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683 Views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主讲教师:朱旭萍 计划学时数: 32 学时( 2 学分). 自我介绍. 任课教师: 朱旭萍 办公地点: 计算机第四教研室(综合办公楼) 联系电话: 13957867997 667997 E-mail: zhuxuping@zwu.edu.cn. 第一讲 计算机应用基础绪论.
E N D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主讲教师:朱旭萍 计划学时数:32学时(2学分)
自我介绍 • 任课教师: 朱旭萍 • 办公地点: 计算机第四教研室(综合办公楼) • 联系电话: 13957867997 • 667997 • E-mail: zhuxuping@zwu.edu.cn
第一讲 计算机应用基础绪论 课程要求:熟练掌握一种输入法,要求达到40字/分钟熟练掌握WINDOWS XP和文件基本操作;掌握EXCEL和POWERPOINT基本操作;掌握IE和OE的基本操作; 掌握WORD排版基本技能。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后续语言课学习的基础,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学生的计算机要求也在提高,理工科要求通过计算机二级,文科等其他学科的学生要求达到二级水平;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是二级语言课的基础,也是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的必备知识,不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就是新时代的文盲。
课堂要求 • 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 • 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期间手机关机、不看报 纸小说,不做与学习无关之事。 • 机房上课期间不允许打游戏、看无关网页 等;要爱惜电脑、珍惜学习时间。 • 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不抄袭拷贝。 • 勤学好问,争创佳绩!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形式及内容: 全部采用上机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内容包括: 理论部分: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在上机考的同时完成。 上机部分:1、文字录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照原文输 入一定字数的文章,一般要求5分钟内录入150字左右汉字。 2、WINDOWS操作或文件操作由计算机任选一。 3、EXCEL或POWERPOINT操作由计算机任选一。 4、IE或OUTLOOK操作由计算机任选一。 5、FRONTPAGE或ACCESS操作由计算机任选一。 WORD不在上机考试范围内,但会出现在理论考题中。参照老师给的例子自拟主题完成一WORD作品。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形式及内容: 分理论考和上机考两部分,内容包括: 理论部分(90分钟):C语言应用(程序填空、程序阅读和程序编写) 上机部分(90分钟): 1、WINDOWS操作或文件操作由计算机任选一。 2、EXCEL或POWERPOINT操作由计算机任选一。 3、IE或OUTLOOK操作由计算机任选一。 4、程序调试题两题。 5、程序设计题两题。 讨论:应试教育和应用能力系统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 教师端: 学生端:
打字要点(讨论) 输入法的选择: 输入法有:音码(如智能、微软、紫光拼音等),形码(如五笔), 音形码(如自然码)等; 五笔的输入:见五笔学习资料 智能ABC的输入:大部分同学采用的输入法。 输入要点: 1、拼音的输入:全部拼音、声母输入 2、特殊字符的输入: 3、输入法切换: 4、中英文的混合输入: 要求达到50字/分钟,第一节上机课初测、期中测试。
WINDOS XP基本操作 掌握内容: 1、掌握Windows XP 的桌面操作(背景、图标、任务栏); 2、掌握Windows XP 的窗口操作(应用程序窗口、文档窗口、对话框); 3、掌握Windows XP 的菜单操作(窗口菜单、开始菜单、快捷菜单); 4、掌握Windows XP 操作系统平台下的一种汉字输入法。 难点:创建快捷方式。
WINDOS XP基本操作(教师演示) 1、设置桌面墙纸的图片显示位置为“居中”;设置显示属性的背景图案为“crystal”。 2、设置显示属性主题为“Windows XP”,并设置外观效果为“使用大图标”。 3、查找到系统提供的应用程序“Notepad.exe”,并选择“开始”|“程序”|“启动”命令建立其快捷方式,快捷方式为“我的记事本”。 4、设置数字的数字分组为“123456789”;设置时间的AM符号为“上午”。 5、设置任务栏属性为“自动隐藏”和“不显示时钟”。
WINDOS XP基本操作(学生操作) 1、设置桌面墙纸,选择“sunmmer”为背景图片;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为“Bubbles”,等待时间为5分钟。 2、把显示属性外观效果设置为“为菜单和工具使用淡入淡出的过渡效果”。 3、设置货币符号为“$”,货币的正数格式为“1.1$”,货币的小数点后的位数为3。 4、设置时间的分隔符为“/”,数字的列表分隔符为“,”。 5、查找到应用程序“Mspaint.exe”,在桌面建立其快捷方式,并发送到“开始”|“程序”中去,快捷方式名都为“画笔”。
WINDOWS操作考点总结 1、WINDOWS的控制面板的设置: 显示属性(屏幕保护、背景、主题、效果等)、区域和语言选项属性自定义选项设置(货币设置、数字设置、时间设置和日期设置等) 2、任务栏属性的设置(自动隐藏、不显示时钟等) 3、建立快捷方式: 位置:桌面、开始菜单—程序项—启动 对象:附件(写字板WORDPAD.EXE、记事本NOTEPAD.EXE、画笔MSPAINT.EXE、计算器CALC.EXE等)、OFFICE套件(WINWORD.EXE、FRONTPG.EXE、EXCEL.EXE、POWERPNT.EXE等)
