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42 Views
德化一中校园文化建设 工作总结.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这个集体中,所有成员的共享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和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方式。其内容包括学校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
E N D
德化一中校园文化建设 工作总结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这个集体中,所有成员的共享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和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方式。其内容包括学校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以师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制定和实现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生成和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激发和凝聚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学校办学品位之间的差异,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差异。长期以来,我校的教育管理者均能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使命感,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者、身体力行者。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办学目标。 我校历届领导班子均能在延续前任办学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蓝图。2002年通过“一级达标”验收后,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研究省教育厅验收组的反馈意见,总结过去的办学经验与教训,重新审视学校的发展大计,广泛征求各方建议,制定了《德化一中十年发展规划》、《德化一中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办学规划》以及《德化一中五年规划》,并在《校友通讯》《教育通讯》等刊物上广泛宣传。
学校规划秉承“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优良传统,总结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践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育人宗旨,提出了把我校建设成为“福建一流、国内知名”的具有实验、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优质高级中学的奋斗目标。“规划”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成为我校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目标,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校友,也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行动,学校才一步步地“做大做强”,各项事业才得以持续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文化。 “以人为本”,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就是要重视师生的需要,以教师的工作和成长为本,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1、关注教师: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 教师素养的提升与学校内涵的发展、学生的进步成长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教师进步、成长了,才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成长,学校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关心教师精神上的追求,使教师发现自身的价值,充满信心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帮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
这里,首先是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发展。学校积极创设各种有效机制,完善诸如教育论坛、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报告会、中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说题比赛等活动制度,完善以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研究为主要平台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建立课程改革与教师成长相互促进的机制,完善学习研究制度,开展个人教学反思,主动与同行交流,实行专家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机会让青年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学术会议,并通过结对帮扶、循环教学、压担子等,促使其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发挥潜力,尽快成长;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各级各类先进的评选表彰活动,展示优秀教师风采,让教师们不断自我超越,主动发展。
2、关注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和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做到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团日活动、主题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同时搭建了“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和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等平台,努力实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我校还改变过去过于简单划一的、注重选拔和甄别的评价方式,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结合市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自主评价,建立一种能够发现和利用每个人强项的评价方式,让在一中学习、生活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自信,张扬个性。
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我们逐渐达到了“以人为本”,办“和谐教育”的目的,做到了多方面的协调统一:①互相尊重,充分民主的师生协同;②传统媒体与现代手段的协同;③课内教学与课外研究的协同;④教学一线与后勤保障的协同;⑤教学与管理的协同;⑥教育过程与教育环境的协同。
四、立足校本研究,重建教研文化。 学校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把研究作为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合作与互助,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撰写教育教学个案,体现并生成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
五、以人为本,做好学校校园建设规划。 在学校校园建设规划中,我们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注重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使之既有艺术景观的感觉,又有育人功能的体现。同时,校园建设及环境布置应集绿化、美化、育人为一体,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 1、加大经费投入,科学规划校园整体布局。 我们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突破口,以创建“省级文明学校”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对校园进行了布局调整,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已完全分开,新建了特色鲜明、寓意深远的学校大门和硬化了宽敞美丽的校道;美化绿化了整个校园,使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幽雅。
2、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处处是教育之地” ,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校园内,“为中华这崛起而读书,为学生之发展而耕耘”的大型标语,激励着师生拼搏进取;进入校园,文化名人道上,“行为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奋斗改变人生,拼搏创造辉煌”等警句,耐人寻味,时刻激励着学生的斗志;《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让同学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时刻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润物细无声,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人人参与,构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的班级环境,凸显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教室的墙壁变成了学生学习创造的天地。走进教室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栏目。一扇扇别具特色、富有新意的班门脱颖而出;彰显个性的班风折射出班级特色;室内的环境设计别有新意: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班级之星”带动了全班,坚定了信心,每一颗“星星”都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骄傲的告诉同学和老师:我能行,我最行。而今,班级文化建设又成了我校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展示师生风采,构建楷模文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在文化名人道上开辟专栏展示“教师风采”“学生风采”,对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或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年级优秀学生等,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风采展示;各年级也张贴了各种红榜,及时表扬在年级、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校园。
七、凸显办学特色,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我校切合瓷都实际,进一步凸显以陶瓷艺术和校园文学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精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 1、陶瓷艺术教育特色彰显。进一步完善陶瓷艺术教育内容,积极开发陶瓷艺术教育课程,将瓷雕、陶瓷釉彩、陶瓷对外贸易英语列入选修课;重视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备陶瓷艺术教育专兼职教师,聘请陶瓷工艺大师、著名陶瓷艺人来学校上选修课,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把市陶瓷研究所、县陶瓷博物馆及陶瓷厂家作为学生常年的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陶艺制作实践;开设“陶吧”,举办学生陶瓷艺术作品展览,为学生施展艺术才华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文学之花璨然绽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创办了《学语文》《教与学》等刊物,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1993年,“德化一中野草叶文学社”成立,20年来,本着“为中学生开辟练笔天地,繁荣校园文学,团结和扶持新一代文学爱好者”的办社宗旨,一茬又一茬的野草叶文学社社员,以其非凡的毅力和坚韧的精神,先后出版《野草叶》文学小报及其增刊、特刊80多期,发表各类体裁校园文学作品近300万字,培养了一批文学青年,并与全国200多家民间报社和几十家报刊建立了联系,互相转载优秀作品。而今,“野草叶”杯校园征文比赛已成为全县有一定影响力的校际竞赛,野草叶文学社也逐步成长为全国中学小有名气的校园文学社团。多位文学社成员被“中国青少年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文学社辞条分别被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联合编撰的《中国青少年年卷》和西南师大中国新诗研究所编撰的《全国四百家民间报刊》收录。1994年,国家级校园刊物《语文报》首次以专栏的形式刊登文学社的简介和社员的文章,并把文学社列为1994年中国校园文学社十大先锋社团。2001年获全国中学生写作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3年,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了文学社十周年成果专辑《青青野草叶》。200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我校高中学生优秀作文专辑《飞扬的个性》。此外,还有《绿野》《凤舞飞扬》《芒种》等一批班级小刊物,为学生开展文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天道酬勤。几年来,我们的深刻体会是: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素质,缔造和谐校园,能带动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优异的成绩,创造出一个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优质校园。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一如既往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使这枝精神文明之花越开越红,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