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遊憩管理 -- 新港

遊憩管理 -- 新港. 指導老師:陳慧玲 老師 組員: 496B0001 黃暐婷 496B0003 林楊子 496B0017 吳婉婷 496B0055 李婷榆 496B0902 陳奕琳. 壹、緒論. 一、計畫緣起 為將新港鄉歷史遺跡、傳統工藝重新整合,提供一個讓後代更了解台灣歷史足跡之場所,因此 根據「觀光客倍增計畫」- 5.5.1 「重新包裝既有之觀光景點」進行研究與規劃 。

mervy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遊憩管理 -- 新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遊憩管理--新港 指導老師:陳慧玲 老師 組員:496B0001黃暐婷 496B0003林楊子 496B0017吳婉婷 496B0055李婷榆 496B0902陳奕琳

  2. 壹、緒論 • 一、計畫緣起 • 為將新港鄉歷史遺跡、傳統工藝重新整合,提供一個讓後代更了解台灣歷史足跡之場所,因此根據「觀光客倍增計畫」-5.5.1「重新包裝既有之觀光景點」進行研究與規劃。 •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指出,新港鄉位於台灣嘉義縣西北端,由於地處嘉南平原北部,北港溪南岸,朴子溪北岸,地勢平坦,因此地方產業以農業為主,進而發展出特有的農業文化。在明治44年時建造的復興鐵橋、為運送甘蔗而建造的鐵道、以及已走入歷史的蒸汽火車頭等,都讓許多懷舊的遊客流連忘返。而其信仰中心—新港奉天宮,不僅因侍奉著「開臺媽祖」聞名,更為每年農曆三月大甲媽祖遶境的終點,乃台灣及當地重要之民俗節慶。 • 近年來,為使已消失的鄉土文化重現,讓八、九○年代的青少年們體會早期台灣農村的生活,在以觀光客倍增計畫為指導原則下,期盼建立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化鄉。

  3. 計畫目標:振興新港鄉原有文化 1. 古蹟及古建築修護,應做整體性的規劃。 2. 建構完善的自行車道及鄉內觀光巴士系統,串連全鄉景觀點,提昇遊憩功能。 3. 建構鐵路博物館,將糖鐵文化重新整合。 4. 建構連續性鄉土教育之環境,以作為引導新生代認識鄉里的第一步。 5. 提供適當的工作機會,藉以吸引青少年人口回流。

  4. 二、 計劃範圍 計劃範圍位於新港鄉境內,西面與北面以北港溪為界,南迄朴子溪,東至民雄鄉。

  5. 計畫內容 • 1. 古蹟及古建築修護,應做整體性的規劃。 • 2. 建構完善的自行車道及鄉內觀光巴士系統,串連全鄉景觀點,提昇遊憩功能。 • 3. 建構鐵路博物館,將糖鐵文化重新整合。

  6. 三、計畫研究流程

  7. 一、自然資源 地形與地質土壤 新港鄉位於嘉南平原精華農業區,地勢平坦,北邊有北港溪圍繞,南邊有朴子溪圍繞,地勢大致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水流皆向西流,海拔介於 8公尺至15公尺,海拔平均約 13公尺,平均坡度為 0.16%。 新港鄉鄉土壤由台灣粘土,砂頁岩新沖積土、紅土等組成。其中台灣粘土分佈最廣,面積約47.1平方公里,佔全鄉總面積 71.32﹪,此類土壤排水性不佳,以種植耐水性作物較為理想。砂頁岩新沖積土部份,面積約18.8平方公里,佔全鄉總面積 28.47﹪,此類土壤排水性佳,適合種植乾旱農作物。紅土部份面積約0.15平方公里,佔全鄉總面積 0.2﹪,比例最小,此類土壤排水不佳,以種植耐水性作物最為理想。 貳、基地環境現況分析

