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741 Views
世界古典园林. 总论. 世界造园三大系统. 园林即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 西方各国把园林称之为: garden 、 park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等。. 《圣经》中的造园. 一、天国乐园——伊甸园 特点:树木为主 1. “ 生命树 ” 2. “ 知善恶树 ” 二、所罗门庭园 特点:植物配置偏重于芳香植物 葡萄园. 埃及造园. 一、私园(宅园) 特点: 1.规则对称的布局手法 2.矩形水池( 下沉式水池 )
E N D
总论 世界造园三大系统
园林即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园林即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 西方各国把园林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
《圣经》中的造园 一、天国乐园——伊甸园 特点:树木为主 1.“生命树” 2.“知善恶树” 二、所罗门庭园 特点:植物配置偏重于芳香植物 葡萄园
埃及造园 一、私园(宅园) 特点: 1.规则对称的布局手法 2.矩形水池(下沉式水池) 3.树木(无花果、葡萄、石榴;野生植物:莲、芦苇) 4.出现了花坛
二、神苑 代表:德力·埃尔·巴哈里神庙 特点: 1.植物——圣林 2.立体建筑是神殿 3.雕塑——狮身人面像
西亚地区的园林 一、美索不达米亚的造园——猎苑 特点: 1.热衷于人造山丘、台地,或将宫殿建在大山岗上,或将礼拜堂、神庙等设在猎苑内的小丘山; 2.建筑物都有露天的成排的小柱廊 3.植物:松柏,香木,葡萄,棕榈等 4.饲养有野牛、山羊、大象、骆驼等
二、巴比伦“空中花园” 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
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三、古波斯的天堂园 特点: • 1.直线渠道由中间向四面发射; • 2.有华丽的喷泉(中间有喷水坛,与雕塑结合) • 3.风格植物(蔷薇、悬铃木、松树)
四、阿拉伯水法园 阿拉伯地区的自然条件与波斯相似,干燥少雨而炎热,又多沙漠,对水极为珍惜。 各地区的伊斯兰教园都尽量发挥水景的作用对于水的利用给予特别的爱惜和敬仰,并且神化起来,甚至点点滴滴都蓄积成大大小小的水池,或穿地道或掘明沟延伸到各处种植绿地之间。这种水法由西班牙在传入意大利后发展的更为巧妙、壮观了。
西班牙园林 一、 阿尔罕布拉宫(红堡园) 阿尔罕布拉宫内的庭院 阿尔罕布拉宫内的迷宫 阿尔罕布拉宫位于格拉那达市区东端苍木蓊郁的山峦之上,它是摩尔人在巅峰时代留给西班牙的伟大艺术遗产。
二、园丁园 特点: • 1.具有最典型的阿拉伯式的庭园特征; • 2.庭中用十字性水渠象征天堂; • 3.各庭之间以洞门联系,隔以漏窗; • 4.植物种类不多,仅有松柏、石榴、玉兰、月桂杂以香花); • 5.建筑色彩丰富; • 6.五色石子铺地
古希腊园林 一、 阿尔喀诺俄斯王宫殿 二、中庭式庭园(柱廊园) 三、阿多尼斯园(最早的屋顶花园) 四、公共园林 1.圣林 主要树种:棕榈、槲树和悬铃木; 供奉有神像或运动员的雕像; 2.体育运动场(现代体育公园的雏形) 代表:佩尔加蒙体育场(三层露台) 公元前776年,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罗马的造园 一、概况 卢库斯将军被推为贵族别墅庭院的创始人 ; 二、庞北城的宅园 天井;盆栽装饰;列柱中庭; 主要造园要素:水(喷泉、水渠或水池) 雕塑(代表祖先或神灵的) 庭园树木 三、哈德里安别墅(哈德良山庄) 田园型别墅(实用为目的,果树园、葡萄园、橄榄树园等) 城市型别墅(建在斜坡上,利于露台的伸展;以水为装饰的处理手法)
四、城市广场 古罗马公共集会广场——被称为后世广场的前身 市场;绿化装饰(花坛、剪饰、迷阵等) 五、特点: 花坛 :出现了蔷薇园(园中园)和迷宫(万花阵) 园路:大园路、小园路、林荫路 雕塑:许多神话中的神像常常被塑立起来 植物:罗汉松、紫杉树等神树 ;出现了园艺师 屋顶花园;绿廊是后世屋顶拱廊的启端 园亭; 小卧室; 温室; 动物园; 庭园剧场;
伊斯兰的造园 伊斯兰人统治大片土地,由于阿拉伯国家大多处于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带,所以对绿洲和水有特殊的感情,因而形成了阿拉伯园林的独特风格,以水池或水渠为中心,而建筑物大多是通透开敞,阿拉伯人设想有四条河流:水、乳、酒、蜜河,庭院多呈长方形,四面围着柱廊和敞开的厅堂,十字的水渠将庭院分成四份,中央布置大型喷泉,喷泉向四方流去,形成四条河流。例如阿尔罕伯宫的狮子园和印度的泰姬陵。
意大利的造园 伊斯兰园林到十四世纪逐步被意大利园林艺术所承接,主要指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造园艺术,特点:空间形态是几何式的,也是建筑式的,依附于乡间别墅,建于山坡,顺势修建几个平台,每层边沿镶有雕栏玉砌,水池、植坛、水渠都是规则式的形状,意大利园林造于真山真水之间,把园林作为露天的起居场所。意大利园林的美在于他所有的要素本身即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的协调,以规整和自由相结合,并以规整为主的园林形式。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特征: 1.立面上看,保证有良好的透景线; 2.平面上看,严格对称,有主轴线和副轴线; 3.色彩上,以常绿树木为主色调; 4.水处理上,喷泉、阶式瀑布等,雕塑、花瓶置于附近。 5.露台、阶梯、栏杆
