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00 Views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课程表. -----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课程方案 王丽萍. 晋元高级中学是上海市的一所现代化的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学校以“选择教育”的办学理念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在实现学生卓越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学校提出了“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及将学校办成一所教育理念新、课程组合新、运作方式新、师资结构新、管理机制新“五个新”的富有国际视野和校本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的办学目标。. 一、基本实现了从“选择教育”理念到创设这一理念的教育、教学环境的转化;
E N D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课程表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课程方案 王丽萍
晋元高级中学是上海市的一所现代化的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学校以“选择教育”的办学理念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在实现学生卓越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晋元高级中学是上海市的一所现代化的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学校以“选择教育”的办学理念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在实现学生卓越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一、基本实现了从“选择教育”理念到创设这一理念的教育、教学环境的转化;一、基本实现了从“选择教育”理念到创设这一理念的教育、教学环境的转化; • 二、基本实现了从“选择教育”理念向课程、课堂教学方面的转化; • 三、基本实现了在“选择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行为向科研成果的转化。
(一)套餐式课程构建 • 1、构建“套餐式”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需求 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套餐式课程构建 • 1、构建“套餐式”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需求 99年以来我校提出了构建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充分学习的“套餐式”学校课程结构,让每个同学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
(一)套餐式课程构建 • 1、构建“套餐式”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需求 晋元每位同学的课程“套餐”由四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不同课程标准的基础型课程。 • 第二部分是有校本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型课程。 • 第三部分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 • 第四部分是校本开发建设的以自理、自立、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经验课程。
(一)套餐式课程构建 2、让每个同学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
(一)套餐式课程构建 • 2、让每个同学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 ①学校对基础型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二次开发,制定了A、B、C三个不同要求的课程标准。
(一)套餐式课程构建 • 2、让每个同学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 目前,学校已开发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分成A、B、C三册,在走班教学中使用。
(一)套餐式课程构建 • 2、让每个同学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 ②学校编写了《走班制实施意见》
(一)套餐式课程构建 •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体现个性特色的套餐课程。 • 教师是实现学校教育的主体,是课程开发的主体。
(一)套餐式课程构建 •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体现个性特色的套餐课程。
(一)套餐式课程构建 •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体现个性特色的套餐课程。 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也形成了系列的“套餐式”课程开发。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创新的课程结构必需有相适应的组织方式作载体。 • 我校走班制是“设立专用教室,教师固定教室,学生流 动上课”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1、基础型课程部分学科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班级的走班学习。 第一阶段: 我们在六门基础型课程中,打破行政班级,实施走班教学。选择走班的标准以学科学习成绩为主。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1、基础型课程部分学科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班级的走班学习。 第二阶段: 我们认识到走班制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A、B、C班的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学生对基础型课的选择需求,所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利,尊重学生的选择。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1、基础型课程部分学科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班级的走班学习。 第三阶段: 我们制定完善了基础型课程的A、B、C三种课程标准,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依据课程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基本实现学生对基础型课程的自主选择。
数学基础课程中走班学习的课程构建 课程目标
数学基础课程中走班学习的课程构建 课程内容 A班: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加深、拓宽、综合,并兼顾竞赛。 B班: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略有加深和拓宽,并适当进行综合。 C班: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略有综合。
数学基础课程中走班学习的课程构建 课程安排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2、必选、自选相结合、有校本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型课程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2、必选、自选相结合、有校本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型课程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2、必选、自选相结合、有校本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型课程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1)、研究型课程的目标 • 高一年级:了解选择,体验研究性学习方法 • 高二年级:自主选择,学会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 • 高三年级:学会选择,综合发展,自主开展综合学科问题研究,初步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学科领域。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2)、研究型课程的内容 • 高一年级课程内容 • 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学校生活,紧密结合学习内容,主要依托某一学科,开展主题、专题的探索学习;基于我校《生活经验课程》的主体性、体验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会制定研究方案,撰写课题报告、论文。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2)、研究型课程的内容 • 高二年级课程内容 • 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基本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多元应用型专题或项目研究。在教学全过程中,提高学生自己寻找、发现、提出研究课题能力,提高学生将现象、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的能力,掌握几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2)、研究型课程的内容 • 高三年级课程内容 • 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进行,综合学科问题研究,学生通过完成自己喜欢的现代科技、生产、生活等某一前沿课题或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在某一学科领域的某个方面或方向形成自己的见解,初步确立个人将来的发展方向。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3)、课程的实施 • 课程的实施就是把教学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变革的过程。研究型课程实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研究型课程的质量。下面是我校实施课程的流程图。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4)、课程的管理 • 我校实施扁平化管理,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的三级管理体系,实施以年级组为教育教学管理核心的两级管理体系。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4)、课程的管理 • (1)邀请有关专家、教授来学校作关于研究型课程的报告,已形成制度;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4)、课程的管理 • (2)形成了我校研究型课程课题库;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4)、课程的管理 (3)定期开设研究性学习论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研究性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4)、课程的管理 (4)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网站;
(二)走班制运作的实施 • 3、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究型课程的走班学习 • 4)、课程的管理 • (5)成立了学校、教务处、年级和班级四级研究性学习管理网络;成立了研究性学习教研组; • (6)学校制定了研究型课导师工作职责和工作量核定方案,建立了研究性学习档案建设的制度; • (7)形成了有效的研究型课程的评价机制、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 • (8)形成了一批优秀的课题
(三)优化走班制的实施、管理,为“套餐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三)优化走班制的实施、管理,为“套餐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 1、优化走班制实施 • (1)完善“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 • (2)探索“走班制”的教学模式 • (3)强化“走班制”的管理机制
(三)优化走班制的实施、管理,为“套餐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三)优化走班制的实施、管理,为“套餐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 2、制定了学分制的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套餐式课程和走班制运作的课程体系要求对学生的管理制度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过去的“学年制”评价体制和“终极式”考核方式与选择教育的个性化课程体系显然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制定了《晋元高级中学学分制试行方案》,并于2001年部分实施。
(三)优化走班制的实施、管理,为“套餐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三)优化走班制的实施、管理,为“套餐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 2、制定了学分制的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①评价体系由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构成。 • ②学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 ③学校将实施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建设相应的网络评价支持平台,为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三)优化走班制的实施、管理,为“套餐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三)优化走班制的实施、管理,为“套餐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 3、建立校内督导制度,构建全方位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引导课程教学 • (1)构建全方位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引导课堂教学 • 实行年级主任对年级整个教学的负责制 • 实行首席教师负责制 • 学校还根据“走班制”的特点,制定了“教师评价方案”
(三)优化走班制的实施、管理,为“套餐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三)优化走班制的实施、管理,为“套餐式”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3、建立校内督导制度,构建全方位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引导课程教学 (2)建立校内督导制度,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实行年级主任对年级整个教学的负责制 • 1)进行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及个人年度行动计划的专项督导 • 2)进行首席教师、教研组长工作专项督导。 • 3)针对学校阶段性的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活动。