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本章结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概念、目标、职能**、对象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方法、会计的基本程序. 第一 节 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与我国) ● 自有了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产生了会计的萌芽,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和完善。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一项管理活动。 ●现代会计已由过去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发展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方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近代;现代. 1. 古代会计阶段 — 文明古国与欧洲

milic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总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总论 本章结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概念、目标、职能**、对象 •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会计方法、会计的基本程序

  2. 第一 节 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西方与我国) ●自有了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产生了会计的萌芽,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和完善。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一项管理活动。 ●现代会计已由过去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发展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一)西方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近代;现代 1.古代会计阶段—文明古国与欧洲 不能称为会计,因为会计所具有的专门方法、对象、职 能远未形成,只是作为生产的一个附带部分而存在。 (1)文明古国,如埃及、巴比伦、雅典、希腊有对会计活动的记载。 巴比伦:在商业和公共领域设置专门的记录官; 埃及:“内部控制制度思想”初露端倪; 希腊:铸币运用于账簿记录中。是“货币计量”思想的萌芽; 雅典:出现“财务公开”思想。

  4. (2)会计在欧洲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庄园之中(2)会计在欧洲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庄园之中 • 庄园主聘请管家管理庄园; • 管家定期向庄园主递交“述职报告”; • 庄园主聘请专业人士对“述职报告”审阅。 “述职报告”孕育了现代会计中定期提供财务报告的思路;也是审计的萌芽。 1 管家 庄园主 2 3 第三人:审阅述职报告

  5. 2.近代会计阶段—意大利与工业革命后 (1)早期的意大利复式簿籍:12-15世纪出现借贷记账法。第一个里程碑。 (2)工业革命后的会计: 18世纪-20世纪初。完成由簿籍到会计的转化。产生:①折旧会计思想;②划分资本与收益的思想;③成本会计;④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第二个里程碑)。

  6. 3.现代会计阶段——实现了由簿籍到会计的转变,产生了管理会计3.现代会计阶段——实现了由簿籍到会计的转变,产生了管理会计 20世纪50年代出现管理会计、国际会计。第三个里程碑。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根本区别 另外:20世纪70年代 通货膨胀会计 20世纪80年代 人力资源会计 20世纪90年代 环境会计

  7. (二)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近代;现代 1.古代、近代:以官厅会计为主,主要反映政府财政收支活动 (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数。不能称为会计。 (2)西周:有文字记载 。设“司会”职务,掌管朝廷俸禄。 (3)唐朝:把钱粮收支分为四个部分: 原管+新收=已支+实在 即:期初结存+ 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结存

  8. (4)宋朝、元朝:四柱清册。奠定了中式簿籍的理论基础。(4)宋朝、元朝:四柱清册。奠定了中式簿籍的理论基础。 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作用:全面系统反映经济活动; 检查账簿记录是否正确。

  9. (5)明、清时代——龙门账 经济业务划分为四大类: ①进(收入) ②缴(费用) ③存(资产及债权) ④该(负债及业主投资) • 收入-费用=资产及债权-负债及业主投资 • 公式相等时,叫“合龙门”。 进-缴=存-该

  10. (6)清代末期——天地合账 • 对任何经济业务均在账簿中记录两笔,既登记来账、又登记去账,以反映其来龙去脉,成为名符其实的复式记账法。 • 是中国最早的中式复式记账法。

  11. (7)清朝末年,借贷记账法从日本传入我国,首先在大清银行使用。(7)清朝末年,借贷记账法从日本传入我国,首先在大清银行使用。 (8)新中国成立后,全盘照搬苏联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称之为社会主义会计。

  12. 2.我国现代:会计进行全面改革,逐步与国际会计接轨2.我国现代:会计进行全面改革,逐步与国际会计接轨 (1) 1993年7月1日起,进行全面会计改革,改革的宗旨是向西方靠拢,与国际会计接轨。 1993年颁布: • 《企业会计准则》 • 《企业财务通则》 • 分行业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