WINDOWS操作扩充要点 1、设置各种“系统”功能 某些设置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系统破坏。 2、添加/删除程序 3、日期时间设置 4、用户和密码设置 5、键盘设置 6、鼠标设置 7、回收站的操作:清空和还原 思考:清空回收站后的文件能否恢复?请查阅相关资 料,下节课老师将点名回答。
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掌握内容: 1、掌握文件或文件夹的创建、保存、打开、修改等操作。 2、掌握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 3、掌握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设置。 4、掌握文件夹选项的设置。
文件操作(教师操作) 5、设置当前文件夹下的“Afile.doc文件的属性为“隐藏”。
文件操作考点总结 1、不同位置的文件、文件夹的新建 2、不同位置的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和删除 3、文件和文件夹的改名 4、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设置 注:对WINDOWS XP 系统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要求大家课后自习,下节课老师将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大家的作业情况。
上机作业(第六周) 1、熟练掌握一种指法:五笔、智能拼音、微软拼音等,是一级等级考试测试的内容,本次课要求达到至少20字/分钟。 2、注册万里学院网上课堂;熟练使用万里学院网上课堂,共建网上课堂。完成第一讲第一个作业:以WORD(.doc)格式上交,内容为:跟老师介绍一下你自己,并包括自己已经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及对教师的建议等内容。) 3、完成课件中的Windows操作(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的内容都做一遍),会做了既可,下次理论课老师会抽查大家掌握的情况,不会做的一定要找老师确定正确操作步骤。 注意:禁止QQ聊天和玩游戏、看网络电影等
上机作业(第八周) 4、完成实验二WINDOWS XP操作系统基本操作中(实训教程P87)的操作1、操作2、操作3、操作4、操作5(注意有的设置选项没有的自己找一个有的替代,考试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作业提交到网上课堂,每位同学一定要确实掌握操作要点,不清楚的一定要找老师指导。 5、完成实验三 WINDOWS XP文件操作(实训教程P88) ,操作素材见基础学院网站(jcxy.zwu.edu.cn—教学服务—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素材—实验3素材),下载后解压缩即可。作业提交到网上课堂,每位同学一定要确实掌握操作要点,不清楚的一定要找老师指导。 *6、(期中完成即可)参照老师给的例子自拟主题完成一WORD作品,老师会根据大家的完成情况给优秀作品加分。
第一部分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计算机内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 多媒体基础知识 • 微型计算机系统知识 • 多媒体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 计算机病毒
第一部分 计算机基础知识 •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 • 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返回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 发展 •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诞生。 • EDVAC第一台按存储程序功能设计的计算机(采用了二进制) • UNIVAC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 通常是按硬件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划分: • 电子管(第一代) • 晶体管(第二代) •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 •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 返回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应用 ——分类 • 按用途分类: • 通用机 • 专用机 • 按处理对象分类: • 数字机 • 模拟机 • 数字模拟混合机 • 按规模分类: • 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等 返回
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 • 科学计算 • 信息处理 • 过程检测和控制 • 计算机辅助系统 • 多媒体技术 • 计算机通信 • 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系统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返回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 微型化 • 巨型化 • 网络化 • 智能化 • 多媒体技术 • 多功能化 返回
2、计算机系统的认识 • 计算机硬件系统 (组成层次图) • 计算机软件系统 •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 • 指令与程序、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等的基本概念 返回