  8. 氣候與水文 • 新港鄉地處台灣省中南部,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地域,氣溫及相對濕度均高,一般而言,冬季乾旱,夏季溫高多雨,全年平均氣溫23℃,夏季多西南季風,冬季多東北季風,每年降雨量介於1500公厘-2500公厘之間,年平均降雨量約2000公厘,雨季多集中於 5月至 9月,佔全年降雨量之80﹪,雨量充沛,但豪雨卻經常造成水患。依氣候及雨量,極為適合農業生產及各種工商業經濟活動。 • 自然災害 • 新港鄉主要排水幹線有埤子大排,溪口大排等排入北港溪,六腳大排直接逕流入海,月眉大排則排入朴子溪。因各大排及朴子溪、北港溪久未疏濬整治,致使河床過高,泥沙淤積,每於每年夏季暴雨期,亦有排水渲洩不及產生漫溢現象,農作物常遭水患,為新港鄉致命大患。

  9. 地理位置 • 新港鄉位於台灣嘉義縣西北端,東接民雄鄉與溪口鄉、西面與北面以北港溪為界與雲林縣北港鎮、元長鄉為鄰、南隔朴子溪與縣治太保市相接。鄉地處嘉南平原北部,北港溪南岸,朴子溪北岸,地勢平坦,地方產業以農業為主。信仰中心—新港奉天宮,為每年農曆三月大甲媽祖遶境的終點,為台灣及當地重要的民俗節慶。

  10. 開車 A. 走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  南下:大林交流道下(250公里處),走162縣道至溪口沿157號公路,車程約20分鐘。 北上:至嘉義往新港、北港交流道下(265公里處),行159號公路(北港路)到新港,車程約20分鐘。 B. 走國道三號高速公路: 北上:經白河往北至東西快速道接國道1號水上交流道,往北至新港-北港交流道下(264公里處),沿159號公路(北港路),車程約20分鐘。 南下:梅山-大林交流道下,走162縣道至溪口再沿157號公路,車程約20分鐘。 搭乘飛機 至嘉義水上機場,搭乘計程車到新港約30分鐘,車資約400~500元。 搭乘火車/公車 搭乘統聯客運(台北-嘉義)、國光號(台北-嘉義)、阿囉哈客運(台北-嘉義)在嘉義站下車。 1. 嘉義客運或縣營公車,約每30分鐘有班車往北港,車程約30分鐘到新港,車資為40元,可在車站售票口購票,或車上投現,不找零。 2. 計程車:嘉義市到新港之計程車資約為300-350元。 3. 搭乘統聯客運:統聯客運「高雄--北港--三條崙」線,在就在奉天宮前不遠處及月眉潭均有停靠站,約一小時一班。 高雄建國站:(07)2356593   北港站:(07)7832234 交通便利性

  11. 住宿 • 嘉義縣有觀光飯店、汽車旅館、景觀民宿、生態民宿、渡假村、山莊與農莊。 • 在新港鄉裡有兩間民宿、一間汽車旅館、兩間旅社,其他的住宿地方都在鄰近的鄉裡,甚至在阿里山山腳下。

  12. 二、人文資源 • 新港客廳(新港文教基金會) • 新港遊客中心(自行車免費租借) • 鐵路公園 • 新港文化館 • 奉天宮 • 林維朝古厝 • 縣丞署遺址(清朝宰相辦事處) • 大樹下阿欽伯粉圓冰 • 頂菜園鄉土館 •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13. 三、使用現況 • 由於新港鄉目前的都市發展用地足夠使用,故於短期內不擬增加用地面積,而以加強現有各項用地之開發來供給未來所需。在財源有限的情況下,為健全鄉村聚落服務體系,擬先行選擇月眉潭、崙子為農村中心,優先加強重點聚落之建設,以期使本鄉內居民皆能享有完善的設備與服務。 • 由於新港鄉未來的發展策略為「發展精緻農業,以特有之宗教資源,塑造新港新氣象,使本鄉成為-文化、宗教觀光之鄉」。結合本鄉民俗文化、宗教區、花卉專業區及蔬菜專業區等特色,故短期內設置文化中心之音樂廳、蔬菜生產專業區、花卉專業生產區、規劃宗教觀光網之設計及小火車之旅遊程、於板頭社區及中洋社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於崙子及月眉潭聚落設置農村中心、設置社區學院等計畫;中、長期規劃新港鄉設置運動公園、花卉及果菜批發市場、商店街組織、開闢都市計畫道路、整治區域排水、設置零售市場等計畫,以帶動本鄉未來之發展。發展構想以促進宗教觀光的發展,加速農村建設及改善生活環境為發展原則。以下再整理出沒有提到的細項現況。

