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第七章 XML/EDI 標準

第七章 XML/EDI 標準. 電子資料交換 EDI EDI 資訊模式 XML/EDI 的特色 XML/EDI 的各種應用方式 XML/EDI 的組成元件 XML/EDI 的核心模式. 電子資料交換 EDI. 電子資料交換的意義 EDI 是指企業與企業,或企業與某集團間,利用電子化或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的方式,交換商業資料或文件。 電子資料交換的應用模式 (1) 人與人模式,例如 :E-mail (2) 人與應用系統模式 (3) 應用系統與人模式 (4) 應用系統與應用系統模式 (A2A) ,例如 :EDI.

nanc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XML/EDI 標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XML/EDI標準 電子資料交換EDI EDI資訊模式 XML/EDI的特色 XML/EDI的各種應用方式 XML/EDI的組成元件 XML/EDI的核心模式

  2. 電子資料交換EDI • 電子資料交換的意義 EDI是指企業與企業,或企業與某集團間,利用電子化或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方式,交換商業資料或文件。 • 電子資料交換的應用模式 (1)人與人模式,例如:E-mail (2)人與應用系統模式 (3)應用系統與人模式 (4)應用系統與應用系統模式(A2A),例如:EDI

  3. 電子資料交換EDI(續) • EDI與E-mail的比較

  4. 電子資料交換EDI(續) • 電子資料交換的標準共識

  5. 電子資料交換EDI (續) • EDI所使用標準可分為: • 1.企業標準 • 2.產業標準 • 3.國家標準 • 4.國際標準

  6. 電子資料交換EDI (續) • 企業標準 • 起始於美國及歐洲一些國家的大型且國際化的公司內部。這些簡化企業自身業務往來而自行制定的企業標準,由於只會考慮企業本身,因此會有一定的局限性。

  7. 電子資料交換EDI (續) • 產業標準 • 為滿足某產業內的業務往來而制定產業標準。例如:70年代的美國運輸業制定的標準,零售業制走的UCS標準及倉儲業制定WINS標準,電子業的EDIFICE標準,醫學界的TEEDI標準等。 • 國家標準 • 隨著經濟及電腦網路技術發展,產業標準已不能適應發展的需求,於是制訂了產業的國家標準。

  8. 電子資料交換EDI(續) • 國際標準 • 鑒於全球EDI的趨勢,各國的國家標準為國際標準提供了完整的技術和應用結構。在此基礎上,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 United Nation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為簡化貿易程式促進國際貿易活動,公佈了一套用於行政、商業和運輸業(UN/EDIFACTE EDI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EDI國際標準。

  9. EDI的相關軟體

  10. EDI的相關軟體(續) • 在實際應用中,EDI翻譯軟體(translator)是將不存在任何格式的資料檔案 (flat file),轉換後填入EDI訊息的相應欄位中。 • 因此,用戶的應用系統從資料庫中取出資料時,需要有一個映射程式作為用戶資料庫與翻譯套裝軟體的介面。其作用是將用戶的格式資料檔案翻譯成不在任何格式的資料檔案。

  11. EDI的相關軟體(續) • 用戶應用系統從資料庫取得資料,通過映射程式把資料轉換成不具格式的flat file,以便使翻譯器能識別。 • EDI翻譯軟體按照EDI標準將flat file翻譯成EDI文件。 • 負責傳送訊息的軟體將已轉換成標準格式的EDI訊息,經由傳送網路傳送至VAN網路中心。 • 貿易夥伴通過網路到VAN網路中心取得資料,也可通過網路自動通知貿易夥伴。

  12. EDI的相關軟體(續) • 貿易夥伴將取回的具有EDI標準格式的資料,經過EDI翻譯器轉換成flat file,然後經過映射程式轉換成用戶格式資料並存入相應的用戶資料庫,並到達接收EDI用戶的應用系統中做進一步處理。 • EDI translator software 通常由EDI的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所提供,而映射程式則因用戶應用系統不同,一般由用戶自行開發,只要遵循EDI標準即可。

  13. EDI翻譯軟體的類型 • 文件在鍵盤輸入過程中同步翻譯 • 在使用編輯程式時,輸入資料的同時就完成了EDI 格式的翻譯。這種軟體通常用於資料量少或者在使用EDI之前資料未經電腦處理的情況。 • 在前端處理EDI格式翻譯 • 對於大型EDI用戶,例如大企業公司部門,使用大型主機與EDI網路相連,此時可立用一台PC機作為大型或主機的前端,處理翻譯EDI格式的工作。 • 由EDI主機系統處理翻譯 • 將EDI資料處理功能納入EDI主機系統,完成EDI翻譯。

