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52 Views
創造台灣的精緻文化. 入 古 、 創 新:世界村民 李清澤. 會ABC就會曉講 漢 音河洛話:兼論發揚漢唐文化之方. 我是誰? 你是誰?. 我是個很複雜的個体。 遺傳: 台灣人= 漢+閩+平埔 。 語言: 台語= 河洛+閩南語 + 羅馬白話字+外來語 (荷、曰、韓…….) + 國 語 +美國話 (許極燉,1988)。 文字: 漢字+外來字+火星字 。. 總是,
E N D
創造台灣的精緻文化 入古、創新:世界村民 李清澤
會ABC就會曉講漢音河洛話:兼論發揚漢唐文化之方會ABC就會曉講漢音河洛話:兼論發揚漢唐文化之方
我是誰? 你是誰?
我是個很複雜的個体。 • 遺傳: 台灣人=漢+閩+平埔。 • 語言: 台語=河洛+閩南語+羅馬白話字+外來語(荷、曰、韓…….)+國語+美國話(許極燉,1988)。 • 文字: 漢字+外來字+火星字。
總是, • 這個複雜的個體,無遺傳上內婚退化(inbreeding depression)的缺點,卻有混交的優勢(hybrid vigor),同時也無文化上的卦閉性,反轉有文化上的開放性佮創造性。 • 此點在台灣人的國際發明獎,優秀的成績為明証之一。
以上的話題是要給咱思考咱自己在世界村的定位,同時也幫助咱孝慮咱的文化特質對世界可能的貢獻。以上的話題是要給咱思考咱自己在世界村的定位,同時也幫助咱孝慮咱的文化特質對世界可能的貢獻。
為何學漢音河洛話 • 母語的傳承:文化內涵的保存與發揚—語言失傳則文化斷層。例如「抑着」(鬱着)或「抑卒」(鬱卒)((憂鬱症,「鬱卒到欲死」就有可能自殺))為病症,有療法。在北京話沒此種字眼,自然就沒此種病症,就毋曉治療。 • 恢復漢唐文化:河洛話為漢音、漢語,漢唐之詩,用河洛話讀誦詠,其聲美,其調佳,其韻順,古詩之優美才能完全展現。 • 瞭解國語或北京話的局限性,以及用他來詠讀古詩、詞,漢唐詩可能犯的誤解。例如漢唐詩的聲調、平仄、押韻等問題,如「春曉」等。 • 增加溝通工具:欣賞其他文化之美。
漢唐文化的保存者? 唐宋文化誰保存:曰本為極佳的保存及保護者。 漢朝文化是是誰保存??? 韓國嗎?
答案 • 是河洛人,台灣人! • 中南部的漢人村庄:有公地,公厝,公廟,神明田,村廟,祭祀圈,武館,曲館,(漢學館),是祭祀共同體,是命運共同體,也是一個意志單位。 • 台灣漢人村庄有族譜,祭祀公業,公廰,家廟,宗祠等豊富文化內涵資料(林美容、荘英章)。 • 這些民間組織與文化內涵是漢文化歷久不衰的主因,不應該隨意破壞。
漢音河洛話的特性 • 因為河洛話聲調比較複雜,所以介紹其沿變,其實用ABC 英語拼音及發音來學,是真簡單。 • 漢字有八聲,平上入去四聲,平聲有上(陰)下(陽)兩聲,共八聲,二六聲不分,故併成一般熟悉的 七聲。(理論上平聲有高中低三聲,共可有十二聲)。 • 個別漢字用極為聰明的字母切韻、等韻切音方法發音及發聲。如「東」字,唐韻以「德紅切」,德為dek陰入聲調,屬陰平;紅為hong,屬陽平聲調屬平聲,故東=d+ong=dong,以陰平發,為dong(王華南,2004)。 • 傳統上有十四到十六聲母,卅十四個韻母(吳金澤,2005)。
漢音聲調的演變 • 漢音七聲。 • 北京話五音、四音。 • 羅馬白話字七聲。 • 通用拼音以五聲為主,兩入聲(尾韻為h,k,p,t)以自然發音法代之,不特別強調,類似英語之發音法。沿變歷史可於維基百科網站查到。
易教易學的教學法 • 以英語ABC拼音法取代切韻切音法。 • 見字母圖(見講義)。 • 以英語音樂聲調教河洛話聲調,以手勢取代強記(見講義)。
河洛話的聲調教學法 • 河洛話例句。 • 通用拼音之五聲以英語音樂聲調練習: 河洛話: 美 麗 大 教 堂 Bhi le duaguadng 高平 低平 低降 高降 低緩上昇
河洛話的入聲教學法 • 河洛話例句。 入聲(h,k,p,t)練習: 入 去 美 麗 大 教 堂 rip kibhi le duagaudng (李清澤) 重覆練至熟悉為止。
入聲練習 • H—八, bheh。 接,zih。 • K—六, lak。 落,lak。 • P—入來,riplai。 十,zap。 • T—曰,rit。 質,zit。
英語: • 英語中嘛有同款的五音! • Beau-ti-ful-church? 以手勢比聲調高低
二入聲是如英語,是 h,k,p,t。 • 得—dih。 六—lak。 十—zap。 日—rit。 • 落—lak。 • 共七音 漢音全。
唸誦學河洛話 學河洛 若唱歌 在古詩 重聲調。 在唐詩 愛押韻 講平仄 格律厳。 聲調美 押韻雅 就順耳 閣好學。
唸古早詩 • 古早詩 講靈性 重音調 真好聼。 • 生相捐 死相憐 生死關 看真透。 • 南山有烏 北山張羅 烏自高飛 羅當奈何。 •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 將奈公何。
三字經 是講道 聲調好 真快記。 • samrigingsi gang dorsiadiauhorzinkuaigi •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rinzi co sin bun sian sin siog gin sip sionguan •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以道 貴以專。 Go but gau sin naiciangauidorguiizuan
唱現代歌 • 望春風 真押韻 唱起來 感動人 獨夜無伴守墱下 春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遇著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人的子弟 想要問他驚歹勢 心內彈琵琶。
