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910 Views
苏联 : 20 世纪强国兴衰史. 前传:十二月党人. 南方同盟:共和建国 北方同盟:君主立宪. 尼古拉一世 ( 1796—1855) 结局:内忧外患服毒自杀. 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 结局:一枚炸弹不幸升天. 温和派:君主立宪,地方自治. 德国留学生. 俄国民粹派. 本土激进派:土地国有,集体劳动. 流亡激进派. 英国:劳资谈判,议会斗争 (费边主义, Fabianism ). 19 世纪社会主义. 法国:街头斗争,工会治国 (工团主义, Syndicalism ). 德国: 阶级 斗争,一党治国
E N D
前传:十二月党人 南方同盟:共和建国 北方同盟:君主立宪
尼古拉一世 (1796—1855) 结局:内忧外患服毒自杀 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 结局:一枚炸弹不幸升天
温和派:君主立宪,地方自治 德国留学生 俄国民粹派 本土激进派:土地国有,集体劳动 流亡激进派
英国:劳资谈判,议会斗争 (费边主义,Fabianism) 19世纪社会主义 法国:街头斗争,工会治国 (工团主义,Syndicalism) 德国:阶级斗争,一党治国 (共产主义,Communism)
实际的考量: 德国工业化程度高,工运发达,后援强劲 德国俄国国情相似,模仿方便 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 俄国共产主义运动开创人
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后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 布尔什维克: 民主集中制,金字塔结构 孟什维克: 党内大民主,同志加兄弟
二线派系: 区联派(托洛斯基派):扎根群众,打桩第一 劳动团:农业口组织 崩德派:犹太人,不反犹就行 立陶宛/波兰共党:恢复民族国家
国内原有的其他派系: 立宪民主党 十月党:实业救国 社会革命党:民粹主义暴力革命 沙皇
一回战: 文攻武斗五大派掀翻帝制 左右逢源地中海奠基帝国
红军: 涵盖工农兵完善的统治体系 (粮食征收,工作监督,政委监军) 明智的外交手腕 有效的文宣体系
白军: 初期内斗(高尔察克政变) 维持法统多线作战 协约国干涉乏力
苏联成立 • 1922年正式成立 • 由俄罗斯CCP,乌克兰CCP,白俄罗斯CCP,外高加索CCP四国为创始国 • 俄文简称CCCP(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约瑟夫·毕苏斯基 (1867-1935) “维斯瓦河畔的奇迹”
战后国内: 哲学船事件 饥荒与流动征粮队
继承人争夺 格列高利·叶夫塞耶维奇·季诺维耶夫 掌握最高苏维埃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掌握政工系统和特务部门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 技术官僚,掌握部长会议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列宁原计划: 隔代指定布哈林接班 结果: 托派被季诺维耶夫斗倒 斯老爹坐收渔利
二回战: 明枪暗箭斯老爹屹立不倒天命在手红巨人大国崛起
大清洗 知识分子,社革党,立宪党残余:保党本 党内异己:安己身 富农中农:图工业
劫农济工:常见的集权农业国家工业起步方式 小农经济 农业产量 机动征粮队 集体农庄 内战/赔款 农业产量 套汇发展工业
影响: 农产品倾销带来大萧条 大萧条加大套汇收益 苏联成功工业化
二战:元首犯二,老爹吃饱 不常被提到的关键性失误: 没有及时拉拢周边国家和投降的苏军
丘:给你跪下了,帮我做了苏联吧 罗:我都快死的人了,你还难为我
大位之争 老人理想形态 共同之处:年轻人接班 常见布局:迎新人进圈子,以老人的光环保护新人,让新人代表自己和老同志斗,等新人根基扎牢,自己也就可以适时交班了 潘捷列伊蒙·康德拉季耶维奇·波诺马连科
大位之争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利安诺维奇·马林科夫 政府首脑(部长会议主席,又名总理) 安德烈·日丹诺夫 文化及意识形态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内务人民委员部 (NKVD) 尼基塔·赫鲁晓夫 地方派系大佬(乌克兰总督出身)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外交部长,列宁的战友,斯大林的好兄弟 赫鲁晓夫基本思路: 因为自己在斯大林派系里根基最浅,所以对外一切反着斯大林干。 对内怀柔,对外援助,对西方示好
三回没战起来: 赫秃种树老勃乘凉 帝国中兴隐患埋上
赫鲁晓夫任期,1953-1964(以第一书记计) 政治问题:去斯大林化秘密报告,被摩萨德搞到手 • 格鲁吉亚三月事件(56.3,斯大林老乡反攻倒算) • 波兹南六月事件(56.6,老百姓要饭吃) • 波兰十月事件(56.10,波兰国防部长更替) • 匈牙利十月事件(56.10,反斯大林示威演变为反共暴动) • 中国:减免债务,归还旅大二港,但于59-60年决裂 经济问题:民生改革 • 农业:垦荒,农业收购制,狂种玉米,吃不饱就进口 • 工业:下放地方,涨工资,年均增长超过10%