  14. EDI的作業方式 • 批式(Batch)作業 • 收發雙方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時間和地鏴來收發EDI訊息。 • 資訊被成批地交換,它是一個單方向的連續資料流程。 • 需要把所有EDI訊息處理完後才能得到回應,回應時間很長。 • 即時(Realtime)作業 • 即時作業的特點是收發雙方通過通訊網路直接連接,在一次通訊結束前,收發雙方的通訊系統一直保持聯繫,回應時間短,能更有效、更可靠地獲取最新資訊。 • 互動式(Interactive)作業 • 互動式作業是指EDI系統之間的用戶資料以對話方式,使用要求/回應的方式來進行資料交換。

  15. EDI資訊模式 • EDI資訊模式有三個內容:. • 商業應用(Business Application) • 訊息內容(Message Content) • 訊息傳送(Message Transport)

  16. EDI資訊模式(續) • 商業應用(Business Application) • 商業應用可以是貿易、金融、海關、運輸及各種行業的應用。 • 訊息內容(Message Content) • 內容映射與翻譯 • 內容映射與翻譯是將各種商業應用流懷轉換EDI標準。所採用的標準視貿易夥伴而定。

  17. EDI資訊模式(續) • 訊息內容(Message Content) • 資料保密與安全 • 資料保密與安全包括電子簽名。訊息認證、訊息機密性、加密、解密和密鑰管理等。 • 傳送與繞徑 • 傳送與繞徑是將訊息內容加上電子郵件封包,附上發信人和收信人的地址以及發信人時間等。在收發用戶代理之間建立傳送通道,按地址傳送給預定的接受者。

  18. EDI資訊模式(續) • 訊息傳送(Message Transport) • 直接點對點通訊方式 • EDI用戶按照約定的格式,基於現有通訊標準,通過通信網路進行資訊的傳輸和相應的處理。目前主要用於一些大型公司與幾個少數的貿易夥伴間進行直接的EDI資料交換。

  19. EDI資訊模式(續) • 訊息傳送(Message Transport) • 間接透過加值網(VAN)通訊方式 • EDI加值網(value Added Network,VAN)是利用現有的通訊網路,增加EDI服務功能而實現的電腦網路。一般是向加值資料服務業務(Value Added Data Service,VADS)公司租用信箱進行協定和EDI格式的轉換。

  20. EDI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 EDI的問題 • EDI的導入成本過高 • 由於EDI的導入方式較為複雜,因此要將商業文件轉換成EDI格式,將要花費許多成本。 • EDI導入後對現有系統的影響過大 • 基本上EDI系統是屬於固定式的系統,不易更改或升級,因此一旦建置完成後,系統便失去擴充性。 • EDI標準的制定過程過於冗長 • 由於EDI的制定方式較為複雜,相對地EDI標準制定過程花費時間很長。

  21. EDI的問題與解決方案(續) • EDI的問題 • EDI需要特定的加值網路 • 對於Internet時代而言,EDI肯定是跟不上時代的,因為EDI被綁在固定且複雜的加值網路VAN上。 • EDI解決方案有三個

  22. XML取代EDI的原因 • EDI資訊必須符合EDIFACT定義的結構化格式,進行EDI資料交換的雙方必須購買專用的軟體,來處理和解譯EDI訊息。而XML是全球通用的W3C標準,不需要購買專用軟體,開放程度高。 • EDI系統建置非常昂貴,包括專用處理軟體的價格。通常建置EDI系統需要花費一年以上的時間。

  23. XML取代EDI的原因(續) • EDI只能在專用的加值網路(VAN)上傳輸,不能在Internet上傳輸,這是EDI在Internet上進行電子商務的最大障礙。 • EDI對於新出現的B2B應用很難擴展,而使用XML做電子商務,對於增加一個新合作夥伴來說不用費什麼大氣。 • XML被認為是統一分散式物件三大標準(DCOM、COBRA、JavaBeans)的新分散式物件僄準,此標準稱為SOAP,目前BizTalk framework採用SOAP作為傳輸訊息的通訊協定。

  24. XML取代EDI的原因(續)

  25. 處理傳統EDI的解決方案-XML/EDI • EDI解決方案,須優先考慮下例幾個條件: • 減少技術導入及開發成本 • 提供易於使用的軟體工具 • 改善各種資料的整合及易操作性 • 提供適當的保全控制 • 可擴展與容易控制與維護的技術 • 能夠與目前存在的系統進行整合 • 能使用開放的全球性標準(例如:XML與其相關標準) • 提供相容X12/EDIFACT的標準,其中X12是ANSI所制訂,是目前廣泛使用於北美的EDI標準,而EDIFACT則是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制訂,是目前廣泛使用於歐洲和亞洲的EDI標準。

  26. XML/EDI • XML/EDI的組成元件 1.電子資料交換(EDI) 2.可擴展式標示語言(XML) 3.結構化文件處理機制(Parsing) 4.流程樣本(Process Template) XSL,CSS,ECMAscript 5.軟體代理程式(Software Agent) DOM,SAX,Java,ActiveX 6.全球實體儲存庫(Global Entity Repositories) OMG的XMI,BSR

