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09 Views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1. 2008 年 2 月. 一、教学目标. [ 考试说明 ] :. 1 、 地图考试内容: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 ( 绝对高度 ) 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2 、 能力要求: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 复习目标 ].
E N D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1 2008年2月
一、教学目标 [考试说明]: 1、 地图考试内容: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2、 能力要求: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复习目标] 1、 熟练运用地图基础知识,识读地图,并具有一定的图文转化能力(把图像信息通过文字加以表达或根据文字资料绘画相关图像)。
2、 掌握主要图像类型的结构特点和判读方法,训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要求学生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地理事物的特征。 3、 学会判读各种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震线图、等降水量线图) 4、 运用图像观察、分析、比较,并联系设问要求,辐射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 5、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图1 圆柱投影图 俯视图 侧视图 二、考点透析 • 1、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常见的经纬网图(图1)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确定纬线与纬度 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②确定经线与经度 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2、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 3、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其比例值愈大, 比例尺愈大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大小可反映出实际面积的大小 ,比例尺大的所反映的实际面积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在经纬网地图上,可利用纬度差来计算两点间实际距离 ,再求算比例尺。一般说来,画一幅小范围、内容要求详细的地图,一般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根据图9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1—2题。 1.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0万B.110000万 C . 500万 D.15000万 C
三、基本读图方法 第1步,读图名。这一步常被忽视,这样对地图的阅读 就毫无目的,针对性不强。读图时必须注重对图示的区 域内容作纲要性总结,如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就应该 注重名称中所含的两个知识要素:范围---世界;主要内 容---气候分布。在读图中,图下可能没有图名,往往在 题干部分加以说明,这都需要学生认真去阅读。 第2步、读图例和注记。一般图中都有图例,只有阅读图 例后再去读图中内容,才会提高阅读的有效性、针对性。 第3步、读内容。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就要阅读图中的 具体内容了。这时要正确判读区位(根据经纬度、海 陆位置、方向等确定。一般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由整 体到局部)、地理单元、等值线等 第4步、分析回答问题。根据题目的有关引导、提示语句 作答,答题要准确、简洁。
四、常见的地图类型有: 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 、示意图 、分布图、统计图表 、景观图 、地球运动图(太阳光照图)、模式图、经纬网图、世界和中国区域图等 (一)、示意图 (1)地理要素变化过程示意图:主要有气温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月份分配图;河流流量过程图;经济发展概况图;人口增长趋势图等。 判读方法: ①明确识别纵横坐标的单位数值,判断其大小变化和重要数据落点位置; ②根据数据变化或曲线变化规律,提取和推断其变化趋势; ③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并获取答案。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 1、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B.气温低C.用水量大D.地下水补给少 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 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D B A
(2)地理要素相关联系示意图:利用图形考核概念、原理、特征或其相互关系等内容。主要有国家或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图、工业或农业布局因素关系图、人口的各种构成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等。(2)地理要素相关联系示意图:利用图形考核概念、原理、特征或其相互关系等内容。主要有国家或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图、工业或农业布局因素关系图、人口的各种构成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等。 判读方法: ①认真读图弄清题意,从图中提取信息 ②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知识,进行联想、推断 ③利用所掌握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知识验证图形的表示方式
16.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16.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国。老人占有较高百分比的是_______国。 (2)若A国的人口仍无法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________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A B 人均资源减少 就业困难(或经济与生活水平下降) 第三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
读山东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10-11题读山东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10-11题 10.A 【山东省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出现老龄化现象,养老负担加重。同时青年人口数量大,带来就业压力。】 10.今后,山东省人力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就业压力大②养老负担重③老龄化的速度加快④数量短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产业的布局受人力资源影响较小的是 A.信息产业 B.芯片产业 C.高级时装业D.印刷业 11.D 【印刷业属市场指向型工业。信息产业、芯片产业、高级时装业受劳动力素质的影响较大。】
(3)地理要素因果关系示意图:天体系统图、食物链图、货流图、流程图等。表示地理事物或系统之间联系与因果关系图。(3)地理要素因果关系示意图:天体系统图、食物链图、货流图、流程图等。表示地理事物或系统之间联系与因果关系图。 判读方法: ①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 ②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 ③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读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 7.D 【冬季气候严寒地区,需要采暖。巴西利亚位于热带,上海和洛杉矶冬季均温大于0℃。】 8.B 【采暖期降低室内温度,室内外温差减小,并可节约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7.下列城市最需要采暖的是 A.上海 B.洛杉矶 C.巴西利亚 D.渥太华 8.若在采暖期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则会引起的变化是 A.采暖耗煤量增大 B.燃煤排出二氧化碳减少 C.环境更加恶化 D.室内外温差增大 9.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干净能源,使空气洁净 B.大量使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 C.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集中供热,再输送到采暖城市 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比重 9.A 【为了节能,可集中供热,但热量不宜远距离输送,石油作为重要化工原料,不宜提倡石油消费比重。】
(4)地理要素模式或结构示意图:主要有世界洋流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承压地下水的自流水盆地示意图等。(4)地理要素模式或结构示意图:主要有世界洋流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承压地下水的自流水盆地示意图等。 判读方法: 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元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 读全球水循环模式图,(箭头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1、若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M、N分别为( ) A.7、16 B.16、7 C.7、23 D.16、77 2、图中哪些环节与奔腾的长江水有关( ) A.PMNS B.PMTS C.MTSN D.SPQN 3、人类有可能在局部地区 施加某些影响的环节是( ) A.MB.SC.ND.Q C A D
