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81 Views
第 5 章 表面活性剂的检测. 龚盛昭. 5.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能试验. 一、 发泡力的测定 1 .方法原理 2 .仪器设备 3 .检验步骤 仪器的清洗 仪器的安装 待测样品溶液的配制 灌装仪器 测定 4 .检验结果. 二、 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的测定 1 .方法原理 2 .仪器设备 3 .检验步骤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配制 清洗仪器 校正仪器 测量 4 、结果计算 γ = f × F / ( 4л r ). 三、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1 .表面张力法测定表面活性剂 cmc ( 1 )方法原理 ( 2 )仪器设备
E N D
第5章 表面活性剂的检测 龚盛昭
5.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能试验 一、发泡力的测定 1.方法原理 2.仪器设备 3.检验步骤 • 仪器的清洗 • 仪器的安装 • 待测样品溶液的配制 • 灌装仪器 • 测定 4.检验结果
二、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的测定 1.方法原理 2.仪器设备 3.检验步骤 •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配制 • 清洗仪器 • 校正仪器 • 测量 4、结果计算 γ= f×F/(4лr)
三、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1.表面张力法测定表面活性剂cmc (1)方法原理 (2)仪器设备 (3)检验步骤 • 试验溶液的配制 • 清洗仪器、仪器的校正及表面张力的测定 • cmc的测定 • 绘制曲线 (4)结果计算
2. 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cmc • 方法原理 • 仪器时间 • 检验步骤 • 待测溶液的配制 • 测定 • 检验结果 3 反离子活度测量法 • 方法原理 • 仪器时间 • 检验步骤 • 检验结果
四、HLB值的测定 1.阿特拉散法 (1)甘油单脂肪酸酯和多元醇脂肪酸酯 • HLB值=20(1一S/A) (2)多元醇脂肪酸酯氧化乙烯加聚物 • HLB值=(wE+wP)/5 2.川上法 3.戴维斯法 4.混合表面活性剂
5.2 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 一、离子类型的鉴别 1.泡沫特征试验 2.亚甲基蓝-氯仿试验 • 阴离子型的鉴定 • 阳离子型的鉴定 • 非离子型的鉴定 3.混合指示剂颜色反应 • 溶液配制 • 检验步骤
4.磺基琥珀酸酯试验 5.溴酚蓝试验 • 溶液配制 • 检验步骤 6.浊点试验 • 适用对象 • 操作步骤 7.硫氰酸钴盐试验 8.氧肟酸试验 • 溶液配制 • 检验步骤
二、元素定性分析 1. 金属钠熔法 • 仪器和试剂 • 检验步骤 2. 元素的鉴定 (1)硫的鉴定 (2)氮的鉴定 • 普鲁士蓝试验 • 氯胺T-双甲酮试验 (3) 磷的鉴定 (4) 卤素(Cl,Br,I)的鉴定 (5)氟的鉴定 (6)硅的检验
三、官能团的化学分析 • 1.盐酸水解试验 • 2.酯的羟肟酸试验 • 3.氯化铁试验 • 4.催化酯化试验 • 5.酚酞试验 • 6.氢氧化钾水解试验 • 7.磷酸热分解试验 • 8.溴和溴化钾试验 • 9.Dragendorff试验 • 10.茚三酮试验
5.3 定量分析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定量分析 1、直接两相滴定法 (1)方法原理 • 在水和三氯甲烷的两相介质中,在酸性混合指示剂存在下,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苄苏鎓滴定,测定阴离子活性物的含量。 (2)试剂和仪器 (3)检验步骤 (4)结果表示 2.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1)方法原理 • 用三氯甲烷萃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亚甲基蓝所形成的复合物,然后用分光光度法定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试剂和仪器 (3)检验步骤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定量分析 1. 直接两相滴定法原理 • 与GB/T 5173—1995直接两相滴定法测定阴离子活性物一致 2. 适用对象 3. 仪器设备和试剂 4. 检验步骤 5. 结果表示 • w=M×c×1000/(V×m)
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定量分析 • 1.硫氰酸钴分光光度法 (1)方法原理 (2)试剂和仪器 (3)检验步骤 (4)结果表示 • 2.泡沫体积法 (1)方法原理 (2)试剂和仪器 (3)检验步骤 (4)结果表示
四、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定量分析 • 1.磷钨酸法 (1)方法原理 (2)试剂和仪器 (3)检验步骤 (4)结果表示 • 2.比色法 (1)方法原理 (2)试剂和仪器 (3)检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