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东西方管理智慧

东西方管理智慧. 姓 名: 法 盛 题 目:禅 · 企管与我 日 期 : March 2001. 目录. 摘要 一、曹洞禅 1.1 曹洞禅的思想理论与心要 1.1.1 思想与理论 1.1.2 心法 1.2 如何坐禅 1.2.1 坐姿 1.2.2 坐禅箴 1.3 坐禅的体验报告 二、坐禅所带来的现世利益 2.1 禅对个人的转换 2.1.1 自我意识的淡化 2.1.2 毅力与恒心 2.1.3 道德的超越 2.1.4 活在当下 2.2 禅对社会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东西方管理智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东西方管理智慧 姓名:法 盛 题目:禅·企管与我 日期: March 2001

  2. 目录 • 摘要 • 一、曹洞禅 • 1.1 曹洞禅的思想理论与心要 • 1.1.1 思想与理论 • 1.1.2 心法 • 1.2 如何坐禅 • 1.2.1 坐姿 • 1.2.2 坐禅箴 • 1.3 坐禅的体验报告 • 二、坐禅所带来的现世利益 • 2.1 禅对个人的转换 • 2.1.1 自我意识的淡化 • 2.1.2 毅力与恒心 • 2.1.3 道德的超越 • 2.1.4 活在当下 • 2.2 禅对社会 • 2.2.1 禅与社会 • 2.2.2 在社会中坐禅 • 2.3 禅对企管 • 三、总结 • 注释 • 附录 • 一、普劝坐禅仪 • 二、打坐的正确姿势 • 三、达摩祖师的《无心论》

  3. 一、曹洞禅洞山良介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共同创立了曹洞宗。南宋期间(1200-1500),日本道元禅师(Dogen)得到如净禅师传承以后,把默照禅带回日本,称作只管打坐。(1)(如净禅师称为默照禅),而后在近代传到西方国家,发扬光大。1.1曹洞禅的思想理论与心要1.1.1 思想与理论我们知道六祖惠能大师有这样一句名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曹洞禅下手处在于明心见性,它告诉我们本来无一物,但如何明心见性,总得要有一个着手处,它的下手处在于坐禅,那么既然坐禅是那么的重要,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如何坐禅,笔者整理了以下简要的理论与读者分享。曹洞禅是源自菩提达摩,如此代代相传,延续下来的。禅宗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派别,在方法、风格、教学技巧上各有不同。本文只以曹洞禅作为讨论对象。坐禅一定要先了解曹洞禅的思想与理论,然后去实践。莹山禅师说“闻思犹如处门外,坐禅正还家稳坐”。(2)所以,做学问不能得道,是在门外,只有坐禅才是。我们的生命的本质是清净的。如《六祖坛经》中说:“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这是告诉我们,本来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众生因无始以来的妄想执着有一个自我幻体,去执着外在幻体或内在的幻觉,才会轮回生死。 一般的人为意识的修行方法,譬如观想、念诵、专注、观心、还有修定,在修行的同时,必然掺杂着“自我”,而坐禅是要我们做到放任六根,因为我们本来就是法体,所以毋须以法修法。比如我们一般人念佛时,总是有“我在念佛号”的意识存在。这是由于凡夫的心识,是从来没有离开过无明妄想的,我们内心生起的每一个念头,都有“自我”意识存在(3),这是因为无始无明的缘故,我们就有我在听,我在看,我在想,我在感觉等等。因此要求修行一下手即不要起“自我”的作用,因为六根的作用只是作用罢了。

  4. 世间的一切皆是因缘所生法,它没有本体。从生命的立场而言,即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存在,没有一个所谓的“我”。生命本身变化不居,我们的生理新陈代谢、心理瞬息万变,这当中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生命体或灵魂,从上一刹那转移到下一刹那,前一刹那与后一刹那的生命已然不同,可以说,生命每一刹那都不同,每一刹那都是生,反之每一刹那都是死。认为有一个不变的自我、能知的灵魂,只是众生无明的幻觉。在这里我们引述道元禅师在《学道用心集》里有一段话:“龙树祖师曰:‘唯观世间生灭无常心,亦名菩提心。’然乃暂依此心可为菩提心者欤。诚夫观无常时,吾我之心不生、名利念不起。”(4)告诉我们本体就是无常,不是有一个中心点为依据来论无常。譬如白天到黑夜,而不知白天与我是一体,黑夜与我也是一体,真正来说没有一个自我从白天到黑夜,能这样,则“吾我之心不生、名利念不起”。坐禅就能深深的证入到无常心就是菩提心。因为每一刻就是即生即灭而没有自我中心点的存在,名利之心因此不起,贪嗔痴顿息。当下的心只有菩提心罢了,菩提心就是“无我的心,亦称大心”,也是达摩无心论里的无心 (见附录三)。坐禅是证悟的行为,因我们的本体是清净的,所以毋须证悟,坐禅本身即没有止尽,所谓悟,不是证得什么,只是自我脱落了,不再认为有一个“我”去处事与生活。在这里我们引用六祖慧能与他学生的对话,六祖慧能问他的学生“还可修证否?”时,他的学生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慧能印可说“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5)“还可修证否”的意思是说我们需要有一个自我(幻觉的意识)去修证佛法吗?“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就是说修证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只是不去有自我(幻觉的意识)介入罢了。以上所说,是笔者了解的曹洞禅修行的特色。 