(二)、分布图 地理分布图在图像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自然要素空间分布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图(如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铁路分布图)、区域综合分布图(如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等。近几年的考题中,整体分布图的出现频率虽较少,但多以与其他图形配合或以文考图的形式出现,复习过程中不可忽略。 判读方法: ①判断地图所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或哪些要素 ②读出图中地理事物或要素的位置(经纬、海陆或区域相对位置) ③根据图中的分布信息,归纳分布特征或规律,提取与设问内容相关的知识,分析判断作答
材料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向西延伸到南平、三明、龙岩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与陆地。材料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向西延伸到南平、三明、龙岩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与陆地。 材料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图 材料三: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39.(1)地处东南沿海,对外联系便利;北承长江三角洲,南连珠江三角洲,东与台湾相望,利于两岸三地经贸合作;山区自然资源优势与沿海经济技术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分工与形成产业链。(12分)。 (2)南多北少 :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4分) 西多东少:西部处于山脉背风坡,云雨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4分) (1)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接,山海协作”的战略,分析福建在实施这一战略的有利条件。 (2)据图分析说明台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图是我国某一粮食作物的时空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图是我国某一粮食作物的时空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水稻 (2)秦岭—淮河—线以南(南方地区);稻是亚热带、热带湿润作物,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3)自然原因:气候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且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人文原因:①水稻品种的不断改良;②人口迁移为北方提供了水稻耕作经验(迁移扩散)。 (1)请判断主种粮食作物是。 (2)当前,该作物在我国集中分布在,原因是 (3)请分析该作物种植空间不断扩大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三)、统计图表 主要有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折线图、比重图,或以数据、比值等形式编制的表格。 判读方法: ①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标系统,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 ②根据数值反映出来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应知识联系对照,并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①、二维坐标图 ⅰ日出—时间、太阳高度 ⅱ太阳高度—高度、纬度 ⅲ大气层—逆温 ⅳ地形剖面—地势、类型 ⅴ人口—增长率、时间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三条曲线表示民航、铁路、公路三种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 A.①铁路②民航③公路 B. ①公路②铁路③民航 C. ①民航②公路③铁路 D. ①铁路②公路③民航 11.③这种运输方式1990年以后增长迅速的原因是( ) A.运量大 B.运输效率高 C.运费较低 D.机动灵活 10.答案:D [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图中有两个纵坐标。经综合比较,可知①是铁路,②是公路,③是民航。 [知识点提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11.答案:B [解析]民航由于运输效率高,在1990年以后迅速增长。 [知识点提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
②、多维图 产业结构、人口年龄、、区位因素、能源消费等
读下面一幅“雷达”式统计图,该图反映某国从1959年至1985年影响制造业生产的四要素(知识、资源、劳动力和资金)所占工业产值的份额,读下面一幅“雷达”式统计图,该图反映某国从1959年至1985年影响制造业生产的四要素(知识、资源、劳动力和资金)所占工业产值的份额, 1、该国在1959年,四种工业类型①资金密集型工业、②知识密集型工业、③资源密集型工业、④劳动密集型工业所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分别是( ) A.①25 ②10 ③15 ④50B.①25 ②25 ③50 ④10 C.①25 ②40 ③25 ④10D.①15 ②40 ③25 ④20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国目前属于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经济结构中以第二 产业为主的国家 D.不能判断 1、A2、B
③百分比图 实例应用
2005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读图回答有关问题2005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2015 中东 (8分) (2)两 管道运输 (6分)(3)石油产量增加缓慢;石油需求量日益增长;石油来源地区较单一;需经过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存在安全隐患 ;缺乏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每个要点3分,满分12分) (4)节约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开发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寻找和形成多元的石油供应市场;建立国家战略性石油储备 (每个要点3分,满分12分 (1)从左图中可知,石油供需缺口将使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扩大,对外依赖程度将于________年之前超过50%。从右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地区。 (2)从右图可知,在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源国中,与我国相邻的有____个,其最佳输入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3)试简要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4)简述我国应对能源不足的主要措施。(12分)
根据材料和图表完成下列要求:(60分) 1(1)上图是东亚部分国家的对外贸易情况,简要说明甲、乙、丙三国对外贸易的共同点。 (2)三国中对外贸易规模最大的是____ _原因是什么? (3)丙国的气候与甲国相比较,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显著。 答案:(1)三个国家都是进口贸易额大于出口贸易额。(4分) (2)丙(4分) 丙国经济发达,但本国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严重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本国市场狭小,产品多依赖国际市场。(10分)(3)海洋性 (2分)
(四)、景观图 主要有自然带的景观图、名山古迹的素描图或图片、断层和火山喷发、典型地质现象的景观图、环境问题图片等。 判读方法: ①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因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②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③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①地貌景观——岩石类型、地质作用 ②生态景观——植被类型、指示风向、光照、土壤、年轮。 ③聚落景观——气候特征、经济特征 ④农业景观——气候、地形、科技
如观察下面我国南北方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如观察下面我国南北方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描述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景观: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甲:北方地区景观,土地以旱地为主,农业多为旱作农业,传统民居多为四合院,农村交通以拖拉机为主; 乙:南方地区景观,河湖纵横,土地以水田为主,传统民居多为尖顶房,农村交通工具主要以船舶为主
(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Ⅱ6-7题) 6.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 A.甲 B.乙 C.丙D.丁 B D
风 太阳 (2007年上海高考文综卷44题) 44.利用新能源发电的形式很多(见下图),其中A表示潮汐能发电,B表示地热能发电,C表示_____能发电,D表示________能发电。 备考建议:通过景观图示作为试题的情景和有效信息的载体是近几年命题的一个趋向,在备考中应重视对景观图的考查。
(2007年江苏地理高考卷5-6题)图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5 -6题。 5.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 6.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 A.喀斯特地貌景观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D.人文景观 5.C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