意大利台地园中 常见的叠泉
法国的造园 勒·诺特尔——宫廷造园家之王 ——勒·诺特尔式造园 1.沃-勒-维贡特花园(维康府邸庭园) 勒·诺特尔的成名作 2.凡尔赛宫苑 特色: (1)十字行水渠 (2)水花坛(用五彩缤纷的水流描绘花坛般的景色) (3)迷园 (4)小园林 (5)太阳神喷泉群 (6)特里阿农园
日本的造园 日本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文化传统相结合产生的。 公元八世纪,日本奈良时期,也就是中国的唐朝,引入“中国的造园术”,到平安时期,着重于园林中发展自己的文化,到十三世纪,中国的禅宗佛教和南宋的山水画,使人对再现自然风致方面显示一种高度概括、精炼的意境,而“枯山水”就是从此诞生的。
“枯山水”平庭具有写意风格的类型。它一般面积不大,或布置于墙角,或布置于屋檐下,或布置于两屋之间。形式是以白沙铺地,其上点缀石头,石头上或有草或无。象征的意义是白沙-海水,石头-岛屿,草-植被。沙或平如镜或淡其微波,与咫尺之地幻化出千顷万壑的气势,这种园林纯属观赏的对象,人是不能在其中活动的,枯山水讲究置石、造型和石头间的配合起主导作用。“枯山水”平庭具有写意风格的类型。它一般面积不大,或布置于墙角,或布置于屋檐下,或布置于两屋之间。形式是以白沙铺地,其上点缀石头,石头上或有草或无。象征的意义是白沙-海水,石头-岛屿,草-植被。沙或平如镜或淡其微波,与咫尺之地幻化出千顷万壑的气势,这种园林纯属观赏的对象,人是不能在其中活动的,枯山水讲究置石、造型和石头间的配合起主导作用。
公元十五世纪,由于茶道的盛行,茶庭、茶室就出现了,而这时造园偏重于写意,以草代沙,加大了绿化面积,但树不是随意栽植的,树的形状、大小、位置都是主导栽植因素,石块加大使用量,并造以石灯石钵等物件来增强返璞归真的感觉,而这些园林小品至今仍然盛行。公元十五世纪,由于茶道的盛行,茶庭、茶室就出现了,而这时造园偏重于写意,以草代沙,加大了绿化面积,但树不是随意栽植的,树的形状、大小、位置都是主导栽植因素,石块加大使用量,并造以石灯石钵等物件来增强返璞归真的感觉,而这些园林小品至今仍然盛行。
公元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幕府时代,造园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是受中国园林的影响,在造园实践方面总结出真之筑、行之筑、草之筑。公元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幕府时代,造园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是受中国园林的影响,在造园实践方面总结出真之筑、行之筑、草之筑。 • 真之筑是对自然山水写实的模拟。 • 草之筑是属写意的手法。 • 行之筑是介于二者之间的。 三者样式主要指筑山、置石和理水而言。从总体到局部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处理手法。 到十九世纪,世界文化融通,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互相传播。
英国的造园 一、规则式园林(古典造园) 代表 汉普顿宫 特点 庭园设计新方式之一——花床 造形植物的利用; 假山; 创造了花结花坛或“网结花坛” 独创了回廊。 其他装饰品:园亭、柑桔园、球场与射箭场、园门、铅制装饰品、日晷(规)、喷泉;
二、风景式造园 著名造园家: 1.布里奇曼:规则式与自然式之间的过度状态的代表,首次应用非行列式、不对称的树木种植方式;首创了“哈哈”的隐垣; 2.威廉·肯特:真正摆脱了规则式园林的第一位造园家;自然风景园的创始人;认为造园的准则是完全模仿自然、再现自然;
3.朗斯洛特·布朗 擅长处理风景园中的水景(成名作为格拉夫顿公爵设计的自然式水池); 避免人工雕琢的痕迹,排除直线条、几何形、中轴对称及等距离的植物种植形式。
4.雷普顿:18世纪后期英国最著名的风景园林师,认为应尽量避免直线,但也反对无目的、任意弯曲的线条;不是排斥一切直线;散点式种植,强调不同树龄的组成,不同树种的组成 强调园林应与绘画一样注重光影效果;提出绘画与园林的差异;
5.威廉钱伯斯——邱园的建筑官员 曾到中国广州,建了许多中国式建筑,中国塔和孔庙《 东方庭园论》 代表: 邱园 是各国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和园林学家的向往之地,也是一处美丽的游览胜地。
美国的造园 一、自然风景时期 庭园构成比较简单,大部分由果树园、蔬菜园及药草园组成; 出现了基础栽植; 影响人物 道宁《造园论》(Landscape Gardening) 对美国的乡土风光做了高度评价; 提倡从每一个家庭的庭园开始; 鼓励人们在庭园中利用树木、果树; 促使了1851年纽约第一部公园法的通过。 二、城市公园时期 影响人物 奥姆斯特德率先采用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 奥姆斯特德的原则——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奥姆斯特德的原则 ①保护自然风景; ②力戒一切规则呆板的设计; ③开阔草坪区要设在公园的中央地带; ④采用当地的乔灌木来造成特别浓郁的边界栽植; ⑤穿越较大区域的园路及其它道路要设计成曲线形的回游路; ⑥所设计的主要园路要基本上穿越整个庭园。 代表 纽约中央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