  5. 1.1.2心法接下来我们看看曹洞禅心法。曹洞禅的心法是要使人达到非思量或无心,西方学者把非思量译为(Non-thinking),这与一般冥想(Meditation)不同,笔者在未认识曹洞禅之前皆用冥想的方法来打坐,因为冥想有观想的意思,例如观想佛画像,观想宇宙的神秘。然而曹洞禅的坐禅不是观想,它的坐禅只是坐禅(Just sitting)。它是如实的放任六根,笔者参曹洞禅后才渐渐知悉它与冥想的不同之处,因为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曹洞禅师洞山在他的过水偈中写下这个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前两句是说,你不要,到处去找,因为迢迢就是越找越远,迢迢与我疏,就是越找越找不到。这就是笔者在未认识曹洞禅之前的心境。后两句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是因为你本来在道上,就是法身境界,只要你放任六根,就能处处得逢渠,物物皆自己。日本道元禅师在宋得到如净的面授嗣法,回国之后写的第一篇著作(普劝坐禅仪),它开头是一句“道本圆通,争假修证”(附录一),就是说我们本来已经在“道上”(法身境界)了,为什么我们还执着一个虚幻的我,去争论应该去这样修,还是那样修,去修正佛法,我想道元禅师当时大概是生气了。因为当时在日本,他找不到这样的禅法,无修无证,最后才找到中国天童寺的如净禅师。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禅宗的一则公案,这则公案代表曹洞禅的心法:(药山)师坐次。有僧问:“兀兀地思量什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6) 这里的兀兀是指坐禅时的“实相”药山禅师在打坐的时候,有僧问他,你在这里干嘛?他回答说兀兀的坐,那么兀兀的坐思量个什么,师说思量个不思量底。“非思量”的“非”!这可令许多人困惑了,一般现代禅学著作搞不明白的也是这里。 禅宗语录,在这里指的“非思量”的“非”,要小心啦!这是师承、私下传授的解释,听了你就会懂”:“非”字在一般用法是否定的意思,可是在禅宗的师资传承中,非思量的“非”是指“绝对的存在”、“尽十方界的真实”。非思量不是不要思考或者没有思考,而是内心没有自我的介入,照着绝对存在的那个样子运作。(7)这就是名师引路的重要性,禅宗所说的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在此显现出来。

  6. 我们一般人在还没有经历过这个体验之前,无法理解非思量到底是什么。这里笔者尝试用简单的文字作诠释:当感官接触外境形成认知时,由于没有自我,用认知的心去认知所知的对象,心物二元对立的情况将不会发生。眼睛看到的物体、耳朵听到的声音,全都变成了自己,自己就是一切,一切就是自己。六根对六尘所显现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即生即灭,无可觅处,这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时就不会觉得自己在看东西、听声音。(8)宏智禅师把这个境界称为“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9)。这就是非思量的境界,坐禅就是在这种状态中,并且最终要把坐禅不知不觉的用在行住坐卧上。  禅者有了非思量的境界,读佛经时,即心心相印。 例如《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10),或者贯穿整部《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谓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之类的文句(11)。一般人读了只是用头脑来思考理解,可是禅者读起来就能以佛心相印,这里的佛心就是即心是佛也就是心佛,众生不二。1.2如何坐禅1.2.1 坐姿 坐禅时首先要把坐姿摆好,请参考附录二《打坐的正确姿势》,这非常重要,正如一名好的射箭手,有一把好的弓箭,但在射击时,不能摆好姿势,瞄不准方向一样。这和坐禅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坐禅的坐姿是如此的重要。

