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学案 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学案 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对应训练. 归纳探究. 考点新整合. 二、问题与对策. 对应训练. 考题例证. 名师支招. 归纳探究.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1979 ~ 1990 年. 1990 年以后. ① 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① 政策优势不明显 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 ① 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学案 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案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对应训练 归纳探究 考点新整合 二、问题与对策 对应训练 考题例证 名师支招

  2. 归纳探究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3.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 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 高新技术产业 如电子信息产业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 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①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②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①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返回目录

  4. *对应训练* 1.1990年以后,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因 素包括 ( ) ①全国对外开放范围扩大,珠江三角洲政策优势不再明显 ②经济迅速发展,工资水平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 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③珠江三角洲地区想在短时间内赶超发达国家 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10年的发展,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具备了进行产业升级的基础条件 ⑤20世纪90年代,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 展和发达国家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C 返回目录

  5. 二、问题与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 ①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②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1.产业结构调整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使得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统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正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6. 3.加强规划与管理 ①该地区各城市制定了发展规划,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②对外来人口加强管理。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是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球酸雨中心之一;②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③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④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⑤森林面积减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返回目录

  7. *对应训练*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地区。读图 3.4-2-1完成(1)— (2)题。 (1)与“珠三角”相比, “长三角”吸引国际直接 投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双选)( ) A.资源与能源更加充足 B.劳动力更加廉价、更加丰富 C.国家政策更加开放 D.知识技术基础更加雄厚 (2)有关图中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2000年以来,“长三角”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 额都比“珠三角”多 B.1992年到2001年,“长三角”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 的比重增加了一倍多 C.1997年“珠三角”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长三角”的两倍 D.1992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地区的国际直接投 资达70%以上 BD BC 返回目录

  8. 高考真题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为7361亿元,2004年为13 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9.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 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____农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 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_________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水田 劳动集约化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当地__________。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B 劳动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___密集型产 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工业。 轻纺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双选) ( )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地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CD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 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___密集型为主 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技术(或知识) 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

  10.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 GDP约是2000年的___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 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双选) ( )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AC (8)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 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____和____等9省区以 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 极意义是,(至少答两点)。 湖南 云南 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 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至少答两点)。 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术,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

  1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着重发展了水田农业和基塘农业,劳动集约化程度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了设备与技术,发展了外向型加工企业,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加较快,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是能源供应紧张、劳动力素质较低。为了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构建了泛珠三角,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意义重大。 返回目录

  12. 名师解答 图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区位分析如图3.4-2-6 返回目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