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秀才买柴. 语音演变. 古今词义. 古今句式. 词汇演变. 语法演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 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 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 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 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 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 教也。”遂烹彘也。. 古今 言殊.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引子. 引子. 思考.

melvy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2. 秀才买柴 语音演变 古今词义 古今句式 词汇演变 语法演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 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 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 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 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 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 教也。”遂烹彘也。 古今 言殊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 引子 引子 思考 传说过去有一个酸秀才到街上买柴,见到买柴的农民,秀才喊道:“荷薪者过来!”卖柴的农民听懂了“过来”二字,便走了过来。秀才问:“其价几何?”因为有一个“价”字,农民猜可能问价,便说了价钱。秀才嫌贵,便摇头晃脑地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下农民不知道秀才说了些什么,便挑着担子走了。 秀才买柴 在书上标出古今用法变化大的词。 荷、几何、损、价、焰、薪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4. 演变一 演变二 演变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 秀才买柴 演变一 演变二 演变三 意义没太大变化,但已不能单独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才使用,一般则被另一个词代替。 古今词义 词的某个意义(义项)已经消失。 二 现一般用“担”来代替 二 现一般用“柴”代替 一 现变成双音节词“价钱” 一 现变成双音节词“火焰” 二 现一般用“多少”来代替 二 现一般用“减少”来代替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5.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古今意义相同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人云今人说 人名、地名、八、我、能、国、不、客、从、来、坐、谈、问。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6. 情况 比较 回 回 回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语音的演变 回:huai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7. 情况 1、语音的变化似乎是不易察觉的,但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发现语音的变化。 明确:①古诗不押韵了。 ②古诗“平仄不调”。 ③形声字的读音跟它的声旁并不相同。 语音的变化 2、语音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的? 明确:声母、韵母、声调。 3、三种情况,分别体现了语音哪一部分的变化? 明确:用普通话读古诗,有些已不押韵,说明韵母有了变化;有些“平仄不调”说明声调有了变化;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声旁不相同说明声母有了变化。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8. 词形变化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 如:虎——老虎;姨——阿姨;斧——斧头;兔——兔子;石——石头。 词汇的演变 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粹——纯粹;寒——寒冷。 如: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大腿;冥——昏暗。 注意:不能把文言里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 “今齐地方千里”: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地-土地,方-方圆, 周围。

  9. 词形变化 复音词 文言中也有小部分复音词,它们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音节(即字)组成。 一、单纯的复音词: 词汇的演变 1、联绵词:有双声关系的,如:踌躇、慷慨、陆离、玲珑,辗转等;有叠韵关系的,如:彷徨、逡巡、须臾、窈窕、仓皇、披靡等。 2、译音词:如,单于、可汉、葡萄、琵琶等。 3、叠音词:如,奄奄、翩翩、霏霏、区区等。 这类词两个音节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单个音节不表示任何意思,所以不能拆开解释。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0. 词形变化 复音词 文言中也有小部分复音词,它们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音节(即字)组成。 二、合成的复音词: 1、联合式:如,社稷、旌旗、婚姻、殷勤、首领、干戈、倾覆等。 2、偏正式:如,天子、布衣、足下、太息、横行等。 3、附加式:如,阿母、森然、率尔等。 4、偏义复词:这类词是指两个由意义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实际使用时,意义只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 词汇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1. 消长变化 消长变化 替换变化 1、新事物产生:“纳米”、“电脑”、“数码”、“克隆”、“艾滋病”。 2、旧事物消亡:“买办”、“土豪”、“知青”、“人民公社”。 3、词汇系统本身及人们认识观念变化:“行走”(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词汇的演变 1、社会因素:避讳,“世”(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残废”(残疾)。 3、语言表达:“足”(脚),“面”(脸),“目”(眼),“口”(嘴)。 4、避免过多:“保”(保护、保卫等)。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2. 引申变化 引申变化 练习 1、词义扩大:“江”“河”古专指长江 、黄河。如“哭”,古指“悲痛出声”, “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2、词义缩小:宫:古为泛指“房屋”,今为“宫殿”。“丈人”,古指“老人之通称”。 词汇的演变 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牺牲”古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现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现为“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为贬义词。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3. 扩大 引申变化 练习 练习 补充 缩小 转移 贬抑 缩小 贬抑 扩大 褒义 缩小 转移 1、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2、沛公居山东时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5、古之学者必有师 6、先帝不以臣卑鄙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8、天下云集响应 9、丈夫亦爱怜其子乎 10、暮去朝来颜色故 词汇的演变 5、词义弱化:“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6、词义强化:“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4. 语序的变化 倒装句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5. 句式的变化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6. 句式的变化 判断句: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7. 句式的变化 疑问句式: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否定句式 :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 固定格式:约定俗成,按表达语气分为四种 1、陈述语气: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2、疑问语气: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3、感叹语气: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4、反问语气: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8. 句式的变化 练习 一、翻译下列各句中划线的部分。 1.何有于我哉?( ) 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3.王曰:“何为者也?” ( ) 4.微斯人,吾谁与归?( ) 有什么 愁什么 语法的演变 干什么 我能和谁一道呢 二、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语序。 1.赵急,请救于齐。 2.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3.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9. 句式的变化 练习 三、综合练习: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6.相与枕藉乎舟中 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0.近岸,卷石底以出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20. 词类的变化 词类活用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21. 词类活用 练习 1.朝济而夕设版焉。 2.追亡逐北。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囊、老聃。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22. 练习 一、下面几个句子里都有词类活用现象,请找出来并具体说明是哪一种活用。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②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 ④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柳宗元《封建论》) ⑤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语法的演变 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作动词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23. 练习 二、古人的称谓体系很复杂,一般总是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和长辈用敬称,对平辈和晚辈可以相对随意些。请看看下面这些称谓,说明它们分别用于什么人。 ①仆,不才,不佞; ②小子,竖子; ③孤,孤家,寡人; ④子,夫子,先生; ⑤公,君,足下,丈,大人。 语法的演变 一般人自称 称晚辈 王侯自称 称师辈 称朋友、尊长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24. 练习 三、下面句子和成语里的加点字,读音都比较特别,请标出它们的读音。 ①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突厥传上》) ②天姥连天向天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商鞅《商君书·农战》) ④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⑤彗星见于东方。(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⑥羽扇纶巾。(苏斌《念奴娇·赤壁怀古》) ⑦万乘之国 ⑧否极泰来 语法的演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25. 四、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同上) ③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陈寿《三国志·魏书卷十九》) 练习 “其” 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李将军之谓”是用“之”提宾的倒装句,即“谓李将军”。“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语法的演变 “及、尽”两词意为“到……时”、“竭尽”。“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他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西”是方位名词作状语,“伐”是“夸耀”。“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26. 练习 四、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④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刘向《说苑·政理》) ⑤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范晔《后汉书·循吏列传》) “使”要理解为“假使”,并且要知道“安”引导一个反问句:“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语法的演变 “就”是“到”的意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人们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