  7. 1.2.2 坐禅箴 在宋代,日本道元禅师的老师如净禅师的老师宏智禅师留下以下的坐禅箴,笔者在这里把它提出来以印证一下它与前段讲的心法是一样的。现在我们了解了坐禅的心法,在摆好如上所述的坐姿后,我们要开始尝试坐禅啦。这好像我们要去化验室里做化学实验一样,去验证他们所说的正确吗?我们已知的只是我们的身心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应和佛祖、禅师们也都一样。我们未知的只是他们可以开悟,我们也可以吗? 佛佛要机,祖祖机要, 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 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 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 其知自微,曾无分别之思。 其照自妙,曾无毫忽之兆。 曾无分别之思,其知无偶而奇。 曾无毫忽之兆,其照无取而了。 水清澈底兮,鱼行迟迟。 空阔莫涯兮,鸟飞杳杳。 佛佛要机,祖祖机要,是宏智禅师坐禅箴开头的话,他说不只佛如是说,祖祖也如是说,他们都劝我们坐禅时要坐到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我们只要坐到不触事而知就等于坐到不对缘而照。我们一般未坐禅之前,所认知的知,通常都是能所的知,这样的知是我们一般的认知的知。不触事而知的“知”,它是不属于知(能所的知)不属于不知(能所的不知)。在曹洞禅里,这里的不触事而“知”,其知当然“自微”、“自妙”,“曾无分别”,“曾无毫忽”,“其知无偶”,也“其照无取”。

  8. 这个要实际的体验,要用实践(Practice),要去坐禅,不然毫无实际价值(No practical value)。在这里,笔者所要强调的是我们可以不管上述的基本理论,心法,只要如是的去坐,去触到不触事而知的“知”,欲“知”禅,坐禅是如此的重要。这样如是兀兀的坐坐久了,“自我”会逐渐淡化,自我会偶尔不起作用或甚至不再生起,这时就会进入一种没有物我对立,能知道的心与所知道的对象没有分开的状态,这状态是不用意志思维去了解或证入的。这就是非思量境界,道元称之为“自受用三昧”(12)。 如果坐到的话,那水清澈底兮,鱼行迟迟,空阔莫涯兮,鸟飞杳杳,这里是指禅者悟后,起修的心境就如心经里所说的不被法礙。坐禅只是要把一个自我的心去换取一个大我的心,无心的心罢了。 在这种境界中,即使“自我”再起作用,亦然不会受到干扰, 因为坐禅者己非常清楚“自我” 只是个丝毫无实质的妄想。坐禅者久习坐禅之后,功夫日渐纯熟,自然时时在日常生活处在三昧的状态。当因缘具足时,禅者会在“自我”作用生起的刹那,觉察到无我与我的分别,当下身心脱落,这就是禅师的悟后所说的“夜来明月上高峰,原来只是这个贼”(13)。这个贼就是自我意识的生起。从而证悟到“自我”竟然虚幻不实,没有实性,因为非思量是没有实体,然而众生却如真歇禅师所说的“饮无明酒醉在声色烦恼窟中。昏昏沉沉地卧大法身于生死长夜”。 (14)我们本来是法身,是与宇宙相通的,但因妄想执着(无明的原因)而执着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故而陶醉在生死烦恼窟中,生生死死。但当你能坐禅悟到这个我是没有实体,是虚幻的,是自己的幻觉时,就能动静诺自在。 曹洞禅是顿悟法门,是要我们悟后起修,才能长养圣胎,才能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修证一如,此不污染,诸佛所护念。

  9. 笔者认为我们不要把坐禅当成是一个很难的事,事实它一点都不难,只要我们端身正坐,兀兀的坐,身心自然脱落,如果我们有一个我要去找到它就不能相应。所以我们只要这样的坐,兀兀的坐,放任六根的坐,坐就是坐本身,坐到无我的坐,没有一个人在坐,然而你还是你,你亦没有消失,你所应接受的“缘”也如是的在你身上显。由于只管打坐这个法门绝少流弊和副作用,不管是受过教育或目不识丁都可以修习。因此笔者极力推荐大家尝试。即使今生我们不能达到解脱,至少也能对生命带来提升。就如菩提达摩的弟子们,随各自的程度得到他的皮、肉、骨、髓。(15)我们内心的各种冲突、挣扎、矛盾等烦恼,人世间的问题,大至国际社会的,小至家庭个己的,皆根源于执着这个无明投射出来的自我。没有这个虚幻的自我,则所有的烦恼皆熄灭。戳破这个自我的方法,即是坐禅。(16) 1.3 坐禅的体验报告笔者的体验报告如下:坐禅中所体验出来的非思量是整体的显现,是绝对非能所,所能知悉,它是人类生命科学值得研究的课题。这非思量是对个人的转换,有所力量,从而改变禅者的看法与处事方式,从现世利益的角度来看,它已经值得我们去尝试。二、坐禅所带来的现世利益2.1 禅对个人的转换谈的这么多,究竟曹洞禅有作用吗?它与现实生活与当今社会,与企业管理有什么关系?非思量的作用究竟在哪里?这可以从笔者的坐禅经验归纳出一个完美的禅修者能具有的人格转换,笔者只是向这个完美的方向走罢了。