天頂的神啊 請你保庇 這塊土地 風調雨順 • 天頂的神啊 請你保庇 這塊土地 五穀豊收 • 天頂的神啊 請你保庇 這塊土地 國泰民安 • 神啊 神啊 神啊 • 請你保庇 平平安安 引水入田 • 神啊 神啊 神啊 • 請你保庇 歡歡喜喜 引水入田 • 謝天 謝地 謝祖先。 (鄭智仁醫師)
三字經學古話 • 河 洛 話 古 早 話 真 好 聴 閣 好 學 Horlorue go zauezinhortiagorhhororh • 古 漢 調 有 七 音 用 切 韻 真 壞 記 • Go handiau u citimingcet un zinpaigi • 現 代 式 用 拼 音 若 音 樂 未 壞 學 Hen dai sit ing ping imnaimghakbehpaiorh
A B C 咱 攏 會 淡 薄 改 就 會 曉 Ab c lanlong ue dam borhgaiziuuehiau • 用 手 勢 比 五 音 二 入 聲 用 英 式 Ingciu se bi ghoimnng rip siainging sit • 七 音 全 佮 英 語 真 親 像 就 輪 轉。 citimzuangap ingghuzincinciuziulindng
送愛學台灣話青年人的詩 • I love to speak Taiwanese 我愛講台灣話 李清澤作 • Ghuasi Dai-uanghin-a, I am a Taiwanese kid, 我是台灣囝仔, • Ai orh Dai-uanue, Love to learn Taiwanese, 我愛學台灣話, • M-gorh , Though, 毋擱, • Ma Ma gong, ghuatiabhor, When Mom talks, I don’t 媽媽講我聽無, • understand, • Ghua gong Ma Ma tiabhor, When I talk, She doesn’t 我講媽媽聽無, • understand • Zongsi, Yet, 總是, • Tia” kilaizinhortia 。 It sounds great! 聽起來真好聽。
Ghuasi Dai-uanghin-a, I am a Taiwanese kid, 我是台灣囝仔, • Ai gong Dai-uanue, I love to speak Taiwanese, 愛講台灣話, • M-gorh, Though, 毋擱, • Mangmang gong ziutia u, Speak slowly, you can 慢慢講就聽有 • understand • Ka gin guongziugazi, Speak quickly, 卡緊講就咬舌, • bit my tongue, • Zongsi, Yet, 總是, • Ghua ma zinai I love to speak Taiwanese! • gong Dai-uanue 我嘛真愛講台灣話!
Ghuasi Dai-uanghin-a, I am a Taiwanese kid, 我是台灣囝仔, • Ai gong Dai-uanue, Love to speak Taiwanese, 愛講台灣 話, • Ziiau, Importantly, 只要, • Gong kazue, ziu guan si, Speak more, you get used to it, 講卡多就慣習, • Tia kazue, ziu sung hi, Hear more, it sounds familiar, 聴卡多就順耳, • Ah! Ah! 啊! • Dai-uanuezin sui korhortia, Taiwanese is beautiful and 台灣話真媠擱好聼, • sounds great, • Ghuasi Dai-uanghin-a, I am a Taiwanese kid, 我是台灣囝仔, • Zinai gong Dai-uanue! Really love to speak Taiwanese! 真愛講台灣話。
發揚漢唐文化之方 • 河洛人是漢人之後。 • 河洛話是漢朝話。 • 台灣河洛人是漢朝文化的傳承者一文化傳統的保存,也是: • 漢朝文化發揚者: 1. 村庄文化之轉型,建立新的社區文化來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善用憨子弟精神,及武館、曲館、信仰祭祀圈之功能。 2. 恢復漢學館、漢醫館,設立民間文化傳承制度。 3. 築基於這些文化寶藏,建立適合現代的文化大綱,包含氣的文化觀、醫學、宗教(上帝觀),、文學等等。
漢唐朝文化之創新發明 氣的文化的創新發明: (1) 醫學: 民間傳統醫學的重建與發明:武館的矯骨、接骨,鐵打損傷方劑,青草藥方,推拿按摩。 氣在療法—氣在、心在、人在。氣亡、心亡 、人亡。氣針,氣功療法(Ki-Gannn,李清澤,1999)。抑著、抑卒(通),悶著,閃着等。 古詩: 悲與親友別。氣結不能言。贈予以自愛。道遠會見難。人生無幾時。 顛沛在其間。念子棄我去。新心有所難。結志青雲上。何時復來還。
(2) 書法: 氣道書法(李清澤、黃啟埴2001): 氣透紙背,非力透紙背。 力道書法流程圖—見講義 氣道書法流程圗—見講義
(3) 六藝新解(李清澤):以氣的概念闡明孔子之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結論 河洛話 不可廢 語言廢 文化喪。 復盛世 先復語 言語興 文化旺。 新台灣 新文化 台灣人 世界紅。
周易:古註十三經。 • 東漢:魏伯陽:參同契。 • 劉一明:丹經之王—參同契直指。參同契直指經文,參同契直指箋註,參同契直指三相類。台北:真善美,1974。 • 張仲景:傷寒論--漢醫學。 • 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1996。 •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