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933 Views
3. 大地的奧祕. 多變的大地景觀. 活動. 多變的大地景觀. 流水改變大地. 1-1. 連續下了幾天大雨後,雨水會沖刷地表,河水會暴漲,流水經過的地方,地形景觀可能會改變。. 活動. ▲ 大雨時,河水會暴漲。. ▲ 豪雨過後,土石鬆動造成 土石流。. 你看過哪些雨水長期沖刷地表,或流水長期經過所造成的地形景觀呢?. 花蓮縣 太魯閣峽谷. 高雄 月世界 、 苗栗 火炎山 、 花蓮 太魯閣 峽谷、及 新北市 平溪 十分瀑布 等,都是雨水或流水長期沖刷所造成的地形景觀。. 高雄市 田寮區 月世界. 1. 雨水沖刷地表會產生哪些變化?.
E N D
3 大地的奧祕 多變的大地景觀 活動
多變的大地景觀 流水改變大地 1-1 連續下了幾天大雨後,雨水會沖刷地表,河水會暴漲,流水經過的地方,地形景觀可能會改變。 活動 ▲大雨時,河水會暴漲。 ▲豪雨過後,土石鬆動造成 土石流。
你看過哪些雨水長期沖刷地表,或流水長期經過所造成的地形景觀呢? 花蓮縣太魯閣峽谷 高雄月世界、苗栗火炎山、花蓮太魯閣峽谷、及新北市平溪十分瀑布等,都是雨水或流水長期沖刷所造成的地形景觀。 高雄市田寮區月世界
1.雨水沖刷地表會產生哪些變化? 答:雨水沖刷地表,會帶走地表的石頭、泥沙,造成土石鬆動,形成土石流。雨水長期沖刷地表也會造成一些特殊的地形景觀,例如月世界、火炎山等。 討 論 2.流水經過的地方,可能形成什麼樣的地形景觀? 答:流水具有侵蝕、搬運和堆積等作用,長時間對地表產生作用,使得地表的形貌逐漸改變,形成各種地形景觀,例如峽谷、瀑布、三角洲等。
流水的力量會改變地表,產生千變萬化的地形景觀。讓我們來設計實驗,觀察流水的作用。 注 意 實驗結束後,別忘了清理場地,並把剩餘的泥土、砂石放回原處。 1.可以用什麼方法進行實驗? 討 論 答:方法一:模擬山丘的流水作用 方法二:模擬河道的流水作用 2.要準備哪些器材? 答:木板、膠泥、鏟子、澆水器、裝土容器、泥土、砂石、水。 3.要怎樣分工合作呢? 答:分組進行實驗,觀察水的顏色;沖水前後,泥土、砂石被搬運的遠近及不同大小顆粒的分布情形。
模擬山丘的流水作用 收集一些泥土、砂石,堆成土堆。再從土堆頂上澆水,觀察水沖下後,土堆產生什麼變化? 1.澆水器中的水澆在土堆上,流下黃色混濁的水,表示水帶 走了一部分的泥沙。 2.原來堆滿泥沙和小石頭的土堆在澆水之後,高度降低了, 土堆中剩下一些大石頭,其他泥沙和較小的石頭都被水沖 到土堆下方,隨著流水往較低的地方流動。
模擬河道的流水作用 將自製河道的一端墊高,並在河道上方堆放泥土、砂石。從河道上方沖水,觀察水沖下後,泥土、砂 石的分布情形。 原本在自製河道上方的泥沙和小石頭,都被水沖往河道下方,但到了接近地面處,小石頭就停下來了,小砂石會被沖到稍遠處。而最細小的泥沙,則會跟著水流到較遠的地方。 參考上述的方法,或根據你們這一組設計的方法做做看。
流水會侵蝕土堆,顆粒越小的泥土和砂石,越容易被搬運、堆積到較遠的地方。比較看看,用不同的水量倒 在土堆上,泥土和砂 石被搬運、堆積的情 形有什麼不一樣?