  10. 2.1.1自我意识的淡化在非思量状态下,感官接触外境,坐禅者在生活中对人对事,自我自然淡化。与人交往,对于不同的看法、行为、处境等,都能接受对待,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观点与心态,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点强诸于对方。团队合作,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员,能诚心互动。处理事情,真正做到无私。以这种态度待人处事的方式,禅宗形容为“恰恰相应”,(17)对人对事的处理都可做到恰到好处,不被自己的喜好、感情、意见主导。坐禅时腿痛,痛,没有一个我相对;当没有一个我和痛的对立,就会自然的安在痛上。如果坐到身心脱落的“境界”,心境自然一如,这就是整体的体现。坐禅者就会体会到它对个人的产生不知不觉的转换,以为它无形中改变你处理事情的方式,因为它也影响周边环境的互动,也更有洞察力与应对能力,这对企管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没有预设既定的看法与理解模式,也不会以个己的偏好作标准,对课题的认识与平时理性逻辑思维的方式不同,许多时候坐禅者能使自我淡化在团体里对个人对社会对企管都会有良好的作用的,问题的解答与处理或许会出现灵光一闪而浮现直觉的解答。笔者在未坐禅之前,在处理任何事情时,就有一个我去处理事情,就有所对立,这样处事容易感到疲倦。做禅后你会不知不觉的处事只是处事,而不容易累。同理,决定只是决定,似乎没有我去做决定,这样生活就能自在,我想如果自我意识淡化而不生起的话,就是佛经讲的“放下”。 在这里笔者尝试举另一个例子来证明非思量的“境界”,如何用在工作上或管理上,我们现今每个人几乎都有手提电话,它如影随形,时时都在我们左右,当我听到好消息(中4D万字票),我高兴,听到坏消息(股值大跌)则反之。但坐禅之后似乎能够体验到,好消息就是好消息,坏消息就是坏消息,好的感觉你也当下安之,不好的感觉你也当下安之。这就是安而不安,不安而安,因为无心可安,它可以 用在生活上,企管上。

  11. 2.1.2毅力与恒心笔者认为这样的人能有无限的毅力与恒心去处理工作或事业,当它们没有对立的时候,会自然表现出来。因此能生起大勇气、大信心,忍耐力,面对问题能保持决断力,笔者认为欲达到这境界,只有坐禅才能大大提高这毅力与恒心的“能量”。2.1.3道德的超越一般人的善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非思量的状态超越了小我以及人我对立,其价值观可以说是超越世俗善恶之善。对于善恶的态度是“行善而不执着,避恶而不嗔恨”。自己固然不作恶,对恶行虽然也会依照世俗的惯例批评,但内心却不会嫉恶如仇。由于三昧的力量,能不勉强地自然而然的做事,没有自我执着要行善或不作恶。既不会有“我”非守规矩不可,也不会有“我”自行其事,只是随缘尽自己对家庭、公司、团体、社会、国家的本分。 由于自我的消融,禅者会体验到自己不只与生命体,也与非生命体无二,因此不只珍惜生命,同时也珍惜天地间一切。行善时,不会有自己是行善者、对方是受者,有善行授受的观念,能行善而不求报。另一方面,自己与对方一体,而有“无缘慈、同体悲”的心态。这就是《般若经》所谓的三轮体空。(18) 2.1.4活在当下“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一般人活着的每一刻,不是在妄想着过去就是在瞻望未来,少有真正面对眼前的。通过坐禅,我们将不再沉溺在妄想中,而能每一瞬间都只是活在当下(Be at your present moment),面对生活坦然接受而毫无怨言。人能活在当下,就能从容不迫处理当下的事,不会挂虑这之外的任何人事物。对于一切的突发事件或是非得失皆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因为没有自我的介入),若人的修养到此地步,则生活即是解脱,解脱即是生活。生命如此,不枉人间走一回。

  12. 2.2 禅对社会2.2.1禅与社会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笔者认为或者应该是修身、齐家、治业、助平天下,这是企业家所应做的事。坐禅者在处事与企管上就能像禅师们一样,做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19)。 笔者听了清华大学陈晋蓉教授的授课后,很认同她讲的资本运作原理,她出给学生一副对联,上联是:拆东墙,补西墙,墙墙有洞,墙墙不倒。她又说她的调皮学生对的下联是:借新款,还旧债,债债有主,债债不还。说道这里,我想一个企业家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债债不还的话,他也能齐家,治业,然后乱天下。 笔者认为人的本性决定这世界的未来,它就好像是同样一把剑(企业管理的知识)在一个心术正的武士中,它武出的剑法是纯正,是为众生而武的,而如果落在一个比较不纯正的武士中,它的杀伤力必是不同的。由此可见,人性转换的重要性。但如何转换人性,我个人的看法是用曹洞宗的方法去坐禅去修身,去找回自己本来的面目,是最直接的方法,所谓方法,即非方法,是名方法。

