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577 Views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与长期发展潜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刘合光 2009.04.10. 一、 世界经济版图里的中国经济. 经济地位 贸易地位 国家地位. 经济地位.
E N D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长期发展潜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刘合光 2009.04.10
一、世界经济版图里的中国经济 • 经济地位 • 贸易地位 • 国家地位
经济地位 • 中国是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占有重要位置。根据麦迪生的估计,公元元年到公元1500年间,中国GDP在世界上的份额为1/4左右,18世纪初为1/5左右,到20世纪出下降到8.92%,到1950年则进一步降到4.5%,经过改革开放,1998年恢复到11.5%。以上份额是以类似于购买力平价的货币单位估计的。美国的份额从1500年的不到1%,扩大到1950年的27%。 • 以现价美元计算,到2007年中国GDP占世界的6.05%。美国占25.4%。
经济地位 表1 20世纪及以前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10亿1990年国际元)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文版),2003。
经济地位 表2 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10亿现价美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2009。
贸易地位 2008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资料来源:WTO,2009。
国家地位 • 一国的国家与其经济实力是相对应的,经济实力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在清朝乾隆时代结束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强国,文明的中心。随着欧美日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经济衰落,国力衰弱,国家地位一落千丈。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国家地位也在相应提高。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越来越深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成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比较高。
贸易依存度 • 2000年,世界总贸易依存度为25.1%,发达国家为21.8%,发展中国家为35.6%。货物贸易依存度:世界为20.5%,发达国家为17.4%,发展中国家为30.1%。
贸易依存度 • 把商业贷款银行买来的贷款打包证券化 • 证券化,住房贷款银行(一级市场) • 金融加工流水线,第一次证券化:住房按揭贷款证券(MBS),好的卖传统投资者,差的卖给对冲击基金 • 把苹果分为好坏,好的卖给超市,差的卖给小贩 • 第二次证券化,与其他债券打包成综合抵押债券(CDO),上述中间部门债券分级卖出 • 第三次证券化是对CDO多重组合 • 证券化是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也是制造房地产泡沫过程
中美生产消费格局 • 在世界生产消费格局中,中国表现为超量生产,美国表现为超额消费,双方通过贸易保持平衡。
二、世界经济衰退及其影响 • 世界经济衰退 • 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经济衰退 • 美国次贷危机将世界经济拖入大调整、大动荡时期 • 美国次贷危机发端于2006年下半年, 在2007年2月引发世人普遍关注, 2007年8月则升级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 到2008年9月已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 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美国超前消费模式的崩溃。
世界经济衰退 • 美国实际消费需求的趋势增长率每年高达3.5%,而实际可支配个人收人增长平均仅为3.2%。由于消费增长高于收人增长, 美国的储蓄率一路下降, 从1984年的10.8%下降到2004年的1.8%,2005年以来则降低到零以下。2007年,美国的储蓄率为-1.7%,而家庭部门负债率飞涨至可支配个人收人的133%。
世界经济衰退 • 美国海外战争、减税——美国财政负担——公共住房建设资金下降——鼓励发展次贷、资产证券化(2000科技泡沫,催热房地产,2000,6.5%降低利率2003-2004.6,1%)——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居民按揭购房,70%私有住房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 motgage-backed security)资产支持证券ABS(asset-backed security)、担保债务凭证CDO(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推销给全球——通货膨胀,利率上升(1%-2007.9 5.25%)——还贷风险加大——衍生品价格暴跌——金融业危机——全球经济危机
世界经济衰退 • 美国实际消费需求的趋势增长率每年高达3.5%,而实际可支配个人收人增长平均仅为3.2%。由于消费增长高于收人增长, 美国的储蓄率一路下降, 从1984年的10.8%下降到2004年的1.8%,2005年以来则降低到零以下。2007年,美国的储蓄率为-1.7%,而家庭部门负债率飞涨至可支配个人收人的133%。
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 • 把商业贷款银行买来的贷款打包证券化 • 证券化,住房贷款银行(一级市场) • 金融加工流水线,第一次证券化:住房按揭贷款证券(MBS),好的卖传统投资者,差的卖给对冲击基金 • 把苹果分为好坏,好的卖给超市,差的卖给小贩 • 第二次证券化,与其他债券打包成综合抵押债券(CDO),上述中间部门债券分级卖出 • 第三次证券化是对CDO多重组合 • 证券化是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也是制造房地产泡沫过程
金融加工流水线辅助工序 • 信用评级,就是对次贷证券产品美化与包装,把它变成金苹果 • 信用评级的利益相关性 • 发行债券者成为信用评级推手 • 金融保险,信用增级;就是对未能达到AAA级水准的证券商品作信用增级,保证债券不出现违约,如果出现,由金融保险公司来支付本金与利息 • 信用违约交换(CDS)是指对融资债权的信用做保证的衍生品交易。就是由担保买方向担保卖方支付保费,从而换取债权的偿还保证
次贷危机爆发步骤 第一块:引发放贷机构收回房产·第二块:所有非政府债券资信下降·第三块:通过杠杆放大百倍对冲基金·第四块:日元瑞郎等套利交易砍仓·第五块:美及其它国家消费者信心受挫·第六块:套息交易恐慌性结利·第七块:股市一度出现恐慌性抛售
