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170 Views
第一章 城市、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 城市、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规划的特征 城市规划和权力. 1 、城市、城市的发展. 城市是 —— ?城市中有什么? 是否喜欢城市,什么样的城市?为什么? 城市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谁在建设城市?谁让城市运转起来?谁能够影响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作用? 未来的城市?. 工业革命改变了城市的功能、交通方式、空间结构,现代城市出现。
E N D
第一章 城市、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 • 城市、城市的发展 • 城市规划、规划的特征 • 城市规划和权力
1、城市、城市的发展 • 城市是——?城市中有什么? • 是否喜欢城市,什么样的城市?为什么? • 城市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 谁在建设城市?谁让城市运转起来?谁能够影响城市的发展? • 城市的作用? • 未来的城市?
工业革命改变了城市的功能、交通方式、空间结构,现代城市出现。工业革命改变了城市的功能、交通方式、空间结构,现代城市出现。 • 工业革命后,美国和西欧崛起了一批大型城市。1900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75%。从1840 ~ 1920,美国城市人口从180万增加到5420万,同期农业人口从1520万增加到5160万。 出于贸易、战争、防卫、宗教等目的,人类创造了城市,产业进步带来了城市的变化。
2、城市的作用 城市是人流、物流和科技信息中心,经济中心。 • 聚集功能——人口、生产、财富和科技的聚集 • 专门化功能——分工 • 综合功能——协作 带来聚集和规模效益。
3、不同学科领域对城市的定义 • 经济学: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城市并非树形。 • 马克思: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乡村则是孤立和分散。 • 地理学:指地处交通方便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F . Ratzel) • 生态学: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系统交互发展的综合产物,是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功能的随机动态和人工生态系统。 • 系统科学:是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 城市最根本的是人的聚集: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征的空间地域系统。
4、城市化 urbanization 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体现在物化的方面:城市人口比例提高; 体现在精神的方面:城市文化被逐步接受。 城市化进程 初期阶段:30% ~ 40%,生产力水平低,发展缓慢 中期阶段:60% ~ 70%,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城市人口转向三产。
二、城市规划的初步认识 • 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多方面的矛盾,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安排好多种建筑、设施,须各方共同考虑,确定未来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 • 城市规划方法和决策不能单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考量其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 • “城市规划和城市整治是有意识的干预,因而也就是实践(即行动)……是实施,即落实、履行、做法、应用、与现实进行对比、踌躇,由此产生的是经验而不是知识。”(弗朗索瓦兹·肖埃) • 城市规划不是一门科学或技术,因此不存在内在的严密性。(让-保罗·拉卡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