运算器 CPU 主机 控制器 硬件系统 ROM 内存 RAM 存储器 外存:磁盘、磁带、光盘等 计算机系统 外设 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软件系统 • 系统软件 • 应用软件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层次图 计算机按功能划分的五大功能部件
计算机按功能划分的五大功能部件 • 运算器: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运算和加工处理。 • 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部件 • 负责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 重复进行以下工作: • 取指令→分析译码→命令各部件执行操作 • 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 • 输入设备:用于输入程序和数据。 • 输出设备:输出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
输 入 设 备 输出设备 存 储 器 运算器 控制器 数据流 控制流 返回 计算机结构框图
计算机软件系统 • 软件: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的文档 • 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 系统软件:负责管理、控制、维护、开发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供给用户一个便利的操作界面和编制应用软件的资源环境。有OS、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工具软件 •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专门编制的程序。P16 • 指令是包含有操作码和操作对象的一串二进制代码。 • 操作码规定了操作的性质(什么样的操作) • 操作对象可以是操作数或操作结果存放的地址。 • 程序是由设计者为完成既定任务的一组指令序列的集合。 返回
操作系统(OS) • 操作系统:管理着计算机的全部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 • 操作系统主要功能:任务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返回
程序设计语言 • 机器语言 • 是二进制语言 • 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识别、直接执行的计算机语言 • 机器语言程序没有通用性 • 汇编语言 • 用助记符表示机器语言的指令代码 • 不能直接执行 •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一般称为低级语言。 • 高级语言 • 与自然语言(英文)、数学语言接近 • 必须翻译才能执行 • 如:C、Visual Basic、、FORTRAN、PASCAL等
语言处理系统 • 除了机器语言外,都必须将源程序翻译后,才可执行。 • 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obj) • 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obj) • 解释程序:逐条翻译执行高级语言程序 • 连接程序:用于将目标程序与库相连,形成可执行程序(.exe)。 返回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由冯·诺依曼提出 • 现代计算机仍遵循这个原理。 •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过程: • 程序输入到计算机 • 存储在内存储器中(存储原理) • 在运行时: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程序控制)。 返回
第二部分 计算机内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主要内容 • 计算机内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信息:数值信息、非数值信息 1.二进制及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的转换 2.编码(ASCII码、BCD码、汉字编码) 3.存储地址、存储容量计算 存储容量=终址-起址+1 返回第一部分
二进制及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的转换 • 1、进制及基本术语 • 数码、基数、权 • 2、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几种进制 •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D) (B) (O) (H)(295)10 ( 1101)2 ( 234 )8 ( 12D.C )16 • 3、不同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 4、二进制数的运算 返回
二进制及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的转换——进制数二进制及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的转换——进制数 • 采用二进制原因: • 运算简单 • 两个状态的系统具有稳定性 • 电路实现方便、成本低 • R进制数的表示形式 • 任意一个R进数制S可以表示为: • R——某种进位计数制的基数 • i——位序号 • Ki ——第i位上的一个数符(码),0~R-1中的任一个 • Ri ——则表示第i位上的权 • m,n——最低位和最高位的位序号 • 用上式可将任何一个二进制数(B)、八进制数(O)、十六进制(H)数直接转换为十进制数,这叫做按权展开法。