  13. 2.2.2在社会中坐禅在21世纪这资讯充斥、价值观混乱的时代,真是禅师所说的“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白云本指的是自我意识,谷口指本性,因为自我意识生起而遗失了本性,这就是“一片白云横谷口”归鸟指的是人们,迷巢指失去方向,“几多归鸟尽迷巢”就是人们对物质享受感到厌倦的时候,欲找回归之途却不能够找到。整个社会对于生命意义似乎除了物质的追逐外就再没有其它的了。人们几乎都迷失了方向,忘了探寻生命真正的意义。笔者对此认为坐禅者只要能够把坐禅的体验用在生活上就能在生活中坐禅,这就能与菩提达摩大师提出的四行观,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及称法行有所相应。(20)因为放任六根的法身的力量已具足了这四行观。 首先抱冤行,我们很多人由于因缘果报不同,所站的位子在社会上显现不同,不管你是工人,经理,农夫,高管等等,禅对我们拥有的一切的变化不会有一个我去对执它,当面对逆境时,自然我们就不会起怨恨之心。这能于达摩祖师的四行观抱冤行相应。同理达摩四行观里的随缘行,无所求行也应自我淡化而相应。无所求在这里不是指企业家去无所求的处事,这只是说对个人的得失不为所动,但他会有一个“大我”去遵守游戏规则。而有所求有所得去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学者如能做到无我而尽力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则是菩萨行矣。 最后是称法行,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三轮体空”。禅者能以无我的智慧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以及禅定。布施时,没有自我,自己与外境一体无二,因此不会执着自身性命与外在所施的财物以及对象。布施这样,其他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也能坐禅而自发出来,如种子萌芽般的自发出来一样。这是无我的自利利他,没有任何自私的动机,是真正为利益众生而修行!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达摩的四行观不是我们了解之后去执行它,因为这样会不够深入,地基也不够稳固,如果我们去执行的同时,又用坐禅的方法使它从内而体现出来,,那才会更深入,这就是六祖慧能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样坐禅者就能在社会中坐禅。

  14. 2.3 禅对企管曹洞禅由日本再流入西方至今不断。这对日本与西方的企业管理产生极大影响。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西方一篇对曹洞禅的研究文章中的几点论述(Zen and Management, Edition2009),作者是著名的市场行销研究教授Fred Y. Phillips。在研究禅与企业管理发表的文章时有提到,目前西方企业界对禅的应用,甚至于从企业标志、口号、管理课程到产品的名称都有所涉及。有一些管理学培训导师在教学加入禅修,西方的大学哈佛,国家健康中心,皆对禅进行了一些研究。从中可看出禅对西方企业的影响之广泛。(21)在这篇文章里它提到了曹洞禅对企管的影响说到:没有执着的决定是最好的决定——有效率的坐禅者由于自我意识的减弱,他能容忍不同意见,减轻对目标的执着,作决策时对外来刺激不受他的干扰,能展现非坐禅者所不能展现的力量,那就是没有思想的思想力量(原文是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没有思想在这里是指无所执。文中也提到坐禅者能够很有弹性的去接受任何改变,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时代,创新的速度比人的态度改变来的迅速,禅在这个时代更显出其重要性,除此之外,参禅者也会更有创意,因为他会有更完善的思考方式。 笔者对以上的论述颇有同感,也以此证明西方学者对曹洞禅的兴趣与了解。据笔者知悉,日本的企业界至今还保留禅堂以供高级执行官使用。

  15. 三、总结 曹洞禅是直指人心,它直接的指证人与宇宙万物是一体,是说似一物即不中的,是无话可说的。因此只有坐禅才能证入身心脱落,且本来脱落,这与其它禅法来的直接,在转变人性上,它有立竿见影的功德。笔者认为竿的影子有多长,就看你用功的功力了。如果能够做到无竿见影,那么了生死有望矣。用思考的方式来看禅宗的是无法明白,惟有通过坐禅才能真正领悟。要真正理解禅、得到禅的裨益,还得靠坐禅来证入。从禅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成败不代表着个人禅修的成败。然而企业主管在坐禅中能得到启发与利益,再加上因缘具足的话,将有助于公司企业的成长。广而言之,人性的改变,也能给社会带来更大、更多的安宁。 最后笔者引用三国演义的开场引文来总结本论文的含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杯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现今企业家也会是如是的归去,所以我们不应在进入年迈之年才来知悉“是非成败转头空”而应通过坐禅活在当下,而证入当下这一切只是空性的显现而已,它没有一个独立自我的存在,那么修行与企业的成长才能并驾齐驱,那自己无时无刻是青山也是夕阳。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我们也要学白发渔樵们一样,处在乱世中(企业的斗争中)要具有金刚经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心(也是达摩无心论里的无心)去看秋月春风,因为这些只是缘而已,没有独立的缘的存在。如果能够这样,当下的你(阅官)告诉我(笔者),你在哪里?

