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k likes | 2.56k Views
第 9 章 TMS320C54x 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DSP 硬件设计是 DSP 应用系统设计的基础。 一个 DSP 最小系统 是由内部硬件资源如 CPU 、片内外设、存储器( ROM 、 RAM 或 FLASH )和 最基本的外围辅助电路 ( 电源、时钟晶振、复位电路和仿真接口 JTAG )组成。 一般的实际应用系统 是由最小系统和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人机交互接口、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等外围扩展电路组成。. 第 9 章 TMS320C54x 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目录 9.1 基于 C54x 的 DSP 最小系统设计 9.2 C54x 外部总线结构
E N D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DSP硬件设计是DSP应用系统设计的基础。 一个DSP最小系统是由内部硬件资源如CPU、片内外设、存储器(ROM、RAM或FLASH)和最基本的外围辅助电路(电源、时钟晶振、复位电路和仿真接口JTAG)组成。 一般的实际应用系统是由最小系统和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人机交互接口、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等外围扩展电路组成。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目录 9.1 基于C54x的DSP最小系统设计 9.2 C54x外部总线结构 9.3 存储器扩展 9.4 A/D、D/A与DSP的接口技术 9.5 Bootloader功能的实现 9.6 C54x系统设计实例 9.7 DSP系统的调试与抗干扰措施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9.1 基于C54x的DSP最小系统设计 DSP最小系统就是指没有输入扩展、输出扩展、除了片内通信通道也没有通信扩展的基本独立的、功能极其有限的DSP系统。仅在DSP芯片基础上增加了电源、时钟晶振、复位电路和仿真接口JTAG。 最小系统是DSP系统硬件设计的基础。 DSP最小系统的设计与DSP芯片结合的最紧密。 最小系统正常工作是整个DSP硬件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9.1.1 DSP电源电路设计 1.单3.3V电源输出的电源管理芯片TPS7133,7233,7333 TPS75733应用电路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9.1.1 DSP电源电路设计 1.单3.3V电源输出的电源管理芯片TPS75733 • TPS75733有两种封装形式(5针的TO–220封装 和TO–263表面贴封装),如图9.2所示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1.单3.3V电源输出的电源管理芯片 其引脚功能如表9.1所示。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2.单1.8V电源输出的电源管理芯片 TPS75718、TPS76818的典型电路如图9.3所示: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可调输出TPS76801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9.4所示: Vref=1.1834 V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TPS76801/TPS76818有两种封装形式(8-Pin SOIC 封装和20-Pin TSSOP封装),如图9.5所示 SOIC :Small Outline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小外形集成电路封装 TSSOP就是Thin Shrink Small Outline Package的缩写,(薄的缩小型SOP)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TPS76801的输出电压Vout由图9.4中的反馈电阻R1和R2的比值决定。其关系可用如下公式描述: • 其中,Vref为标准参考电压1.1834 V,由芯片内部产生。按图9.4中的配置,Vout输出应为1.7988V,满足内核电压的要求。
3.内核电压和I/O电压的上电顺序控制(同时或先内核)3.内核电压和I/O电压的上电顺序控制(同时或先内核) TMS320F2812的供电电路如图所示(先I/O,后内核):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4.双电源供电电路 其中TPS73HD318的封装形式28Pin TSSOP封装),如图所示。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各管脚的功能如表所示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采用TPS73HD318为DSP C5402供电的典型电路如图所示 复位脉冲脉宽200ms RS引脚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9.1.2 DSP复位电路设计 在RESET引脚RS提供至少5个CLKOUT时钟宽度负脉冲(复位脉冲:一般100~200ms),C54x处于以下初始工作状态: ST0的值为1800h: • ST1的值为2900h :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PMST的值为: • 扩展程序计数器XPC=0000H • 程序计数器PC=FF80H • 将地址总线置为FF80H • 中断标志寄存器IFR=0000H • 控制线均处于无效状态 • 使数据总线处于高阻状态 • 可同时参考2.5节复位内容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对DSP进行复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软件复位法:程序内执行“RESET”汇编语句实现。 2.硬件复位法:上电复位、手动复位、自动复位。 1)RC上电复位电路:利用RC电路的延迟特性来产生复位所需要的低电平时间,其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5v 1.5V 5V 要求: 100~200ms 100kΩ 施密特触发器保证复位脉冲低电平持续期的稳定。 