  13. (2)2000年以后陆续颁布: • 《企业会计制度》 •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 《小企业会计制度》

  14. (3)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所有上市公司实施,并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所有大中型企业执行,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3)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所有上市公司实施,并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所有大中型企业执行,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这一系列改革使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国际会计惯例也更加接近和协调,使会计真正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

  15. 二、会计的职能—5个(其中基本职能2个) • 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即会计能干什么,有什么用。 • 会计的职能有: 反映经济活动 控制经济活动 评价经营业绩 参与经济决策 预测经营前景 基本职能: 反映(核算) 控制(监督)

  16. (一) 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完整的反映,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有三个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 (2)会计不仅核算过去、而且要控制现在、预测未来、进行决策; (3)会计核算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完整性。

  17. (二)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 指会计人员通过特定的方法对本单位经济业务合法性、合理性的审查。 • 特点: (1)会计主要利用货币量指标进行监督; (2)会计监督的依据是法律、财经制度、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计划、定额等; (3)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始终,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 上述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反映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反映的目的和保障。 ●其他三个职能。

  18. 三、会计目标 • 指会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即会计要为哪些人服务,提供哪些会计信息。 1.会计的基本目标 • 为报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会计信息。 注意: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 能力和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19. 2.会计报表使用者包括: • 投资者;债权人; 政府有关部门; 企业经营管理者; 企业职工等。 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 但均关注: (1)企业的财务状况; (2)企业的经营成果; (3)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

  20. 四、会计的概念 1.理论界的不同观点 (1)管理活动论:把会计当作一项有人参加的活动; (2)管理工具论、艺术论:把会计当作一种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方法、工具,或提供经济信息的一种规则与方法。 (3)信息系统论:把会计当作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2.定义(会计制度)**: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1.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4个 • 指对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和计量标准等所作的合理推断。 • 会计对象的确定、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都要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

  22. (一)会计主体——规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和界限(一)会计主体——规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和界限 • 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 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由若干企业组成的集团公司;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 • 特点:必须拥有或控制一定的经济资源,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并进行独立核算。 • 作用: (1) 划分会计核算的范围——空间范围; (2) 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别开。

  23. (二)持续经营——确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 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按照当前的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 如固定资产在使用期内分期折旧、费用分期摊销等; • 若企业破产,此假设不成立,需用破产会计。

  24. (三)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三)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 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等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计算盈亏,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统称为会计中期)。 • 有营业年和公历年(1月1日-12月31日)。 • 我国会计年度与财政年度、税务年度一致。

  25. (四) 货币计量 • 指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计算、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 包含: (1)在会计核算中,所有涉及价值的计算,都要以货币计量。 A、货币计量单位是经济活动计量的基本单位,其他计量单位都是辅助性的 ; B、以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 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内以外币业务为主的企业可用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报送的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币;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的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

  26. (2)货币的价值保持不变。货币作为一种计量单位,应当是稳定的,这样才能使不同时点的资产的价值具有可比性,不同时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计算其经营成果。(2)货币的价值保持不变。货币作为一种计量单位,应当是稳定的,这样才能使不同时点的资产的价值具有可比性,不同时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计算其经营成果。 但由于存在通货膨胀,货币的实际价值却会改变,会计处理方法有:一是假设币值不变,忽略这种变化;二是用特殊方法计量这种变化,如通货膨胀会计、物价变动会计。

  27.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8个 • 是在会计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的会计核算规则。 • 是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规范,也是衡量会计工作质量的标准。

  28. 1.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基本质量要求1.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基本质量要求 • 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三层含义: (1)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真实反映; (2)会计核算以正确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准确反映; (3)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29. 2.相关性 (有用性) • 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均可以获得有用的信息。 • 满足三个方面的需要: (1)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2)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需要; (3)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30. 3.可理解性(明晰性) • 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等应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需求。 • 如:会计记录清晰明了;凭证、账簿、报表书写清楚;会计信息内容和表述简明扼要。

