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阿美族篇

阿美族篇. 阿美族族名與分類. 阿美族人自稱為邦札 pangcah ,意思是「人」或「同人 」 。 在鹿野地區的阿美族較習慣自稱為 ′ Amis , ′Amis 一辭係指 「北方」的意思 , 為原住民在臺東卑南族所用的稱呼 , 亦就是 卑南族謂北方人為 ′ Amis , 族人認為 : 「我祖先原自北方來 , 故我們亦為北方人 」 。 阿美族是臺灣原住民族群中最多的一族 , 從許多文獻探悉,阿美族依其地理分佈區分為南勢阿美、秀 姑巒阿美、海岸阿美、卑南阿美、恆春阿美等五個族群。. ( 摘自:鹿野鄉鄉志 , 頁 779 ). 阿美族年齡階級組織.

mik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阿美族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阿美族篇

  2. 阿美族族名與分類 阿美族人自稱為邦札pangcah,意思是「人」或「同人」。 在鹿野地區的阿美族較習慣自稱為′ Amis ,′Amis一辭係指 「北方」的意思,為原住民在臺東卑南族所用的稱呼,亦就是 卑南族謂北方人為 ′ Amis,族人認為:「我祖先原自北方來, 故我們亦為北方人」。阿美族是臺灣原住民族群中最多的一族 ,從許多文獻探悉,阿美族依其地理分佈區分為南勢阿美、秀 姑巒阿美、海岸阿美、卑南阿美、恆春阿美等五個族群。

  3. (摘自:鹿野鄉鄉志,頁779)

  4. 阿美族年齡階級組織 阿美族的部落組織制度,是以年齡階級為基礎,一切活動都得通過年齡階級而展開。「年齡階級」就是依年齡大小,區分階級的男子社會組織,這個組織由每次參加成年禮的男子為一單位Kapot組成。新的一級成立,原有的各級就往上推進一級,由於男子在一生的生長過程中,隨年齡的增長及身心的發展,基於「年齡階級」的建立,也就被賦予它應有的社會職責及特定的名稱與意義。 年齡階級最大的目的在執行公共事務,為了貫徹命令,上級對下級擁有絕對的權威。藉著職務的執行,訓練低層成員習得謀生技藝、應對禮儀、祭典禮儀、歌舞、作戰等。年齡階級的階層,主要的原則是將男子一生分成少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老壯期、老年期等五個階段。

  5. 由十三、四歲少年進行入級,編成組織中最低一級,暫不賦予級名,俟三至四年差役通過成年禮,才擁有一個共同組織名稱,以後每隔三至四年升一級,到四十五歲左右升到青年層最高一級,以後進入老壯層,約到六十歲左右進入老年層就退休,受到族人的尊敬與禮遇。年齡階級組織內自然形成高層管低層級,低層級服從高層級,也相對的高層級照顧低層級,低層級服務高層級的良好制度。 年齡階級的處罰方式通常採連座法,較高級者犯錯的處罰較輕,愈往下級者處罰愈重,被處罰者有權利加位處罰比他下階者,因此,一人犯錯,有可能很多人會受到處罰,若非常重大犯錯,通常僅處罰下一級較多。 鹿野地區部落的會所制度,雖已在53年左右消失,但是年齡階級制度依然施行運作。為區分長幼層次,採通名制給予集體稱號,對於每一階層除給予專有名稱外,另於成年禮入級儀式之年,依部落中發生的大事或區域重大事件,來做為該級的級名。早期的各級之命名係配合馬蘭社而定之,至民國60年以後,則由部落長老決意創定。

  6. 年齡階級中,每級Kapot設級長一人,通常是階級內最長者擔任,族人稱之為Tatangalan枕頭或龍首之意。另設糾察一員,由該級排位在中段者擔任,被稱為Sarikec戒律,或稱為Telec腰帶,有約束之意。排位最小者,稱為Tloc末梢或墊底之意,常是階級內的跑腿差勤者。

  7. 少年組 少年時期因尚未成年,無性別的防嫌,族人稱她們為Misalamaay,意為玩遊戲的人,不納入年齡組織系統上,在部落社會裡沒有地位,對年齡階級的成員要恭敬,不可到會所去,居住在父母家,接受家族的教養。到十三、四歲當年的收穫祭前期,即應準備進入青少年小組,但要先藏匿於住家、庫房或其他隱密之處,待由部落負責之總管人員Mikomoday逮獲,並訓誡一番後即佩帶腰鈴至會所,正式加入部落男子終其一生的階級組織生涯。