  16. 注释(1)日本道元禅师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抵宋,参曹洞宗如净禅师,得法后回国创立日本曹洞宗,提倡只管打坐,宗风与如净的默照禅一脉相承。关于道元参学如净记录可参考《宝庆记》(收入《正传》,正法眼藏编,北京:正法眼藏出版,2009年)及《如净禅师语录》(文素编,大正藏,冊48)。(2)见《坐禅用心记》,莹山绍瑾撰,大正藏,册82,第412页。(3)见《地藏菩萨本愿经》卷2,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册13,第783页。(4)见《永平初祖学道用心集》,大正藏,册82,第2页。(5)见《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宗宝编,大正藏册48,第357页。(6)见《景德传灯录》卷14,道原编,大正藏,册51,第311页。(7)2004年8月洪文亮在台湾云林县斗六镇禅修指导时说:“禅宗语录,你如果碰到‘莫’、‘非’、‘不’,要小心啦!这个是师承的,他们私下传下来的那个解释,你就会懂了。‘莫’直接讲绝对存在,尽十方界真实,用‘莫’、‘不’、‘非’去代表。”这次讲演内容没正式出版。(8)关于非思量的境界,可参考《信心铭》:“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妄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见《信心铭》,大正藏,册48,第376页。(9)原文如下;“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不觸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對緣而照,其照自妙。其知自微,曾無分別之思。其照自妙,曾無毫忽之兆。曾無分別之思.其知無偶而奇。曾無毫忽之兆,其照無取而了。水清澈底兮,魚行遲遲。空闊莫涯兮,鳥飛杳杳。”见《坐禅箴》,收入《宏智禅师广录》卷8,道京净觉编,大正藏,册48,第98页。(10)原文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法师译,大正藏,册8,第848页。(11)“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被称为“四相”,整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都不断辩证这四相没有实性,“所谓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的形式三句,例如“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这形式三句论法在整部经中不断出现。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8,第748-752页。注释(1)日本道元禅师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抵宋,参曹洞宗如净禅师,得法后回国创立日本曹洞宗,提倡只管打坐,宗风与如净的默照禅一脉相承。关于道元参学如净记录可参考《宝庆记》(收入《正传》,正法眼藏编,北京:正法眼藏出版,2009年)及《如净禅师语录》(文素编,大正藏,冊48)。(2)见《坐禅用心记》,莹山绍瑾撰,大正藏,册82,第412页。(3)见《地藏菩萨本愿经》卷2,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册13,第783页。(4)见《永平初祖学道用心集》,大正藏,册82,第2页。(5)见《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宗宝编,大正藏册48,第357页。(6)见《景德传灯录》卷14,道原编,大正藏,册51,第311页。(7)2004年8月洪文亮在台湾云林县斗六镇禅修指导时说:“禅宗语录,你如果碰到‘莫’、‘非’、‘不’,要小心啦!这个是师承的,他们私下传下来的那个解释,你就会懂了。‘莫’直接讲绝对存在,尽十方界真实,用‘莫’、‘不’、‘非’去代表。”这次讲演内容没正式出版。(8)关于非思量的境界,可参考《信心铭》:“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妄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见《信心铭》,大正藏,册48,第376页。(9)原文如下;“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不觸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對緣而照,其照自妙。其知自微,曾無分別之思。其照自妙,曾無毫忽之兆。曾無分別之思.其知無偶而奇。曾無毫忽之兆,其照無取而了。水清澈底兮,魚行遲遲。空闊莫涯兮,鳥飛杳杳。”见《坐禅箴》,收入《宏智禅师广录》卷8,道京净觉编,大正藏,册48,第98页。(10)原文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法师译,大正藏,册8,第848页。(11)“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被称为“四相”,整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都不断辩证这四相没有实性,“所谓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的形式三句,例如“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这形式三句论法在整部经中不断出现。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8,第748-752页。

