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67 Views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四. 主要内容:. 录像(肠道杆菌分离与鉴定 ) 肠道杆菌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 反应 粪便标本分离与鉴定 肥达氏反应. 一、肠道杆菌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 反应 1. 形态 : 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2. 培养(中国兰平板)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 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3. 生化反应: (示) 双糖铁基培养基 尿素培养基 蛋白胨水培养基. 双糖铁基培养基. 固体斜面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成分:
E N D
主要内容: • 录像(肠道杆菌分离与鉴定) • 肠道杆菌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 反应 • 粪便标本分离与鉴定 • 肥达氏反应
一、肠道杆菌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 反应 1. 形态: 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2. 培养(中国兰平板)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 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3. 生化反应: (示) 双糖铁基培养基 尿素培养基 蛋白胨水培养基
双糖铁基培养基 固体斜面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成分: 硫酸亚铁铵 硫代硫酸钠 乳糖 酚红 H2S试验 乳糖发酵试验
成分: 琼脂(0.35%)(动力观察) 蛋白胨水 葡萄糖 酚红 葡萄糖发酵试验
3. 生化反应: (示) 双糖铁基培养基 尿素培养基 蛋白胨水培养基
尿素培养基 ★ 成份:20%尿素水溶液 0.6%酚红溶液 ★ 原理 尿素酶分解尿素产氨气
细菌检查常用的鉴定方法: 镜检( G+球菌) 培养( G+球菌) 生化反应( G-杆菌) 血清学诊断 动物实验 核酸诊断等快速诊断
二、肠道杆菌分离鉴定步骤 1.粪便→中国兰平板 兰色、较大、不透明菌落----- 大肠菌 无色、较小,半透明菌落----- 致病菌 2.生化试验: 双糖铁基、尿素、吲哚 3.血清诊断
三、肥达氏反应 1.原理: 根据凝集反应的原理,用已知的标准菌液(伤寒杆菌菌体及鞭毛抗原,甲型副伤寒 杆菌鞭毛抗原及乙型副伤寒杆菌鞭毛抗原)测定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以协助伤寒,副伤寒病的诊断。
2.抗原:伤寒菌“O”、伤寒菌“H”、 副甲“H”、副乙“H” 3.方法
1:1280 1:1280 1:1280 1:1280 1:2560 1:2560 1:2560 1:40 1:40 1:40 1:40 1:80 1:80 1:80 1:80 1:160 1:160 1:160 1:160 1:320 1:320 1:320 1:320 1:640 1:640 1:640 1:640 O抗原 伤寒H抗原 副甲H抗原 1:2560 副乙H抗原
4.凝集判断(上清液、沉淀) “++++”:强,完全凝集,液体澄清,轻摇大片凝 集块。 “+++”:大部分凝集,液体轻度浑浊,凝集块 小。 “++”:中强,部分凝集,液体半澄清,凝集块 颗粒状。 “+”:弱,少量凝集,液体浑浊。 “-”:不凝集,液体浑浊,和对照相同。
5、凝集效价 • 能出现明显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度 • 例: • 测定某病人O凝集效价结果如下: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 +++ +++ ++ ++ + --
IgG IgM • 6.结果分析 • 正常抗体水平 • O与H抗体在诊断上的意义: H抗体 O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