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维持正常呼吸节律(呼吸肌无节律性); 呼吸频率和深度的改变; 使呼吸配合某些活动(说话、吞咽、唱歌、有意识的深呼吸.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Respiratory centers 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群; 存在与皮层和脑干的不同节段。. 脑干不同平面横切后呼吸 的变化. 迷走神经完整.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 d. PBKF. 变慢加深. 脑桥上部. c. 脑桥下部. 长吸. 加深. b. 延髓. 喘式呼吸. 变慢. a. 脊髓. 节律消失.

menef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维持正常呼吸节律(呼吸肌无节律性);呼吸频率和深度的改变;使呼吸配合某些活动(说话、吞咽、唱歌、有意识的深呼吸

  2.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形成 (一)呼吸中枢 Respiratory centers 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群; 存在与皮层和脑干的不同节段。

  3. 脑干不同平面横切后呼吸 的变化 迷走神经完整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 d PBKF 变慢加深 脑桥上部 c 脑桥下部 长吸 加深 b 延髓 喘式呼吸 变慢 a 脊髓 节律消失

  4. 以上实验说明: 1 脊髓:不能产生节律性呼吸 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颈3-5(膈N)和胸段(肋间N)脊髓前角 地位:中继站和初级中枢 2 延髓: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 吸气中枢:腹侧,吸气神经元群,吸气加强,呼气减弱; • 呼气中枢:背侧,呼气神经元群,呼气加强,吸气减弱。 • 吸气和呼气中枢有交互抑制作用; • 对吸气肌和呼气肌有交互抑制作用。

  5. 3 长吸中枢——脑桥中下部作用: 促进吸气,抑制呼气4 呼吸调整中枢——脑桥上部 臂旁内侧核和相邻的Kolliker-Fuse核(PBKF核群)作用:抑制吸气,促使吸气向呼气转换5 高位脑——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等 大脑皮层可通过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控制低位脑干呼吸运动N元活动。 作用:随意的呼吸调节系统

  6. 呼吸节律的形成机制示意图 脑桥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 — 脑桥 + 长吸中枢 + — 延脑 吸气中枢 呼气中枢 — + — 脊髓 吸气肌运动神经元 呼气肌运动神经元 + 吸气肌收缩 呼气肌收缩 局部神经元回路反馈控制学说

  7.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肺牵张反射 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肺扩张反射:肺扩张时,抑制吸气活动的反射过程:肺扩张→牵张感受器(气管、支气管平滑肌中)→迷走神经→延髓→兴奋吸气切断机制→吸气转入呼气→呼吸频率↑ 肺萎陷反射:肺缩小引起吸气活动的反射

  8. (二)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Chemical Control of espiration 动脉血或脑脊液中的PO2、PCO2和 [H+]改 变时,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9. 化学感受器 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 脉体: 血液PCO2↑,PO2↓,[H+]↑ 中枢化学感受器——延髓腹外侧部的浅表部位: 对 脑脊液中 [H+]↑敏感 血液中CO2 血脑屏障 碳酸酐酶 脑脊液CO2 H2CO2 中枢化学感受器 H+ ↑

  10. 反射过程 化学感受器 Chemoreceptor 外周化学感受器 Peripheral Chemoreceptor 中枢化学感受器 central Chemoreceptor 主动脉体 Aortic bodies 颈动脉体 Carotid bodies 窦 神 经 迷 走 神 经 呼吸中枢 延髓腹外侧部的浅表部位

  11. 血液CO2、H+、O2对呼吸的调节 (1)CO2  维持正常呼吸的重要生理性体液因子, 在一定范围内动脉PCO2 ↑→呼吸加深加快 途径 1)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主要) CO2+H2O→H2CO3→H+ + HCO3 -CO2超过一定的限度,有抑制和麻醉效应 酶

  12. PCO2 CO2 对呼吸的调节 7% CO2 4% CO2 1% 呼 吸 明 显 增 强 CO2 ↑

  13. PCO2过低 时间过长 对呼吸 兴奋作用解除 过度通气 呼吸暂停

  14. CO2 对呼吸的调节 PCO2 过 高 直 接 抑 制 呼 吸 中 枢 CO2 >7% PCO2 呼吸中枢

  15. 2.[H+] 血液中 [H+]↑→呼吸加深加快 途径 (1)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 (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H+不易透过血脑屏障)3. PO2 血液中 PO2↓ →呼吸加深加快 途径 (1)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加强(2)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呼吸减弱

  16. 复习题 1.名词解释:潮气量 肺活量 功能残气量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通气/血流比值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血氧饱合度 肺牵张反射 2 何谓胸内压?简述胸内负压的形成及生理意义? 3 简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和生理意义。 4 何谓氧离曲线?它有哪些特点和生理意义? 5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有哪些? 6 吸入气中或血液中PCO2↑、PO2↓、H +↑ 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