  17. (12)见《正法眼藏·办道话》,道元著,何燕生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03年,第3-4页。详细解说可参考《自受用三昧》,洪文亮,台中:曹溪出版社,2003年,第12-30页。(13)善清禅师开悟偈:“随随随,昔昔昔。随随随后无人识。夜来明月上高峰,元来只是这个贼”。见《五灯会元》卷17,普济撰,卍续藏,册80,第361页。(14)见《真歇清了禅师语录》,卍续藏,册71,第784页。(15)据说当菩提达摩要回天竺时,要弟子提呈心得报告。道副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达摩答“汝得吾皮”;尼总持说“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达摩认为她“得吾肉”;道育说“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达摩回应“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达摩印可他:“汝得吾髓。”原文见《景德传灯录》卷3,道原编,大藏经,册51,第218页。 (16)以上内容,即“四圣谛”、“三法印”、“因缘”的简单解说。详细内容可参考《中阿含经·象迹喻经》,大正藏,册1,第464页-467页。(17)见宏智禅师句:“若会得者,居山好。有什么不得处?应机而对,随问而酬,岂不是恰恰相应底?”,《宏智禅师广录》卷5,道京净觉编,大正藏,册48,第59页。(18)如《金刚经注解》所谓的“菩萨行施了达三轮体空故,能不住于相。三轮者,谓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卷1:大正藏,宗泐、如玘注解,册33,第228页。(19)八风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因此八法常为世人所爱憎,而且又能煽动人心,所以叫做八风。见《佛地经论》,亲光菩萨造,玄奘译,大正藏,册26,第315页。(20)见《大乘入道四行》,又称《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二入四行》等不同名称,菩提达摩所授,其弟子昙琳记录,此处引用大正藏,册85,第1285页。(21)见Zen and Management Education, Fred Y. Phillips, Journal of Centrum Cathedra, Vol. 2 No.2, September 2009.

  18. 附录:一、《普劝坐禅仪》《普劝坐禅仪》,收入于大正藏,第82册。是日本道元禅师在宋得到如净禅师的面授嗣法,回国之后应学禅者的要求而写的第一篇著作。由于之前日本没有指导曹洞禅的著作,因此道元在这篇简短的文章中,非常详细具体的指导如何打坐,内容比目前所流传下来的许多古代著作清楚具体,是一部绝佳的只管打坐入门手册。因此将它附录于此作为参考。普劝坐禅仪道元撰 原夫道本圆通,争假修证?宗乘自在,何费工夫?况乎全体迥出尘埃兮,孰信拂拭之手段?大都不离当处兮,岂用修行之脚头者乎?然而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违顺纔 起,纷然失心!直饶夸会丰悟兮,获瞥地之智通;得道明心兮,举冲天之志气!虽逍遥于入头之边量,几亏阙于出身之活路。矧彼祇园之为生知兮,端坐六年之踪迹可见;少林之传心印兮,面壁九岁之声名尚闻。古圣既然,今人盍辩?所以须休寻言逐语之解行,须学回光返照之退步。身心自然脱落,本来面目现前。欲得恁事,急务恁么事! 夫参禅者,静室宜焉,饮食节矣,放舍诸缘,休息万事,不思善恶,莫管是非。停心意识之运转,止念想观之测量。莫图作佛,岂拘坐卧乎?寻常坐处厚敷坐物,上用蒲团。或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谓结跏趺坐,先以右足安左腿上,左足安右腿上。半跏趺坐,但以左足压右腿矣。宽系衣带可令整齐,次右手安左足上,左掌安右 掌上。两大拇指面相拄矣。乃正身端坐,不得左侧右倾前躬后仰,要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舌挂上腭,唇齿相着,目须常开,鼻息微通。身相既调,欠气一息,左右摇振。兀兀坐定,思量个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此乃坐禅之要术也。所谓坐禅,非习禅也!唯是安乐之法门也,究尽菩提之修证也。公案现成, 罗笼未到。若得此意,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当知正法自现前,昏散先扑落。若从坐起,徐徐动身,安详而起,不应卒暴。

  19. 二、打坐的正確姿勢 日本著名禅师泽木兴道(1880-1965)打坐的姿势,可作为参考(至于如何端身正坐,可参阅附录一普劝坐禅仪第三段)。

  20. 三、达摩祖师的<< 無心論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麤而見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談無心之論矣。 弟子問和尚曰。有心無心。答曰。無心。問曰。既云無心。誰能見聞覺知。誰知無心。答曰。還是無心能見聞覺知。還是無心能知無心。問曰。既若無心。即合無有見聞覺知。云何得有見聞覺知。答曰。我雖無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問曰。既能見聞覺知。即是有心。那得稱無。答曰。只是見聞覺知。即是無心。何處更離見聞覺知別有無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為汝解說。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見。終日見猶為無見。見亦無心。聞終日聞猶為無聞。聞亦無心。覺終日覺猶為無覺。覺亦無心。知終日知猶為無知。知亦無心。終日造作。作亦無作。作亦無心。故云見聞覺知總是無心。問曰。若為能得知是無心。答曰。汝但子細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復可得。是心不是心。為復在內為復在外為復在中間。如是三處推求覓心了不可得。乃至於一切處求覓亦不可得。當知即是無心。

