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第八章

第八章. 第三节 理学的奠基者之二 — 张载. 一、太虚即气. 宇宙的构成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太虚 ==== 气 ==== 万物。太虚、气、万物都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这个物质实体 “ 气 ”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永恒的。 太虚:本指虚空,即广阔的宇空,它不是一个绝对的空间,而是在它中间充满着一种无法直接感知的极为稀薄的气。无形无状的太虚实质上是气的本来存在状态,这本然状态即为 “ 本体 ” ,而气不过是这种清稀微细的太虚之气凝聚而成并可以看到象状的暂时形态。. 太虚即气. ( 1 )主要用来说明 “ 空 ” 与 “ 形 ” 的相互关联,它体现的是有无混一的关系。

mico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第三节 理学的奠基者之二— 张载

  2. 一、太虚即气 • 宇宙的构成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太虚====气====万物。太虚、气、万物都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这个物质实体“气”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永恒的。 • 太虚:本指虚空,即广阔的宇空,它不是一个绝对的空间,而是在它中间充满着一种无法直接感知的极为稀薄的气。无形无状的太虚实质上是气的本来存在状态,这本然状态即为“本体”,而气不过是这种清稀微细的太虚之气凝聚而成并可以看到象状的暂时形态。

  3. 太虚即气 • (1)主要用来说明“空”与“形”的相互关联,它体现的是有无混一的关系。 • (2)也涉及了“象”与“气”的关系。凡有转台可以形容,凡有动静可以分别,浩然广大 与湛然清澈的一切现象都是气,这些“象”都是气的现象,即气的表现。 • 根据这个思想,不仅虚空是气,各种有形体的万物是气,一切具有运动和静止、有深度和广度的现象都是气。“象”这个概念具有感觉的对象的意义,也就是说,一切可感知的现象都是气。这样,“气”的意义就更广泛了。在这个意义上,“气”这个概念已接近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存在的含义。

  4. 《正蒙·太和篇》:“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篇》:“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之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正蒙·乾称篇》:“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非若非气,指何为象?”

  5. 二.两一与神化 (一)气与神化 • 这涉及的是宇宙变化的问题,即他所说的“气化”的问题。他曾说“由气化有道之名”(《正蒙·太和篇》)。他用“道”来指气化的过程,这个理解在后来理学发展中有相当的影响。 • 气化的主要形式:1,变。 2,化。 • 神:宇宙的运动是由于气本身具有内在的运动本性。这种事物自己运动的内在本性和根源,称之谓“神”。

  6. 神与化、气的关系:神指气的内在本性,因而是体;化是指气化的运行过程,因而是用。神与化都是宇宙实体“气”的额不同方面。神与化、气的关系:神指气的内在本性,因而是体;化是指气化的运行过程,因而是用。神与化都是宇宙实体“气”的额不同方面。 张载建立了许多概念规定来力图把握宇宙变化的总体过程,在他建立的自然科学的范畴体系中,变化的实体是“气”,变化的过程是“道”,变化的常则是“理”,变化的本性是“神”,变化的动因是“机”,变化的总体是“易”,变化的渐变是“化”,变化的著变是“变”等等。这些范畴主要继承了《易·大传》。他还注意到了理的范畴。

  7. 《横渠易说·系辞上》“变言其著,化言其渐”。《横渠易说·系辞上》“变言其著,化言其渐”。 《正蒙·神化篇》:“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 “神,天德;化,太道。德,其体;道,其用。一于气而已。” 《正蒙·太和篇》:“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胜负屈伸之始。”

  8.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正蒙·参两篇》:“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 《正蒙·乾称篇》:“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 (二)两一。 这里涉及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一运动的根源问题。

  9. 两一与感合的关系:二即二端对立的双方必定发生相互作用;“有两则有感”,“感即合也,咸也”。两一与感合的关系:二即二端对立的双方必定发生相互作用;“有两则有感”,“感即合也,咸也”。 • 二端的相感主要表现为氤氲、相荡、屈伸、升降、动静、相求相揉、相兼相制。 • 正是这些广泛的相感形式使对立面在相互作用中相互联结,从而造成屈伸无方、运行不息的变化过程。 • 《正蒙·参两篇》:“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 • 《正蒙·太和篇》:“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 “感而后有通,不有两则无一。”

  10. 三、性与心 • 性、心定义:太虚是天,气化的过程是道。虚与气构成性,性加上知觉就是心。 • 人与物并非由太虚之气直接构成,太虚之气先聚而为气,由气聚为万物。太虚聚而为气,太虚之性也就为气所具有,同时气也有了自己的属性。气的属性在构成人物之后也成为人的属性。 • 气质之性:指气积聚为形质而后具有的属性。主要指人的禀性如刚柔缓急等。 • 天地之性:即仁义礼智之性。 • 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 “心统性情”。

  11. 四、穷理与尽心 • 《易传》:“穷理尽心以至于命”。 • “变化气质”“胜其气习”。 • “尽心” • “大心”

  12. 五、民胞物与 • 由“大心”得到的知识为“德性所知”或“诚明所知”。 • 大心之知:其基本方面是指出了以宇宙整体为对象的哲学思维所具有的特点,又是一种意境高远的人生境界。有了这种境界的人就体验到天人合一,它不是经验知识的“见闻”所能提供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