  14. 一、文化: 1.將舊米倉改建成地方文化館保存。 2.將廢棄空地改建成公園及圖書館供民眾假日休閒之去處。 3.配合中央政策、結合地方文化及產業特色推動地方文化創意產業。 4.配合故宮南院興建期程,持續推動各項文化活動。 5.充實圖書館內藏書內涵。 6.辦理文化資產之維護、保存及再利用。 7.推動藝術生活化、辦理主題性展演活動。

  15. 二、教育: 1.推動鄉土教育,養成學生對鄉土自然環境與人文社會的關心。 2.重視閱讀教育,提升嘉義縣藝文素養。 三、交通: 1.提升嘉義縣道路品質,改善各項道路基礎建設,提供縣民行車安全及便捷性。

  16. 觀光: 1.觀光產業之規劃、管理及推廣;例如山區旅遊、餐飲推廣計畫等。 2.風景區及遊樂區管理;例如觀光遊憩據點多元人力管理。 3.旅館、民宿之管理;例如民宿結合當地生態輔導提升計畫或是重大節慶之合作。 4.自行車道管理維護暨設施工程維護。 5.定期舉辦與參加各種大型活動或與旅行社合作以吸引國際觀光客駐足參觀;例如繞境進香團。

  17. 四、市場需求 • 遊客量:98年1-9月來台旅客累計316萬6,497人次,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1.54%。

  18. 參、相關法令與計劃檢討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一、相關法規彙整 (法源法律網)→ ←(全國法規資料庫) ←(法源法律網) (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 (內政部營建署)→

  19. 二、相關計劃探討 • (一)、上位計畫: • 1 國土綜合開發計畫 (1996年5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 2 都市計畫法(2002年12月11日修正) • 3 嘉義縣綜合發展計畫  • 4 嘉義縣新港鄉宗教觀光區發展計畫

  20. (二)、相關計畫1 古蹟保存發展構想與計畫內容 將文建會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觀念帶入保留老街歷史建築物並給予再發展的功能。 建立古蹟為其周圍生活活動聚點,發揚中國傳統的社群意識,創造和諧的鄰里社區生活環境。 保存並闢建具有歷史意義及民眾活動特色之場所,有助於保存傳統之民俗曲藝。 保存並維護歷史文化古蹟,並藉著古蹟與其周圍之環境、歷史背景、社會狀況及居民對環境的認識與特性,形成區域性獨特風格。 (5) 最後則為本縣部份之古蹟或歷史建物,提出其再利用之構想,期望能以引進相容性之活動方式,以提升古蹟之價值。

  21. 2.古蹟作為觀光遊憩使用 • (1)建立完整之古蹟觀光遊憩資源目錄 • (2)古蹟維護相關設施之興設或改善 • (3)古蹟觀光遊憩使用觀念之宣導 • (4)解說服務之提供 • (5)定期舉辦活動 • (6)私有古蹟供作觀光遊憩使用之獎勵

  22. 肆、發展潛力與導入活動 一、發展潛力與限制 (一)發展潛力: 新港內部診斷優勢:香火鼎盛的傳統廟宇、農村體驗園區、糖鐵遺址、地方特產豐富 新港外在環境機會:政府積極推動觀光客倍增計畫、拔尖計畫、休閒意識抬高 (二)發展限制: 新港內部診斷劣勢:資源分散、公共設施的不足、觀光服務機能不足 新港外在環境威脅:人口大量外流、同樣性質觀光地區的競爭