4.7uf Vc t=167ms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RC手动复位电路可以在系统运行异常的任何时候,用手动方式按键产生复位信号,其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100kΩ 50Ω 4.7uf 复位电压0.238v<0.4v低电压门限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2)专用集成电路提供的复位:定时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 最常用的“看门狗”芯片是Maxim公司的MAX705/6芯片。MAX706的封装形式(8Pin DIP/SO封装)如图9.11所示: SO(small out-line) 小尺寸表面贴装 DIP: dual-in-line package, SOIC: Small Outline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用MAX706构建的C54x的复位电路如图9.12所示: XF脉冲不正常,则MR输出一负脉冲 手动复位 200ms 要求脉宽≥100ns正脉冲,周期不超过1.2s Adjustable Power-Fail Comparator Input, 1.25V threshold “看门狗” Power-Fail Comparator Output 实现手动复位、上电复位和周期自动复位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9.1.3 DSP时钟电路设计 1.基础时钟的产生 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线宽尽可能大,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能大,紧靠器件布局布线,必要时可以走内层,以及用地线包围; DSP片内的振荡器,信号质量较差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稳定 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晶体 10MHZ 22pf 22pf (b)外接有源晶振的时钟电路 (a)外接无源晶振的时钟电路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2.锁相环PLL PLL倍频系统的选择通过软件控制时钟方式寄存器CLKMD来实现,提供基础时钟的倍频或分频信号。CLKMD是地址为0058H的存储器映像寄存器(MMR), • 位结构如表所示: PLLSTATUS为0表示分频状态。 PLLCOUNT确定倍频系数切换时的稳定时间。从PLLCOUNT开始每过16×CLKIN个周期减1,直到为零,才从新的倍频系数下开始输出主时钟。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PLLON/OFF:PLL通断,它和PLLNDIV共同决定是否使用PLL,其状态决定如下表所示。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PLL的PLLNDIV、PLLDIV和PLLMUL共同确定了倍频因子,倍频因子的确定如下表所示。 DIV (divider) mode PLL mode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3. PLL的硬件配置 : 上电复位初期的主时钟由时钟模式引脚(CLKMD1,CLKMD2和CLKMD3)确定,与初始时钟的倍频因子的关系如表所示 PLL停止工作,内部振荡器工作 (适用于C5402)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4. PLL的配置切换 PLL工作在倍频模式时, 有锁定功能, 只在分频DIV方式时才能修改PLLCOUNT, PLLDIV, PLLMUL, PLLON/OFF。 实现倍频切换的步骤如下: 步骤1:复位PLLNDIV,选择DIV方式 步骤2:检测PLL的状态,直到PLLSTATUS位为0 步骤3:根据所要切换的倍频,确定乘系数PLLMUL 步骤4:由所需的稳定时间设置PLLCOUNT的当前值 步骤5:设定CLKMD寄存器 步骤6:检测PLL的状态,直到PLLSTATUS位为1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例9-1 从某一倍频方式切换到PLL×1方式的程序如下: STM #00H,CLKMD;切换到DIV方式 PLL_Status: LDM CLKMD,A AND #01H,A; 测试PLLSTATUS位,若A≠0, ;表 明还没有切换到DIV方式,则继续等待, BC PLL_Status,ANEQ ; STM #03EFH,CLKMD ;切换到PLL×1方式 整数倍频之间的切换过程如图9.14所示。 • 若A=0,则已切换到DIV方式 PLL×1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例9-1 从某一倍频方式切换到PLL×1方式的程序如下: STM #00H,CLKMD;切换到DIV方式 PLL_Status: LDM CLKMD,A AND #01H,A; 测试PLLSTATUS位,若A≠0, ;表 明还没有切换到DIV方式,则继续等待, BC PLL_Status,ANEQ ; STM #03EFH,CLKMD ;切换到PLL×1方式 • 若A=0,则已切换到DIV方式 DIV_Status: LDM CLKMD,B • AND #01h,B;测试PLLSTATUS位,B=0,DIV方式 BC DIV_Status,BEQ ;若B≠0,则已切换到倍频方式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从图9.14可以看出从任意一倍频模式切换到分频模式,不需要中间过渡。 但是,在1/2分频模式和1/4分频模式之间也不可以直接切换,需要中间过渡到任意整数倍频(如图9.15所示),然后再从该倍频模式切换到1/4分频。 图9.14 图9.15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9.1.4 JTAG接口电路设计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 --联合测试行动小组)是一种国际标准测试协议,主要用于芯片内部的测试。JTAG原理是在器件内部定义一个TAP(Test Access Port--测试访问口),通过专用的JTAG测试工具进行内部节点的测试。 C54x的硬件系统调试要通过仿真器进行,仿真器与调试计算机之间用并行口线缆或者USB线缆进行连接,仿真器和DSP硬件板之间要通过JTAG连接线进行连接,如图所示 图9.17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JTAG连接口是一个14针的连接器,如图9.18所示: 图9.18 15.24cm • 其信号排列如图9.19所示: 图9.19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表9.5 JTAG连接器各引脚信号的含义: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TI公司DSP仿真器JTAG的DSP接口电路如图9.20所示: 图9.20标准距离(15.24cm )连接的JTAG接口电路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图9.21远距离( 30.48cm )连接的JTAG接口电路 为了增加连接距离可以采用如图9.21所示的JTAG电路。 驱动器
