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盐秦公路 ( 杭浦高速海宁互通至联丁公路延伸段 ) 改建工程

盐秦公路 ( 杭浦高速海宁互通至联丁公路延伸段 ) 改建工程.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汇报.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 ○一二 年三月. == 汇报内容 ==. 一  总体设计 二  路 线 三  路基、路面及排水 四  桥梁、涵洞 六  路线交叉 八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十 筑路材料 十一 施工组织设计 十二 设计预算. 一、 总体设计. 海宁大道. 联丁公路. 设计起点 K0+000. 设计终点 K3+385. (一) 任务依据. 《 盐秦公路 ( 杭浦高速海宁互通至联丁公路延伸段 ) 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

myra-chan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盐秦公路 ( 杭浦高速海宁互通至联丁公路延伸段 ) 改建工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盐秦公路(杭浦高速海宁互通至联丁公路延伸段)改建工程盐秦公路(杭浦高速海宁互通至联丁公路延伸段)改建工程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汇报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一二年三月

  2. == 汇报内容== 一  总体设计 二  路 线 三  路基、路面及排水 四  桥梁、涵洞 六  路线交叉 八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十 筑路材料 十一 施工组织设计 十二 设计预算

  3. 一、 总体设计

  4. 海宁大道 联丁公路 设计起点 K0+000 设计终点 K3+385

  5. (一) 任务依据 • 《盐秦公路(杭浦高速海宁互通至联丁公路延伸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我院与海宁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书》 ;

  6. (二) 设计标准 本工程采用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兼顾城市使用功能进行设计。其主要指标如下: (1)设计速度60km/h (2)路基宽度17.0m

  7. (3)线形要素 其中平曲线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值1000m为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中城市主干道Ⅱ级标准执行。

  8. (4)设计荷载 路面:标准轴载 BZZ-100KN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5)道路交叉标准 本工程与其他公路交叉均采用平面交叉的形式。 (6)内河航道通航标准 本工程所涉及长河桥为利用老桥基础上拼宽,其梁底标高按不低于老桥的梁底标高,同时满足设计洪水位要求进行设计。 (7)设计洪水频率 大桥 (1/100) 中小桥、涵洞及路基     (1/50) 本工程所处区域五十年一遇洪水位为2.92m。

  9. (三)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等及技术标准、工程概况(三)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等及技术标准、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起点为杭浦高速海宁互通出口的盐秦公路与嘉海公路交叉口,起点桩号为K0+000,往西盐秦公路拓宽改建,穿过尖家桥组折向西南经大庄里组南侧,随后路线继续往西沿老路拓宽,终点位于丁桥镇汽车站西侧与联丁公路延伸段的交叉口,路线全长3.385km。 路线主要控制点为与嘉海公路交叉、与联丁公路延伸段交叉、长河桥老桥高程、拓宽段老路高程及周边区块规划高程。 本工程全线位于海宁市丁桥镇境内。

  10. (五)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五)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 地形、地貌 •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 工程地质评价 • 水文地质评价 • 不良地质路段情况 •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采用 • 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3

  11. (六)利用和废弃原有公路的情况 本工程K0+000-K0+453及K2+060-K2+892段利用原有公路进行单侧拼宽,充分利用老路资源。

  12. (七)废弃拆毁原有桥涵及其他构造物的情况 为节约投资,本工程原有长河桥老桥利用。原有涵洞需拆除,并根据两侧地块规划选择合适的排水通道。

  13. 二、 路 线

  14. (一)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 在纵断面设计中,在满足设施洪水位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老路标高、桥梁梁底标高、农田地坪标高等,控制填筑高度,以减少工程造价。本路线纵断面的设计高程为道路中线的高程,其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其中K2+060~K2+982左幅老路利用段只根据老路高程进行加铺和调坡处理,不根据设计纵断面实施。 本工程路线平面设计尽可能利用现有老路,以节约工程造价;对跨越河流、主要公路时尽可能按正交布置,使路线线形适顺,走向合理、工程量小、效益好,便于养护。 本次设计起点为杭浦高速海宁互通出口的盐秦公路与嘉海公路交叉口,起点桩号为K0+000,往西盐秦公路拓宽改建,穿过尖家桥组折向西南经大庄里组南侧,随后路线继续往西沿老路拓宽,终点位于丁桥镇汽车站西侧与联丁公路延伸段的交叉口,路线全长3.385km。

  15. (二)安全设施 1、设计原则 设计中坚持“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理念和“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结合现有道路安全设施布局及路网发展状况,合理利用原有设施并进行补充完善,以使安全设施设计安全合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经济实用。 2、标志 为更好地引导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防止交通堵塞。在设计时根据不同的交叉口形式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其标志形式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与指路标志等。结构形式主要为单悬、单柱。采用《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标准。