败笔:事必躬亲,什么都想管 • 政治:农工业内政口拆分,官员轮转当班 • 军事:裁撤三军,独尊火箭 • 继承人:三天两头换来换去,扩大主席团招新人 结局:孤家寡人,众叛亲离 旁白:敢不敢让我再敲一把皮鞋
勃列日涅夫上台 一番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此处省略2000字) 暗杀事件,未遂 开会围攻,军演对抗 结局:妥协,奠定了苏联往后政治生态的基本下限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苏联资深勋章收集爱好者
勃列日涅夫任期,1964-1982 对外:勃列日涅夫主义,有限主权论(布拉格之春),阿富汗战争 对内:扩军备战,核武常规并行 经济:工农业停滞,卖油为生,福利提升 国家巨大隐患: 毫无产出的军队支出严重拖垮经济,并且在GDP上表现不出来 国家老龄化问题开始出现,福利开支压力巨大 政治异见抬头,三股主张 梅德韦杰夫,体制内反对派,10月是对的,地中海是对的,赫秃是对的,老爹是错的,老勃是错的 萨哈罗夫,自由主义派,10月以后都 是错的,2月是对的 索尔仁尼琴,传统斯拉夫派,10月,2月都是错的,沙皇,东正教是对的 针对民运,KGB出身的安德罗波夫出场,地位提升,进政治局
安德罗波夫,契卡年科 • 安德罗波夫稳扎稳打培养嫡系,成功接班 • 然后就死了 • 勃系人马反弹,契卡年科斗败了安系继承人戈尔巴乔夫,接班 • 然后也死了 • 然后只好戈尔巴乔夫接班了 期间政策:打击腐败,下放经济权力,对外提倡建设各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终战: 内忧外患戈总欲救亡 里应外合叶索夺大统
戈尔巴乔夫:一个普通官僚的发迹史 农业部-团系-中央-接班人 安德罗波夫老乡 外患不断:阿富汗,油价暴跌,地震,切尔诺贝利 改革重点:对外放松管制,对内休克疗法 手下左右手: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建工集团-地方系 在地方上以改革博民心 叶戈尔·库兹米奇·利加乔夫 主管意识形态,中组部 有勃系旧部基本教义派为同盟
左右互搏,戈总揽功诿过 • 戈总态度:爱咋咋地,与我无关 • 叶利钦处于颓势时,戈总落井下石 • 戈总急于提拔新人之时,直接将此二人踢入冷宫(建设部长,农业部长) • 但是派系还在,天天照斗 • 戈总出大招:开民选(大半)苏维埃大会,搞电视直播,让民众给自己的政改背书
民选苏维埃:潘多拉魔盒 • 橡皮图章一旦真的能盖出来,它就不受任何人控制。 • 中间派:拍手,鼓掌,围观 • 左右翼:斗 • 戈总原计划:开会,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主席团常委,大家举手鼓掌,自己当改革旗手,一片和谐 • 实际情况:两派无限掐架,没事还顺带黑他自己
索布恰克:右翼第一神喷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索哥的马仔 阿纳托利·亚历山德洛维奇·索布恰克 法律教授,著名政治教育家,著名喷子 1990年当选为列宁格勒议长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 索哥的秘书
一大:纯喷 • 奠定基调:您是让我们来举手的,还是来说话的? • 对喷的氛围形成,参与度瞬间提升 • 党内三派:戈总——主流改革派,叶索——民主纲领派,利加乔夫——共产主义纲领派,称社纲,民纲,共纲 • 意识形态的上的对喷,外加人事上的选择
对喷常用话题 • 战争话题 • 民族话题 • 民生话题
人事定夺:叶利钦入选主席团 • 叶利钦太刺头,本来已被严加防堵 • 但是有已当选的自己人愿意让位 • 索布恰克提议补选,但仅设叶利钦一人候选
二大:修宪 • 第一条: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社会主义全民国家,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国内各族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 第六条: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国家和社会组织的核心。苏共为人民而存在,并为人民服务。 • 民纲要求:废除第六条,为多党制铺路 • 民纲认为:如果苏共是人民的议员,第一条包含第六条 • 另外二派认为:我们是先锋队,代表了XXXXX…… • 转折:立陶宛强行独立,地方纷纷效仿,第六条名存实亡,戈总顺水推舟
三大:总统制 • 戈总看得这三派实在蛋疼,于是想提升自己地位搞总统制。 • 民纲:总统直选,直接接管 • 共纲:党政分家,接管党机器 • 最后民纲改弦易张:总统可以兼任,不要直选要推选 • 目的:留着戈总卖人情,防堵左派接管党机器 • 接受了十月革命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