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87 Views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秀才买柴. 语音演变. 古今词义. 古今句式. 词汇演变. 语法演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 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 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 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 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 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 教也。”遂烹彘也。. 古今 言殊.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引子. 引子. 思考.
E N D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秀才买柴 语音演变 古今词义 古今句式 词汇演变 语法演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 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 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 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 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 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 教也。”遂烹彘也。 古今 言殊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引子 引子 思考 传说过去有一个酸秀才到街上买柴,见到买柴的农民,秀才喊道:“荷薪者过来!”卖柴的农民听懂了“过来”二字,便走了过来。秀才问:“其价几何?”因为有一个“价”字,农民猜可能问价,便说了价钱。秀才嫌贵,便摇头晃脑地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下农民不知道秀才说了些什么,便挑着担子走了。 秀才买柴 在书上标出古今用法变化大的词。 荷、几何、损、价、焰、薪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演变一 演变二 演变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 秀才买柴 演变一 演变二 演变三 意义没太大变化,但已不能单独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才使用,一般则被另一个词代替。 古今词义 词的某个意义(义项)已经消失。 二 现一般用“担”来代替 二 现一般用“柴”代替 一 现变成双音节词“价钱” 一 现变成双音节词“火焰” 二 现一般用“多少”来代替 二 现一般用“减少”来代替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古今意义相同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人云今人说 人名、地名、八、我、能、国、不、客、从、来、坐、谈、问。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情况 比较 回 回 回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语音的演变 回:huai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情况 1、语音的变化似乎是不易察觉的,但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发现语音的变化。 明确:①古诗不押韵了。 ②古诗“平仄不调”。 ③形声字的读音跟它的声旁并不相同。 语音的变化 2、语音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的? 明确:声母、韵母、声调。 3、三种情况,分别体现了语音哪一部分的变化? 明确:用普通话读古诗,有些已不押韵,说明韵母有了变化;有些“平仄不调”说明声调有了变化;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声旁不相同说明声母有了变化。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词形变化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 如:虎——老虎;姨——阿姨;斧——斧头;兔——兔子;石——石头。 词汇的演变 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粹——纯粹;寒——寒冷。 如: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大腿;冥——昏暗。 注意:不能把文言里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 “今齐地方千里”: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地-土地,方-方圆, 周围。
词形变化 复音词 文言中也有小部分复音词,它们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音节(即字)组成。 一、单纯的复音词: 词汇的演变 1、联绵词:有双声关系的,如:踌躇、慷慨、陆离、玲珑,辗转等;有叠韵关系的,如:彷徨、逡巡、须臾、窈窕、仓皇、披靡等。 2、译音词:如,单于、可汉、葡萄、琵琶等。 3、叠音词:如,奄奄、翩翩、霏霏、区区等。 这类词两个音节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单个音节不表示任何意思,所以不能拆开解释。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词形变化 复音词 文言中也有小部分复音词,它们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音节(即字)组成。 二、合成的复音词: 1、联合式:如,社稷、旌旗、婚姻、殷勤、首领、干戈、倾覆等。 2、偏正式:如,天子、布衣、足下、太息、横行等。 3、附加式:如,阿母、森然、率尔等。 4、偏义复词:这类词是指两个由意义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实际使用时,意义只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 词汇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消长变化 消长变化 替换变化 1、新事物产生:“纳米”、“电脑”、“数码”、“克隆”、“艾滋病”。 2、旧事物消亡:“买办”、“土豪”、“知青”、“人民公社”。 3、词汇系统本身及人们认识观念变化:“行走”(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词汇的演变 1、社会因素:避讳,“世”(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残废”(残疾)。 3、语言表达:“足”(脚),“面”(脸),“目”(眼),“口”(嘴)。 4、避免过多:“保”(保护、保卫等)。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引申变化 引申变化 练习 1、词义扩大:“江”“河”古专指长江 、黄河。如“哭”,古指“悲痛出声”, “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2、词义缩小:宫:古为泛指“房屋”,今为“宫殿”。“丈人”,古指“老人之通称”。 词汇的演变 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牺牲”古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现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现为“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为贬义词。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扩大 引申变化 练习 练习 补充 缩小 转移 贬抑 缩小 贬抑 扩大 褒义 缩小 转移 1、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2、沛公居山东时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5、古之学者必有师 6、先帝不以臣卑鄙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8、天下云集响应 9、丈夫亦爱怜其子乎 10、暮去朝来颜色故 词汇的演变 5、词义弱化:“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6、词义强化:“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语序的变化 倒装句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句式的变化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句式的变化 判断句: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句式的变化 疑问句式: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否定句式 :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 固定格式:约定俗成,按表达语气分为四种 1、陈述语气: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2、疑问语气: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3、感叹语气: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4、反问语气: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句式的变化 练习 一、翻译下列各句中划线的部分。 1.何有于我哉?( ) 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3.王曰:“何为者也?” ( ) 4.微斯人,吾谁与归?( ) 有什么 愁什么 语法的演变 干什么 我能和谁一道呢 二、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语序。 1.赵急,请救于齐。 2.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3.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句式的变化 练习 三、综合练习: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6.相与枕藉乎舟中 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0.近岸,卷石底以出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词类的变化 词类活用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词类活用 练习 1.朝济而夕设版焉。 2.追亡逐北。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囊、老聃。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练习 一、下面几个句子里都有词类活用现象,请找出来并具体说明是哪一种活用。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②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 ④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柳宗元《封建论》) ⑤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语法的演变 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作动词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练习 二、古人的称谓体系很复杂,一般总是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和长辈用敬称,对平辈和晚辈可以相对随意些。请看看下面这些称谓,说明它们分别用于什么人。 ①仆,不才,不佞; ②小子,竖子; ③孤,孤家,寡人; ④子,夫子,先生; ⑤公,君,足下,丈,大人。 语法的演变 一般人自称 称晚辈 王侯自称 称师辈 称朋友、尊长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练习 三、下面句子和成语里的加点字,读音都比较特别,请标出它们的读音。 ①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突厥传上》) ②天姥连天向天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商鞅《商君书·农战》) ④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⑤彗星见于东方。(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⑥羽扇纶巾。(苏斌《念奴娇·赤壁怀古》) ⑦万乘之国 ⑧否极泰来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四、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同上) ③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陈寿《三国志·魏书卷十九》) 练习 “其” 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李将军之谓”是用“之”提宾的倒装句,即“谓李将军”。“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语法的演变 “及、尽”两词意为“到……时”、“竭尽”。“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他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西”是方位名词作状语,“伐”是“夸耀”。“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练习 四、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④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刘向《说苑·政理》) ⑤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范晔《后汉书·循吏列传》) “使”要理解为“假使”,并且要知道“安”引导一个反问句:“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语法的演变 “就”是“到”的意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人们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