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校园建设中的 节能 与 消防 问题

校园建设中的 节能 与 消防 问题.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姜长征. 一、校园建筑的 节能 问题. 二、校园建筑的 消防 问题. 一、校园建筑的节能问题. 二、校园建筑的消防问题. 一、一般规定 1 、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单体平面设计,宜利用冬季日照,减少夏季太阳辐射。总体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化等自然资源进行多方位的节能设计。 2 、建筑主朝向宜采用南北向。 3 、注意风向玫瑰图。 4 、总图与单体设计应合理确定设备用房的位置,负荷中心,缩短设备管线与输送距离。 5 、空调室外机安装,注意景观与排放热效果。 6 、施工图中应有建筑节能专篇。. 二、建筑设计

Download Presentation

校园建设中的 节能 与 消防 问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园建设中的节能与消防问题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姜长征

  2. 一、校园建筑的节能问题 二、校园建筑的消防问题

  3. 一、校园建筑的节能问题 二、校园建筑的消防问题

  4. 一、一般规定 1、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单体平面设计,宜利用冬季日照,减少夏季太阳辐射。总体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化等自然资源进行多方位的节能设计。 2、建筑主朝向宜采用南北向。 3、注意风向玫瑰图。 4、总图与单体设计应合理确定设备用房的位置,负荷中心,缩短设备管线与输送距离。 5、空调室外机安装,注意景观与排放热效果。 6、施工图中应有建筑节能专篇。

  5. 二、建筑设计 1、建筑体形系数。 2、窗户比。 3、外窗布置宜有利于组织自然通风。 4、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总面积的20%。 5、设有中庭的公共建筑,夏季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

  6. 三、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1、传热系数,地上和地下室外墙的热阻。 2、空调与非空调区域保温。 3、注意热桥部位。 4、建筑外门窗气密性能, 5、遮阳问题。

  7. 四、围护结构节能细部构造 1、外门窗选用:多层公建宜采用平开窗;高层建筑应采用内平开、下悬开启,24m以上高层建筑禁止外平开窗,采用推拉窗时,窗扇必须有防脱落措施;外凸窗尺寸不宜大于600mm;中空层厚度不应小于9mm。 2、建筑外窗应采用遮阳措施(遮阳板、活动百叶);采用玻璃遮阳时,宜采用镀膜或贴膜玻璃。 3、屋顶天窗宜采用玻璃遮阳和活动内遮阳相结合。 4、要注意外门窗与墙体间的节点构造。 5、建筑外墙饰面与屋顶面层宜采用浅色外饰面。 6、外墙节能系统应优先采用外保温或自保温系统。

  8. 五、特殊建筑和部位的节能设计 1、敞开式外廊的公共建筑,其临外走廊的门窗、墙体均应按外围护结构进行保温、隔热设计。开敞卫生间与楼梯间视情况处理。 2、高出主体建筑屋面二层及二层以下(面积小于200㎡)出屋面建筑,无人员长时间停留可不做保温、隔热设计(电梯机房除外)。 3、凡附属于公共建筑内无人员长时间停留的设备用房、服务用房与库房,在不影响公共建筑保温与隔热的围合性与完整性时,可不做保温隔热处理。

  9. 一、校园建筑的节能问题 二、校园建筑的消防问题

  10. 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 适合范围: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 一、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 耐火等级分四级。 层数:对于学校建筑不宜超过24m。 面积: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一、二级≤2500㎡;三级≤1200㎡,地下室≤500㎡。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可增加一倍。

  11. 二、防火间距 1、敞开式外廊的公共建筑,其临外走廊的门窗、墙体均应按外开 多层与多层6米,多层与高层9米,高层与高层12米

  12. 三、安全疏散 1、安全出入口应分散布置,一个学校至少有两个出入口,一栋楼应有两个安全出口,一个防火分区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不小于5m。 2、超过五层的公共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3、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作为安全疏散的设施。 4、公共建筑敞开楼梯,不应计入安全出口数量。 5、房间面积小于等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可设1个疏散门。 6、学校建筑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35m,位于袋形走道的22m。

  13. 三、安全疏散 7、建筑内大房间(多功能厅、报告厅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 8、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疏散门不应设门槛,其净宽不应小于1.4m。 9、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的小巷净宽度不应小于3m,并应直接通向开场地带。 10、楼梯的疏散净宽度每100人1米计算。 11、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金属栏杆。

  14. 四、消防车道 1、当建筑物沿街口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超过220m时,应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的消防车道。 2、有封闭内院或天井时,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m时,宜设置进入的消防车道。 3、有封闭内院或天井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口,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4、超过3000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的场馆等公建,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15. 五、建筑构造 1、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且不应设置排气道。 2、建筑内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面基层。 3、疏散用的楼梯间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不应设置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4、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 5、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6、重要建筑物应设消防控制室,位置宜在一层且直接对室外有单独的出入口。

  16.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