  8. 青少年組 男子在十三、四歲間開始,便加入部落的最低階級,並自成小組織,族人稱Pakarongay,他們之間親如兄弟在會所內一起生活,由生活中從長輩Kafafaw口中習得生活所需的一切知識,並接受體能方面的訓練。除了在自家吃飯之外,一切起居生活都以會所為其日常生活的重心,這個青少年在三年之後,方可進入上一個階層Kapah青年層,繼續接受長輩的訓練,並正式成為部落的一份子。 其主要的工作為清掃、維修會所、築路、挑水、砍材、傳達、聯絡、捉青蛙、螃蟹、檢蝸牛等差役。在為接受成年禮命名之階段中,嚴禁抽煙、飲酒、更不能接近女人,要潔身自愛維護身心健康。否則就會被上級處罰,施予鞭打或其他方式處置。因此,在這一階段的訓練甚為嚴格,雖然嚴格,但為曾聽說過有退出的現象,亦表示均能認同部落傳統體制。依據耆老記憶當年經歷本階段時的特別訓練所述:

  9. 敘述一、 在一個無月的夜晚,其上一級Kapah,事前將一盞油燈點燃放至於部落遠處之公墓,當時墓地尚未規劃,草木叢生,令人生畏,且青少年時期大都有懼暗怕鬼的心理。集合後告知要實施膽識訓練,由第一人將油燈由墓地取回會所,交由第二人放回墓地原處,接著由第三人再取回,如此全組人員無一倖免。實施過程中,當然有上級人員暗中監視,組員中有膽小而尿褲子的情事發生,甚至有的全身顫抖不停,連續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

  10. 敘述二、 在部落將舉行收穫節之前期,和同組四人在早餐後,被長老差派為部落傳達之任務,要到馬蘭社傳達本部落預定舉行收穫祭日期,並詢問馬蘭社的舉行日程,囑咐要快去快回。當時大家生活較為窮困,穿不起鞋赤著腳丫,腰繫鈴鐺,由部落會所沿卑南溪跑到馬蘭社,一刻都沒休息,在途中僅喝水充飢,再返回部落會所時,已是傍晚時分,即刻向授命之長老回報,但長老嫌偷懶速度太慢,而被罰處打屁股。也僅能如此接受(認了),不敢反抗。由此可見上級對Pakarongay的體力、耐力、服從訓練之要求,其嚴格可想而知。這也造就了部落許多長跑選手。 昭和11年(1936)10月28日,東台灣新報社主辦馬拉松大賽,全程42點195公里,由里壟廳鹿野村「タイバク」奪得冠軍(關山鎮誌p318、東縣史大事篇上p557),其人為永昌部落遷移至瑞隆部落之選手林金福,期後林員曾於光復初期,參加省運也為台東縣爭取一面金牌。

  11. 青年層 部落中青年階層,有七至九個級次組成。是級數、人數最多的組織。青少年Pakarongay的使役三年階段完成約十七、八歲,體能已略具成熟,思考的能力亦趨長進,能獨立自衛。給予編入年齡階級組織,並賦予該級之級名,族人稱為Pangangan。這個儀式叫成年禮,阿美族稱之為Pacakat升級,意即加入青年層Kapah成為部落真正的男人。儀式在收穫祭Pitaingan之日舉行。進級青年之母親、姊妹,會為其準備進級禮裝,包括: 1.頭巾Tadasay 2.上衣Kiping 3.片裙Kayap 4.腰帶Telec 5.後片裙Palalikol 6.腰鈴Tangfor 7.頸飾Cangaw 8.情人帶’alofo 9.腰刀Fonos 10.披衣 ‘alosaysay 11.頭冠Ferol等。