  23. SWOT分析

  24. 觀光發展潛力

  25. 二、規劃課題與對策 ◎課題一: 建立古蹟文物保存觀念與欣賞,提高文化資產之觀光及教育價值 對 策:古蹟與寺廟宗教的結合,舉辦古蹟巡禮活動,內容包括傳統民俗表演、品嚐特產及文藝活動展覽等等,民眾藉由活動的參與,了解本縣文化資源的可貴與意識到它的重要。 ◎課題二: 本計畫區每逢宗教季節停車問題日益嚴重,又台糖鐵路橫斷本計畫區,阻礙都市發展,本次檢討如何因應? 對 策:廢除台糖鐵路,並為保有本計畫區空間與形式變遷歷史記憶,及豐富人文資源,除拓寬南側四米步道為六公尺道路,餘變更為鐵道文化專用區。

  26. ◎課題三: • 青年外移人口眾多,不利觀光產業發展 • 對 策:在家鄉找不到工作,自然就會離開家鄉,政府應多利用新港的古蹟文化和創造新穎的休閒產業,來產生新的工作機會,留住青年人口。 • ◎課題四: • 觀光活動以國民旅遊為主,國際化程度有待提昇 • 對 策:可以接洽旅行社,給予些許的優惠,吸引外國客人體驗鄉鎮純樸之美,進而推廣傳統特色小吃。 • ◎課題五: • 須加強廣告與宣傳促銷 • 對 策:可以在大甲媽祖遶境新港的期間也加入些新港文化特色,也結合傳統小吃、點心在遶境時一同宣傳,須多利用網路或媒體的力量。

  27. 三、活動導入分析 • 新港鄉富有傳統風俗民情外,當地的宗教信仰也頗佔一席地位,奉天宮的媽祖魅力提高了新港鄉的知名度,加上當地的傳統小吃鄰近主要觀光聖地外也平均分布在新港鄉內,一同增加品嚐”正統台灣味”的饕客來到新港鄉的意願,地方農業的體驗也具有濃厚的時代感,親子同遊時增添不少歷史懷舊的氛圍,也增加了認識及瞭解傳統的”做事人(台語)”,傳統製香工藝技術更不在話下,堅持純手工的精神在新港發揮的淋漓盡致,過去所保留的鐵道,也計畫發揮了嶄新的懷舊遊憩功能。 • 讓來到新港鄉的遊客體會”拜媽祖 呷平安”、”做事人 焢土窯”、”搭火車 讀歷史”的懷舊風格。

  28. 適宜性

  29. 遊憩衝突矩陣分析表

  30. 伍、遊憩區開發構想

  31. 一、發展定位 • 1982年糖鐵載客走入歷史後,新港鄉人聲鼎沸的盛況逐年下降 • 拜媽祖呷平安 • 糖鐵遊農村 • 傳統休閒文化之都

  32. 拜媽祖呷平安 • 新港「開臺媽祖」盛名遠播 • 新港飴、麻油等傳統小吃聞名遐邇 • 使遊客在聽聞新港一詞便能直接聯想到「媽祖呷平安」

  33. 糖鐵遊農村 • 糖鐵正式停運後,有許多已經被柏油填去,但依舊有些路段被保留下來 • 設置小火車 • 體驗當時乘坐糖鐵特快列車的心情

  34. 二、規劃方法及理念 • 規劃方法:使用LAC

  35. 理念: • 結合農村風光、宗教文化、傳統小吃、產業遺址四大主題。 • 以農村風光為主,串連起週遭的宗教文化、傳統小吃、產業遺址三大要素,使遊客能夠體驗傳統台灣農村生活,嘗試各種在現代已經很少見甚至消失了的文化、習俗、飲食等等。

  36. 三、全區、分區發展構想 • 全區分三大區: 農業發展區 住宅區 工業區 • 住宅區又分為: 古蹟保存區 住宅區

  37. 四、替選方案 • 原計畫如表:

