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526 Views
角膜散光的矫正方法. 温医眼视光 高度近视转科 张政伟. 散光. 当人眼球的屈光系统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时,在视网膜上就会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这种屈光状态称之为散光。 规则散光:顺规性散光;逆规性散光;斜轴散光 不规则散光. 矫正. 屈光性角膜手术 散光型 IOL 的植入术. 角膜散光矫正的发展. 1986 年,荷兰的眼科医生 , Snellen 第一次应用角膜切开矫正白内障术后的高度散光,开创了手术矫正散光的历史 . Lans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沿角膜陡起方向将角膜切开,可使散光轴变平,加热角膜(现被称做热成型术)可使角膜散光轴变陡 .
E N D
角膜散光的矫正方法 温医眼视光 高度近视转科 张政伟
散光 • 当人眼球的屈光系统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时,在视网膜上就会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这种屈光状态称之为散光。 • 规则散光:顺规性散光;逆规性散光;斜轴散光 • 不规则散光
矫正 • 屈光性角膜手术 • 散光型IOL的植入术
角膜散光矫正的发展 1986年,荷兰的眼科医生,Snellen第一次应用角膜切开矫正白内障术后的高度散光,开创了手术矫正散光的历史. Lans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沿角膜陡起方向将角膜切开,可使散光轴变平,加热角膜(现被称做热成型术)可使角膜散光轴变陡. 1885年Schitze在角膜缘进行穿透性切开,认为可矫正散光。 1894年Bates设计做角膜的楔形切除,可使角膜强子午线变平。 19世纪70年代Fyodorov在发明放射性角膜切开的同时,成功地采用了角膜表面松弛性放射状切开来矫治散光。 1988年Seiler等尝试用准分子激光做角膜垂直切开,代替手术刀治疗散光,但由于此方法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似,并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最终未能在临床应用。 1991年Mcdonnell等提出应用准分子激光水平枕状切除可重塑角膜表面(PARK),可达到治疗散光的目的,临床应用获得极大成功,现已广泛开展。
现行主要角膜屈光手术 散光性角膜切开术(AK) • 原理:偶联原理,陡峭散光轴变平的同时常伴随扁平轴向的陡峭; • 目标:使散光轴变平; • 两者切口:横向及弓形 2mm直线横向切口相当于30度弓形切口矫正量; 1mm=15度?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散光术(PARK) • 方法:在角膜表面做一圆枕状切削可使角膜表面形状重塑以治疗散光,并应用于临床。 • 原理:相同直径准分子激光束通过一对平行的叶片间裂隙,裂隙不断变宽并产生切削,从而使某一轴位角膜相 对变平。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 原理:治疗原理是利用特殊的微型角膜刀,先切削出无屈光度的等厚角膜瓣,以保留角膜中央区上皮和前弹力层。然后在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实质层进行屈光性切削;
激光角膜热成形术(LTK) • 采用激光器(钬激光)在角膜视力轴心边缘照射出一系列热光斑。这些环状热斑收缩,导致中央曲率加大。 • 治疗远视和散光
展望崭新的时代 • 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 • 波前引导技术 • 追踪系统 • 小光斑 • 。。。。。
散光型IOL的植入术 • 散光性IOL采用球镜柱镜结合(复曲面)的设计原理,在晶状体球镜的前或后光学面上附加柱镜,通过矫正屈光不正(同时矫正散光和离焦)而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
散光型IOL • 优点:散光IOL植入术矫正散光准确,术后结果可预测,手术操作简便快捷,损伤小,减少了角膜手术引起的不规则散光,手术具有可逆性。 • 担忧:术后的旋转性;轴位与角膜最大屈光力子午线精确重合可获得最佳矫正效果,轴位偏差10°会降低1 /3左右矫正效果,偏差20°会降低2 /3左右矫正效果,偏差大于30°会增加术后散光。
散光型IOL的植入术----散光的控制 切口 手术方式、切口长度、类型、部位、缝合方式及缝线 晶体 设计、材质、囊袋内旋转稳定性、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等 术中散光矫正术 角膜缘松解切口、复合式手术切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