  16. 3、标线 标线均连续设置,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实线,线宽15cm;可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为黄色虚线,线宽15cm,长4m,间隔6m;主要平交口处对向车行道分界线采用黄色实线;在平交口及人行出入处施划人行横道线,并设置注意行人标志,以策安全。 标线涂料采用热熔反光型。标线涂料中应含18%~25%的玻璃珠,施工时涂布涂层后立即将玻璃珠撒布在其表面,密度应为1.8~2.3g/cm3,反光型软化点为90~125℃,突起型软化点应≥100℃,干燥后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裂纹、脱落、粘胎现象,涂膜的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别不大,涂料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规范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中的相关规定。逆反射系数应符合GB/T16311-2009(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的规定。 热熔型标线按2.0mm控制。

  17. 4、里程碑、百米桩、公路界碑 里程碑、百米桩、公路界碑的设置和形状、颜色等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和本设计文件的要求。里程碑、百米桩埋设于土路肩外侧,公路界碑埋设于公路用地界线处,采用C25水泥混凝土预制,碑(桩)身要求光滑,棱角分明完整,碑(桩)体为白色,桩号、文字、里程数字为黑色,里程碑双面有字,百米桩三面有字。 5、道口标柱 道口标柱设在公路平交口、中央分隔带开口端部及桥头,用来提醒主线车辆提高警觉,防范小路口车辆、行人突然出现而造成意外。道口标柱采用φ89mm直缝电焊管,镀锌600g/m2后贴红、白相间反光膜。

  18. 6、涂层保护要求 • 标志的立柱、横梁、法兰盘的镀锌量为550 g/m2,紧固件为350g/m2; • 螺栓、螺母、垫圈和地脚螺栓等镀锌层重量要求为350g/m2,螺栓螺母应作螺纹清理或作离心分离处理; • 波形梁护栏的波形梁板、立柱、端头的镀锌量为600 g/m2,紧固件、防阻块的镀锌量为350 g/m2。 • 镀锌层在运输、安装过程中造成的任何损伤,均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采用其他防腐或防锈措施,则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19. 7、主要材料要求 • 交通安全设施产品须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取得合格证书,并经工地检验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 标志立柱和横梁 • 标志板、滑动槽钢 • 钢筋混凝土基础材料 • 材料防腐要求 • 反光膜 8、检测标准 标志、标线等的检测标准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的第11部分执行。

  20. 三、 路基路面及排水

  21. (一)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超高方案(一)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超高方案 1、路基横断面布置 本工程按二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功能进行设计,其标准路段横断面17.0m. K0+000~K1+946:行车道2×3.5m,硬路肩2×4.5m,土路肩2×0.5m; K1+946~K3+385:中央隔离带4.0m,路缘带2×0.5m,行车道2×3.5m,硬路肩2×2.0m,土路肩 2×0.5m。 路面横坡:行车道及硬路肩为2%,土路肩为3%。 填方边坡坡率为1:1.5。 2、超高设置 本工程不设置超高。

  22. (二)路基设计 ≥70cm

  23. 向内4% ≥ 100

  24. (二)路基路面排水 (1) 管位布置 • K0+000~K1+946:雨水管设置在道路中心线两侧9.25m的土路肩外;K1+946~K3+385:雨水管设置在道路中心线南侧13.0m及北侧9.25m的土路肩外。 (2) 雨水工程设计 • a、设计标准及参数 • ①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嘉兴市暴雨强度公式) • ② 雨量公式 • Q=w·q·F • 折减系数 m=2 • 径流系数 道路w=0.9 地块w=0.65 • F:汇水面积(公顷)

  25. 雨水汇水面示意图 联芦路 海潮路 联群大道 钱潮路

  26. (3) 雨水结构工程设计 a、管材、接口及管道基础 为了减少小管径管道在小水量时的淤积,D300~D500雨水管选用水力条件较好的UPVC双壁波纹管,环刚度要求不小于8KN/m2,且同时满足扁平试验,落锤冲击等相关力学性能。承插式连接,砂石基础。D600及以上管道选用Ⅱ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连接,混凝土基础。 b、检查井及雨水口 雨水检查井均采用国标圆井,砖砌井壁,井底板采用C20混凝土结构、井盖板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雨水口选用偏沟式平篦雨水口,砖砌井壁,C15混凝土基础,碎石垫层。 c、出水口 出水口采用一字式石砌出水口。

  27. (三)路面设计 (1) 设计原则 • 设计中遵循标准新、技术可行、造价低,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设计原则。 (2) 设计依据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8. 3、路面结构设计

  29. 4、材料要求 • (1)沥青面层 • 混合料 • 粗集料 • 细集料 • 矿 粉 • 沥 青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 • 水泥 • 集料 (3)粘层 (4)封层

