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640 Views
动能定理专题复习. 知识结构 知识点精讲 应用动能公式的注意点 动能定理应用问题的解题步骤 典型题解析. 知识结构. 本单元概念中 “功” 是最重要的,应全面地熟练掌握. 动能定理 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物理规律,应该对其应用熟练掌握.. 返回. 动能 · 知识点精析. 对动能的认识 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动能.具有动能的物体能克服阻力作功.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能克服阻力对外做功越多,它的动能也越大.. 动能公式的推导 —— 利用功能关系. 设物体在水平拉力 F 和阻力 f 共同作用下,并作初速不等于零的匀加速运动,如图 4-12 所示..
E N D
动能定理专题复习 • 知识结构 • 知识点精讲 • 应用动能公式的注意点 • 动能定理应用问题的解题步骤 • 典型题解析
知识结构 本单元概念中“功”是最重要的,应全面地熟练掌握.动能定理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物理规律,应该对其应用熟练掌握. 返回
动能·知识点精析 对动能的认识 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动能.具有动能的物体能克服阻力作功.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能克服阻力对外做功越多,它的动能也越大. 动能公式的推导——利用功能关系 设物体在水平拉力F和阻力f共同作用下,并作初速不等于零的匀加速运动,如图4-12所示.
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 W合=△Ek. 这就是动能定理. 返回
应用动能公式的注意点 (1)单位配套:m(kg),v(m/s),Ek(J). (2)v是矢量,但Ek是标量,与速度方向无关,不可分解. (3)v是对地面的瞬时速度.所以动能也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4)动能定理是标量式,解题时不涉及物体运动的方向、加速度和时间,且与中间变化过程无关,所以应用时比较方便。 (5)应用动能定理时,要先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分清各个力做功的情况,计算时要把各已知功的正负号代入运算,若是未知功,则用符号W代入。 返回
动能定理应用问题的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 (2)明确运动过程,确定各力方向上的位移,从而确定W和ΔEk; (3)列方程:W=ΔEk; (4)解方程. 返回
用动能定理求位移(路程) 典型题解析 用动能定理求力 用动能定理求物体的速度 用动能定理求力做功 返回
【例1】 如图5-8所示,质量为m=0.5kg小球位于H=5m高处,以v0=20m/s竖直向上抛出,若小球运动中所受介质阻力恒为 f=0.2mg,且小球每次与地面相撞均无机械能损失,求小球经过的路程(g=10m/s2).
解 小球运动中受力情况如图5-8(甲)、(乙)所示,小球运动中不断损失能量,最后落在地面上根据动能定理:解 小球运动中受力情况如图5-8(甲)、(乙)所示,小球运动中不断损失能量,最后落在地面上根据动能定理:
练习: 两辆小车A、B,其质量关系为mA>mB,车轮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现使它们以相同的动能沿水平地面滑行,则两车滑行距离SA、SB的大小关系是 [] A.SA=SB. B.SA>SB. C.SA<SB.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由 Ek=Wf=μmgS,
例2 总质量为M的列车,沿水平直线轨道匀速前进,其末节车厢质量为m,中途脱节,司机发觉时,机车已行驶L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除去牵引力;设运动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机车牵引力是恒定的.求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时,它们间的距离为多少? 解依题意,画草图5-22,标明各部分运动的位移
对车头(M-m)脱钩后的全过程,依动能定理列方程.对车头(M-m)脱钩后的全过程,依动能定理列方程. 设阻力 f=k(M-m)g 对末节车厢,依动能定理列方程 又∵Δs=s1-s2 ③ 由于原来列车匀速运动,所以牵引力 F=kMg④ 由①、②、③、④联立得
说明如果物体运动有几个过程,关键是分清楚整个过程有几个力做功及其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的动能.说明如果物体运动有几个过程,关键是分清楚整个过程有几个力做功及其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的动能. 另一解法:依题意列方程 kMgL=k(M-m)gΔs 说明假设机车脱钩时,立即关闭油门,由于运动阻力与其质量成正比,所以两部分同时分别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运动,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也相同,故两部分停止相距的距离为零.若以末节车厢为参照物,机车在运动L段时牵引力kMg所做的功为kMgL,使机车动能增加.那么,机车所增加的动能全部消耗在机车相对末节车厢克服阻力做功之中,其阻力相对末节车厢所做的功为k(M-m)gΔs,故有方程kMgL=k(M-m)gΔs成立
练习: 如图5-23所示,在一个固定盒子里有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它与盒子底面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滑块在盒子中央以足够大的初速度v0向右运动,与盒子两壁碰撞若干次后速度减为零,若盒子长为L,滑块与盒壁碰撞没有能量损失,求整个过程中物体与两壁碰撞的次数. 解 以滑块为研究对象,滑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了滑块的初始动能,依动能定理列方程,设碰撞n次,有 返回
