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96 Views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 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 ; 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 树立和竖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积极投身于中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E N D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竖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积极投身于中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2、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 3、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教学课时:2学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勾画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方向 1、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人类社会的进步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2、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不同的历史形态,而人的发展也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空想的详尽描绘(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空想的详尽描绘 •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未来的实践去回答。 “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 ——恩格斯
(四)坚持发展的观点,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四)坚持发展的观点,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不断丰富的。 •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态度告诉我们:必须慎重地对待未来社会,既不要把经典作家的一些具体提法当作现成的答案和不便的教条;又应当遵循他们倡导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坚持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深化对未来社会的认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马克思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勾画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勾画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卡尔·马克思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1、“和谐”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 “和谐”中的“和”字,由“禾”与“口”构成,意为“人人口中有粮吃;和谐中的“谐”字,由“言”与“皆”构成,意为“大家都能表达意见”。 早在2500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就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
2、“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建构“和谐”的新社会,就一直是社会主义思想先驱们的一种强烈呼唤和美好理想。 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的文稿,第一次提出要用“和谐制度”代替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就是以“新和谐”命名他的试验社区。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出版了《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严厉批评资本主义是“病态社会”,公开声明社会主义是“和谐与自由” 的社会。马克思高度评价魏特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称它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
3、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和谐社会。3、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和谐社会。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主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提倡社会和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当然,马克思、恩格斯也深刻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而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正确途径,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2、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相对的全面提高。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马克思设想的那种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两者有着重要的差别也有内在的一致。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提纲》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必然实现的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江泽民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完成也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在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还需要经历社会主义阶段,最后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 1、“两个必然”的含义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
2、“两个决不会”的意思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3、“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 “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所需要具备的客观物质条件。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阶段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 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 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江泽民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信念 “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 “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邓小平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江泽民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理想人格的塑造 儒家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去其封建糟粕,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平天下 修 身 齐家 治国
2.理想人格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的注重仁义礼智信的人格价值观念,这对当前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反腐倡廉的斗争仍然具有积极作用。忠恕之道的人际和谐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行为原则。儒家的自省、自讼、内省等道德修养方法对我们改造主观世界,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也具有积极意义。
3、“天下为公”的伟大理想:从孔子到孙中山3、“天下为公”的伟大理想:从孔子到孙中山
4、以“八荣八耻”引领新时期道德建设和理想构建4、以“八荣八耻”引领新时期道德建设和理想构建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守纪律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古训
思考题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展望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什么? •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3.怎样理解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社会? • 4.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的历史的必然性?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 • 5.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的实现又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
6.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6.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 7.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在这个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教训是什么? • 8.如何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 9.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 10.学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有哪些重要思想收获?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文献 •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 2.《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 3.《科学发展观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 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 4.《社会主义法制理念读本》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年版 • 5.《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 6.《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 7.《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