1、二进制及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的转换——R进制数运算规则1、二进制及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的转换——R进制数运算规则 • R进制的基本运算规则 • 逢R进一 • R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 按权展开 • 十进制转换成R进制 • 整数 • 除R取余 • 小数 • 乘R取整 • 二进制与八、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 学习:表1-1,表1-2 返回
二进制的运算 • 算术运算 加:0+0=0 1+0=0+1=1 1+1=0(进位) 减:0-0=0 0-1=1 1-0=1 1-1=0 乘:0*0=0 1*0=0*1=0 1*1=1 除:0÷1=0 1÷1=1 • 逻辑运算 与(∧、·):有0出0,全1出1 或(∨、+):有1出1,全0出0 非(—) • 例:1101*1011 1011∨0011 返回
逻辑乘(与,且) 逻辑加(或) 逻辑求反(非) 逻辑异或 * Λ AND + V OR — NOT ⊕ XOR 同1为1, 否则为0 0 Λ 0 = 0 0 Λ 1 = 0 1 Λ 0 = 0 1 Λ 1 = 1 同0为0, 否则为1 0 V 0 = 0 0 V 1 = 1 1 V 0 = 1 1 V 1 = 1 非0即1, 非1即0 NOT 1 = 0 NOT 0 = 1 一真一假为真,否则为0 0 ⊕ 0 = 0 0 ⊕ 1 = 1 1 ⊕ 0 = 1 1 ⊕ 1 = 0 二进制的逻辑运算
2、编码(ASCII码、BCD码、汉字编码)——编码 • 计算机中数、字母、符号和汉字等都用特定的二进制码表示,这就是二进制编码。 • 编码有: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ASCII码)、扩展的ASCII编码、BCD码等 • ASCII码(表1-3) • 标准ASCII码用7位,机器内占一个字节(8位,最高位为“0” ),可表示128个字符,编码并从0~127。 • A—65D(41H), a—97D(61H), 0—48D(30H) • A~Z、a~z、0~9连续编码 注意:ASCII码的记忆规律(A、a、0)
2、编码(ASCII码、BCD码、汉字编码)——编码 • 汉字编码 • 用连续的两个字节表示,每字节最高位为“1”。 汉字字符集 国标码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共有6763个汉字,一级汉字3755个,用拼音排序,二级汉字3008个,用偏旁排序。 其他汉字编码的了解 汉字输入码 常见的有:音码(如智能拼音),形码(如五笔), 音形码(如自然码)等 汉字内部码(机内码) 机内码区号=国标码高位字节+80H 机内码位号=国标码低位字节+80H
2、编码(ASCII码、BCD码、汉字编码)——编码 • 汉字字形码(输出码):是汉字字库中存储的汉字字形的数字化信息,用于汉字的显示和打印。 • 构成汉字字形的方法:点阵法和矢量法 • 点阵法:下列矩阵来显示一个汉字要占多少存储空间?16×16 24×24 32 ×32 64×64 例:800个24×24点阵的汉字字形码,需要多少存储空间? 24×24/8*800(B)= 57600(B) 返回
3*、存储地址、存储容量计算----相关术语 • 存储容量 • 存储单元的总数,一般以字节B为单位,当数量过大时,采用KB、MB、GB。 • 地址 • 存储单元的编号,一般从0开始。 • 位(bit) • 一个二进制位。 • 字节(Byte) • 一字节为八个二进制位。
3*、存储地址、存储容量计算—存储容量计算 • 存储容量计算要求: • 已知地址线,会求寻址空间 • 已知存储容量、起始地址、末地址中的两个,求出第三个数据。 存储容量=末地址-起始地址+1 • 存储地址计算例:(假定每一单元为一字节) • 从编号为4000H ~ 4FFFH的地址中,对应的存储容量为多少? • 4FFFH-4000H +1=FFFH+1 = 1000H = 1×163= (24)3 = 212 = 4KB • 有一个32KB的存储器,用十六进制对它的地址进行编码,起始编号为1000H, 末地址为多少? • 先把32KB转化为16进制,得到8000H • 8000H=X-1000H+1 X=8FFFH 返回
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 • 媒体: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 • 媒体的分类: • 感觉媒体: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计算机中的文件数据文字等 • 表示媒体:各种编码等 • 表现媒体:键盘,显示器等 • 存储媒体:软盘,硬盘等存储工具 • 传输媒体:双绞线,光纤等
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 •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而现在所指的多媒体即指多媒体技术。 • 多媒体技术:是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使计算机具有表现、处理、存储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 多媒体计算机:指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MPC) • 多媒体计算机涉及的关键技术有: • 数字化技术、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 • MPC的主要配置: • 个人计算机、CD-ROM驱动器、音频卡和音响、视频卡等 返回
2、计算机系统的认识 • 硬件组成; •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配置,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硬盘、软盘、光盘的使用知识; • 微型计算机的连接、启动、关机方法; • 存储器的种类,存储容量、地址、位、字节、KB、MB、GB等的概念; •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