  12. 晉級人員於自家著裝後,攜帶頭冠及腰刀,依規定時辰至會所集合,長老先行Miftir祭拜後,歡迎並訓示一番,再一一觸捏晉級者耳垂Miktir,賦予該級級名,象徵耳提面命。接著加冠,表示要愛惜羽毛、潔身自愛、爭取榮譽之意。之後佩刀,告誡青年人莫忘祖先遺訓,佩刀則是工作的器具,也是保衛部落的求生武器。最後賞予以打屁股兩下、賞酒一杯,儀式結束。晉級人員向長老及族人行鞠躬禮;從這一刻起,就成為部落的青年戰士,被族人稱為Kapah。因為他們已經通過勞苦的服役期,這時的他們服裝最漂亮、最整齊、體能活力最充沛,身心健全已經可以結婚了。在以前青年Kapah於祭典或跳舞Malikoda時,如果看到中意的女子,便會偷偷的將檳榔、或其他東西送給她,以示愛意。

  13. 如果她答應對方的要求,事後也會回送他菸草。若情投意合,經由媒妁之言徵得雙方家長的同意,便訂婚到正式結婚,從此就可以不在夜宿會所,但要擔任公共事務之執行。 如果她答應對方的要求,事後也會回送他菸草。若情投意合,經由媒妁之言徵得雙方家長的同意,便訂婚到正式結婚,從此就可以不在夜宿會所,但要擔任公共事務之執行。 這些年輕的青年在部落已有發言權,享受其下級對他的服務,督導其下級工作,分擔部落重要集體工作。尤其在收穫節期間,由該層級最高階mihinigay(偷窺或監視之意)之領導,負責捕魚、捉青蛙、撿蝸牛等食料,以供全部落男子食用,表示敬老之意。但自民國70年之後,政府推行保育政策,嚴禁捕獵之規定後,則改以金代物方式,到魚市場購買養殖的吳郭魚或其他便宜的海洋魚類來充代。另外在收穫節中之河祭miksi’時,新入級kapah者,要在舉行之前夕,利用夜晚跳舞後之空擋時間,在指定之河域附近搭建茅草營帳,族人稱palarong,以作為次日河祭時老壯層ilarongay 人員進駐,俾供祭儀、會議、休息及指揮之場所。

  14. 老壯層 年齡階級組織與部落歲時祭儀,是有其密切的互動關係。在鹿野地區這一階層稱ilarongay,可進營帳內者之意。年齡約46-60歲之間,有四至五個級組成。升到這一階層,不論在捕魚、狩獵、祭儀、歌舞、建築、耕種、訓誡、技能經驗思維判斷能力等,均是最成熟。對部落的公共事務亦權力最大。因此,是整個年齡階級組織、祭儀運作的指導重心。階層內的最高階級,被稱為龍頭tatanga-lan noilarongay 。也是本階層的會議主持者,以綜合其下級之意見,作最終的裁決,責成mikomoday辦理。在部落會議時,代表老壯階層發言。

  15. 在升入ilarongay階層前,有三年過渡期,被稱mikomoday,總管或總務之意。要承擔部落所有年齡組織運作的維持,以及公共事務之研擬、分工、督導、懲處之統籌事宜。可以說是統制階級,雖說權力很大,但納入ilarongaay時,是階層最末級者,除仍要負責供應該階層飲食、炊爂的服務。另外,其所擬之各項活動計畫,均須透過ilarongay階層的共同討論與表決,始可向部落發佈實施。 在男子一生階層進級當中,進入ilarongay階段是另一個高峰,畢竟要進入營帳內佔有一席之地,不是那麼容易的。進階的舉行是在河祭日舉行,上一級先前會說明,於河祭日上午約九時,在河祭地附近待命。

  16. 到當日ilarongay之長者完成祭拜miftir過程後,以口哨信號連絡進階人員進入,每次一人在營帳外五十公尺處待命,在那有管制員管制,進階人員要以狗爬或翻筋斗方式接近營帳邊,在那也有二人擔任守衛,另有一人擔任口試官,口試官命進級者起來備詢,口試官問到:Mimaan taynini sa kona makodikodicay a waco ?Kaacekan !意為「這隻患有皮膚病的狗來這裡做什麼?真噁心!」。被問者不論其社會地位,可能是老師、校長、公務員、董事長、軍官、農、公、商或其他等。回答時一定要放下自己的在職身份,定位是部落團體的一份子,而且是最低級的人。如果回答未獲上級滿意,得退回待命區重來,直至合格為止。