  21. 問曰。和尚既云一切處總是無心。即合無有罪福。何故眾生輪迴六趣生死不斷。答曰。眾生迷妄。於無心中而妄生心。造種種業。妄執為有。足可致使輪迴六趣生死不斷。譬有人於暗中見杌為鬼見繩為蛇便生恐怖。眾生妄執亦復如是。於無心中妄執有心造種種業。而實無不輪迴六趣。如是眾生若遇大善知識教令坐禪覺悟無心。一切業障盡皆銷滅生死即斷。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盡。若悟無心。一切罪滅亦復如是。問曰。弟子愚昧心猶未了。一切處六根所用者。應答曰語。審種種施為。煩惱菩提生死涅槃定無心否。答曰。定是無心。只為眾生妄執有心即有一切煩惱生死菩提涅槃。若覺無心即無一切煩惱生死涅槃。是故如來為有心者說有生死。菩提對煩惱得名。涅槃對生死得名。此皆對治之法。若無心可得。即煩惱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問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過去諸佛皆得菩提。此謂可乎。答曰。但以世諦文字之言得。於真諦實無可得。故維摩經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剛經云。無有少法可得。諸佛如來但以不可得而得。當知有心即一切有。無心一切無。問曰。和尚既云於一切處盡皆無心。木石亦無心。豈不同於木石乎。答曰。儞我無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雖復無心自然出種種妙法教化眾生。又如如意珠。雖復無心自然能作種種變現。儞我無心亦復如是。雖復無心善能覺了諸法實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應用無妨。故寶積經云。以無心意而現行。 豈同木石乎。夫無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無心也。

  22. 問曰。今於心中作。若為修行。答曰。但於一切事上覺了無心即是修行。更不別有修行。故知無心即一切寂滅。即無心也。和尚又告曰。諸般若中以無心般若而為最上。故維摩經云。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外道。又法鼓經云。若知無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盡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乃為頌曰       昔日迷時為有心  爾時悟罷了無心       雖復無心能照用  照用常寂即如如重曰無心無照亦無用  無照無用即無為此是如來真法界  不同菩薩為辟支言無心者即無妄想心也

  23. 后记 附:中文圈内对道元的发现何燕生博士原著 (发表于2009年9月日本宗教学会第六十八回学术大会) 道元曾在中国留学,深受中国佛教的影响。可是一直以来中国人对这件事却全然不知。然而,近年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当中,有一小部分以台湾为中心的中文圈子团体,阅读道元的著作、标榜道元所强调的只管打坐,尝试真正实践道元的教导。另外,台湾以及大陆学界以中文书写关于道元研究的书籍论文等也陆续可见。 根据目前调查到的结果,前者是以实践为标准,汲取道元的坐禅观。相对的,后者以思想哲学为标准,尝试发现道元的思想特色。在欧美,对道元思想产生共鸣、修习道元禅法的团体或个人很多,个人认为,在中文圈子内这种的情况还未发生。对道元思想方面的发现,具体的是指傅伟勋的《道元》一书。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以中文论述道元研究的最早著作。书中傅氏关心道元的思想,核心部分第四章〈道元禅学的现代理解〉主要的课题是修证一如、“有时”之时间论、出家至上主义、因果问题、禅戒不二思想等。氏把这些课题放在印度以来佛教思想流变中来看待,并提出“创造的诠释学”这个见解来研讨。他显然特别关心道元的“误读”,强调道元“创造性的误读”、“有意图的误读”来引证自己“创造的诠释学”这个观点。第五章〈道元禅学的现代意义〉具体讨论〈道元与京都学派〉、〈道元与“批判佛教”〉、〈道元与海德格〉以及〈道元与克里斯那穆提〉。

  24. 关于中国大陆道元研究在这个阶段的正式成果,有目前我正在企划的《中国禅学》第四期特辑“道元与中国禅”,这是作为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开端,也是重要的一步。译按:日本宗教学会成立于1930年。宗旨在于联系宗教学研究的团体与个人,发展普及宗教学。该学会在日本国内外有约2100会员,包括全国宗教研究的学术团体。学会每年秋季办学术大会,主要在东京地区举行。例年都有超过300名研究员参与发表论文、提问回答等活动。2009年的学术大会是第68回。在京都大学主办,日期从9月11日至13日。主题是“哲学性宗教”。参与者662名,共17个小组座谈会。个人发表者277名,学者团(panel)发表会20组。是历来最大型的学术研讨会。这篇论文是13日第17小组的学者团发表会论文,小组主题是“哲学禅——近现代对道元的发现”,共四篇论文。何燕生首先代表学者团发表〈哲学禅——近现代对道元的发现〉,然后再发表这篇〈中文圈内对道元的发现〉。附件:〈中国語圏における道元の発見〉杂志名 : 宗教研究 ; 巻号 : 2010-03-30, 83, 4 ; 页数: 1298~1299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