  27. XML/EDI的特色 • 支援W3C XML1.0標準 • 100%與傳統EDI相容,XML/EDI提供相容X12/EDIFACT的標準 • 提高商業交易之接觸層面 • 提供商業流程的處理 • 能將既有的商業流程透過template的方式儲存在儲存庫中。 • 比傳統EDI節省約一半以上的成本 • 建置時間比傳統EDI快許多

  28. XML/EDI的層級架構 • XML/EDI標準在技術上有下列8個層級架構,如圖所示

  29. WWW Server VAN Service Browser Web Service XML/EDI的各種應用方式 • Web-based Electronic Commerce • Internet Based Traditional EDI

  30. WWW Browser Web Service XML/EDI的各種應用方式(續) • “Push” Based Web Commerce

  31. XML/EDI的各種應用方式(續) • Ultimate in Distribution Application

  32. XML/EDI的組成元件 • 除了EDI本身外,加入了幾個額外的關鍵元件: • 延展式標示語言(XML) • 結構化文件處理機制(Parsing) • 流程樣本(Process Template) • 軟體代理程式(Software Agent) • 全球實體儲存庫(Global Entity Repositories)

  33. XML/EDI的組成元件(續)

  34. XML/EDI的組成元件(續) • 電子資料交換(EDI) • XML/EDI技術對於現在的EDI交易,提供了100%的相容性。 • 可擴展式標示語言(XML) • XML的出現解決了HTML無法有效地成為一個資料交換格式的難題。XML標示與架構可通過網路傳遞其他元件。可有效的代替或補強現有的EDI分段標示。

  35. XML/EDI的組成元件(續) • 結構化文件處理機制(Parsing) • 對於XML來說,標示都是有其意義的,因此,要在XML文件中搜尋某些資訊,必須提供相關的處理機制,例如:電子型錄,搜尋單價判於1000與1500耴的產品,可搜尋到下列耴素<unitprice>1250</unitprice>

  36. XML/EDI的組成元件(續) • 流程樣本(Process Template) • 流程樣本提供了將整個XML/EDI結合在一起的機制。如果沒有流程樣本,你將無法單獨使用XML語法,來表達所有需要進行的工作流程細節。將流程樣本建立成XML DTD,DTD通過定義結構和內容,提供交易的互操作性。相關的標準與技術月:XSL(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CSS(Cascading Style Sheet)與ECMAscript(即JavaScript)

  37. XML/EDI的組成元件(續) • 軟體代理程式(Software Agent) • 軟體代理程式不僅可處理流程樣本執行必要的工作,而且與EDI交易資料定義、用戶業務應用相互作用,每一特定的任務可建立新的商業流程樣本。相關的標準或技術有:DOM(Document Object Model)、SAX(Simple API for XML)、Java或ActiveX元件。

  38. XML/EDI的組成元件(續) • 全球實體儲存庫(Global Entity Repositories) • 全球實體儲存庫(Global Entity Repositories)主要是可以儲存業界所共同接受的DTDs、Templates、Agents等商業資料與流程物件,並提供搜尋機制讓企業能透過Internet進行探訪。相關標準及技術,包括:OMG的XML是將XML轉換成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及ebXML的儲存機制小組(Register and Repository team)。

  39. XML/EDI的核心模式 • star 模式 • Star模式顯示了典型的EDI模式,就是主要的商業夥伴或組織,為了他們的貿易夥伴設定之間遵循的標準,以主要商業夥伴為中心(Master or Parent),周圍是其他的貿易夥伴(Child)。

  40. XML/EDI的核心模式(續) • Star模式

  41. XML/EDI的核心模式(續) • ad hoc 模式 • Ad hoc模式是一種蠰新且以網路為基礎的模式,較小型的貿易夥伴建立它們自身對應模式,可能會變成正式的對應方式。

  42. XML/EDI的核心模式(續) • Ad hoc模式

  43. XML/EDI的核心模式(續) • hybrid 模式 • Hybrid模式是Star與Ad hoc 模式的混合體。此處將Star模式由貿易夥伴延伸,建立新的架構版本,然後自行連結自身特別的Ad hoc模式。

  44. XML/EDI的核心模式(續) • hybrid 模式

  45. XML/EDI的核心模式(續) • Web 模式 • Web模式是一個以文件為中心(document-centric)的模式。此模式中內容(content)是最重要的交換資訊,內容可透過事先設定的規則,或要求,或進行廣播時到達目的地。典型的例子就是電子目錄(electronic catalog)與“Request For Quotations”(RFQ) dialogs。

  46. XML/EDI的核心模式(續) • Web 模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