层领导在“有博客刊登举报信反 映8月1日山西娄烦县山体滑坡事故瞒报死亡人数”上作出重 要批示,案情开始出现转机并最终得以查明。

  28. 二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 2.3 新媒体的发展前景 1.对传统媒体冲击加强,融合替代趋势加速。 2.营销价值凸显,营销属性加强。 3.产业投资价值看好,合作、收购力度加强 4.产业创新速度加快,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不断涌现。 5.数字阅读热度持续攀升,移动新媒体初露端倪。

  29. 第三节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3.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商业模式的差异 3.2 建立在长尾理论与微内容生产上的新媒 体经济模式 3.3 新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

  30. 三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3.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商业模式的差异 1.商业模式就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赢利能力的 模式,是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成过程、产出方式和管理 控制的系统构架和方法。 商业模式有时也被称为赢利模式。能够持续赢利的模 式具备整体性、结构性的特点,各类企业、各类行业运营 环境不同、组织架构不同,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也会有很 大差异,但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有高度的关联性。商业模式 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变动的市场环境中需要作出适应性的 变化,进行持续的创新,使一种商业模式有持续的盈利模 式 。

  31. 三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2.商业模式的思想是在美国的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等几位学者合著的《发现利润区》(Profit zone)中被系统提出的。在《发现利润区》一书中,作者总计列出了22种赢 利模式。 3.企业赢利模式设计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层面。 (一)以“关系”(关注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盈利模式设计; (二)以“竞争”(与对手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赢利模式设计; (三)以“客户”(顾客需求发现和满足)为中心的赢利模式设计。

  32. 三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4.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可以抽象为规模经济和“二次售卖”模式。 其所依附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媒体的市场地位来自于其重要的媒介角色,作为 主要的内容信息加工和制作者,可以把内容售卖给读者, 又把读者的注意力售卖给广告商; 二、是按照规模经济的理论,发行量越大收视收听率越 高,受众数量越大,传统媒体的赢利能力越强;三是传统 媒体的核心产品,面向的是被假设为具有共同偏好的大众 而生产、由媒介机构单向传播的共同产品。

  33. 三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5.新技术所衍生的新媒介形态和新产业形态对这些产 生了冲击甚至是颠覆。 第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动摇了传统媒体作为主要的内容信息提供商的地位。 第二,传统媒体的受众正向新媒介分流,尤其是年轻读者大量流失。 第三,传统媒体为获取读者,纷纷采取扩版、分叠,开通新频道等措施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由此增加的生产成本摊薄了利润; 第四,传统媒体往往独立封闭运营,造成了媒介资源的分散化、媒介价值的碎片化、媒介利益的分割化、媒介品牌的孤立化。

  34. 三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6.在中国,传统媒体市场其实是政府限业的垄断市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是在垄断的前提下内部寡头之间形成竞争的一种产业形态。 这样的市场环境产生的商业模式,更有其特有的劣势: 1、从体制上看,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 场竞争主体。大多数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事业单位,不是企业 法人,没有建立治理结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是事业单位或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2、从经营方式上看,许多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经营方式粗 放,集约化程度不高。目前报业基本上是单一的报纸,各家报社 对应于行政区划,地域分割,条块分割,经营模式基本上依赖广 告而发行亏损,报纸数量多规模小,同质化严重,许多报纸高投 入低产出,人均利润低。 3、从终端服务来看,传统媒体难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35. 三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7.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自身的优势。 在体制上,许多新媒体,比如商业网站尤其是门户商业网 站,是完全的市场主体,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以国际惯例 为准则的企业化运作。 在经营方式上,新媒体对于广告的依赖就比较低。以搜狐和 新浪这两大门户网站为例,2002-2005年间,二者广告收入占总 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6.3%和50.1%。 在内容上,大量依靠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民的创作,采编成 本低。 在终端服务上,网络传播时代使传播的异质性得到了真正的 实现。

  36. 三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3.2 建立在长尾理论与微 内容生产上的新媒体经济模式 1.长尾理论与微内容 在网络媒体上,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 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 相匹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互联网以及与其相关的无 穷选择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谁能利用这一点,明天的市 场就属于谁。这就是获得美国《商业周刊》“2005年最佳 思维”和《GQ》杂志“2006年最重要的创见”的被互联网人士 奉为“圣经”的长尾理论。

  37. 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 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 拥有20%的社会财富。 企业80%的销售额来自于20%的商品; 80%的销售收入由20%的重要客户创造。

  38. 主体和长尾巴对总量之间的关系 被认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 但是长尾之父克里斯·安德森自己也承认,你能在长尾中赚到钱吗? 这取决于你是谁。如果你是一位aggregator,那么,当然可以。 但是如果你是长尾上大多数的小生产者,想要得到直接的收益 还是比较难的

  39. 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40. Google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广告商,它没有大客户的概念,Google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广告商,它没有大客户的概念, 收入完全来自被其他广告商忽略的中小企业。 中国的Google——百度公司也无意踩中了网络广告市场的“长尾”, 其利润大多来自中国的中小企业, 2007年第二季度,百度总收入为4.013亿元人民币 (约5270万美元),百度共有12.8万名激活的在线营销的 中小企业。

  41. 亚马逊(Amazon)有超过一半的销售量都来自于在它排行榜上亚马逊(Amazon)有超过一半的销售量都来自于在它排行榜上 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 美国最大的在线DVD影碟租赁商Netflix公司有1/5的出租量来自 于其排行榜3000以外的内容; 而在线音乐零售商Rhapsody排行榜1万名以外的曲目下载数量 甚至超过了在排行榜前1万名的曲目

  42. 三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20%的非热门产品为什么能产生80%的利润呢?这主要 源于非热门产品生产和营销成本的飞速降低,这种降低来 源于三种力量: 第一、个人电脑的普及使生产工具普及,廉价的生产得以 实现。 第二、互联网使传播工具普及,消费和营销成本显著降 。 第三、Google等搜索引擎把低成本的产品和少量但可能无 限的需求迅速连接起来,推动需求曲线向尾部移 动。

  43. 三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这些非热门产品与以往的热门产品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如果说热门产品主要是宏内容(macrocontent)的话, 那么这些非热门产品就是微内容(microcontent)。传统媒 体的宏内容是由专业人员在专业机构中制作的,并经由专 门渠道发布的信息产品,由于成本较高、资源有限(如版 面、时段等),其传播必然遵从规模经济的传播模式—— —以尽可能少的内容服务于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这是典型 的大众传播模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