  30. 四、 桥梁、涵洞

  31. (一)工程概况 长河桥原老桥宽8米,利用老桥,两侧拼宽,左侧拼宽10.5米,右侧拼宽20.5米,全桥共宽39米。桥梁设计中心线距离老桥右边缘1米,老桥位于左半幅,右侧拼宽部分新老桥空心板采用刚性连接,左侧新老桥拼接位置位于左半幅隔离带下,梁板不需连接。老桥右偏角为90度,两侧拼宽桥梁右偏角为80度。

  32. (二)设计遵循的规范、依据和技术标准 1设计遵循的规范及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2设计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设计洪水频率:1/50;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内地震动峰加速为0.05g ,相当于地震基本列度为Ⅵ度区,按Ⅶ度设防。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公路建筑中一级公路抗震设防类别乙类。为减弱地震对构造物的不利影响,对于墩柱潜在塑性铰区域加密箍筋间距。

  33. (三)桥梁设计 1桥梁布设情况 长河桥原老桥为后张法预应力砼简支梁桥,跨径为1-20米,桥面宽为0.5+7+0.5=8米。梁板中板宽1米,边板宽1.5米。桥台下部采用两根直径1.2米的钻孔灌注桩。现对老桥进行两侧拼宽,拼宽跨径为1-20米,左侧拼宽宽度为0.4(栏杆)+3.6(人行道)+5(辅车道)+1.5(隔离带,共2.5米)=10.5米,右侧拼宽宽度为9米(机动车道)+ 2.5(隔离带) +5(辅车道)+3.6(人行道)+0.4(栏杆)=20.5米。老桥位于左半幅,桥梁设计中心线距离老桥右边缘1米,拼宽后总宽为39米。拼宽梁板为20米先张法预应力砼梁板。桥台下部均采用直径1.2米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新建盖梁与老桥盖梁拼接处留2cm间隙。桥台盖梁顶设置支承垫石。桥台台后设3米挡土墙。右侧新老桥拼接采用空心板刚性连接,施工时原老桥边板悬臂凿除后重新浇筑。连接方式详见相关图纸。原老桥栏杆凿除,左侧栏杆位置为隔离带,右侧栏杆位置现浇桥面铺装。原老桥梁板齐平,桥面铺装形成双向横坡,现将原有老桥桥面铺装凿除与拼宽侧桥梁一起重新浇筑,C40水泥砼桥面铺装形成单向横坡,详见机动车道桥面铺装钢筋构造图。原老桥伸缩缝凿除与拼宽侧桥梁一起重新浇筑。机动车道及辅车道台后均设置6米搭板。老桥为正交,老桥背墙及右侧耳墙凿除,重新浇筑背墙及牛腿,为使新老桥接确处砼牢固,用BSTF6-12六角法兰螺旋式锚钉锚入老桥盖梁侧面。台后搭板宽7米,为正交。两侧拼宽桥梁为右偏角80度,台后搭板均为斜交80度,右侧机动车道搭板宽9米,两侧辅车道搭板宽5米。桥梁横坡机动车道、隔离带、辅车道横坡为2.0%,人行道横坡为反向1.0%。桥面铺装为10cmC40泥砼+防水层+10cm沥青砼(4cmAC-13C细粒式沥青砼+沥青粘层+6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

  34. 2主要材料 ⑴、混凝土:上部构造20米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采用C40混凝土;空心板铰缝采用C40小石子混凝土;桥面铺装混凝土采用C40混凝土;栏杆采用C30混凝土。下部构造桥台盖梁、台帽、耳墙、牛腿、搭板均采用C30混凝土;基桩采用C25混凝土。桥台挡墙墙身采用M10浆砌块石,基础采用C20砼。 ⑵、预应力钢筋:应符合GB/T 5224-2003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x105 MPa。 ⑶、普通钢筋:采用符合GB1499.1-2008和GB1499.2-2007规定的R235、HRB335钢筋。焊接的钢筋应满足可焊要求。 ⑷、钢板:采用符合GB/T 700-2006规定的Q235钢板。 ⑸、支座:板式橡胶支座采用JT/T 663-2006行业标准,空心板采用GJZ板式橡胶支座。具体规格见相应图纸。 ⑹、伸缩缝:采用JT/T 327-2004行业标准,本项目采用GQF-F40型异型钢伸缩缝。 ⑺、设计图中采用的各型号伸缩缝、支座等并非指定使用产品,施工时可采用其他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等代替换,但要求采用产品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知名厂家的产品。

  35. 3桥梁结构分析计算及计算参数的选取情况 ⑴、结构分析 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按部分预应力构件设计,其内力计算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空心板横向分配系数按跨中按铰接板法、支点按杠杆法进行控制设计。 ⑵、相关参数 相对湿度 75%; 钢筋回缩和锚具变形为 6mm。 ⑶、墩、台盖梁计算 全桥采用桩柱式墩、台,近似简化为连续结构计算。裂缝按0.15mm控制。 4桥梁桥梁耐久性设计 桥涵结构按基准期100年进行设计。