水量大小對土堆的影響 操 作 1.在地上或自製河道上,堆起兩個大小相同的土堆。 2.分別用不同大小的水量,從土堆上方澆水,觀察 土堆的變化。 水量小 水量大 水量小 水量大
1.水量大小對沖水前、後土堆的高度及泥土、砂石1.水量大小對沖水前、後土堆的高度及泥土、砂石 的搬運量有什麼影響? 答:水量越大,泥土和砂石流失得越多、越快,所以沖水後土堆的高度變得較低。而水量越大,可以搬運泥土、砂石的量也越多。 討 論 2.水量大小對泥土、砂石被搬運的遠近和搬運的顆粒 大小有什麼影響?它們最後會堆積在哪裡? 答:(1)水量小:水流力量較小,只能搬運較小的砂石顆粒,堆積在近處。 (2)水量大:水流力量較大,可以搬運較大的砂石顆粒,堆積在遠處。
不同坡度的河道,水流速度有什麼不同?不同的水流速度,侵蝕、搬運和堆積的結果又有什麼不同? 操 作 坡度高低對水流速度及土堆的影響 坡度較低 1.分別將兩個自製河道墊高成不同坡度,並在河道上方堆起大小相同的土堆。 2.再用相同的水量,從土堆上方澆水,觀察水流速度及土堆的變化。 坡度較高
1.坡度的高低對水流速度有什麼影響? 答:坡度越高,水流速度越快;坡度越低,水流速度越慢。水流速度快,侵蝕、搬運作用較明顯。 討 論 2.水量相同、坡度較低時,泥土、砂石會堆積在 哪裡? 答:水量相同、坡度較低時,水流速度較慢,較大的砂石會堆積在河道較上端,顆粒較小的泥土、砂石會被搬運到河道較低處堆積起來。
3.水量相同、坡度較高時,泥土、砂石會堆積在3.水量相同、坡度較高時,泥土、砂石會堆積在 哪裡? 答:水量相同、坡度較高時,水流速度較快,大部分的泥土、砂石可以被搬運到河道較低、較遠處堆積起來。 流水有侵蝕、搬運和堆積的作用。水由高處流下,除了會侵蝕,還會搬運地表的泥土和砂石;被侵蝕、搬運的泥土或砂石,最後會因為水流速度變慢而堆積下來。
河流地形 1-2 河流流經上游、中游和下游時,會形成不同的地形景觀。你曾注意過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堆積物嗎?它們有什麼不同的特徵? 因為坡度不同,造成水流的速度不同,使得河流上游、中游、下游河床上的堆積物顆粒大小也不同。 河流上游:堆積較大的岩石,表面尖利、有稜有角。 河流中游:堆積許多鵝卵石,比較圓滑,顆粒也比 較小。 河流下游:堆積許多泥沙和小石頭。
▲上游河床布滿大石塊 ▲中游河床堆積很多鵝卵石 ▲下游河床堆滿沙礫
1.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水流速度一樣嗎?為什麼?1.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水流速度一樣嗎?為什麼? 答:河流上游坡度較陡,水流速度較快;河流中游坡度漸緩,水流速度也漸緩;河流下游坡度平緩,水流速度更緩慢。 討 論 2.河流上游、中游、下游河床上的堆積物特徵有什麼 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 答:河流上游河床上堆積的是較大的石塊;河流中游河床上堆積許多鵝卵石;河流下游堆積許多沙礫。 3.河流下游有許多沙礫,它是怎樣形成的? 答:石頭從上游被沖到下游的過程中,不停和其他石頭碰撞、摩擦,漸漸破碎成小石子和細沙;再加上河水侵蝕河岸也會產生沙礫。這些沙礫隨著水流搬運,最後堆積在地勢平緩、開闊的下游地區。
越靠近河流下游,水流速度漸慢,泥沙逐漸堆積,當河水流至出海口,有時會由於泥沙堆積,形成三角洲。 宜蘭縣和平溪出海口為 沙礫堆積形成的三角洲
花蓮縣秀姑巒溪 你看過彎彎曲曲的河流嗎?彎曲河道兩側的水流速度不同,凸岸的水流速度比較慢,所以泥沙會逐漸堆積;凹岸的水流速度比較快,因而產生侵蝕河岸的現象。 凹岸 凸岸 (侵蝕) (堆積)
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位於河流凹岸的金帥飯店(台東知本)倒塌。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位於河流凹岸的金帥飯店(台東知本)倒塌。 金帥飯店
這些景觀和流水實驗中的哪一段河道相似? 流水沖刷地表的情形與實驗有許多相似處,例如:雨量小時,水流速度慢,流水侵蝕地表及搬運泥土、砂石的力量弱。 雨量大時,水流量大且水流速度快,流水的侵蝕、搬運、堆積作用都很強。
海岸地形 1-3 除了河流之外,海水也會衝擊海岸,進行侵蝕、搬運和堆積的作用,形成各種海岸地形。海水侵蝕海岸造成的地形,常見的有海蝕崖、海蝕平臺、豆腐岩和海蝕洞等。 海水侵蝕海蝕平臺上的節理,裂縫擴大形成「海蝕溝」。
新北市野柳的海蝕崖 新北市野柳的海蝕平臺 ▲海蝕崖是海岸長期受波浪 侵蝕而形成的。 ▲海浪長期沖刷海蝕崖,逐漸形成與 海平面幾乎一樣高的海蝕平臺。
新北市野柳的豆腐岩 澎湖縣小門嶼的鯨魚洞 ▲豆腐岩是由海蝕平臺慢慢 演變而來的。 ▲海蝕洞是海水長期侵蝕岩層較脆弱 的地帶,形成像洞穴般的凹陷。
海水侵蝕夾帶的岩石碎屑和泥沙等,經由搬運、堆積,會在沿海地區形成沙灘、沙洲和潟湖等地形。 澎湖縣吉貝嶼的沙洲 臺南市七股潟湖 ▲海中的沙礫經由海水搬運、堆 積,逐漸變高而露出水面,形 成沙洲。 ▲潟湖是沙洲與陸地之間所圍成的 水域。
查一查資料,沙灘和礫灘的堆積物有什麼不同?查一查資料,沙灘和礫灘的堆積物有什麼不同? 海灘的堆積物如果是疏鬆的沙粒,稱為沙灘;如果是直徑大於2毫米(mm)的沙石,就稱為礫灘。 花東海岸的沙灘 臺東縣三仙臺的礫灘 ▲海水搬運的泥土、砂石堆積在海濱,就形成了海灘。
大自然中的河川、海岸、岩石等地形景觀,都是經年累月不斷改變後所形成的。大自然的力量真是神奇! 這些特殊的地形景觀都是大自然寶貴的資產,除了欣賞之外,我們應加以珍惜,不可以任意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