例3 一颗质量m=10g的子弹,以速度v=600m/s从枪口飞出,子弹飞出枪口时的动能为多少?若测得枪膛长s=0.6m,则火药引爆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在枪膛内对子弹的平均推力多大? 分析子弹的动能可由动能定义式直接算出.子弹的动能是依靠火药引爆后产生的气体对它做功转化来的,由功的定义式根据已知的枪膛长度即可算出气体的平均推力 解答子弹飞出枪口时的动能为 =1.8×103J. 根据动能公式可知,火药引爆后的气体在枪膛内对子弹做的功为 W=Ek=1.8×103J.
说明本题中子弹发射时的能的转化关系可用框图表示如下:说明本题中子弹发射时的能的转化关系可用框图表示如下: 平时踢足球、推铅球以及抛掷物体时,由于人做功的结果转化为它们的初动能.因此,只要测出这些对象(足球、铅球或其他物体)的质量和初速度,就可以算出人对它们做的功.
练习: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量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图5-22),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认为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因数相同,求摩擦因数μ.练习: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量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图5-22),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认为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因数相同,求摩擦因数μ. 分析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它从静止开始运动,最后又静止在平面上,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没有变化,即Ek2=Ek1=0.可以根据全过程中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上找出联系.
解 设斜面倾角为α,斜坡长l,物体沿斜面下滑时,重力和摩擦力对物体做功(支持力不做功),分别为WG=mglsinα, Wf1=-μmglcosα. 在平面上滑行时仅有摩擦力做功(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设平面上滑行距离为S2,则 Wf2=-μmgS2. 整个运动过程中所有外力的功为 W=WG+Wf1+Wf2 =mglsinα-μmglcosα-μmgS2. 根据动能定理 W=Ek2-Ek1, 即 mglsinα-μmglcosα-μmgS2=0, 得 h-μS1-μS2=0. 式中S1为斜面底端与物体初位置间水平距离,故 返回
例4: 如图 5-10所示,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线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将圆环套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滑轮与竖直杆相距0.3m,环与滑轮在同一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环向下滑的最大距离是0.4m,不计摩擦力.问(1)M∶m=?(2)圆环下滑0.3m时速度多大? 解(1)以环和砝码为整体研究对象,则
(2)以环和砝码为整体研究对象,则 由以上三式解得 vm=0.72(m/s)
练习:如图5-31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2l的两个小定滑轮A、B上,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上O点,O与A、B两滑轮的距离相等.在轻绳两端C、D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mg.先托住物块、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然后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保持C、D两端的拉力F不变.练习:如图5-31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2l的两个小定滑轮A、B上,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上O点,O与A、B两滑轮的距离相等.在轻绳两端C、D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mg.先托住物块、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然后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保持C、D两端的拉力F不变. (1)当物块下落距离h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 (2)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C端恒力F做功W为多少? (3)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H.
分析 下落至加速度为零时,AO、BO两绳的合力应等于重力mg.此时∠AOB=120°.于是即可算出下落距离和C、D两端上升距离,克服C端恒力的功即可求出. 在物块的下落过程中,AO、BO两绳中拉力不断变化.开始时,其重力大于两绳拉力的合力,物块加速下落,速度增大;当重力等于两绳拉力的合力时,下落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vmax;以后,重力小于两绳拉力的合力,物块减速下落,直至v=0时,达下落的最大距离H.由于物块作的是变加速运动,所以必须根据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才可求出最大距离.