  17. 第一個問題通過後,緊接著被問到:「到這裡你能做什麼?」通常會如此回答:「我願意追隨上級的領導,為上級服務,不論是跑腿、粗重的差遣,均能忍受達成,如果敵人來時,做先鋒拼命來保衛大家,請上級接納我」。能令上級滿意者就通過,口試官會說:「你辛苦了,這裡有杯酒,是你該得的,歡迎成為本階層的成員,喝完就可以進營帳內休息」。所有進階者通過考驗後,高階者訓勉一番,並依循傳統由進階的直屬上一級,給予新入階者每人打屁股兩三下,表示歡迎級提醒勿忘剛才的承諾。

  18. 老年層 族人稱老人為Malitengay。這一階層年齡多在60歲以上。他們被族人稱Isfiay意為在會所休養的人。雖居退位休養的階級,但仍具權力。在早期還有巫師(祭司)職時,都由該階層人員擔任,現在他們是年齡組織的顧問,受到極大的尊重和優厚的待遇,除為頭目的諮詢外,已不負實際責任。 在整個年齡組織中,被稱為Tada malitengay no niyalo’部落最長者。本階層的最高階級被稱為Tatangalan no isfiay會所龍頭之意。而其最低階級的年輕老人被稱為Pakarongay no isfiay。進階儀式通常在收穫節的Karanaman團圓日舉行。

  19. 當日他們與Ilarongay階層吃完團聚早餐後,依依不捨離去,欲將承接另一層次的考驗。進階人員於會所附近待命,俟高階許可,每次一人,以潛行低姿勢接近會所門檻,也如同當年進入Ilarongay之方式通過口試考驗。惟因他們都已年長之故,將心比心,所問的不在那麼苛刻尖酸。被打屁股時也不再用力,賞酒不再斟滿。在這階層最末年輕老人還要負責炊煮、服侍上級及督導下級的工作,但通常有最低階的Pakalongay青少年組人員,可使喚幫役跑腿,待滿三年後,再把薪火交給下一新進階級。當日他們與Ilarongay階層吃完團聚早餐後,依依不捨離去,欲將承接另一層次的考驗。進階人員於會所附近待命,俟高階許可,每次一人,以潛行低姿勢接近會所門檻,也如同當年進入Ilarongay之方式通過口試考驗。惟因他們都已年長之故,將心比心,所問的不在那麼苛刻尖酸。被打屁股時也不再用力,賞酒不再斟滿。在這階層最末年輕老人還要負責炊煮、服侍上級及督導下級的工作,但通常有最低階的Pakalongay青少年組人員,可使喚幫役跑腿,待滿三年後,再把薪火交給下一新進階級。

  20. 傳統漁獵文化 阿美族是一個非常喜歡吃魚的民族,只要有魚的地方,不難發現阿美族人。就算是在都市看見有人在河邊、沼地或海邊撒網捕魚,絕大部分都是阿美族人。這就是阿美族特有的習性。

  21. 傳統漁獵用具 阿美族傳統捕魚器具有很多種類,每一種都有其特 別的用途,因環境及魚種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漁獵 用具,在卑南溪流域中,阿美族使用的漁獵工具有: fo’fo’魚荃、kasdaw漁錐、tilo掛網、sawalak毒 漁藤、cadiway三角網、tafokod手拋網﹙八卦網)、 Pacing魚叉…等等。

  22. kacdaw(漁錐)

  23. tafokod手拋網

  24. cadiway(三角網)

  25. 傳統漁獵限制 阿美族有很多活動和漁獵有關,無論是家庭或部落活動,就有漁獵文化,因此就有一些禁忌及規矩。卑南大溪是阿美族賴以維生的主要河川流域﹙也有族人稱作阿美族現代冰箱﹚,所以要遵循規矩和禁忌。如果是個人去補魚時,不能抓幼小的魚,也不允許在同一個區域抓完魚種。否則將會被部落的指責或排擠。女人不許從事捕魚,不然那個區域將捕不到魚,且會帶來厄運;女人只能撿拾螺類及野菜。孕婦絕對不能碰觸正要出發捕魚的人,不然會捕不到魚。捕魚出發之前若打噴嚏,會抓不到魚。若放屁是不吉利的徵兆。前兩項若是在路途中發生,最好折返回家,休息一段時間後再出發,來解除厄運。

  26. pakelang文化 miksi(河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