9.2.1 C54x的外部总线接口(表9.6 外部总线接口组成) 9.2 C54x外部总线结构 IAQ: instruction acquisition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 其中,MSTRB存储器选通信号,在访问外部程序或数据存储器时有效,当访问程序存储器时,除了MSTRB有效以外,PS还将有效; •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除了MSTRB有效以外,DS还将有效。如表9-9所示。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9.2.2 C54x的外部总线访问 • 1、C54x外部总线的访问时序 1)外部存储器的访问时序 (a)读-读-写的时序--没有等待延时的外部存储器访问时序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1)外部存储器的访问时序 (b)写-写-读的时序--没有等待延时的外部存储器访问时序 MSTRB goes high at the end of every write cycle to disable the memory while the address and/or R/W signal changes.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2) 外部I/O的访问时序 外部I/O的操作时序如图9.23所示。在没有插入等待周期的情况下,对外部I/O设备读/写操作时,分别需要占用2个周期。IOSTRB低电平发生在时钟的上升沿到下一个上升沿之间。
3)外部I/O和存储器混合访问时序 有各种组合情况,如:存储器访问后紧跟I/O访问,I/O访问后紧跟存储器访问。如存储器读后I/O读(如图9.24所示) 图9.24 存储器读-I/O读—没有等待延时的混合访问时序
3)外部I/O和存储器混合访问时序 4) C54x外部总线访问的优先级: 先数据存储器,后程序存储器 I/O读后存储器读(如图9.25所示) 图9.25 I/O读-存储器读 ——没有等待延时的访问时序
外部总线控制(External Bus Control) 2. C54x外部访问的等待状态产生 • C54的外部总线是由两个单元控制:软件等待状态发生器( software-programmable wait-state generator)和分区转换逻辑( bank-switching logic)。 • 对这两个单元的控制是通过两个寄存器:软件等待状态寄存器(software wait-state register — SWWSR)和分区转换控制寄存器(bank-switching control register — BSCR)实现。 • 软件等待状态发生器可以延长外部的总线等待周期多达7-14个机器周期,可以方便的支持C54x DSP与速度较慢的外部设备连接。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2. C54x外部访问的等待状态产生 1) 软件等待状态发生器(software-programmable wait-state generator), 内部逻辑结构图如图所示。 不为0则输出低电平 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情况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2) 软件等待状态发生器寄存器 软件可编程的等待状态发生器是受一个16位的软件等待状态寄存器SWWSR(software wait-state register)控制的。存储器影像寄存器(MMR)地址为0028h。 • SWWSR的位结构如图9.27所示。 图9.27SWWSR的位结构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2) 软件等待状态发生器寄存器 64K的程序存储器空间和数据存储器空间都分成两块(每块32K:8000-FFFF,0000-7FFF)。 I/O空间构成一块64K的空间。 每块空间在SWWSR中对应着3位域值时钟等待状态 可扩展成8M的程序存储器空间 XPA=1, 400000-7FFFFF,000000-3FFFFF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软件等待状态控制寄存器SWCR(Software Wait-State Control Register) 软件可编程的等待状态的控制还受一个16位的软件等待状态控制寄存器SWCR控制。存储器影像寄存器(MMR)地址为002Bh。 SWSM(software wait-state multiplier)为1时,SWWSR中得等待状态数将被乘以2,这样等待的最大状态数将成为14个CLKOUT。 SWCR的位结构如图所示。 图9.28SWCR的位结构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3)插入等待状态后存储器访问时序 插入一个等待状态的存储器访问时序如图9.29所示。原来1个时钟周期的读操作都将变成2个时钟周期,原来2个时钟周期的写操作将变成3个时钟周期。 图9.29 插入一个等待状态的存储器访问时序
第9章 TMS320C54x硬件设计及接口技术 4)可编程的分区转换逻辑 :与等待状态和总线有关 可编程分区转换逻辑由分区转换控制寄存器BSCR(MMR地址0029h)来控制, • 位结构如图9.30所示。 BNKCMP决定外部存储器的分块大小。
分区转换控制寄存器BSCR PS~DS:程序空间/数据空间读寻址位,决定在连续进行程序读/数据读或数据读/程序读寻址之间是否插一个额外的周期; PS~DS=1时,插一个额外周期; PS~DS=0时,不插入。 IPIRQ (Interprocessor interrupt request bit):与等待状态没有关系。 HBH (HPI bus holder bit):与等待状态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