  38. 頂菜園農村體驗以“體驗農村生活”為主     可再搭配“古早味烹飪比賽”         “懷念的味道-古早菜餚學習製作課程”         “我是孩子王-古早玩具比賽” 板陶窯體驗以“傳統手工藝”為目標    可搭配“捏麵人體驗”、“製陶體驗”    或是開“傳統建築工藝研習營” “傳統建築之美-觀光旅遊介紹學習” 鐵道季可以搭配“鐵道歷史導覽”        “古早的鐵路商品”        “鐵路便當餐點大觀”        “鐵道迷饗宴-公仔vs紀念小火車"

  39. 陸、遊憩區開發與經營管理計畫

  40. 一、土地使用配置計畫 • 拜媽祖 呷平安

  41. 傳統農村社會體驗區

  42. 傳統工藝體驗區 ∣ 香藝文化園區

  43. 傳統工藝體驗區 ∣交趾陶藝術文化區

  44. 二、交通運輸系統計畫 (一)計劃說明 本計畫依據對新港觀光遊憩資源現況之分析,由 於觀光遊憩在空間上的分佈大都呈零星狀分佈,為了讓遊 客有多種選擇到達各景點,因此,我們規劃了接駁車送、 自行車出租,讓遊客因遊憩據點的遠距不同選擇不同的交 通工具。也使得大量遊客湧向少數遊憩點。若能將遊憩資 源串連,使各遊憩據點均衡發展,必能使資源使用效率提 高增強旅客遊玩意願。

  45. (二)計畫內容 • 1.自行車路線-(腳踏車出租店有三家,免費提供遊客來使用。) • 路線一:腳踏車出租店→文昌街→登雲路111巷→福德路(粉圓冰) →新中路→奉天路(東興廟)→大興路→ 新民路(奉天宮)→中山路(魅力商圈)→ 文昌街→腳踏車出租店 • 路線二:腳踏車出租店→文昌街→登雲路111巷→福德路 →經過高鐵陸橋→右轉→傳統農村社會體驗區(頂菜園)→ 傳統工藝體驗區(板陶窯)→復興鐵橋→福德路→ 登雲路111巷→文昌街→腳踏車出租店 • 路線三:腳踏車出租店→文昌街→登雲路111巷→福德路(粉圓冰) →新中路→奉天路(東興廟)→大興路→ 新民路(奉天宮)→中山路(魅力商圈) →傳統工藝體驗區(新港鄉藝文化園區)→中山路

  46. 2.接駁車路線- 接駁站在傳統農村社會體驗區、拜媽祖 呷平安 區、傳統工藝體驗區(新港新藝文化園區)皆設有站牌。遠距離的景 點,旅客可以搭乘免費接駁車,到目的地,再由步行漫步行走。 • 路線:中山路(接駁站)→公園路→福德路→傳統農村社會體驗區 (頂菜園)→福德路→嘉北路→中山路→傳統工藝體驗區(新 港鄉香藝文化園區)→古民路→新中路(永和麻油)→中正路 →奉天宮→魅力商圈

  47. 三、景觀植栽計畫 綠色隧道 停車場透水磚舖面 維護鐵路公園及綠化 增設進入園區的特色標誌

  48. 四、公共設施與公用設備 • 公廁:增設公廁並改善環境舒適度、採用生態綠建材。 • 設立Q版媽祖路燈:媽祖甲平安區域週邊,使用傳統復古燈罩 • 建立生態停車場:將原本水泥地停車場改用透水地磚舖面,同時將新港公園旁的空地增設大型車、客車及腳踏車停車場 • 建立休憩木棧涼亭:在綠色隧道中間地段兩旁各設木棧涼亭,提供騎乘自行車或遊客休憩的空間,亦可直接搭乘接駁公車至其他園區 • 設立接駁公車站牌:奉天宮站、新港公園站、休憩涼亭站、香藝文化館站、頂菜園站、…,便利客人到達各景點,增加全區域觀光發展 • LED路燈:將所有道路旁路燈改為環保省電的LED燈 • 修復解說告示路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