  36. 六、 路线交叉

  37. (五)路线交叉设计 1、原有公路路线交叉的设置情况 原有公路与其他道路平面交叉共有10处,交叉形式为十字型和T型平面交叉,所有交叉口均采用加铺转角设计,考虑Ⅱ期即将实施,故转弯半径设置较小。 2、设计原则 a、便于地方道路衔接,满足使用要求,发挥公路效益; b、设置必要的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

  38. 3、路线交叉分布及设置概况 本合同段设平面交叉2处,主要与一级公路及市政道路交叉。主要平交口为与嘉海公路(一级公路)平交和联丁公路延伸段(市政道路)平面交叉。 a、K0+000平交口(与嘉海公路交叉口) 本平交口为主线与一级公路相交,交角94°,交叉形式为十字交叉,被交路位于主线南北两侧。本路口处主线平面线形位为直线段,主线纵坡为0.633%路段,主线横坡为2%。 b、K3+385平交口(与联丁公路延伸段交叉口) 本平交口为主线与城市主干路相交,交角88°,交叉形式为十字交叉,被交路位于主线南北两侧。本路口处主线平面线形位为直线段,主线纵坡为-0.316%路段,主线横坡为2%。

  39. 八、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40. (一)公路工程及设施与沿线自然环境的协调情况及采取的措施(一)公路工程及设施与沿线自然环境的协调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本工程地处杭嘉湖平原,土源奇缺,根据实际情况道路所需填料均需外运。路线为利用原有老路进行拼宽,路线与沿线环境比较协调,道路拼宽尽可能使原有地形地貌不遭到破坏。

  41. (二)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 (1)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 (2)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的方针,各种环境保护设施因地制宜,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效益显著。

  42. (三)拟栽种植物配置及特性 香樟树为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樟科梓属的常绿高大乔木。初夏开花,黄绿色、圆锥花序,树冠广展,叶枝茂盛,浓荫遍地,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香樟树因含有特殊的香气和挥发油而具耐温、抗腐、祛虫之特点。在民间,人们常把香樟树看成是景观树、风水树、寓意避邪、长寿、吉祥如意。香樟树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青睐,杭州、义乌、马鞍山等城市均将其选为“市树”。 香樟树很有特色,树皮粗糙,质地却很均匀,从来没有白杨树的斑斑驳驳、没有柳树的肿瘤结节;树枝树干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路长去,不会偷工减料也不会画蛇添足;树冠的形态是球形的,在天空中画出优美的曲线。更为难得的是,香樟树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虫,所以几乎不需要园丁喷洒农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现已成为这一地区的速生造林树种和人们喜爱的园林绿化树种。

  43. (四)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情况 1、设计依据 本工程按《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 006-98)规定进行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2、主体各专业设计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主体各专业设计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选线 本项目为老路拓宽改建,平面线位部分按老路线位。由于本工程填方用料均为外购材料,不在当地取土,弃土均可利用于附近建筑工地,且本次改建用地不涉及农业用地,使工程本身对沿线农业资源、土壤耕作条件的影响降至最低。 (2)线形设计 本工程平面线形受老路线位限制,纵面线形设计(调坡)时尽可能采用高指标,协调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使汽车行驶速度平稳,尽量保持匀速行驶,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路基设计 路基设计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对弃方合理处置,降低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施工组织设计 采取临时工程措施,尽量保证受干扰地段的排灌系统不被中断。 采取预防措施,使施工作业产生的粉尘污染减至最低限度。 沥青混合料拌合厂选址远离居民区。 限定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

  44. 十、筑路材料

  45. (一)沿线筑路材料质量、储量及采运条件 1、沿线筑路材料种类、质量、储量、供应量、运输条件与运距 本工程路线穿越区域属杭嘉湖平原地区,周围无山地,多为良田及旱地,就地取土的方案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筑路材料成为本工程最突出的问题。 在利用开挖边沟的部分土方外,主要以外运宕渣、石料及砂等为主要筑路材料,因本地区水系发达,运输方式以水运为主,以陆运为辅。 2、主要料场分布情况 a、路堤填筑材料 路堤填筑材料主要取自余杭石料场、德清石料场的宕渣。 b、碎石、片块石 石料场有德清石料场、余杭石料场、石质主要为凝灰岩,岩体坚硬,抗压强度高,路面用碎石可取自余杭石料场。 c、砂 砂料可由富阳从富春江、钱塘江水运至工地。 d、水泥 本工程沿线附近地区有中小型水泥厂,可提供中、高标号水泥。

  46. 十一、施工组织计划

  47. 工程概略进度表

  48. 十二、设计预算

  49. 施工图预算 本项目工程预算 其中工程安装费

  50.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