次贷危机爆发步骤 • 第一:引发放贷机构收回房产 • 第二:所有非政府债券资信下降 • 第三:通过杠杆放大百倍对冲基金 • 第四:日元瑞郎等套利交易砍仓 • 第五:美及其它国家消费者信心受挫 • 第六:套息交易恐慌性结利 • 第七:股市出现恐慌性抛售
世界经济形势 • 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不会超过1%,明显低于2008年约2.5%的增长速度,更大大低于过去4年中3.5%%至4%之间的增速。报告还预测,发达国家经济明年将出现0.5%的负增长,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将分别出现1%和0.7%的负增长,日本经济也将出现0.3%的负增长。 • UN,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09,2008
对世界及中国经济不利影响 • 中国外汇资产处于极高的风险中 • 外国经济衰退影响到中国外向性企业 • 对中国金融市场冲击特别是股市 • 对中国经济信心
对世界及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 全球通胀下降有利于我国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依赖迅速提高,成本 。 • 并购机会,走出去战略
三、中国经济的当前形势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弹。经济增长出现回暖迹象。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例如汽车销售上升,房地产业回暖,用电量等经济指标逐渐开始恢复,预计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将明显上行。 • 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预测值在6.5%以下(4.16日公布数据)西南证券预测为6%,中金公司预测6%-6.4%。
股市回暖 • 2007年10月16日,6124,2008.10.28 1664.9 ,2009.4.10. 2413 股市出现回暖迹象,近看股市到了山顶,远看还是在山脚。 • 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新开A股、B股、基金账户数共合计达1664万户,虽然这个数值低于2007年6040万户,但却远高于2006年的537.63万户和2005年的124万户。其中仅2009年2月份的月开户152.2万户的数值就已经超过2005年全年的开户数,这个数值创下自2008年5月以来10个月内的开户数新高。
四、中国经济近期发展对策分析 •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转变为第3季度的“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再到第4季度的“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国九条 • 1.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 • 2.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满足资金合理需求。 • 3.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 4.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 5.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6.改进外汇管理,大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 • 7.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化,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8.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强金融业化解不良资产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 • 9.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风险监测和管理,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2009政策 • 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给;下调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信贷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建设支持力度,保持全社会投资平稳增长;加强出口退税,促进产品出口;适度减轻企业与个人税收负担,增加企业与个人收入;增加社会保障与文化教育支出,刺激扩大内需。
2009政策 • 优化的产业政策:压缩过剩产能,完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与服务业,加快产业升级。 • 灵活的储备政策:加大能源与矿产等战略物资储备;调整金融储备结构,增加黄金储备。
五、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潜力与趋势 • (一)经济发展动力 • (二)发展潜力
发展动力 • 改革之初:体制改革-消费需求释放(1978-80) • 八十年代:消费品投资扩张(1981-85)——对基础产业的需求扩张 • 九十年代:投资品拉动投资(1990-93)——投资、消费平稳增长(1995-2000) • 2000年以来:投资和外贸出口共同拉动(2001-2007)
发展动力 • 改革之初:体制改革-消费需求释放(1978-80) • 八十年代:消费品投资扩张(1981-85)——对基础产业的需求扩张 • 九十年代:投资品拉动投资(1990-93)——投资、消费平稳增长(1995-2000) • 2000年以来:投资和外贸出口共同拉动(2001-2007)
发展潜力 • 1.国内消费市场还有巨大拓展空间 • 2.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 • 3.劳动力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 • 4.技术创新空间
消费市场 • 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巨大。我国是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居民生活水平比较低,改善生存状态的要求比较普遍。 • 农村市场
劳动力优势 • 2500万 • 9.1647亿,15-60,69% • 7-8亿经济活动人口 • 产业区域转移
六、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对策 • 实施民富工程(增加国民收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公共服务覆盖城乡 • 加快城市化进程 • 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