  31. 4.可比性** 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可以比较。 (1)一致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前后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可比性。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类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以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以比较。

  32. 5.实质重于形式 •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是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 实质——经济实质;形式——法律形式 • 例如: (1)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承租期内,承租方视同自己的资产;(但法律上在承租期内不是承租方的资产) (2)个人独资企业虽无法人资格,但是会计主体,应视同独立的经济主体进行会计核算。

  33. 6.重要性 • 指企业会计核算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重要事项,全面反映并充分披露; (2)非重要事项,适当简化处理。

  34. 7.谨慎性(稳健性) • 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 • 核心:不高估资产、收益与利润; 不低估负债、费用与损失。 ●具体表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发出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固定资产快速折旧等。(见下页)

  35. 如: (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8项: • 坏账准备 • 存货跌价准备 •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36. (2) 采用加大本期费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 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 • 固定资产采用快速折旧法 • 确认或有负债等

  37. 8.及时性原则 • 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 包括: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38. 三、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应计基础 ) ●权责发生制:以款项是否应当收到或应当付出为标准来确认、计量、报告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 ①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 ②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实务中,交易或事项发生的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并不完全一致。

  39. 理解: 例1:2010年6月,销售商品一批,货款20万元尚未收到。 则: 6月份增加:收入20万元 • 上例,7月份收到款项。 例2:09年11月份预付下年的财产保险费120 000元。 则:不能作为09年11月份的费用。只能分别列为了2010年1-12月份的费用。 应记为6月份的收入 7月份不记收入

  40. 课堂思考:例1、2、3,权责发生制 与收付实现制下的处理 注意: • 与权责发生制相反的是收付实现制(实收实付制) (1)不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2)用于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业务的会计核算。 • 上例 • 例3:9月1日,A企业预收5000元,产品尚未销售。作为9月份的收入。 处理基础不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不同

  41. 四、会计规范(自己看教材,网上流览) • 会计工作规范是指从事和评判会计工作的标准。 • 一般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

  42. (一)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凡是在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必须依照会计法的规定来办理会计事务。 •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其他会计法规也是以会计法为依据来制定的。

  43. 建国以后,我国于1985年首次颁布《会计法》;建国以后,我国于1985年首次颁布《会计法》; • 于1993年12月对《会计法》进行了修订; • 于1999年10月对《会计法》进行了再次修订。 • 重新修订后的《会计法》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

  44. (二)会计准则 •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生成、约束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则,也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标准。 • 会计准则是对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并用来指导会计实践。 • 会计准则可以由民间机构制定,也可以由政府制定,在我国由国家财政部负责制定。

  45. 会计准则一般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准则 第二个层次是具体准则:38项

  46. 38项具体准则为: • 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等

  47. (三)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具体行为规范。 (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 会计基本准则 会计具体准则、会计制度

  48. 第三节 会计方法与会计的基本程序 一、会计方法(4个方面) 1.会计核算方法(7个) ——财务会计 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报告 连续地 系统地 全面地 反映和监督 是一个完整 科学的方法体系

  49. 2.会计分析方法——企业财务分析 3.会计检查方法——审计 4.会计预决策方法——管理会计 上述各种会计方法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方法体系。其中,会计核算方法 是基础,会计分析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继续和发展, 会计检查方法是证实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分析方法的手 段。

  50. 二、会计的基本程序——四个基本程序 • 将零乱的会计资料加工成有用的会计信息。 1.会计确认**:要不要通过会计方法描述。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2.会计计量:登记入账,并列入报表的过程。 3.会计记录:记入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 4.会计报告:编制报表并报送。 四者的关系:相辅相成 1.将现金1000元存入银行。 2.向银行借款10000元。 3.预测2011年利润100万元。 4.预计2011年税收增加10万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