解1)物块下落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mg、绳AO、BO的拉力F.当两绳拉力的向上合力R等于重力mg时,三力互成120°夹角.由图可知,下落距离解1)物块下落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mg、绳AO、BO的拉力F.当两绳拉力的向上合力R等于重力mg时,三力互成120°夹角.由图可知,下落距离 h=ltgθ=ltg30° 2)物块下落h时,C、D两端上升距离 所以物块克服C端恒力F做功 3)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物块下落h时的速度就是最大速度.根据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得最大速度 当物块下落最大距离H时,C、D两端上升的距离为 同理,由 mgH-2Fh″=0, 返回
【例5】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拴在钢绳的一端,另一端用大小为F1的拉力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R1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5-13所示.今将力的大小改为F2,使小球仍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但半径变为R2.小球由半径R1变为R2过程中拉力对小球做的功多大?【例5】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拴在钢绳的一端,另一端用大小为F1的拉力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R1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5-13所示.今将力的大小改为F2,使小球仍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但半径变为R2.小球由半径R1变为R2过程中拉力对小球做的功多大? 解 由题意可知,向心力是变力,求变力做功是“动能定理”的应用问题. 由①、②、③式得
练习1: 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作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 分析 设小球通过最低点A的速度为v1,绳子张力T1=7mg.在最低点时,由下式 设小球恰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v2,此时绳子张力T2=0,正好由小球重力提供向心力,即
小球由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B过程中,小球重力和空气阻力都对小球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由小球由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B过程中,小球重力和空气阻力都对小球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由 答 C.
练习2: 图5-21中ABCD是一条长轨道,其中AB段是倾角为θ的斜面,CD段是水平的.BC是与AB和CD都相切的一小段圆弧,其长度可略去不计.一质量m的小滑块在A点从静止状态释放,沿轨道滑下,最后停在D点.现用一沿着轨道方向的力推滑块,使它缓缓地由D点推回到A点时停下.设滑块与轨道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推力对滑块做的功等于 []
分析 小滑块从A到D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轨道摩擦力做功.设A到D过程中轨道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为Wf,由动能定理得 mgh-Wf=0. 当把小滑块从D推回A停下的过程中,设推力做功为WF,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为Wf,同理得 WF-mgh-Wf=0. 由于两情况中摩擦力的功相同,即Wf=W′f,于是由上述两式即得推力做功 WF=2mgh. 答 B.
练习3: 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PQ提升井中质量为m为物体,如图5-23所示.绳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Q端拴在物体上.设绳的总长不变、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滑轮上的摩擦都忽略不计.开始时,车在A点,左右两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左侧绳绳长为H.提升时,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设A到B的距离也为H.车过B点时的速度为vB.求在车由A移到B的过程中,绳Q端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练习3: 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PQ提升井中质量为m为物体,如图5-23所示.绳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Q端拴在物体上.设绳的总长不变、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滑轮上的摩擦都忽略不计.开始时,车在A点,左右两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左侧绳绳长为H.提升时,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设A到B的距离也为H.车过B点时的速度为vB.求在车由A移到B的过程中,绳Q端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分析 汽车从A到B把物体提升的过程中,物体只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根据物体速度的变化和上升高度,由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即得.
解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其动能Ek1=0.随着车的加速拖动,重物上升,同时速度也不断增加.当车子运动到B点时,重物获得一定的上升速度vQ,这个速度也就是收绳的速度,它等于车速沿绳子方向的一个分量(图5-24),即 于是重物的动能增为 , 在这个提升过程中,重物受到绳中拉力T重力mg.物体上升的高度和重力的功分别为 由动能定理得 WT+WG=ΔEk=Ek2-Ek1 返回 所以绳子拉力对物体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