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65 Views
如何撰寫計畫書. 王志誠. 演講者簡介. 元智大學資工系 90 級 元智大學資工系研究所 94 級 網路實驗室研究生. 大綱. 工作經歷 研究領域的了解 計畫書的格式 撰寫 的技巧. 工作經歷. ANW05, 可擴充性之監測代理器設計 NCS05, 重疊式網路資源監測系統 ICACT06, An Overlay Resource Monitor System JCIS06, OSSP: Overlay Streaming Service Platform (Co-author) ICACT07, Work on it…. 研究領域的了解. 基礎的知識
E N D
如何撰寫計畫書 王志誠
演講者簡介 • 元智大學資工系90級 • 元智大學資工系研究所94級 • 網路實驗室研究生
大綱 • 工作經歷 • 研究領域的了解 • 計畫書的格式 • 撰寫的技巧
工作經歷 • ANW05,可擴充性之監測代理器設計 • NCS05,重疊式網路資源監測系統 • ICACT06,An Overlay Resource Monitor System • JCIS06,OSSP: Overlay Streaming Service Platform (Co-author) • ICACT07, Work on it…
研究領域的了解 • 基礎的知識 • 所屬實驗室的研究成果 • 相關的額外paper或technical report • 程式的撰寫能力 • 創意 • 準備 • 符合給定的標準? • 商業性質還是研究性質
計劃內容格式 • 摘要–摘要 • 研究動機和研究問題–簡介,相關研究 • 研究方法與步驟–系統架構 • 成果–預期貢獻, 模擬, 結論 • 參考文獻
計劃內容格式 • 摘要 • 簡介 • 預期貢獻 • 相關研究 • 系統架構 • 模擬 • 結論 • 參考文獻
摘要 • 摘要的兩個目的 • 提供讀者足夠的訊息判斷是否要繼續閱讀下去 • 透過一開始的摘要, 讓繼續閱讀下去的讀者可以更容易了解計畫本文的資訊
摘要 (cont.) • 摘要必須把計畫中提供的所有資訊全部寫入 • 現狀,問題 • 目的,方法 • 結果, 結論
摘要 (cont.) • 現狀:現今的網路串流服務正方興未艾 • 問題:傳統的Sever-Client模式將提高SP在建置服務時所需的成本 • 方法:本文提出一套以對等式網路為基礎的串流服務平台 • 目的:冀望能降低SP在建置服務時所需的成本 並提高網路的可擴展性 • 結果,結論:本系統經模擬後 業已證明的確能有效地大幅減少…且增加…
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 銜接摘要跟計畫本文,讓讀者可以循序了解整個計畫所要提供的資訊. • 將摘要所介紹的內容除了結論之外再詳細的介紹一遍. • 為了保持中立性, 提供參考文獻是最好的方法.(唯一的方法) • 如果沒有參考文獻,容易將事實和個人意見搞混.更甚者,會讓讀者覺得整個計畫內容可能為了使自己的研究有利而有扭曲事實的狀況.
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 因為別人做的不太好 • 可積極的攻擊, 但要實話實說 • 造成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 • 針對哪個問題點改進?! • 如何改進!?
研究方法與步驟 • 整篇計畫書最重要的部分 • 如果沒有正確提供研究方法和步驟, 將無法讓讀者理解為何可以得到預期結果, 更可能被質疑計畫的可行性. • 如果方法和步驟很複雜, 就更必須注意撰寫上的細節,才能正確的傳達想要表達的資訊.
成果 • 合理的推論 • 提供可能得到結果的方法 • 如何證明本研究的優越處 • 模型證明 • 模擬 • 實作 • 提供比較對象
撰寫的技巧 • 從概要開始 • 資料整理清楚 • 從已知導到未知 • 遵守對句法 • 一個句子只表達一件事情 • 簡潔的表達一件事
從概要開始 • 整個計畫的開頭就是以概要開始述說 • 每章,每節開頭都必須提到接下來所要提的東西的概要 • 複雜的句型有娛樂人的用處, 但是對於實務的撰寫沒有幫助 • 讀者不喜歡驚喜
從概要開始 • 給所有讀者充分資訊, 判斷是否繼續閱讀 • 給打算續讀下去的讀者充足的預備知識, 幫助他們可以深入了解議題 • 讓撰寫者時時了解自己所寫的東西,在文中排除不必要的資訊 • 主題在前根據在後, 可以邊看根據邊檢查是否有輔助主題. 如果根據在前主題在後, 那麼邊看主題邊得回頭確認根據是否有輔助到主題
資料整理清楚 • 只提供需要的資料 • 分類跟集中 • 相關資料要跟所寫的議題充分呼應 • 資料的排放順序要合適 • 問題A至問題A1,A2,A3
資料整理清楚 • 少了重要的資料或是提供不要的多餘資訊, 容易將整個段落的邏輯打亂 • 同類型的資訊分散在文章中, 會使讀者混亂 • 如果提供資訊的順序不對, 輕微使讀者對所提供的資訊跟論點沒有印象, 重者將使整個段落邏輯混亂
從已知導到未知 • 從傳統的東西開始, 到介紹近來研究 • 提供讀者更容易了解已知的東西和未知的東西的關聯性 • 防止跳躍性的邏輯撰寫
遵守對句法 • 同種類, 同結構的東西盡量用相同形式撰寫 • 讓讀者可以預知接下來所要撰寫的東西 • 較容易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 對於撰寫的人來說, 可以防止漏寫 • 對於撰寫的人來說, 較易撰寫
一個句子只表達一件事情 • 讓句子的論點明確 • 句子變短, 讓讀者更易理解
簡潔的表達一件事 • 排除任何模糊, 曖昧, 迂迴的字眼 • 模糊, 曖昧, 迂迴容易讓讀者誤會 • 盡量使用肯定句 • 注意修飾辭 • 注意句點,逗點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